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因為現在剛好手頭上較為寬裕,或者是手上多出一筆錢可以投資,就貿然地決定要將資金鎖在保險公司。 萬一有哪一年的保費繳不出來,被迫解約,一定會悔不當初。 好不容易把保費繳完,到底要要繼續放,還是解約另作投資比較好呢?
上面所寫的「購買增額繳清保險金額」是因為當初設定「增額回饋分享金」的領取方式,設定為「購買增額繳清保險金額」。 ,引起其他人附和,「儲蓄險不能到期馬上解,我把它當退休養老金在存」、「我儲蓄險到期都沒在解,就放著當沒那筆資金」、「很多存滿後才開始賺利息,合約得看仔細,吃虧過的經驗」。 不少網友們熱心提出自己的看法,「因為你還沒有讓它有複利啊」、「6年滿要在第7年才慢慢回本」、「要滿7年,才不賠錢」、「通常第8年才算打平,第9年才開始賺真正的利息」、「月繳要多放一年」、「以前利率還不低的是第7年初會保本」。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儲蓄險10年期受不了想解約?網友勸退分析2大優勢:滿期竟可3倍領回
當保戶想解約時,是以保價金扣除解約費用,就是保戶最後可以拿到的解約金;並不是你繳多少最後就可以拿回多少喔! 原PO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發文指出,他買了一張6年期的儲蓄險,存好存滿到合約到期時,解約卻發現「虧錢」,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因此向網友們求救。 而此時一支波動幅度不大,且有3000元固定配息的股票,讓原PO非常心動,他估算若是以現在的股價來看,應該可以買到10張,「該解約儲蓄險換存股嗎?」的想法隨之浮上心頭。 月光族:如果你是每個月都會把錢花光光,存不了半毛錢的人,那我非常建議買儲蓄險強迫儲蓄,不至於沒有存款。 前面報酬率的計算可以看到,至少要放10年才能達到我理想的報酬率(12%左右),所以對我來說儲蓄險的報酬率是很低的。 你以前買的醫療險,保障範圍沒那麼完整,這張比較完整,定義也比較明確,把舊的解掉,買新的醫療險比較實用。
第二種敘述就很像儲蓄險,每年要繳納固定的保費,期滿後可以領回一筆錢,此時就要用IRR來計算報酬率。 粗略來說,宣告利率與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險費拿去做投資運用,「預期」可獲得的投資報酬率,既然說是「預期」可獲得的報酬率也就代表可能無法達成。 一般儲蓄險指的是「儲蓄型保險」,具有簡單的壽險保障內容,屬於壽險保單(不是單純的金融商品),但主要還是著重在儲蓄而非保險,建議要再另外購買純保障型的保險才夠完善。
如果是純保障型保險,如醫療險、意外險等等,是沒有「解約金」的,只會依照當期保險未經過日期的比例,退還未到期保費。 通常只有具備「保單價值準備金」的保單才有解約金,例如:傳統壽險、年金險、投資型保險等。 另有一名曾當過全職考生的網友提出他的看法,可以先想一下當全職考生要多久的時間,若是2至3年內建議可與家人借急,認為原PO當初簽約應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且已繳了5年,「隨著年齡保單的費用只會增加,如果你解約了,要再投保,金額不會比這張優」。 上一篇文寫到退休後,別人如果問自己「現在正在做什麼?在哪裡?」而自己其實沒做什麼又正好在家裡時,我們彼此都會陷入了尷尬三秒鐘。 也許是因為長久長久被主流價值制約了,好像工作就是比較有用處的,能對他人有幫助,對社會有價值。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而退休了,好像有種對社會、對人類自動失去功能、不再被需要的意味。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急著用錢!解約「儲蓄險」只能認賠殺出?
