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閱讀上,由文本中對電影技巧的感官知覺層面出發,連結故事,進入主題層面,最後歸納審美特徵,確立其中的影像美學;在文學閱讀上,則觀察作家的背景經歷與思想意識在字裡行間的滲透,再輔以修辭學、精神分析、女性主義等觀點,進而整體而深入的把握張愛玲小說具有電影化想像的藝術價值。 而編劇王安憶則是著名作家,著有《小鮑莊》、《紀實與虛構》、《長恨歌》、啟蒙時代》與《天香》等,其中長篇小說《長恨歌》更曾獲中國最高榮譽之一的茅盾文學獎。 《第一爐香》可以說是女主角葛薇龍遇人不淑卻也自甘墮落的淒涼故事。 原本在上海的女學生葛薇龍(馬思純 飾演)在「八一三事變」後就和家人到香港避難。
李安表示他不會刪剪部份鏡頭以求換取美國電影分級的R級。 發行商焦點影業則表示,雖然他們會喪失許多商業廣告的營利,但也尊重此裁決。 南韓:內容沒有被刪減,但被映像物等級委員會評定為18歲以上觀眾才可觀看。 此片於2007年11月8日在韓國第一次上映時觀影人次達到200萬,於2016年11月10日重映了數碼重製無刪減版本。 香港:列三級片,未成年人不允許觀賞,此片在香港上映了158分鐘的完整版;香港因為是最早正式上演《色,戒》的地方之一,電影公司為防止有人盜錄,破天荒派出大量人手,檢查所有進場觀眾的手提包,情況猶如登機,一度引起非議。
影片通過刻畫男女主角在中國抗日戰爭時代「戲假情真」的情愛和性愛關係,還原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上海和香港的歷史面貌和時代特徵,展現了戰爭下人性在理智與情感之間的辯證關係和博弈抉擇。 此片對暗寫張愛玲和胡蘭成愛恨糾葛的原著進行了改編創作,在保持故事原貌的基礎上填充了原著中的許多留白,讓女主角王佳芝的身世更能體現張愛玲個人的生命脈絡。 影片對於歷史政治的解構與顛覆、女主角唯心主義的價值取向、性愛場面的大膽激烈在上映之時則引發了許多爭議。 該片因性愛和暴力場面在美國被定為NC-17級、在台灣被定為限制級、在香港被定為三級片,而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地上映時則根據當地審查制度進行刪減。 1944年1月,張愛玲在《萬象》刊登長篇小說《連環套》,共登六期,7月自動腰斬。
張愛玲電影: 張愛玲《第一爐香》:人人都說這是關於女生為渣男而墮落的故事,但愛情不就是這樣嗎?
定居美國才開始寫以香港為背景的電影劇本,為解決「生活問題」而接下差事的張愛玲,選擇脫離現實的夢幻題材—不愁生計的俊男美女在大別墅中談情說愛,藉此隱藏對當地現況的未知。 張愛玲電影 從〈情場如戰場〉開始便一再見到她運用好萊塢愛情喜劇的橋段所編寫的故事,雖然機智依舊,卻不及上海時期〈太太萬歲〉(1947)的鞭辟入裡與〈不了情〉(1947)的纏綿哀怨。 儘管如此,對生活在為五斗米折腰的觀眾來說,這類輕鬆笑鬧的電影確是可以暫時逃避現實的安慰劑,功能類似風靡台灣七0年代的三廳電影。 《小艾》是1951年5月張愛玲以梁京為筆名在上海《亦報》上連載的一部中篇小說。
- 2016年的《七月與安生》,馬思純憑借林七月一角,拿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 日本的華語電影翻譯家水野衛子認為原著和電影版最大的區別是原著中張愛玲冷漠地看待男女兩性的情愛和性愛,在張愛玲原著中易默成和王佳芝並沒有產生愛情;而李安導演則刻畫出了兩人在黑暗歲月中真摯動人的愛情。
- 問題在這主角王佳芝為何寫得這樣撲朔迷離,蒼白貧弱?
