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書法介紹

作為生活在清末亂世的風流才子,年輕的李叔同曾經浪跡於聲色情場,出入於藝妓閨閣之中。 對於李叔同寄身聲色的這段生活,許多敬仰者經常採取迴避或否認態度。 而對於悟性極高的李叔同來說,恰恰是因為經歷過這些浮華喧囂,才會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悟,才能看透這個殘缺的世界,從而埋下超脫世俗的心靈種子。 民國27年10月,為勉勵泉州承天寺僧眾發揚愛國愛教精神,他舉筆題詞:「念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念佛」,詞末又跋:「佛者,覺也,覺了真理,乃能誓捨身命,犧牲一切,勇猛精進,救護國家。是故救國必須念佛。」賦予佛說以時代精神。 一九二○年九月,弘一大師赴衢州蓮華寺閉關修行,為了警策自己永不退惰,他在閉關前,專程去衢州,登門請老儒吳明經先生題書「旭(蕅益)光(印光)室額」,裝裱後置於關房,表達效學蕅益、印光兩大師矢志不移的弘願。 弘一法師書法 弘一大師對印祖的讚歎無以復加,認為印光大師集善導大師以來,永明延壽、 蓮池、蕅益、徹悟等淨土宗祖師之大成,在專修淨業、弘護正法、教化人心、端正風氣上,是近兩百多年來的第一人。

  • 為紀念弘一法師圓寂八十周年,西泠印社出版社選取其各時期精品墨蹟代表作,並邀請專家對這些作品進行篩選、去偽存真,共集結百餘件出版《弘一法師書法集》,以緬懷這位影響深遠的文化名人,意義非凡。
  • 「他還認為「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寫字和人的品格學問修養是極有關係的。
  • 這與蘇東坡“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他的字由頭到尾,都筆墨圓潤,沒有忽粗忽幼,沒有花巧,又不依書寫慣例:同一字都要不同。
  • 對於書法而言,在弘一法師六十三年的生命歷程中,至少有五十餘年的翰墨活動,表面看來,確為”諸藝皆廢,唯有書法不輟”,直至最終確立並完成自己的個人風格,直至圓寂於福建泉州溫陵養老院晚晴室。

同年秋,他前往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院学习美术绘画。 1905年,他远渡日本,留学于东京美术学校和東京音乐学校(东京艺术大学前身),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 弘一法師書法 1906年,他与同学曾孝谷创办业余话剧团体“春柳社”,演出《茶花女》,开中国话剧之先河。 1898年,他前往上海,参与“上海书画公会”、“沪学会”等組織,並曾就读于南洋公学(交通大学滬校前身)。 藝術的事情,大都始於摹仿,終於獨創,不摹仿打不起根基,摹仿一輩子,就沒有了自我,只好永遠追隨人家的腳後跟。

弘一法師書法: 文化部

正當他在畫板上塗塗抹抹時,忽然瞥見不遠處的長椅上坐著一位年輕的姑娘。 李叔同渾身一震,在這個姑娘身上,他依稀看到了楊翠喜的影子,又有幾分李蘋香的神韻,只是,更加清麗脫俗,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維納斯一般。 一次,他的妻子俞氏對她說:「你提倡自由婚姻,但你我卻是父母包辦,你為什麼還待我這樣好?」李叔同笑著說:「提倡自由戀愛,並非是婚姻唯一途徑,愛的表達有多種方式。」俞氏很賢惠,深知自己的丈夫非同凡響。 李叔同輾轉到了上海,進入上海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學讀書,與黃炎培、邵力子、許幻園等後來大名鼎鼎的教育名家為同學,他們的輔導員是蔡元培。 楊翠喜知道對面這個男子絕非凡夫俗子,慶幸上天賜給她了這樣一位男神,流著淚對他說:「一切都留給你,只待你想要的時候。」而李叔同把最純潔的感情都給了她。 1895年,十六歲的李叔同考入輔仁書院學習八股文。

(二)弘一書法被人追捧,得益於他有不同尋常的傳奇人生。 弘一法師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 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像他那樣才華橫溢、學貫中西、多才多藝,也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像他那樣以生前超常的經歷給後人無限的遐想和追思。

