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姊妹道2025詳盡懶人包!(小編推薦)

而我們今天在北角如想見到「小上海」影子,就只剩下前身是璇宮戲院、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的皇都戲院了。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批富裕的江浙地區的上海人移居香港,他們多選擇定居北角的新建住宅樓宇,而附近亦有各種江浙食肆及商店開業,故北角有「小上海」之稱。 為了迎合這批外來移民,1940年有商人在泳灘建了一座麗池花園,設有餐舞廳和游泳池,但沒多久香港淪陷,麗池花園被日軍佔領,改名「豐國海水浴場」。

秋娟得悉子堂敷衍自己,雖感難過,但仍再三哀求二人相助,還説出與蓮仙邂逅經過,但子堂與玉簪仍對她退避三舍。 圓圓舅父李志龍替陳通看守泳棚,遇六姊妹往海灘嬉水,未幾,一女遇溺,志龍見狀實時落水拯救,怎料下水後卻不見眾人蹤影,志龍更被拉入水底。 翌日,志龍被發現赤裸裸的夾在大石中,眾人皆以為是傳聞中的七姊妹所為。 子堂以為志龍被秋娟等姊妹所害,欲向玉簪借錢請人打散秋娟魂魄,玉簪不允,二人遂往「大伯公廟」前請秋娟現身,求她與姊妹們放過其家人,秋娟聞言,大呼冤枉。

七姊妹道: 車站票務

自殺的方式是投水,大家手挽手投水,這一悲劇的演出,只消一兩分鐘就閉幕,上演這悲劇的場所,就是現在的北角。 等到大家曉得她們七個人集體自殺之後,連忙趕到海邊搶救,已經來不及了,當時連她們七個人的屍首也打撈不著,因為流水太緊,把這七條嬌軀沖到別處,經過二十四小時之後,她們的遺體才浮出水面。 奇怪的是她們七個人依然手挽手的緊緊挽著不放。 看見的人,一面惜悼,一面敬佩,悼惜是悼惜這七位如花似玉的女郎,如此犧牲;敬佩是敬佩這七個金蘭姊妹同生共死,行動一致。

只有戰前在香港居住的人,才知道七姊妹的範圍,同時也會聽過七姊妹得名的傳說。 【識港網訊】港島北角地區,有一條街道,名七姊妹道,這條路由電照街轉入,直通至模範里。 這條街道命名為七姊妹道,是因為從前該處的海灣,名為「七姊妹」。 七姊妹道是戰後才興建的街道,由於七姊妹海灣已不存在,故用海灣的名字來命名,作為保留附近海灣名稱的一種方法。

七姊妹道: 月台

玉簪將與蓮仙的關係告訴秋娟等人,秋娟得悉蓮仙已娶淑珍,黯然神傷。 玉簪探望子堂,見他正替圓圓挽行李,原來圓圓經震昌介紹到百貨公司寄宿工作,眾人見子堂沒半點挽留之意,不值他所為,玉簪見狀,欲將真相説出,子堂卻要她保守秘密。 七姊妹道 玉簪欲邀子堂遊玩散心,但子堂卻只顧賣飛機欖,玉簪氣憤。 志龍帶玉簪與素玉遊覽九龍城寨,二女回程時路經狗肉檔闖禍,老闆逼二人做清潔工人抵數。 七姊妹道 秋娟有預感玉簪有難,告之子堂,眾人卻不以為意。 子堂到城寨,突聞玉簪求救聲,即趕往營救。

七姊妹道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根据1849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七姊妹村有200多人居住,房屋有超过100间。 1911年,香港中华游乐会于七姊妹区海边设置泳棚,成为当时香港游泳胜地,每年泳者达十万人次。 七姊妹区的名称,背后有着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相传昔日当地住了一些客家人,当中有7位少女自小青梅竹马,情同姊妹,于是她们便结义金兰,立下了“宁死不嫁”的誓言。

七姊妹道: 車站佈置

而這段傳聞亦在七姊妹道輾轉流傳了十多年,直至一九四七年…… 健康中街至健康東街一段為東西行雙向,健康東街至模範里的一段為西行單向,均沒有專營巴士路線途經,只有紅色小巴和港島專綫小巴33線途經。 民新街以東的一段為一個露天停車場,因此沒有任何公共交通途經。 1934年,港府開始從北角開始向東發展七姊妹,並開闢道路。 1939年12月15日,七姊妹道獲刊憲命名,當時只是連接琴行街及書局街的一段短道路,即現時西端的一段七姊妹道。 後來七姊妹道被延長至現時金馬大廈後的一段。

  • 店內所有麵包均即場焗製,並馬上放於保溫櫃,確保外脆內軟。
  • 北角站由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交由保華建築有限公司承建月台,車站大堂(第434號合約)和書局街行人隧道(第319號合約)則由禮頓建築(亞洲)有限公司負責。
  •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 ……大家就把這一個悲劇上演的舞台附近一帶,直截了當的叫做「七姊妹」,那個原有的土名,從此也湮沒無聞。