就有一名網友有意將手頭剛繳完的美元儲蓄險解約,想買美股來按季配息,但又不知道哪樣做比較好,許多人聽聞後急喊到期就馬上解約很可惜,建議繼續放著複利滾息,更有網友點出解約時間點、保單利率、保障需求等三關鍵,再做決定也不遲。 其實,儲蓄險與定存,沒有一定的好壞,主要是看個人目前的經濟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目前手頭上是否留有可以隨時挪用的資金,以及面臨解約的話,是否能夠承受損失本金的風險。 如果在選擇理財工具時,就對理財的目標、時間有明確的規劃,那就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儲蓄方式。 通常保戶不一定能全盤掌握新舊保單之間的保障差異,尤其是相對複雜的保險商品,多半需要業務員詳細解釋,保戶才會清楚瞭解;但「繳的保費變少了」保戶馬上就有感,尤其是手頭緊、一時繳不出保費的保戶,就有可能因此解約,去投保另一張看似比較便宜的商品。 舉例來說,如果你購買儲蓄險,目的是為小孩未來的教育基金作準備,且目前的工作穩定、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那麼進行這種長遠的的理財規劃,風險就不會這麼高。 相對的,假設你是初出社會的新鮮人,在現有的資金不多的情況下,投入這種提前解約就會損失本金的理財方式,容易得不償失。
調整方向③展期定期保險:可以將這張終身壽險改為「定期」保險,也就是用保價金一次繳清所有保費,但失能、身故等終身保障就變成「定期」,至於展期到「幾年」可以看保單條款或詢問保險公司。 「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將收到的保費拿去投資,預估出來的年化報酬率,也就是說利率的值已經確定。 如果「預定利率」越高,代表保險公司認為透過保費的投資,可以賺的報酬較高,也就不需要收取高額的保費。 所以,一般來說,「預定利率」越高,「保費」就會越低。
如果單看「保費」這件事,在相同的投保條件下,定期險的保費,確實會比終身險來得便宜。 但如果終身險已經繳費好多年,也剩下沒幾年就要繳滿,貿然解約改買定期險,省下保費是一時,損失的卻是終身保障,尤其醫療險因為考慮脫退率,不管繳費多久,一旦解約,都沒有任何解約金。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舉例來說,小鳳在十年前投保一張醫療險,當時的她還沒有婦科疾病,投保後的第九年,她被診斷卵巢長了一顆五公分的腫瘤,所幸經過治療之後,至今都沒有復發。 現在業務員告訴她,她這張醫療險保障不夠好,建議她解舊換新,但「罹患卵巢腫瘤」已是既定事實,屬於小鳳的既往症,因此就算新的醫療險再好,這項疾病都可能讓小鳳投保新保單時,面臨加費、有條件承保,甚至拒保的風險。 總結而言,由於儲蓄險的保險期間一般較長,因此投保時應考慮未來自身的財務規劃,以及通貨膨脹、市場利率會不會提高等問題。 此外,儲蓄險的保費相對高,因此也要考量自己長時間的繳款能力。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儲蓄險期滿解約工作天
這項政策多少會影響以投資理財為目的,來買儲蓄險的保戶。 前面有提到,假如購買的是 6 年期的儲蓄險,提前解約就會損失本金。 所以,如果有意要買儲蓄險,最重要的就是先清楚自己的「理財目標」以及「現有的資金」。 「可以儲蓄又有壽險功能」、「利率比銀行高」,如果你正在考慮是否要買儲蓄險,肯定聽過大家這麼形容它。
“,當保障越高,能累積的保價金就會越少,自然報酬率就會越低,也根本談不上「儲蓄兼顧保障」。 再加上儲蓄險的保費高昂,通常會佔據家庭整體保費相當高的比例,這時候多少會擠壓到真正要購買「純保障」的預算,而讓家庭暴露在風險之中,建議必須衡量適度金額。 而現在銀行3年定存的利率大約是1.3%上下,因此可以得知這張儲蓄險其實比銀行定存還差。 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驗算一下,把每年投入的62915元按照1.126%計算,隔年再投入62915元,一直重複計算到第六年,那麼第六年總額一定是392648元(因小數進位,會有幾元的落差)。 但解約損失的就是保費,因為以前繳的那些保費,就是為了現在和未來的保障,而現在解約了,等於從此之後那些保障都會徹底歸零。 現在業務員告訴阿芬,本來即將繳出去的二十一萬元,可以改買一張二十年的定期壽險,保額同樣五百萬元,但年繳保費只要一萬零五百元,等於每年省下三千五百元,十五年就省下五萬二千五百元,而原本舊的終身壽險解約,還可以拿回一筆保價金。