他表示,習書法者,在書法的領域上每天都追求進步,就一如弘一法師的書法是多蒐集古人的書法碑帖,比較研究,用心揣摩,多寫臨摹,熟習到真假不分的程度,都是透過學與習。 李叔同是早慧天才,十歲已經熟讀詩書,能寫像樣的書法,在天津藝林已頗有名聲。 他還是個激憤的志士,戊戌變法前後曾深受維新思潮的影響,之後為了躲避政治風波,李叔同奉母攜眷,跑到上海的法租界避難。 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理事長陳樹表示,書法與修為對人生非常重要,從中道來看書法,弘一法師的內涵廣博,無我無私光明正大,不止慈悲還包含喜捨無量,他並與大家互勉,讓自己中庸,更圓滿自在且充滿智慧,人生就不虛此行。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理事長楊旭堂說,弘一法師的紀念館在福州開元寺,法師出家後只留下書法,來彰顯佛法,把書法看做是書法一樣的修行,不因世俗將書法當作藝術,而是法師用書法當作佛法來度化世人。 因此,同是聖物,加持的法力顯然不是一個等級,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 1880年十月二十三日(清光緒六年農曆九月二十日)生於天津,祖籍一說山西、天津或浙江平湖。

兩百年來,就沒有像印祖這樣,能將佛法教化弘揚如此之廣的了。 弘一大師正式出家學佛也與淨土法門因緣深厚。 一九一五年,弘一法師卅六歲時開始萌發出家的念頭。 翌年,他到杭州虎跑大慈山定慧寺斷食廿餘日,其間「或晚侍和尚念佛,靜坐一小時」,或「午後侍和尚念佛,靜坐一小時」。

李叔同於1918年剃度出家於杭州虎跑寺,時年39歲,法號弘一,震驚民國文壇。 昔日錦衣玉食的翩翩公子,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苦行僧,每日兩餐,白飯鹹菜;自己動手洗衣縫補;外出雲遊,一席一被一傘。 處於藝術巔峰的他,拋家舍業,遁入空門,這些都令昔日名流好友不為理解。 但弘一法師為的是修佛,24年清苦守戒,勇猛精進,振興了中斷幾百年的律宗,著有《南山律在家備覽》。 出家後的弘一法師,在藝術方面只保留了書法,為的是弘揚佛法。 弘一法師卻自號「二一老人」:一事無成人漸老,一錢不值何消說。

弘一法師書法: 弘一法師書法

這與蘇東坡“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當你讀懂了這首詩,再賞析弘一法師的書法作品,你便發現,其書法就是蘇東坡詩中首尾兩句“廬山瀑布”與“浙江潮”的契合和充滿哲理的闡釋。 如此理解,相隔百年,跨越時空,與之對話,好似看到春滿花枝,月滿天心的弘一法師,握著如椽的巨筆,碧海為硯,大地為紙,譜寫了一曲弘揚主旋律的頌歌,揮毫鐫刻於大地間一篇大愛無疆的宣言。 還原了一個器識高爽、不卑不亢,“神來之筆盡傲骨”的一代宗師,如此而已。 弘一法師所處的習書階段正是重碑抑帖、碑帖結合的時期。

弘一法師書法

1942年,大師預知時至,安祥圓寂於泉州不二祠晚晴室,享年六十二,僧臘二十四。 臨終前數日寫「悲欣交集」四字,是為最後遺墨。 弘一法師書法 荼毘火化後,撿出近兩千顆舍利子,為教界尊奉為當代佛教律宗代表。

弘一法師書法: 神祕人助陣!三劍客出現了「音樂奇才」(視頻)

林子青編著:(弘—法師年譜》,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蕭楓編註:《弘一大師文集》,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谷流、彭飛編著:《弘一大師談藝錄》,河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版。 當然來淘寶海外,淘寶當前有352件弘一法師書法相關的商品在售。 李叔同到弘一法師一生書法的蛻變,放下方可自在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出家前,天賦異稟、才華橫溢的他就已在戲劇、繪畫、書法、音樂、詩詞等藝術領域享有了極高的聲望。 1918年出家後,他又成一位精進勤修、持律嚴謹的弘一法師,用他的『戒行』思想影響、感化了一代又一代人。

弘一大師書法——法乎平淡,超凡脫俗的傑出作品說起弘一大師,大家都知道「弘一」是李叔同的法號,他不僅是佛學造詣高深的法師,更是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 作爲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是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話劇等引入國內的開拓者,而且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馳名於世,培養出豐子愷、潘天壽、劉質平、吳夢非等一批負有盛名的畫家、音樂家,其大師之名當之無愧。 如此的才華與成就,早已被無數人仰慕,他卻如雲淡風輕,安之若素。