如合計車費總額比轉綫前車費低,多付的車費亦會於目的地出閘時退回;但是,任何於這兩個車站同站出入閘的旅程,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須獨立收費。 乘客請緊記於出閘及再入閘期間不得使用該八達通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包括輕鐵、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及港鐵接駁巴士),或繳付多於9次非乘搭交通工具的交易,否則將被視作兩程獨立車程計算並分別收費。 七姊妹道 另外,若使用迪士尼綫月票,不論轉綫時限,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 嘉蘭大廈位於北角七姊妹道25-31號(中原樓市片區:北角)。

七姊妹道: 車站歷史

本報記者到場視察,傍晚五點多為街市人流高峰期,二樓卻人流稀少,只有幾名市民經過。 全幢街市只設一名保安員於七姊妹道正門看守,各個圍封的出入口只設圍欄,眼見有不少市民可輕易推開,自出自入,不需要體溫檢測,如「無掩雞籠」,防疫效果存疑。 不少用此方法進入街市的長者說,要兜大圈上落斜路,又要上樓梯,未買餸已經氣咳,百福道入口較為方便,也不計較應否量體溫。

北角站由李景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交由保華建築有限公司承建月台,車站大堂(第434號合約)和書局街行人隧道(第319號合約)則由禮頓建築(亞洲)有限公司負責。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只服務單一店舖而非貫穿商場通道範圍的車站出口在港鐵網絡中頗為罕見,其餘兩個出現相若情況的車站分別是青衣站4號月台的G出口(只通往馬莎百貨)及黃埔站東大堂的D1出口(只通往AEON STYLE 黃埔)。

七姊妹道: 七姊妹道

堂和簪幾經辛苦,終於找到當日仙那封信,豈知打開一看,信內只有一灘血漬,娟看見血漬斑斑,又是驚恐,又是傷心,到底當年仙發生了甚麼事呢? 正當堂等一籌莫展之際,竟然發現原來娟的六位結拜姊妹尚在人世,堂和簪於是着手找尋六姊妹,希望可以遁此途找到繆蓮仙(江華飾)。 ,重建為港運城;車廠原本座落七姊妹道兩旁,中巴及太古地產發展港運城時申請將介乎電照街及琴行街之間的七姊妹道封閉,成為物業一部分。 七姊妹道 1939年12月15日,七姊妹道正式通車,當時只是連接琴行街及書局街的一小截道路,其後才加以延長。 但隨著北角的發展,七姊妹道中間一段被港運城(即前中巴北角車廠)分割。

  • 到1960年代,東南亞政局動蕩,印尼、菲律賓華僑亦移居香港,他們很多原籍福建,都喜歡在春秧街一帶居住,勢力日漸壯大,北角因而改為「小福建」。
  • 戰後麗池重開,曾舉辦第一次香港小姐選舉,其後變身為麗池夜總會。
  • )是香港東區七姊妹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英皇道之南,基本上由西至東貫通北角南部。
  • 乘客只須以同一張備有可用票值之八達通,並於1小時內於香港站、九龍站或青衣站轉乘至機場快綫或任何港鐵之車程,即可享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如途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必須於30分鐘內完成)。
  • 由於七姊妹的地區名稱已經不再存在,才把該地區列入北角範圍。
  • 子堂趕到火車站送別玉簪,二人依依不捨,玉簪吃子堂親手製的叉燒飽,倍感心甜。
  • 根据1849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七姊妹村有200多人居住,房屋有超过100间。
  • 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

一俟將軍澳支綫啟用,新建之路段連同原有東區海底隧道鐵路段即會撥歸將軍澳綫。 將軍澳支綫(作為工程項目)第一期於2002年8月18日啟用,將軍澳綫(作為地鐵行車綫)提前在8月4日開始載客行走北角至油塘一段,而觀塘綫亦同時改以油塘為東端總站,觀塘綫北角總站的角色在不足一年後結束。 工程進行期間,區內十多幢樓宇報稱受工程影響,外牆出現細小裂紋,以及大廈局部地方因鋼筋銹蝕而導致混凝土剝落。

七姊妹道: 車站興建

周芬與志龍被揭發秘密拍拖,尷尬不已,四人鬧着之際,玉簪突感腹痛難當。 七姊妹道 壽亭疑玉簪舊病復發,要她作詳細檢驗,但玉簪因有童年陰影,堅持出院,在子堂極力説服下,玉簪才答允留院。 子堂因打理茶居及照顧玉簪,終不支暈倒,眾擔心。 玉簪終被驗出患上肝癌,子堂到圖書館蒐集有關肝癌的資料,決意要與玉簪合力抵抗病魔,並以日記記下二人經歷。 玉簪偷偷走出醫院,卻發現眾人不理睬自己,正感奇怪,從眾人口中得知原來自己已死,子堂更從此一蹶不振,秋娟亦前來帶自己上路。 原來玉簪只是南柯一夢,玉簪夢醒,不敢告訴子堂其惡夢,只苦勸子堂在自己死後,要好好生存下去,子堂有見及此,即使如何疲倦亦把握時間陪伴她。

