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培梅8大分析

1949年7月,傅培梅19歲時與長嫂動身前往台灣,同年10月輾轉到中壢投靠長兄,起先擔任打字員等工作。 1951年與大連同鄉程紹慶(祖籍山東)結婚後,傅培梅為了煮出滿意的菜色給丈夫,私下花錢向一家餐廳的師傅學習烹飪。 傅培梅对于现在,总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但对于精彩的过去,她可就眉飞色舞了。 小时候,她的富商爸爸因为想培养她成为外交人才,从小就让她接受完整的日本教育,造就她日后到日本发展的重要关键,也让她从小就有传统日本女人的精神。

傅培梅

傅培梅(中)和女兒程安琪(右)、程美琪(左)在院子裡合影,這座院子就是她搭棚架教作菜的地方。 (程安琪提供)「萬有全手工金華火腿」老闆田種禾記得傅培梅會來買火腿,「傅培梅老師有一道名菜叫柴把鴨湯,要把我們的金華火腿片成薄片,跟鴨胗、鴨腸、尖扁筍和火腿片全綁成一束,然後下去對著高湯慢慢煮,這道菜是他們家族名菜。」田種禾說。 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不善理財的她不知道自己總共賺了多少錢,只記得當紅時不但每天要進電視臺錄像、為雜誌社出版食譜、到各地甚至軍中講學,還要去外國表演廚藝及擔任親善大使,繁忙的工作不但讓她迅速累積知名度,也帶給她一筆可觀的收入。 傅培梅的父親是個事業有成的進口商人,家境富裕,而傅爸爸原本有意培育她成為外交官,從小就讓她接受完整的日本教育,但到了二戰時期,父親生意受影響,家道中落後,她也被迫於多地往返,最終定居台灣,到了台灣之後,她則沒有再繼續升學。 不是名廚之後,也非餐飲業的經營者,會走上「烹飪教學」,全因為她不服輸的個性。

傅培梅: 郭台銘想上大位的罩門就是,他無法將「老闆邏輯」轉換成「領導人論述」

傅老師對當年到府教授的飯店大廚「醋溜」做法印象深刻;以不加醬油的白汁,和糖以一比一的黃金比例來溜,明蝦片一上桌,色美蝦肉鮮Q、微酸開胃,總讓客人食指大動回味無窮。 看着自己一辈子烹调的右手一直颤抖,傅培梅说,她得了“三斑规管不平衡”的毛病,不管走路或是看东西都不是很平稳,走路也只能扶着东西一小步一小步地走。 也许是年轻时太过劳累,身体有提早衰老的现象,她的手不但不能提物,而且会一直不停地发抖,医生说,这是类似帕金森症,也就是老人退化的一种症状。

在台中西區中興一巷裡的綠光計劃文創街區,有一場企圖改變人類生活的材料實驗,正在進行。 2019年10月6日為最後營業日,當天晚間6點整在南門市場門口舉辦惜別晚會,7點熄燈關門;10月7日停止營業,市場暫停營業10天,待攤商搬遷到南門市場中繼站,預計10月17日試營運迎客。 由於身無分文,照顧傅培梅的外佣還是向別人借來的,一星期只能來兩天,女兒去了大陸不能回來,只好留下一些包子、饅頭讓她蒸了吃。 問她為什麼不搬去與兒女同住,也好有個照應,她說:「我照顧他們可能比兒女照顧我還要多,我伺候人一輩子了,也替這個社會做了一些事,我想過屬於自己的生活了。」傅培梅扶著外佣的肩膀淡淡地說。 看著自己一輩子烹調的右手一直顫抖,傅培梅說,她得了「三斑規管不平衡」的毛病,不管走路或是看東西都不是很平穩,走路也只能扶著東西一小步一小步地走。

走出第一階段的木酢液之路,「木酢達人」團隊對生物炭藍圖的起點,是一場2020年底與資策會顧問的燒腦會議。 「我以為我的願景已經很大了,但他們說還不夠。」陳偉誠表示,團隊過去試著推動生物炭在台灣的應用,企圖學日本從農業切入,但礙於法規與產業特性,停滯多年。 在《傅培梅食譜》的英文序言中稱,中國烹飪藝術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伏羲氏,中國的兩大哲學-道家與儒家-都蘊含了許多烹飪與用餐禮儀。 孔老夫子所稱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更是鼓勵著烹飪技藝的精進。