弘一法師早年臨摹了大量歷代碑帖,諸如造像、瓦當、墓誌、璽印、鏡銘、磚文、錢幣等都是他取法和借鑑的範本,取法乎上,主攻北碑成了他初學書法的不二法門,也為他日後書法的創新打下了堅實基礎。 另外,也有一批人和以前的我一樣,不了解為何那像小孩子寫的字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弘一法師書法 通常的說法是形容法師的字不食人間煙火,我都有點感覺,只是不知原因,直至聽到繼程法師最近在「禪在書畫專題講座」及其新作中具體的介紹,才豁然大悟。

豐子愷:《先器識而後文藝——李叔同先生的文藝觀》,見陳星編:《我看%—大 師》,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頁。 他的書法猶如渾金璞玉,清涼超塵,精嚴淨妙,閒雅衝逸、富有樂感,樸拙中見風骨,以無態備萬態,將儒家的謙恭、道家的自然、釋家的靜穆蘊涵書藝之中,聞字猶聞佛法,愛而寶之者頓生歡喜心,得者珍如拱壁,堪稱中國曆代書法中的逸品。 在泉期間,法師跣足芒鞋,幾乎大多數名山古剎他都走過,足跡遍布晉江草庵、泉州開元寺、光明寺、銅佛寺、朵蓮寺、清源山、梅石書院、南安雪峯寺、石獅檀林鄉福林寺、安海水心亭的澄亭以及永春蓬壺普濟寺、惠安淨峯寺等地,每至一處講經說法廣結墨緣。 弘一法師書法 而他形成獨特個性的「弘體」書法,也是在最後的十四年,愈到晚年愈益臻於化境。

弘一法師書法: 知名作家華嚴離世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此時弘一已將書法與其宗教信仰打成一片,書法成為他宗教踐履的一部分。 在書法史上能在書法中將宗教感表現得如此完美的書家是不多見的,這是一種書境與人境的通透,也是書境經由人境而臻的一種宗教大化。 即使南朝高僧書家、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其書也未將佛家精神表現得如此純粹和徹底——無慾、無慮,一派清空! 如論以書致佛,李叔同無疑達到了超越古今的境界。

弘一法師書法

因無自性,故云真空妙有、”色即是空”,因非實有,故云妙有真空、”空即是色”。 非但藝術如此,如夢之人生、剎那間生滅變幻的宇宙又何其不然? 正如《金剛經》所云:”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藝術與人生、宇宙之真相是同一的。 在所擅諸藝中,弘一法師於篆刻一藝致力尤多尤勤,篆刻成名也最早,雖未最終完成,但在弘一法師一生的藝術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弘一法師篆刻的研究是弘一法師研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本文以弘一法師出家後篆刻之”廢”與書法之”立”(堅持不輟,以至最終成就完成)為例,試圖透過”廢”與”立”這一表面現象,在”廢」、”立”之間,對弘一法師的藝術觀作一較深層次的分析、解讀和把握。 民國四大高僧之弘一大師、虛雲和尚、太虛法師、印光法師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爲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爲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書法: 弘一法師書法的變革

我不是希望所有人都有弘一法師的境界,但我們從弘一法師的人生和智慧中可以活出灑脫和人生精彩,這就足夠了。 但即使如此,他的魏碑在主流碑學一派中也頗見個性卓犖。 泉州有個少年黃福海,愛好書法,因仰慕弘一法師,便到寺裡拜訪。 弘一並不因為他是小孩而有所怠慢,認真地與他交談,並答應帶他同去合影留念。 走到街上,只見前面走著一位老年和尚,弘一放慢了腳步說:「他是佛門老前輩,我們不能走在他前面。」黃福海聞言深感法師這種謙遜的偉大。

在這段時間裡,弘一法師自晨至夕皆在印光法師身邊接受熏染,用心觀察印祖的嘉言懿行,並銘記在心,成為他日後學佛人生的準則。 一九一八年農曆七月十三日大勢至菩薩生日,弘一大師出家剃度,次日即書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贈予摯友夏丏尊,「願他年同生安養(極樂世界)」。 在出家入山前的五月廿二日,又書寫「阿彌陀佛」條幅,贈予好友楊白民。 可見他出家前後,就以念佛為主要修行法門了。 二十六歲母親病亡,加上國家積弱凋敝,心中哀傷無法散去,李叔同決心,與過去的浪蕩生活訣別,東渡日本留學,專攻西洋繪畫和劇本創作。

