在航艦上操作的戰鬥機不僅有機會和敵對陣營的同類型飛機交戰,也可能面岸基飞机,尤其是更為輕巧的戰鬥機。 採用數量較多的步槍口徑的機槍,大部分與當時各國陸軍的使用的步槍或是輕機槍口徑相同。 因為速度成為德國速度最快和可與Bf-109勢均力敵,Bf110備受期望進而進入初步量產測試,而其它兩家公司設計的Fw-187與Hs-124招到淘汰。 其實這樣的拍攝方法讓我研究了一段時間,實驗了不少方式,推算是從43到44期之間開始試驗分批拍了好幾天,至少拍了快300張,用上活動飛機架、黑幕、三腳架、數位相機、閃光燈、甚至還打算買新的鏡子,最後沒有買。
- 不過若各位想挑戰看看上色樂趣,TAMIYA 的模型是相當不錯的入門選擇;該廠的模型說明書會詳細記載塗裝的指示,方便初學者按部就班操作。
- 流線型飛機設計包含的項目非常的廣,從機身外殼的平滑,減少機身外部突出的部分與張線,外型由方正改為圓滑曲線,不得不突出的部分則以曲線圓滑的外殼遮蔽以減少阻力,採用收放式起落架等等。
- 許多高速飛行時的現象和控制問題獲得相當程度的解決,高後掠角度的機翼設計已經不受到青睞,三角翼和幾何可變機翼與後掠角度小於45度的梯形翼成為設計的主流。
- 然而居高不下的損失讓美國撤換第八航空軍的指揮官的同時,積極尋求足以擔任護航的戰鬥機種。
- 儘管各國後來的發展稍有不同,但是配合地面單位的空中行動已經成為各國空軍標準作戰準則的一部分,戰後還演變出以直升機作為支援工具的發展。
- 1950年代的研究顯示一些塗料對於特定波長的電磁波有明顯的吸收效果,這種被稱為雷達吸波收材料(RAM)曾經使用於U-2、SR-71以及越戰期間擔任偵查任務的無人機上,然而效果並不如預期,同時成本效益不佳,甚至會導致飛機過熱而失去控制的問題。
除了增加後掠翼的角度以外,三角翼與幾何可變翼是另外兩類新型態的高速飛行機翼設計。 雷達最初是使用在夜間攔截任務上,二戰時期的使用經驗延伸出兩種發展路線。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一種是利用小型雷達測距儀追蹤目標的距離,協助飛行員找到最佳射擊時機,提高一般飛行員的命中率。 這條路線的發展很快就和第二種合併,也就是持續改進二戰攔截用空載雷達系統,朝向功能更多,簡單化,使用限制更少的方向發展。 早期噴射戰鬥機常見的機鼻進氣口設計,為了將空間騰出來安裝更大的雷達而移動到機身其他的部位,自1970年代以後設計服役的戰鬥機,機鼻的空間都留給雷達使用。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TAMIYA田宮Tiger I 德國裝甲坦克 極初期型
平飛的最大飛行速度在音速以下,武裝承襲自二戰,以機槍或者是機炮為主,並且能夠攜帶副油箱、炸彈與火箭彈等武器。 在戰鬥機上攜帶飛彈的構想於二次大戰末期展開,德國首先引用空對空飛彈的試驗,美國則進行空對地飛彈的驗證。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戰鬥機使用飛彈對付其他飛行目標的最大動機是對付高飛的轟炸機,尤其是攜帶原子彈的戰略轟炸機。 這種威脅升高到幾架轟炸機就足以重創一個大型城市,遠高於二戰時期需要數千架次以上,大量傳統炸彈才足以相比的破壞效果。 為了對抗此種極高毀滅威力的新武器,攜帶原子彈頭的空射火箭也一度被當作應急的手段。