但這樣的人應該不多,大多數的人解約,業務員因素恐怕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為業務員一旦跳槽,保單和佣金無法跟著走,不肖業務員為了業績,可能勸誘保戶解約重買,藉此賺取業績和佣金。 如同上圖,每年給付相同金額230,794元為期6年,左邊是儲蓄型保單,右邊是整存整付的定存,相信比較之下不難發現,在6年內(含)儲蓄險的報酬率是比定存還少的,甚至前五年是負的報酬率。 簡單而言,儲蓄險就是固定時間(月繳、季繳、年繳)存入固定的金額,在約定到期後可以領回本金及產生的利息,因此利息高低是購買儲蓄險一個主要的誘因。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儲蓄險解約前一定要考慮的6件事
基本上,現在沒有「無任何壽險保額、純粹領滿期金」的儲蓄險,大多是「有壽險保額」的儲蓄險,也就是若被保險人死亡,身故受益人可領壽險保險金。 ➤每晚一年解約,一年多賺2.3%,第6年末以前還繳費期間且有解約費用率存在,無法直接計算出2.3%的年收益率。 宣告利率=2.9%時,第十年末IRR還有2.13%;宣告利率=2.3%,第十年末IRR降至有1.59%;未來如果宣告利率如降至2.1%,第十年末IRR降至只有1.41%,離二年期最高銀行定存利率1.3%已不遠。
- 目前市場上的外幣保單,以美元保單而言,其預定利率大約只有2.25%。
- 也就是說,繳完6年期儲蓄險後解約,要等到第7年末,解約金才會比保單價值準備金高。
- 就有一名網友有意將手頭剛繳完的美元儲蓄險解約,想買美股來按季配息,但又不知道哪樣做比較好,許多人聽聞後急喊到期就馬上解約很可惜,建議繼續放著複利滾息,更有網友點出解約時間點、保單利率、保障需求等三關鍵,再做決定也不遲。
- 6年以上的屬於長期保單,年化報酬率普遍較短年期的保單來的差,主要是附加費用較高的原因。
- 年期部分,可根據您的情況與需求來挑選繳費年期,例如:手上有一筆錢要存就選擇躉繳/2年期,想要養成長期儲蓄習慣,就選擇6-20年期。
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定存的資金靈活度相對高,提前解約不虧本;而儲蓄險的利率高,且能強迫儲蓄。 從下表很明顯可以看出繳費年期越短,年化報酬率轉「正」的速度越快,其實這與儲蓄險內部的「附加費用」有關係。 附加費用是指保險公司營業費用+業務員傭金費用,繳納的保費扣掉附加費用才是真正進入保單的保費,而長年期保單的附加費用較高,所以報酬率才會比較慢的變正數。 在前面儲蓄險與定存的比較中有提到,若是購買6年期的儲蓄險,同樣的金額6年內放在定存的利息還比儲蓄險來的多,而且還不會有資金不流動的問題。 雖然在第7年後,儲蓄險的報酬率會漸漸比定存還要高,但誰能保證在6年前間內不會遇到需要緊急解約的時候呢?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儲蓄險想解約?你要先了解「保單價值準備金」和「解約金」!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交易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風險。 對儲蓄險有概念之後,我們來看看儲蓄險的風險,基本上會衍生風險的原因分為「提前解約」、「央行升息」 2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種情況。 購買儲蓄險的人,不少就是衝著優於銀行利率而來,那評估儲蓄險要看的是哪一種利率呢?
許多前來諮詢的個案,或週邊的親朋好友,真的遇到太多案例,投入收入的1/3~1/4購買儲蓄險,後續生活型態改變,不得不解約或是辦理減額繳清,損失了不少的金錢。 從上面第二張表呈現的 IRR可得知,若滿6年一到期就解約買一張新的,保單價值的累積狀況會比持續持有舊的儲蓄險還慘。 透過 IRR呈現,能更了解我們投入的資金,在特定期間內的收益率為何。 台灣人愛買保險,尤其是儲蓄險,除了參考年度熱門儲蓄險保單外,該如何自行挑選一份不吃虧的儲蓄險呢?
