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區關注組羅雅寧認為,加裝欄杆影響樓梯的歷史特色,希望古蹟可以豁免相關規例。 這座位於八鄉江夏圍大宅雖然早已荒廢,但仍流傳着不少口耳相傳的故事。 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江夏圍大宅,是由當時黃金商人黃仿僑擁有,建築整體由主樓「源遠堂」、工人宿舍「瑞寓」、「江夏圍」的門樓、屋前花園以及早已被填平的風水池組成。 昔日的這所客家大宅,大門上方的門匾,是用上上海批盪作為飾面,「源遠堂」三個字更用上凸顯的金箔,正是當年的富貴氣象。 兩旁門聯「源思祖澤、遠樹家風」,所謂源遠綿長正是表達了傳統客家人的思想。
彈性租務安排:以開放式的佈局劃分出租空間,因應不同類型的業務需要,提供大小不同的空間予租戶經營,而租約條件亦富彈性。 Wilson說,中環街市不只做到新舊共融,亦延續到香港人刻苦耐勞、堅毅不掘的傳統精神。 而活化後更引入各類型的初創企業、本地品牌,他很有信心中環街市可以吸引到一定的人流,而他亦希望在中環街市這個獨特的地方,借助它的優勢,發展他對經營咖啡店的理念。 上海批盪 李博士說,要看活化是否做得適當,基本上有兩個準則,第一為它的新用途是否可以與建築物相配合;第二是因應活化而所新加或改動的部分是否可以還原。 市建局善用大樓沿皇后大道中斜向德輔道中的地勢,在皇后大道中小廣場闢設地下空間(左圖粉紅色範圍地下),改裝成放置消防水泵及水缸的後勤設施(右圖),滿足現行建築物條例的需要。 )是一棟位於新界元朗八鄉吳家村的客家大宅,建於1933年至1936年。
上海批盪: X Wallet 裝修貸款優惠
民國時期的錢乃仁先生先在北平 (今北京) 燕京大學學習,後負笈美國修讀建築。 1949 年前後從內地來到香港,被香港天主教教區陸續委任為不少聖堂及學校的建築師。 如此看來,此工藝的前世今生似乎不一定與「上海」本身有絕對的關聯,但又為何被冠以「上海」的前綴呢? 這是因為當時 1920 – 60年代,上海作為中國與西方世界接軌的東方港口城市,蘊含着中西交融、時尚摩登的象徵意義。 批盪技術以「上海」命名,側面反映了當時西方的技術如何落戶中國,加入華人社會的建築元素,體現中西交融的時代特色。 聖猶達堂於1957年落成,由建築師錢乃仁設計,外牆以橫跨幾層樓高度的修長形狀玻璃窗包覆,抵銷建築物笨重的巨大感。
在水泥砂漿之中,加入所謂「白石」的細小花崗石碎,批在牆身,待乾到一定程度,再以人手洗刷走表面未凝固的水泥槳,保留如石頭般凹凸不平的質感。 由於人手工序非常繁複,此工藝在 80 年代後逐漸被市場淘汰,不少香港尚存的上海批盪都被塗上了油漆,即使要進行修復也面對不少技術上的困難。 上海批盪 項目命名為「618上海街」,保留支撐騎樓部份的麻石柱,昔日的招牌、廣告仍清晰可見。 此外,內部裝修亦仿效舊建築物的矮樓底特色,配以新式壁畫、VR技術呈現唐樓的歷史故事。
上海批盪: 建築物建於1930年代,為樓高4層的戰前唐樓,屬一梯一伙間隔,是大坑社區內現存的歷史建築物之一,並於2010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建築水泥牆身採用上海批盪,飾以模仿石磚的橫紋,同時亦保留了木窗框。