許多高速飛行時的現象和控制問題獲得相當程度的解決,高後掠角度的機翼設計已經不受到青睞,三角翼和幾何可變機翼與後掠角度小於45度的梯形翼成為設計的主流。 雷達與各類航電逐漸成熟與複雜化,機鼻進氣口已經幾乎完全被放棄,以配合大型雷達天線的安裝需求,而這個需求使得飛機的大小和成本迅速高漲。 直到第八航空軍開始接收P-51戰鬥機之後,護航的迫切需求才獲得適切紓解,美國為此還將所有第八航空軍的P-47與其他單位交換P-51,連英國訂購的同一型機種也被暫借擔任護航的工作。 自從P-51攜帶副油箱伴隨轟炸機進入歐洲大陸之後,不僅降低德國空軍攔截的能力,同時擴大第八航空軍能夠有效轟炸的範圍,最終壓制德國的生產與運輸系統。 隨後,德國的福克E3式(外號信天翁)由於裝備了性能更好的射擊斷續器裝置,以其優異的飛行性能和更猛烈的火力,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性能最好,擊落飛機數量最多的戰鬥機,被協約國方稱為福克式的災難。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第一代
隨後採取競標方式與中島公司合作,不斷積極改良研發出KI27九七式。 第五代戰鬥機在科技上與前一代最大的差異就是低可偵測性技術的運用。 這一項科技研發在1970年代美國採用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研究成果,配合電腦的高速計算能力,逐漸將降低雷達截面積(RCS)的估算成功的機率與飛機設計融合,但為了滿足低可被偵測性而不再使用外掛點,可攜帶的彈藥因而大幅減少。 在性能上,第一代戰鬥機的平飛速度比螺旋槳飛機要高,航程則受到發動機的效率的影響而較差,水平運動性能也較弱,對油門改變的反應低,發動機的壽命受到材料與設計的影響,也不如當時最好的活塞發動機。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噴射時代初期
雖然又是零式戰機,但這期不是用同個模子印出來的,除了明顯的翼端外,螺旋槳較寬、座艙照較大、起落架較短、油箱較小,看得出製造商相當用心。 精緻,離完美就差在飛行時附的的起落架蓋沒有像P-40的那麼講究。 座艙照在擋風玻璃有個明顯的插孔,魚雷跟台座的不能裝在一起是個遺憾。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TAMIYA田宮Tiger I 二戰德軍虎式坦克初期型
1935年德國作手設計俯衝轟炸機,並在協助西班牙內戰中取得不少寶貴數據。 1939年德國攻打波蘭中首度登場,以最新型的姿態橫行整個歐洲戰線。 雖然速度慢且不靈活,無法與一般的戰鬥機對打,但它的設計完全就是針對俯衝方式投持炸彈的設計,以高空俯衝精準轟炸船艦、反戰車或橋梁等戰術目標,在德國閃電戰中立下輝煌戰果,扮演著幫住地面部隊開路的要角,在歐洲戰役和地中海戰役都能聽到那恐怖的號角聲。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英国、 法國
利用轟炸機當餌引誘德軍戰鬥機,並以高空突擊和高速俯衝方式攔截德國戰機(馬戲團、牛仔秀戰術),然而出現航程不足無法與伴隨轟炸機飛完全程的缺點,掌握這個缺點的德國空軍更會做出挑釁動作逼使P-47拋棄油箱作戰,使得損失率高出20%,隨後由P-51取代。 雖然不是戰鬥機,但卻執行戰前偵察這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首次登場就是珍珠港事件,讓當時的日軍極為有效率的奇襲珍珠港就是來自零式水上偵察機的戰前偵察與觀測(搭載艦為利根與筑摩號重巡洋艦)。 日本海軍之所以能夠有效率的推進太平洋來自零式水上偵察機的情報。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日本