- 《第一爐香》正式海報,在當代電影海報設計大師黃海操刀下,馬思純與彭于晏在床上貼身相擁,兩人看似親暱,但似乎又都各藏心思,關係耐人尋味。
- 1945年1月,話劇《傾城之戀》繼續上演,張愛玲的散文集《流言》由中國科學公司出版,暢銷一時。
- 故事點出愛情就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勾心鬥角與你爭我奪,無論存心是否良善,唯有手段才是贏得戰爭的不二法門。
張愛玲貢獻了一批文學精品,創造了寫實小説的新高,在中國小説史具有座標的價值。 影片截圖來源/Screen International YouTube在一片問號聲浪中,《第一爐香》挾著榮獲全球首位「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獅獎」女導演的許鞍華氣勢,也順利入選本屆威尼斯影展的非競賽單元,並將於影展期間(9/8日)進行世界首映。 只是礙於疫情影響,可能不太會有亞洲影人參加,影迷只能引頸期待外媒後續影評。 《第一爐香》改編陣容堅強,編劇是中國文革後知青文學代表王安憶,攝影指導是杜可風,聲音指導是杜篤之,服裝造型是曾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的和田惠美,音樂監製是大師板本龍一…等。 到底是怎樣一位才女,讓100年後的我們仍為她筆下的愛情,一邊笑、一邊流淚? 出生於1920年的張愛玲,經歷了中日戰爭淪陷的上海、二戰期間的香港,最後輾轉流離到了美國卻生活拮据。
張愛玲電影: 張愛玲後世紀念
1931年,張愛玲進入上海白利南路(今長寧路1187號)美國聖公會所辦的貴族學校聖瑪利亞女中就讀。 張愛玲唯一的弟弟張子靜於1921年12月11日生於上海,與張愛玲相差一歲。 1997年10月12日,在父親和繼母留下的江蘇路285弄28號小屋去世,年76歲。 劉紹銘也在「兀自燃燒的句子」一文介紹張愛玲的文字特色,表示「在中國近代作家中,錢鍾書和張愛玲均以意象慧盈、文字冷峭知名」,其中張愛玲的經營比較深入民心。
- 1943年至1945年間,她在日本控制下的上海取得高度文學成就。
- 1936年,母親攜美國男友返回上海,張愛玲在《鳳藻》上發表散文《秋雨》。
- 9月30日,骨灰由林式同、張錯、高全之、張紹遷、許媛翔等人攜帶出海,撒于太平洋。
- 在這7分鐘時間里,李安向我們詮釋了“性”也可以很藝術。
- 張愛玲本名張煐,於1920年9月3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今靜安區康定東路85號石門二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已列為第五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編號JA-J-011-V),臨近蘇州河,周邊整個街區是鴻章紡織染廠)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
- 在這些戲劇中,情人在道德上是有問題的,他們的愛成為唯一的優雅音符。
套句小說〈紅〉的比方,張愛玲的心,果若一座很多人應對過的公寓房子,田氏是舞台風格鮮明的導演,她想要重蓋屬於自己「單幢」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 事實上,《紅》刻意對稱的戲劇結構,也曾讓人期待有機會呼應張氏「參差對照」的美學,只是從結果論,這形式的努力,未盡其功。 專著《人類童年的心谷回音――古希臘神話探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6)列入中國著名學者季羨林、週一良、張之聯主編的《世界文化史知識叢書》,系中國首部古希臘神話研究專著。 專著《張愛玲電影劇作文本解讀:邊緣的現代性》(新加坡綠原文化傳播公司,2006)。
張愛玲電影: 角色
曾任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的石川認為「《色,戒》在美國屬於小範圍上映,很小眾,票房一般」「《色,戒》的藝術表達太中國,並不能被美國的價值觀所理解」。 導演李安和原著作者張愛玲通過王佳芝和易默成的情愛和性愛關係刻畫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面貌,但是李安和張愛玲對這一歷史時期所持的觀點和立場引發了華人社會的巨大爭議。 在原著中,張愛玲用了「原始的獵人與獵物的關係,虎與倀的關係,最終極的占有」來形容易默成與王佳芝的關係。
女主角葛薇龍是個生長在上海的女生,因為戰亂關係就跟隨著家人來到香港,後來家人決定返回上海,但葛薇龍卻想繼續留在香港讀書,因而投靠早已跟家族斷絕來往的姑媽梁太太。 張愛玲電影 葛薇龍的家族原本是書香世家,但這位姑媽因為堅持要當別人的姨太太,所以一早就跟家人反目,葛薇龍投靠金額也是隱瞞著家人的。 第一次來到了姑媽的大宅,葛薇龍就已經被那種豪華精緻的氛圍所吸引著,後來更是被姑媽所準備的華衣美服所俘虜,甘心留下來當姑媽的棋子。 所有讀者看《第一爐香》,都知道主角是葛薇龍、梁太太、喬琪喬,配角有睨兒、睇睇、司徒協、盧兆麟,但多少人會記得月亮和太陽的角色呢?