七姊妹道之名源自其地理位置,在北角與鰂魚涌之間的七姊妹(但實際上,七姊妹道最初並非位於七姊妹,而是在北角東部),後來七姊妹逐漸與北角融合,成為一個歷史地名。 )是香港東區七姊妹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英皇道之南,基本上由西至東貫通北角南部。 由於中間一段被港運城分割,東段也給模範邨佔了地,實際上在民新街還有一段,所以七姊妹道總共被分為三段,也是鰂魚涌的街道。 1941年的香港保卫战中,其中一路日军便于七姊妹区海边成功抢滩登陆。 1948年起,七姊妹区开始大规模发展公共房屋。

七姊妹道: 巴士分站

城巴報站系統提醒在寶馬山一帶乘搭85線往小西灣方向而需要前往機場的乘客,可於此站下車,再步往英皇道西行健威花園外之巴士站轉乘A12線。 1911年香港中華遊樂會於七姊妹區海邊設置泳棚,成為當時香港游泳勝地,每年泳者達10萬人次。 子堂見壽亭對茶居諸多挑剔,以為他有心留難逼自己賣掉茶居,但其實壽亭別有用心,希望解開子堂對玉簪的心結。 子堂得壽亭點化,加上被玉簪所織毛衣所感動,主動與玉簪修好。 子堂與玉簪拍拖無意中發現美寧跟文迪約會,而志龍亦有秘密拖友,遂跟蹤他欲知他女友是誰,竟然發現原來志龍女友正是周芬,錯愕。

七姊妹道

……大家就把這一個悲劇上演的舞台附近一帶,直截了當的叫做「七姊妹」,那個原有的土名,從此也湮沒無聞。 現時人們把七姊妹道也列為北角區內,在戰前,北角區到電照街為止,電照街以東,通稱七姊妹,電照街以西,則為北角。 由於七姊妹的地區名稱已經不再存在,才把該地區列入北角範圍。 戰後才來香港居住的居民,很多都不知道從前這一片地區被稱為「七姊妹」,原因是他們來港的時候,已看不見七姊妹海灣,而該處也沒有路牌寫明「七姊妹」。

七姊妹道: 網頁指南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港鐵總經理(特別職務)鄭群興表示,今早荃灣線、觀塘線、港島線和將軍澳線都收到零星阻礙列車開出的個案,月台上的安全掣,以及列車的緊急掣,分別被拉動76次及47次。 2013年1月24日:上午10時45分,港鐵北角站將軍澳綫上客月台(3號月台)的月台幕門發生短路起火(約第2卡位置)。 事故期間,港島綫列車不停北角站,將軍澳綫過海服務亦暫停,服務約於下午1時30分回復正常。

七姊妹道: 北角校舍

可惜三妹被父母迫婚,七姊妹在三妹出嫁前一晚相擁痛哭,揚言「寧死不嫁,不能同年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日死」,於是七人牽手投海自盡。 之後村民打撈不到七位少女的屍首,在退潮後卻在海邊發現七塊由大至小排列的礁石。 村民認為這是七姊妹的化身,就把礁石稱為七姊妹石,而村落亦因此命名為七姊妹村。

七姊妹道: 健康村3房套 640萬元獲白居二買家承接

秋娟憶及當年蓮仙首次與其母會面,即被其家人羞辱。 蓮仙雖被羞辱,卻未有氣餒,及後到廣州尋找機會,二人每日以書信傳情,但漸漸信愈來愈少,秋娟遂隻身往廣州找其下落。 原來蓮仙終日惦念着秋娟,無心撰曲,淪落為車伕,秋娟遂鼓勵蓮仙重新振作,並二人的愛情故事,譜出粵劇名曲「客途秋恨」,令蓮仙名成利就。 蓮仙以為衣錦還鄉會得到秋娟家人認同,遂與秋娟返港,怎料娟父不單要控告蓮仙拐帶秋娟,更將秋娟軟禁。 子堂得悉志龍因往姻緣道找大姑娘拖手買運惹禍,被打至面青口腫,因而猜到秋娟六位姊妹的下落。

七姊妹道: 車站象徵

兆寶大廈 (兆寶樓) 共有20層,提供80個單位。 兆寶大廈 (兆寶樓) 於1985年12月起入伙。 兆寶大廈 (兆寶樓) 於過去3年共有14宗成交。 到1960年代,東南亞政局動蕩,印尼、菲律賓華僑亦移居香港,他們很多原籍福建,都喜歡在春秧街一帶居住,勢力日漸壯大,北角因而改為「小福建」。

嘉蘭大廈的實用面積由296呎至494呎。 兆華大廈位於北角七姊妹道 號(中原樓市片區:北角)。 兆華大廈的實用面積由263呎至543呎。 起一個月內,地鐵公司分四個階段在北角轉車站兩個月台向乘客派發洗衣粉、護髮素、二合一洗頭水護髮素試用裝贈品,以吸引市民使用新轉車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