在3000公尺高度也可以飛出時速650公里,也可以擊落德軍的Fw-190。 由於颱風式外型與德軍的Fw-190相似,1942年6月服役不久就被友軍誤認而被擊落。 在性能上都輸給噴火式和颶風式,但在低空速度相當快、裝甲夠厚、火力強大,很適合擔任戰鬥轟炸機。 Yak-1開始有了雙座教練機的Yak-7和雙座戰鬥機Yak-9的衍生型I-26的強化版I-30,Yak-3決定版因為德蘇戰爭爆發而中止,最後在1943年復活登場。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41年換裝零式二一戰鬥機(介紹請至第2期和11期),加入才剛成立的台南航空隊,並與多位著名的零戰王牌一同作戰。 在二戰爆發前就以”王牌飛行員”的姿態在太平洋上空稱霸,為零式戰鬥機定下”零戰神話”的美名。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吹起和平聲浪,使得航空製造業最前茅的法國陷入停擺,隨後又因為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混亂,法國才開始重視戰機的研發。 由於早期的艦攻機都是雙翼且非金屬製戰機,日本海軍向三菱和中島提出研發計畫打造最先進尖端的金屬單翼艦攻機,1936年兩家公司推出九七式艦攻機都超過日本海軍的要求,所以兩架全採用,中島為一號機,三菱為二號機(起落架是固定的,生產較少)。 由於1939年二戰即將爆發,蘇聯緊急向10家飛機公司研發1架新型的低翼單發戰鬥機,1939年7月29日,蘇聯空軍授權雅克列夫I-26之後的Yak-1。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戰車模型的選購要點
最早的夜間戰鬥機是以日間的單發動機戰鬥機直接改裝之後執行任務,利用地面的探照燈、雷達、對空監視網與管制站的協助進行攔截,由於欠缺輔助器材和起降的難度,使得單人操作的夜間戰鬥機容易出現任務損傷,發現敵機的比例不高。 因此在機場與飛機上加裝相關的飛行輔助設備,加強夜間起降訓練,並且改以多人多發動機的機種取代,這些機種包括輕型轟炸機或者是雙發動機的重型戰鬥機等等。 除了短暫使用位於中國境內的機場,美國部署B-29轟炸機對日本轟炸時基於歐洲的作戰經驗,對於護航亦不敢掉以輕心,而以戰鬥機為轟炸機提供保護也成為日後許多新機種設計時需要考慮的性能項目。 基於冷卻的需要,液冷發動機的汽缸排列成挾長形,迎風截面積比氣冷發動機要小,機身產生的阻力也相對較低,對於需要高速的戰鬥機來說相當重要,也是二次大戰開始之際,許多有能力生產的國家首要選擇。 像是德國的Bf 109,英國的颶風與噴火戰鬥機,美國的P-40,蘇聯的Yak-9和MiG-3戰鬥機等等。 二次大戰時期的經驗發現以非金屬類材料為主要結構的飛機,能夠降低雷達發現的距離,採用翼身融合,也就是飛翼設計的飛機也有類似的效果。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英國
後者配合低可偵測性技術的運用,降低雷達使用時訊號被發現的機率。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英國首先在夜間戰鬥機上安裝雷達,由專門的人員操作與指揮飛行員接近目標,接著在目視範圍內加以攻擊。 儘管德國很快也在他們的夜間戰鬥機上安裝雷達,英美兩國藉由共同合作,分擔研發項目,在空載雷達的發展上一直領先各國。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出售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1/100 完成品金屬戰機 模型五架 F-14A F-4 Mig-29 F-15 A7-E
原本設計用於接替颶風式戰鬥機(介紹請至第21期)因為許多問題被冠上失敗的機種,評價極差,具周刊表示142架颱風式中有135架非戰爭原因損失。 問題中有後方視野差、發動機每隔25小時需要大修、發動機廢氣會洩漏至座艙內…等問題,曾一度放棄研發,不過這些問題終究有改善。 4.5代戰機主要是指延續第四代戰機的發展成果進行修改,通常是針對航電與電戰系統有了大幅的更新,以作為第五代戰機全面服役前的過渡機種。 雖說是性能低於五代戰機的過渡機種,但價格上比起昂貴的五代戰機有優勢。