工程團隊完成大樓的結構勘察後,選定為約50組結構衰弱情況較嚴重的橫樑、柱和樓板,以及全部立面上所有簷篷範圍,以FRP進行加固,以增加這些關鍵構件的承重能力及提升公眾安全。 在制定大樓的結構加固工程方案上,由於大樓已經嚴重失修、鋼筋鏽蝕得「傷重見骨」,因此不適宜採用加大柱樑結構這種涉及額外重量的加固技術。 在工程的規劃層面,由於街市大樓的原建築圖則已經遺失,令我們無法準確地籌劃具體的施工方案。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博士早前參觀中環街市的保育和活化成果。 李博士表示,中環街市設計上是一個服務大眾的實用性建築物,給大眾產生強烈的集體感情和回憶。 透過活化,讓建築物得以持續為民所用,就是它的最大社會意義。
我十分讚賞中環街市營運管理團隊對支持初創、中小微企作籌劃的支援措施和方案,並期待這批「新力軍」商戶,與團隊一起為街市創造「新生命」、「新功能」,實踐歷史建築「活化再用」的真正意義。 上海批盪 我期望藉著建構社區、文化雙三角,團隊日後能將中環街市的角色和功用,發揮至最大化,將中環各個社區特色項目連結,為整個中環增添特色,注入活力。 江夏圍主樓是一座兩層高、中西合壁的建築,以鋼筋混凝土建成,內裡有木橫樑。 主樓入口為於建築正中間,玄關有兩層高,有兩條托斯卡納柱支撐,大門上方有一對獅子石雕和以上海批盪作飾面的「源遠堂」三字金箔牌匾,兩邊有「源思祖澤、遠樹家風」對聯。
上海批盪: 保育活化
由於屋主黃仿僑是印尼的華僑,在海外見識過不同種類的建築物,故此在建造江夏圍的時候,亦將這所中式大宅融合不少西方元素,如大門兩旁既備有仿羅馬石柱,柱頂亦雕有兩隻栩栩如生的中式獅子。 位於大坑道 2 號,由周文治於 1935 年為紀念父親捐 款建成,1935 年 5 月 9 日由貝璐爵士主持開幕儀式。 隨著 1958 年麥當勞道新總部落成,這幢建築便成為救傷隊香港島指揮總部,並於2011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1898年,當時政府將這塊新填地闢為皇后運動場,供當時駐港英軍活動和操練之用。 而運動場亦同時開始劃給官立及政府津貼學校進行足球活動之用,使大坑成為很多香港著名足球員的孕育地。
- 走進充滿20世紀德國包浩斯建築風格的三層高白色樓房,昔日繁忙喧鬧的中環必列啫士街街巿搖身一變,成為香港新聞博覽館。
- 區內多座相類近嘅古蹟已獲評級,獨留呢度未被確認,文物課程導師陳天權就曾經指出係因為業主反對所致【註2】。
- 在水泥砂漿之中,加入所謂「白石」的細小花崗石碎,批在牆身,待乾到一定程度,再以人手洗刷走表面未凝固的水泥槳,保留如石頭般凹凸不平的質感。
- 大宅大門鑲上鋼板;一樓牆中有秘道,由天台直通地底;大宅屋頂三個角落設有圓型瞭望台。
- 「劏雞房就在皇后大道中那邊,場面都幾血腥,所以後來加高了圍牆遮擋。」鄭回憶道。
全新的中環街市以新舊共融為特點,保留標誌性主樓梯和舊式檔口設計,引入本地新老品牌,為市民帶來集文化、藝術、歷史為一體的全新體驗,未來還將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文化娛樂活動,成為連接鄰里的聚落空間。 中環街市傳承歷史建築文化,在服務大眾數十年的過程,亦見證社區的民生轉變,街市內的商販以至日常光顧的街坊,蘊藏不少珍貴的故事。 這些故事和受保育的建築特色,均是整個項目的歷史文化遺產,值得保育和傳承。
上海批盪: 活化昔日街巿 細說新聞故事
黎雋維說,1949年後,不少來自上海、南京等內地城巿的建築師逃至香港,為香港建築帶來很大轉變,聖猶達聖堂的建築師錢乃仁亦是其中之一。 聖堂在1957年落成,現在僅餘大門看到上海批盪,但黎雋維說這是否原裝的批盪、後來有沒有經過重修,也不得而知。 「建築物的外牆,壓有幾何圖案,原本圖案顏色與外牆底色是刻意有些微分別,配襯很有心思,但現在翻新後都看不見了。」除了上海批盪,整座建築物的玻璃窗排列也很摩登,「有別於包浩斯常用打橫的線條,這聖堂的玻璃窗排列是打直的」。