曾經因為主持電視烹飪節目,並出版家常菜食譜而紅極一時的傅培梅,兩年前中斷了主持和出書的工作後,不但收入中斷,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尤其去年因為癌症開刀之後,身體更是一日不如一日。 從小就吃遍各國好料的傅培梅,卻從沒親手做過任何料理,一直到1951年嫁給她先生程紹慶後才開始接觸烹飪,因為先生是美食主義者,從小受日本文化洗禮的她,對於老公相當順從與體貼,也因此開啟了她的料理之路。 傅培梅的節目,從生鮮食材的洗滌、切割開始,到菜餚端上餐桌為止,每一個動作都讓觀眾清楚看到;觀眾可以預先準備好食材,跟著電視上的示範一起做菜。 傅培梅對台灣人的影響深刻;藉由她的電視烹飪節目與食譜,台灣的許多家庭主婦也能自己在家中的廚房燒出美味的家常菜。

傅培梅: 《「台灣菜」的文化史》:傅培梅不僅是烹飪家,更是國共對峙的「中國正統」

而無論是食譜或電視節目,她的觀眾群都不限於台灣,遠至菲律賓、日本等地的華人社群,創下高收視率,還曾與日本食品業合作。 藉由當時的新媒體-電視-及食譜的傳播,無論是本地台灣人或來自不同中國省分的觀眾,均有機會採借其中的菜色於家中餐桌上,更迅速地達成中國多省菜系的傳播、融合與在地化,藉由家庭餐桌上的多元融合,對台灣日常飲食產生深遠影響。 綜上,她所具有的重要性至少可從三個面向來談:(一)烹飪教育;(二)「中華美食」的海外宣揚;(三)各省中國菜在台灣的融合與在地化。 1950、1960年代的台灣,在政治上處於戒嚴與思想箝制,文化上則強調中國的正統性,國樂、國劇、國語等以北京為典範、正統的文化建制工程積極進行,文藝寫作亦以發揚民族意識、反共抗俄為主要宗旨,故宮國寶、中國宮廷式的圓山大飯店等均被認為是能夠強化國民黨代表「中國」正當性的方式。 在此脈絡下,烹飪與飲食作為中國文化與文明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被視為宣揚「中華民國」正統性的重要途徑。

傅培梅

程顯灝常對家人表示,景氣不好,寫書要錢、印刷也要錢、員工薪水也要付,面對市場五花八門的新式食譜,有減肥、養生等等,出版社的生意的確難做,但是又不忍心放棄,程顯灝說,時代不一樣了,傳統各省的中國名菜也被大家忽略了。 除了收看節目,傅培梅食譜更是許多想學烹飪者的「葵花寶典」。 當時,留學生的行李、新嫁娘的嫁妝,除了必備的大同電鍋之外,就是傅培梅食譜了。 此外,接受過日本教育的她,更東征日本,連續五年在日本電視臺主持烹飪節目。 2004年9月21日,台視總經理鄭優與台視文化公司總經理姚文智一同到傅培梅靈位前上香致意。 2004年9月25日16時30分至17時整,為了紀念傅培梅,台視製播30分鐘特別節目《傅培梅紀念專輯》,台視新聞部企編中心製作,劉孟竹主持,林益如主述,內容包括傅培梅主持各烹飪節目的片段以及訪問傅培梅的大女兒程安琪、傅培梅的媳婦林慧懿、傅培梅的助手張淑雲、飯店老闆、飯店廚師等。

傅培梅: 傅培梅简介

傅培梅於1931年出生於中國東北大連的一個富商家庭,父親是山東省福山縣人,在大連開設進口歐美食品的洋行。 由於自1905至1945年間大連屬日本殖民地,因此傅培梅自六歲便進入大連的日本幼稚園,接受日本教育。 二戰後1947年曾插班北京民大附中唸書,1949年與大嫂搭船到台灣投靠大哥。 傅培梅原本不太會做菜,是在台灣與山東同鄉程紹慶結婚且孩子們均上學後,為了烹調好吃的菜給先生與牌友吃,「在先生面前爭回一口氣」,才開始勤學廚藝。 兩年間花費重金聘請餐廳名廚至家中指導,學成後便進一步開班授課。

傅培梅长达40年的烹饪教学,介绍了4000道以上的名菜佳肴,让无数台湾人在餐桌上享受幸福的感觉。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無線電視年鑑編纂委員 編纂,《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第十四輯:民國九十三年至九十四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2006年6月30日出版,第153頁。 傅培梅母親李其英,因留守家業,未跟隨傅培梅和其長媳前往台灣中壢投靠其長子,多年後方接回臺灣。 1980年起,傅培梅擔任統一企業顧問,參與了泡麵「統一滿漢大餐珍味牛肉麵」的開發過程,研發出台灣第一款有肉塊調理包的泡麵。 芝麻鍋炸材料雖然簡單,關鍵在於奶油糊的濃度,太軟不成形太硬口感不佳,金澄澄的奶糊外層香酥、裡面軟滑,灑上雪白的細糖,熱騰騰的散發出甜香,趁熱吃最能吃出它的風味。 北方菜常運用「溜」的手法,是將材料預先經過燙、煮、蒸、炸或泡油等過程之後,將芡汁趁熱澆到材料上拌合。