新一代的輸出動力研究當中以噴射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這兩項影響後世最深。 雖然Bf110在空戰摔了個大跤,但其性能在其它任務中大為出色,在地中海戰役和北非戰線,除了護航運輸船艦外,也從是轟炸英軍艦艇和基地。 而在巴巴羅薩戰役中,因為蘇聯的戰機多為舊款型,素質也不高,進而大舉推進蘇聯。
底部跟背景都是用保護模型櫃附玻璃的保麗龍板2個,拍攝高度差不多50公分高,意思就是我是用蹲著的方式拍攝。 很講究真實感,機尾的3個零件原本就裝好的,墨線幾乎沒有偏離,相當精美的傑作機,起落架也很有真實感,只是炸彈架有點難裝且很難拔下來,裝設炸彈架前請先思考是否要裝設。 這次的塗裝顏色很漂亮,與16期的F4U比較來看,這期的更漂亮更精緻,想買F4U傑作機的網友推薦買這架。 左機翼有空速管但右邊卻有連接洞,實際沒有右邊的空速管,但有連接洞算是罕見的錯誤。 本身就以「事前偵察」和「先行偵察」為首,不只偵察敵方位置外,也會將天氣及氣候回報給軍隊,後期也有海軍指揮、海洋巡邏等任務。 1942年量產零式三二型,在所羅門群島戰役中對上美軍F4U和P-38戰機完全處於劣勢但依舊有一些戰果。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美國
研發期間有量產訓練用的滑翔機”秋草”,據網路表示原本美軍有接收1架秋草,但在運回美國的海運上,裝有秋草的貨櫃疑似天候因素不小心遺失,沒能保留下來。 以’荒鳶武士”出名,是日本歷史上最出名的王牌飛行員”坂井三郎”,戰績64架(據週刊表示,可能只有28架)。 首次於1942年在南太平洋戰役中作戰,卻因為性能與常故障等因素冠上失敗的名稱退居第二線,但在德蘇戰役中有極高的評價。 沒被看見實力的鍾馗其實能跟二戰天空的王者P-51(詳細介紹請至第9期),打得平分秋色,以高空攔截B-25和B-29為主。 塗裝還算漂亮,挑不出毛病,但飛機的組裝讓我很頭痛,除了尾部起落和螺旋槳外還算好裝,其它地方都好難裝,裝不進去或裝的不固定,而且飛機的機翼裝的不牢固,後面的洞沒有用膠水固定。 轉為戰鬥轟炸機後的颱風式以數十公尺高度接近目標,然後在爬升躲避高砲攻擊後再往下攻擊,主要目標有火車、貨船、卡車…等。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第二次世界大戰
因德國失去制空權,Ju-87逐漸沒落,又因一般戰機也能進行俯衝轟炸,Ju-87與其它的俯衝轟炸機漸漸失去存在的意義最後走入歷史。 1937年3月10日通過嚴格的飛行考試(據週刊表示他考了3次才合格)首次飛行於同年4月1日。 1938年在中國以九六式戰鬥機(第44期傑作機)擊落1架中國戰機。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不過正如它的名子一樣,從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開始到珊瑚海戰役、中途島戰役,擊沉日軍的船艦和航空母艦,撐過美軍在太平洋上最艱苦的時間走向勝利。
這些戰鬥機是最初使用噴射發動機為動力,擺脫螺旋槳在接近音速時的上限。 這些飛機的外型設計仍然沿用過去的經驗,像是德國的Me 262和美國的YP-59戰鬥機等,與二戰時期的雙發動機飛機設計相去不遠,大多是使用前三點起落架。 而今日所謂的線傳飛控在單純地以電路傳導飛控命令為基礎上開發,更重要的是可以有多部電腦介入飛控系統操作,飛行員只需下達動作指令,至於達成指令所需的機身、動力系統與氣動面調整,則是由電腦掌握。 過去飛機在空氣動力設計上必須考慮穩定的問題以利飛行員控制穩定的飛行狀態,但線傳飛控的發展讓先天不穩定的機體構型飛上天成為可能。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法國