而保戶申請減額繳清前,也要特別留意,若是以儲蓄險當主約的附約保單,減額繳清後附約保單保額無法再往上加保,減額繳清後的主約也無法加保其他附約。 很多人手上都有1張以上的儲蓄險,說儲蓄險是國民保單也不為過,而近期遇到台股大漲,有民眾想將放在儲蓄險的資金拿來投入股市;或是有些人買了儲蓄險但收入生變、繳不出來保費。 「我們社會對成年人只有一種想像,工作賺錢、累積財富、退休,但弱勢跟貧窮的人已經跟不上這個了……這些媽媽不只沒錢、工作不穩定、影響下一餐… 之前有算過,股票的合理報酬率是5~10%,更進一步計算,每個月存下37000元,加上5%的報酬率,也要20年才能退休。 6年期滿,每期繳金額137,498元,最後第6年領回874,755元。
以這個條款為例,當被保險人在公共建築物內因火災意外而在180天內身故,保險公司除了給付「一般意外傷害身故保險金」外,另會給「公共建築物火災意外傷害身故保險金」。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在大眾隨時進出的建築物發生火災,導致死亡或失能保險公司會給付,在意外事故時間點上,須被保險人進入公共建築物開始,至其離開公共建築物時止。 有些條款會明確要求被保險人於火災發生前須已進入該公共建築物中。 但陳重銘強調,投資理財最關鍵的原則就是「不懂的標的就不要碰」,套用到任何一種投資工具都是一樣的。
[NOWnews今日新聞]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一間私人招待所,今(8)日凌晨2時許發生酒後衝突,兩派人馬疑似因酒醉在走廊擦撞、走錯包廂演變成激烈衝突,現場10多人互拿酒瓶亂揮毆打,期間還有人持空氣槍射擊…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台北市第3選區立委補選將於今(8)日登場,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稍早前往中山區明水路永安國小投票,同時將在投票前接受媒體聯訪,回答時事議題與現在的心情狀態。 [NOWnews今日新聞]年關將近卻平白無故遭受損失!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儲蓄險投資利率是多少?最重要的是看儲蓄險的 IRR (內部報酬率)
一名網友算了自己買的20年儲蓄險,到期滿會賺3萬7660元,「我剛開始繳5個月了,很想解約」,想問大家的看法。 不少人認為,儲蓄險6年一約比較剛好,20年太長了;還有人分享「大部分人為什麼買」的原因,讓大家狂按讚。 而業者建議,購買儲蓄險前,要先知道自己的存這筆錢的「目的」是什麼,接著依據自身財務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儲蓄險。
舉例來說,阿芬三十歲時投保一張終身壽險,保額五百萬元,繳費期間二十年,年繳一萬四千元,保障終身。 阿芬今年三十五歲,已經繳了五年,總繳保費七萬元,還有十五年、共二十一萬元尚未繳完。 有保價金的保單都可以辦理保單借款,而只要是借款,就一定有利息,當利息不足以支付危險保費時,保單就有可能停效,並非業務員宣稱的「停繳保費、保價金領出來,保單還是有效」這麼簡單。 此外,醫療險都有約莫三十天~九十天的等待期,就算小鳳順利解舊約、買新約,萬一在新保單的等期期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會理賠,等於將自己置於保障空窗當中。
儲蓄險解約要多久: 保險熱門新聞
2.因特定意外事故發生2至11級失能,也會提供1筆失能保險。 舉例來說,當責任準備金利率是 5% , 100 元的保費裡,保險公司就要提列 95 元作為成本。 當責任準備金調降至 2 %,就代表保險公司要提列 98 元作為成本。 如此一來,當賣一份保險的成本提高了,保險公司不願完全吸收成本,勢必會將成本轉嫁到保戶身上,保費當然也會隨之提高。 若是保單未滿期,又是生存受益人可領生存保險金的儲蓄險種,此時若想停繳並減少損失,可以朝「減額繳清」或「展期定期」這2個方向擇一進行。
年期要短,年期越短「資金閉鎖期」越短,而且繳費期屆滿後,就不再扣除「保障成本」與「營運成本」,才會真正開始全額以「預定利率」複利增值,對消費者更有利。 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接獲保戶申請辦理解約,通常會派人進行保全,並提供保戶五~七天左右的考慮時間,如果保戶仍執意解約,保險公司才會處理。 事實上,保戶繳不出保費,還有很多解決辦法,例如辦理減額繳清、減低保額、將契約轉換成比較便宜的險種,展期保險等。 由於投資型保單是盈虧自負,投資帳戶賺的錢,保戶當然可以自由提領,但其他保單,保戶只是繳了保費,想要把裡面的保價金拿出來,其實只能用「借款」方式。 因此,補足醫療險缺口的最好辦法,絕對不是解約,舊保單再怎麼陽春,仍然具有一定保障功能,與其解約,不如因應現有需求,在原本的保單上增添保障,讓保障再升級。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