張愛玲電影: 香港「復常」,但仍有隱憂
1923年兄妹三人分家,張志沂25歲時,依靠堂兄,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張志潭,任天津津浦鐵路局英文秘書,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 在天津官場,張志沂開始納妾、嫖妓、吸鴉片、打嗎啡針。 1927年張志潭辭去交通總長職務後,張志沂失去靠山。 張愛玲電影 由於揮霍無度,大量財產迅速縮水,至1935年仍有虹口8幢洋房及田產古董,至1948年賣掉最後一幢房產,又遭遇金圓券風波,賣房款蒸發,僅靠青島一處房租為生,並租住江蘇路285弄28號吳凱聲大律師住宅14平方米的傭人房。
三年後王佳芝再進易家,易太太提及京劇的經典折子戲《武家坡》。 《武家坡》講的是薛平貴遠走西涼十八載,回來探訪結髮妻王寶釧的故事,故事核心是「久別重逢」和「情探」。 導演李安通過易太太之口提及《武家坡》,一是暗示王佳芝和易默成的關係將要突破,兩人的再次見面為讓兩人埋下日久生情的種子;二是表露兩人目前依然在試探的關係,像久別重逢的夫妻,需要互相試探彼此的情分。 「面紗」 原先是歐洲婦女用來遮擋沙塵的臉部遮蔽物,或是宗教上的意義。 到了維多利亞時期,「面紗」則代表了社會地位,表達女性的氣質與矜持也成為上流女性的流行,與英國的殖民統治一起來到香港。
小說描寫了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因家庭環境需求,被逼嫁給大戶人家的殘疾二少爺,卻又愛上了三少爺季澤,最後逐漸變化,過著觀念與心態都扭曲封閉的悲慘人生。 張愛玲電影 在真誠的愛欲的心靈變遷歷程中,她逐漸喪失自我,並把扭曲的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兒子與女兒身上。 這樣用金錢、怨懟與年華歲月堆砌出來的金色枷鎖,重重的扣在了自己與下一代永遠的人生上。
2005年,皇冠出版社與大陸的書商合作,委託陳子善先生擔任主編,收錄她以往未曾正式結集出版的散文、電影劇作、親筆插畫和個人遺物的照片,輯成新書《沉香》。 1968年,《十八春》的內容經過修改以後重新定名為《半生緣》,在《皇冠》雜誌、香港《星島晚報》進行連載。 1951年11月,《十八春》由上海《亦報》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同年11月4日至次年(1952年)1月24日,再用筆名梁京在《亦報》連載中篇小說《小艾》。 1950年4月25日至1951年2月11日,用筆名梁京在上海《亦報》上連載了長篇小說《十八春》(即《半生緣》的前身)。 1944年,張愛玲結識汪精衛政權宣傳部次長、作家胡蘭成,並與之交往。 張愛玲電影 1944年8月,胡蘭成與第二位夫人離婚後,與張愛玲在上海秘密結婚(婚禮上只有炎櫻和胡蘭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場)。