P-47的量產量是美國戰機數量最多,經典的氣泡式座艙蓋P-47D型12602架,成為單一機型數量第一。 原本的任務從護航轟炸機改為戰鬥轟炸機的任務,並在諾曼第登陸終於發揮出潛力,運用空中支援就能替地面部隊開路,由於馬力強大與堅固的機身比較能承受戰損提高飛行員生還率,構不成大問題,也在太平洋戰役中充分發揮。 這期的包裝有7公分厚,飛機大小與九九式艦爆機和烈風式差不多大,是目前體積最大的傑作機。 模型做的很漂亮很完美,幾乎沒有瑕疵,較為不好的地方是它的底座無法裝的很牢固,裝上底座後飛機會些微的往後斜。 被日軍稱為二戰太平洋戰役中最強悍的戰機,其實是架不適合在航空母艦上起降的戰機,因為前下方的視野太差及降落時會失速、主起落架減重氣態應容易造成翻機問題,這些問題一直到1944年才改善。
1930年代螺旋槳性能的極限已經在試驗環境下被了解,替代推力的研發在許多國家相繼展開,其中又以德國與英國的腳步較快,他們以各自的技術開發出第一代噴射發動機並且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讓噴射戰鬥機正式服役。 美國主要發展活塞式戰機,雖然國內已經有不少成品但是為了集中戰時資源所以並沒有投入量產。 日本除了有少量本身的研究成果之外,也多是使用來自德國的資料與樣品協助發展。 到了1950年代中期,最早的雷達與紅外線導引空對空飛彈開始量產,而第一次使用飛彈的噴射機空戰出現於中華民國空軍以F-86戰鬥機攜帶AIM-9響尾蛇飛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MiG-17交戰。 世界戰機模型收藏誌 理論上使用飛彈可以提高對敵機的摧毀比例,尤其時雷達導引的飛彈能夠在夜間和視野較差的環境發揮作用,而飛行員不需要像過去一樣靠著大量的運動才能夠進入目標的後半部,以取得較高的命中率。
雖然這些活塞發動機能夠提供二戰前無法想像的動力輸出,可是替代動力的發展在二戰結束前已經逐漸明朗化,活塞發動機與螺旋槳的搭配注定要走下戰鬥機動力的舞台。 氣冷發動機比液冷發動機有設計與生產的優勢,對於工業設計或者是生產能力較弱的國家來說是常見的選擇,其中又以日本的情況最為明顯。 日本當時較為先進的戰鬥機中,僅有量產以德國DB 601液冷發動機為動力的三式戰鬥機飛燕。 二戰中旬吹起了雙發引擎戰機的風潮,使得戰鬥機也可以擁有與轟炸機一樣的作戰航程與速度,相反的卻是笨重與不靈活。 1938年4月在中國爆發空戰,雖然展現出優秀的性能,但因沒有參與規模較大的空戰被日本海軍的九六式搶走不少風采。 1939年5月在諾門罕事件,於滿州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邊界與蘇聯爆發空戰,蘇聯的I-15、I-16完全不是九七式戰鬥機的對手並取得大勝利。
此款模型也將其特色完整的呈現,除了各方細節都有顧及之外,模型本身材質好,製作出的質感也不同一般。 所謂的塗裝便是指模型的上色作業,對於模型上色沒有經驗的新手來說,建議選擇已完成塗裝的模型。 不過若各位想挑戰看看上色樂趣,TAMIYA 的模型是相當不錯的入門選擇;該廠的模型說明書會詳細記載塗裝的指示,方便初學者按部就班操作。 其他降低偵測的手段還包含在燃料中加上特殊成分、降低排氣的溫度、改變發動機噴嘴的形狀以及與周圍冷空氣混合的效率、在飛機機身塗上特殊顏色的塗料、減少目視發現的距離、與週遭環境融合、減少反光或者是改變外型線條等。 直到美國發現蘇聯的一篇有關電磁波研究的(公開)論文之後,透過改良和運用電腦運算,方才開透過計算,以外型設計降低電磁訊號反射強度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