- 綜觀上述8項古蹟,至少有6項有明顯發展利益喺背後,其中拖延評級最長達30年以上,需時之長令人懷疑係咪有人喺背後影響確認評級進程。
- 自1960年代起,江夏圍不少地方租出作工場,曾租予大藝地氈廠、橡筋廠、成生造紙廠、新精美發泡膠廠、新五月園藝公司,有部份公司是由黃氏開設的,大宅很多原間隔被改動。
- 磚牆以黃花沙為灰漿築起牆身,再以石灰批盪及油漆蓋上,但多年來批盪逐漸剥落,所以在保育此紅磚牆身時亦刻意保留並展現其原來面貌及建築材料。
- 我們對天主教堂的聯想多是不同西洋建築風格,但從聖猶達堂大門的上海批盪工藝,可隱約透露着一種中西混雜的「建築味」。
- 他亦是社交媒體the_lostcopies的出版者,推動以數碼技術來記錄消失中的城市建築。
- 你可以先向發展商查詢原有乳膠漆牌子,避免新舊油漆「不相食」。
計劃內共有八個地點,包括中區政府合署建築群、中環街巿、前中區警署、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美利大廈、新中環海濱、香港聖公會建築群 (中環主教山)以及荷里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 政府對歷史文物被拖死無動於衷,亦無意改革古蹟保育政策,足以見到政府對於保護我城歷史嘅熱衷程度同民間依然相差甚遠。 不過,單位與單位之間的牆身位置仍然保留著簡單的半圓拱凹位,與柱廊及外立面的西式建築特色互相呼應。
上海批盪: 香港中華遊樂會
至於餘下德輔道中外牆新立面的建造工程,將會在二○二二年完成及開放。 中環街巿保留了13個原有的攤檔,還有傳統商店的招牌和標誌,滿載昔日香港情懷。 林浩賢說:「復古懷舊主題,讓人回味70年代和80年代的香港。」此外,原來的設計大量使用傳統水磨石技術,以及「上海批盪」工藝方式鋪設飾面亦得以修復,於35個餐飲攤檔中重現。
主殿呈長方形,依蓮花石而建,分成上下兩層,正脊之上有佛山花脊裝飾,於同治二年由英玉店造。 每年的大坑中秋舞火龍活動,都會先到蓮花宮向觀音菩薩參拜祈福,並為火龍進行開光儀式,可見蓮花宮在大坑社區的重要地位。 /中環荷李活道60號(擬定二級,現況:使用中):大家一定去過或聽過老牌涼茶舖「公利真料竹蔗水」,已係上址地舖經營超過60年。
上海批盪: 裝修術語大公開:工序篇|乜嘢係「黑氣」?
必列啫士街街市位於中環必列者士街2號,是二次大戰後在當時的市政局支持下興建,以取代在日佔時期遭受破壞的舊街市及應付當時人口增加的需求。 街市於1953年興建及啟用,地下設有26個檔位,售賣魚類及家禽,而一樓則有33個檔位,主要售賣牛肉、豬肉、水果及蔬菜,是二次大戰後在本港市區首個該類型的街市。 於1969年,部分一樓的空間則改建為室內兒童遊樂場,並加建兩條連接橋接駁至永利街。 近六十年來,必列啫士街街市一直為市民大眾服務,現已成為區內居民的集體回憶。
他提到,中環街市已有逾八十年歷史,其結構已受很大程度侵蝕而出現破損,團隊採用較輕盈的「纖維增強聚合物復合材料」作為修葺及加固物料,以增加關鍵構件的承重能力。 至於歷史保育方面,韋指,團隊已盡力保育每一類型食品的攤檔,惟大多檔口結構殘缺不全,只能保留十三個檔口,並復修檔內設置,包括蔬菜檔的售貨架等。 另外,街市部分建築工藝已被淘汰甚至接近失傳,例如主樓梯所採用的「上海批盪」,建議市民未來可留意有關建造工藝。 中環街市、618上海街等大型活化項目陸續落成和啟用,標誌著市建局肩負舊區更新的使命,並致力保存市區更新項目範圍內的歷史建築,並彰顯地區特色。