在電影中,導演所安排的一幕振保和煙鸝的愛愛的場面,我們看到的煙鸝是僵直的,忍耐的,完全當成是一件受罪的事,那樣子簡直是一具屍體。 最後他選擇了一個家世清白而又單純的煙鸝,一個可以做賢妻良母的女人,但她卻又顯得太無趣,而且就連煙鸝最終也背叛了他,他是個徹徹底底的悲劇人物。 導演林季鋼的選擇著實是步險棋,因為這裡沒有奇觀、沒有起始、沒有事件,也幾乎沒有「演出」,但卻又無處不充滿,因為要能在劇場中如常已是最大的奇觀。 張愛玲電影 好像那一種都味道有些不足”,好像每種味道都有了差不多70%,但都不夠百分百,因為從不同的角色角度看這部電影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的. 可能是因自己也是女性,所以在觀看色,戒的時候,很自然地會投射比較多的情感注意力,沉浸在王佳芝這個角色裡,隨著她的經歷起伏,好像自己也經歷了那麼一番在愛國任務與兒女情長之間糾葛轟轟烈烈的人生. 自1998年,台灣全民健保開始給付罕見疾病治療用藥後,不少罕病病友因此看見治療希望。
1950年,張愛玲以梁京為筆名在《亦報》上連載長篇小說《十八春》。 7月,張愛玲應夏衍的邀請參加上海市的第一屆文代會。 1951年5月,張愛玲任以梁京為筆名在《亦報》上連載中篇小說《小艾》。 顯然地,張愛玲說得玲瓏剔透的人情世故,無法直接套進田導演企圖以完美比例切割的結構裡,編劇因此做了些發揮。 例如在小說中沒那麼多話的孟煙鸝,加了不少她和丈夫、小裁縫的情節、對話,若能貼住人物性格(像口頭禪般的佟「關燈,睡覺」,孟「我想為你做點事」),延伸新編的詞,也能醒耳俐落。 倒是一些小說原有的情節、對話,經過不當的取捨和挪移,說者/聽者的位置不一樣了,調情、較勁的說話情境消失了,原本充滿交戰張力的精妙語言,一變為無力的文藝腔,甚至在對人物的刻劃上,離心力大過向心力。
張愛玲電影: 中國英語力全球排名滑落 港媒:與教改有關
她和漢奸胡蘭成昏天黑地的短命愛情,後遭胡變心拋棄的下場,眾所周知。 以她這段傷心羞辱的往事對照〈色,戒〉女角王佳芝的遭遇,以及小說套用的鄭丁歷史事件,我們發現三者有個最大的共同點:清純少女遭漢奸犧牲。 張愛玲電影 電影男主角姚二爺的戲很屎,我明白角色是一個盲人,又患有哮喘,但是他經常睜大眼睛和放大鼻孔吸氣,非常浮誇和奇怪,令人看到反白眼。
1943 年張愛玲發表的短篇小說,後由皇冠文化收錄於《傾城之戀》的小說集中。 故事敘述在上海,因戰爭時期,街道「封鎖」導致電車沒有繼續行駛,電車上的乘客必須決定下車或繼續等待。 男主角呂宗楨,與在大學擔任助教的陌生女孩吳翠遠攀談,一方是為了躲避熟人問候而隨性搭訕,另一方卻將這樣的交談當成生命知己的機會開啟。 雖然是張愛玲知名度不高的一篇短篇小說,卻吸引到胡蘭成的注意,讓他對張愛玲產生了興趣和好奇,多方輾轉獲得地址,主動登門拜訪,從而開始了屬於他們倆的愛情故事。 則憑藉此片獲得最佳技術貢獻獎;在第44屆金馬獎中,此片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等7項大獎;此片原計劃代表台灣提名第80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但被奧斯卡組委會認定台灣工作人員比例不足而取消資格。 許多專業人士在上映之時認為這是改編張愛玲作品最成功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成功還在華人社會引發了一輪「張愛玲熱」。
張愛玲電影: 上海的青春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