弘一法師書法: 日本

這天魯迅在內山完造家見到弘一的書法作品:「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頗為喜愛,便托內山代求弘一墨寶。 看到魯迅喜歡,便將其中寫有「戒定慧」三字的一件作品贈給了魯迅。 弘一法師書法 魯迅感嘆:「樸拙圓滿,渾若天成。得李師手書,幸甚!」 一個「乞」字、一個「師」字,表明魯迅對弘一書藝的讚賞和對弘一人品的褒揚。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理論,也是一個高度「心理自由」的人。 就是這種心理超常健康之人,往往具有極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該我行我素」的時候就會「我行我素」。 開悟了的李叔同視世俗生活為虛幻的鏡花水月,他寧願選擇一種簡朴寧靜的生活,以聚集全部的心智昇華靈魂。

  • 當時進入佛門受到了很多人的惋惜,他在藝術的造詣程度高的可怕,進入佛門是”潛心鉆研佛經, 從佛經里理出人生最上乘的理路”。
  • 荼毗後獲舍利子一千八百粒,舍利塊有六百塊。
  • 留日期間,與一日本模特結婚,女子後隨其一起回到中國。
  • ” (王麗新《一輪明月耀天心》)因而它不是為書法而書法,為藝術而藝術,他更看重的是文字表情達意的功能,他不是在展覽或炫耀自己書法方面的造詣與才華。
  • 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

一九0五年東渡日本,留學於東京美術學校和音樂學校,專攻西洋繪畫和音樂。 一九0六年與同學曾孝谷創辦業餘話劇團體「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開中國話劇之先河。 一九一0年攜日本妻子福基回國,任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學堂、直隸模範工業學堂教員。 一九一二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音樂、美術教師。 一九一五年應江謙之聘,執教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圖畫、音樂;兼教於浙江兩級師範。

弘一法師書法: 中國好書法•大師條幅精品複製•弘一法師(簡體書)

若寫經,宜如進士寫策,一筆不容苟簡,其體必須依正式體……夫書經乃欲以凡夫心識,轉為如來智慧。 比新進士下殿試場,尚須嚴恭寅畏,無稍怠忽。 能如是者,必能即業識心,成如來藏,於選佛場中可得狀元。 今人書經,任意潦草,非為書經,特藉此以習字,兼欲留其筆跡於後世耳。 如此書經,非全無益,亦不過為未來得度之因。 ”在這裏,印光將寫經與佛的虔敬聯繫起來,因而正書也即正心,而正心必欲正書。

李叔同(公元1880—1942年 ),學名文濤,幼名成蹊,字息霜,別號漱筒;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 他精通音樂、美術、書法、篆刻、詩詞、戲劇等,是一位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藝術天才。 他出家後諸藝俱舍,獨書法不廢,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致。 的確,弘一大師的字一如其人:自律內斂、隱正含宏、溫文儒雅、謙恭卑下而逸氣盤桓;霜操冰守、孤芳高潔、澄心養德、慈悲清直而等視一切。 馬一浮至爲推崇,稱他是『深究律學,於南山靈芝撰述,皆有闡明,內薰之力自然流露」"。

當你人生迷茫時,一定感覺特別苦悶,這個時候,不如讀一讀《寒窯賦》,或許能夠讓你茅塞頓開。 《寒窯賦》這篇文章,傳言是北宋宰相呂蒙正為了勸誡太子而作。 我們常常聽家裏老人唸叨一些老的慣例、習俗傳統,雖然不少人覺得很多都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在內,沒有什麼可信度,但實際上不少民俗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弘一出家後,歷三年而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繼又遍勘本土與海外經藏律學,在徐蔚如校本基礎上,匯勘而成《南山行事抄記》。

弘一出家後,發願精研戒律,並且嚴格依照戒律修持,虔誠得近乎苦行僧。 律宗向以戒律森嚴著名,一舉一動,都有規律,嚴肅認真之極,被稱為佛門中最難修的一宗。 他戒除一切虛文縟節,拒絕一切名利的供養與沽求,老實念佛,精嚴戒律,以戒為師。 二十多年精誠莊嚴的自律和苦修,弘一法師使斷絕數百年的律宗得以復興,成了「重興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第一次知道李叔同是很小的時候看的一部國產電視劇,傳言國家很重視該戲,選男主角必得高僧過目,需頭頂有佛光,心中有慧根,那時的我就認定如此挑剔地選演員那麼弘一法師肯定是個很偉大的人。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