上海批盪: 摩登拾遺記 |「上海批盪」真的是來自於上海嗎?(黎雋維)
此外,地面層露天中庭原本起到自然通風和照明作用,現時保留其開放式設計作為休憩空間及大型活動場地,市民亦可經此往來於域多利皇后街和租庇利街。 混凝土樑柱組成的開放式柱網風格結構被盡可能保留,以「無邊界」概念設計的商舖空間,點綴綠色植物為整個空間帶來活力。 保育團隊將擺貨架的結構修復,並還原「上海批盪」的飾面,恢復歷史面貌(右圖)。 這項臨時改道安排實施了大約3星期,過程大致順利,我在此感謝市民的諒解和配合。 項目的消防驗收工作完成並獲批「消防紙」後,翻新後的永久行人通道最快可於九月先投入運作,而大樓大部份樓面及設施亦可於2021年下半年起率先開放。
佈道所由美籍傳教士喜嘉理牧師於1883年創立;同年,孫中山先生在該教會領洗,獲賜號「日新」,其後則改為「逸仙」。 孫中山先生於1884至86年就讀中央書院期間,亦曾在佈道所三樓居住。 後來別墅在1946年至1949年變成達德學院的校舍,當時培育很多知識分子。 1952年被收購變成何福堂會所,1961年作為其中一個教會的退修會所。 1999年,它差點被拆,幸好力保不失,並於2004年列為古蹟,得以保留下來。 上海批盪 我知道一間初創咖啡店即將在中環街開業,希望能與「中環人」分享其理念和用創新科技,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喜歡的咖啡。
上海批盪: 中環街市上月已拆棚 重現「上海批盪」工藝 大部份設施明年開放
整個室內空間光猛鮮明,有不少綠色植物點綴,整個氣氛跟昔日的街市截然不同。 團隊在細微位中盡力融入昔日情懷,例如招牌上的白磚、舊時的攤檔編號、攤檔之間的拉閘設計以及水磨石舖位等,讓人勾起集體回憶。 Benjamin說希望可藉着這些細節,聚集不同人在中環街市的回憶及故事,讓市民一起共同建設過去的美好片段。 上海批盪 雷生春堂於2012年4月25日正式開幕,26日起向社會提供中醫服務,預料每日可以為70-80人服務,當中20%名額預留給綜援人士。 綜援人士與65歲以上長者可以享有優惠診症收費,雷生春堂亦會不定時提供免費義診服務,預計每日名額1百個。
上海批盪: 裝修導賞團|男人的浪漫 港爸49萬打造忘憂窩居
1939年新中環街市落成,大樓屬摩登流線型建築,橫向線條的長條形「窗牆」、圓角設計成為其特色。 大樓設置了垃圾槽,各樓層的垃圾可從垃圾槽集中至出口,再由垃圾車收集,加上最新型電梯,被認為是本港二戰前面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街市。 街市大樓部份承重要求較高的樑柱和樓板等結構構件已使用FRP進行加固(左圖天花部份),而完成工程後(右圖)完全無損建築外觀。
上海批盪: 大坑附近之街道皆以政府之官員命名,但在孔聖義學前的街道則命名為「書館街」,顯示義學在大坑社區的重要意義。
行政長官在2009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將前中環街市大樓交予市建局,進行保育活化的工作。 市建局其後成立社區諮詢委員會,就中環街市大樓活化後的用途和營運方向進行廣泛社區諮詢。 公眾普遍認同營運模式應充分顧及文物保育及公眾享用兩項原則,不應以獲取最大盈利為目標。 市建局將公眾期望的營運原則,轉化為「親」、「動」、「融」三個主題元素,並透過與營運機構共同成立管理委員會,制定營運計劃,共同落實。 活化後的中環街市外貌盡量保持昔日風貌,由專家反覆研究,以中環街市於1930年代落成時使用的飾面顏色作參考,重塑建築物的歷史原貌。 中環街市的主樓梯則保留及修復了昔日「上海批盪」的飾面,不過為符合條例規定,樓梯加裝了鋼鐵扶手欄杆。
上述三項主題元素已加進招標文件中,我期望日後營運中環街市的機構,能以創意建構出涵蓋這三項元素的營運計劃,將中環街市打造成舒適可親、具動感活力,以及和諧共融的新地標。 引入初創「加速器」計劃:華懋集團夥拍香港科學園公司邀請具潛力的初創企業,以中環街市作為先導試點,讓他們實地測試應用其產品和創新技術。 過程中將向初創公司提供一系列培訓、指導和支援,以持續優化產品。
上海批盪: 裝修導賞團|370呎復古文藝風 50年唐樓大翻新|唐樓裝修
大宅前原有兩個種有蓮花和養魚的半月形風水池和四座鳥塔,池塘挖出的泥土被用作在大宅後堆建成小山,種滿果樹。 在香港日治時期間,大宅借給同益學堂(現為八鄉中心小學)的校舍。 戰後,因凹頭警署被日軍所毀,大宅被政府徵用作八鄉警崗,牆上留下一幅手繪新界西部地圖。 祖籍廣東梅縣的印尼歸僑、金業商人黃仿僑在上環文咸西街經營順昌泰銀號。 1930年代初,他從錦田鄧氏購入現址田地興建大宅,將大宅定名為江夏圍,得名於黃姓的郡望江夏。 同一時期,同為梅州同鄉和印尼歸僑的吳郁青亦在附近築建大宅,是為吳家村,吳與黃氏份屬友好,可互相照應。
再者,當時嶺南的工匠本來就已經以批盪及灰塑技藝見稱,而不少廣東工匠亦會到廣州、香港、澳門、及南洋等地打工賺錢。 因此,上海批盪在香港及東南亞的流傳,除了和上海的關係以外,其實更加是關乎到嶺南的批盪工藝,以及南洋的海外華人活動。 「上海批盪」這個稱呼,或許只是基於一種對於上海的文化想像,以及它所代表的摩登都會形象。 走進充滿20世紀德國包浩斯建築風格的三層高白色樓房,昔日繁忙喧鬧的中環必列啫士街街巿搖身一變,成為香港新聞博覽館。
之後街市經歷了重建與拆卸,現時的建築本身乃1939年啟用的第四代中環街市。 街市所採用的是摩登流線型(Streamline Moderne)建築風格,樓高4層,街市位於一至三樓,容納逾200個攤檔,特色是以簡單的線條和實用為主,沒有多餘的裝飾,在當時來說是非常突破。 「劏雞房就在皇后大道中那邊,場面都幾血腥,所以後來加高了圍牆遮擋。」鄭回憶道。 曾幾何時,中環街市是港島區居民採購糧食的重地,更被前港督戴麟趾爵士宣稱是「全東南亞最大型肉類市場」。 這個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街市,於2003年停止運作後,其活化方案一改再改,終於在今年第三季開始首階段營運,預計將成為一個集合文青小店、綠化空間及康樂場地的新一代地標。 趁開幕前,我們訪問了香港歷史掌故專家鄭寶鴻,由他分享中環街市的有趣見聞,細說它的前世今生。
材料基本上是在一般的水泥砂漿之中,加入所謂「白石」的細小花崗石碎塊。 師傅於批盪時要靠經驗將每一個部分壓實,然後根據當日的濕度,待批盪表面乾燥至一定程度時,以輕力洗擦,慢慢將水泥砂漿裏頭的碎石質感顯露出來。 而水磨石則是在批盪的基礎上,加入以磨刀石磨平表面的工序,使其表面光滑原圓潤,表現出花崗石碎塊的切面。 五年前,我帶着這個題目,向來自新加坡的港大建築歷史學者成美芬博士叩門,希望老師可以指導我的博士研究。 題材經過改良之後,發展成為一個關於香港及東南亞上海批盪的文化歷史研究。
在修復大樓內部主樓梯時,工程團隊把表面已老化的油漆去除,重現它昔日以傳統「上海批盪」工藝方式鋪設的飾面。 然而,由於「上海批盪」涉及的工序需時太長,且技術繁複,故這項工藝已接近失傳。 市建局聘請了本地仍掌握「上海批盪」的資深保育工程專家,督導這項保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