傅培梅: 一逃成名 中國陽性男拒隔離大逃亡 終在首爾落網(圖)

傅培梅对台湾人的影响深刻;借由她的电视烹饪节目与食谱,台湾的许多家庭主妇也能自己在家中的厨房烧出美味的家常菜。 今年恰逢傅培梅女士逝世十周年,她所留下最珍貴的意義,就是「藉烹飪教學傳遞幸福滋味」的精神。 為紀念這位典範名師,由欣葉台菜、點水樓、潮江宴三家餐廳特於九月開始推出「傳遞愛的味道─培梅家宴」活動,讓以往只能從電視中看到的佳餚,全部端在每個觀眾面前。 為了忠實呈現原汁原味,習得母親一身好手藝的程安琪負責教學示範,傳授給眾多師傅,既有傳承意義,也一饗饕客朋友。

在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开播,她开始在该电视台主持美食烹饪节目「幸福家庭」、「每周一菜」、「家庭食谱」及「傅培梅时间」等。 是台湾第一个在电视节目传授烹饪的人,「傅培梅时间」节目从1962年一直到2002年,播出一千四百多集,教了四千多道菜肴。 傅培梅對於現在,總是輕描淡寫地帶過,但對於精彩的過去,她可就眉飛色舞了。 小時候,她的富商爸爸因為想培養她成為外交人才,從小就讓她接受完整的日本教育,造就她日後到日本發展的重要關鍵,也讓她從小就有傳統日本女人的精神。 後來因為戰亂,父親的生意受到波及而垮臺,讓她過了幾年顛沛流離的日子,直到1951年和先生結婚,才開始她烹飪的人生。

  • ”傅培梅的声音气若游丝,曾为家喻户晓电视名人的她,还是很重视自己在大众心里的印象。
  • 此外,出过40多套、畅销至少几十万册以上食谱的傅培梅,在2001年出书,记载她40年厨艺生涯的文字书“五味八珍的岁月”。
  • 問她為什麼不搬去與兒女同住,也好有個照應,她說:「我照顧他們可能比兒女照顧我還要多,我伺候人一輩子了,也替這個社會做了一些事,我想過屬於自己的生活了。」傅培梅扶著外佣的肩膀淡淡地說。
  • 在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开播,她开始在该电视台主持美食烹饪节目「幸福家庭」、「每周一菜」、「家庭食谱」及「傅培梅时间」等。
  • 在台中西區中興一巷裡的綠光計劃文創街區,有一場企圖改變人類生活的材料實驗,正在進行。
  • 面對所有人都很陌生的新材料「生物炭」,要找到生活中的多元應用,需要更了解材料技術與市場需求,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跨域生態系計畫」組隊找路,無疑是最佳解方。
  • 「唉!我身上都沒有錢了,連現在住的房屋貸款都付不太出來,得了癌症加上兩條腿都摔斷之後,自己也沒有辦法單獨出門了。」名烹飪節目主持人傅培梅說。

直到2002年,因為生病而身體虛弱,傅培梅終止節目及出書。 她主持台視美食烹飪節目,是台灣第一個在電視節目中傳授烹飪的人。 傅培梅在七十多年的人生中出版了五十餘本食譜、涵蓋四千多道菜餚,她在1969年即已出版中英雙語《培梅食譜》,之後又再版二十餘次。

傅培梅: 原是富家千金、研發滿漢大餐!「烹飪教母」傅培梅的8個人生小秘辛

第二集介绍各式调味料、酱料、复合式调味料,包括宫保、麻辣、鱼香、酸辣、糖醋、五味、三合油等,以及刀工的各种切法及花刀的应用。 第三集介绍常用的中国菜烹调法,火候知识及要领的掌握,包括煎、炸、炒、爆、熘、烹、烫、氽、煮、卤、烩、烧、蒸、炖、烤、熏等及菜单的拟定原则。 傅培梅幼年就讀大連市的日本小學「松林小學」,15歲時曾就讀大連聯合女中(今大連市第二十一中學);1947年4月,17歲時插班就讀蒙藏學校(今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初三班。

  • 由於自1905至1945年間大連屬日本殖民地,因此傅培梅自六歲便進入大連的日本幼稚園,接受日本教育。
  • 2004年9月25日16時30分至17時整,為了紀念傅培梅,台視製播30分鐘特別節目《傅培梅紀念專輯》,台視新聞部企編中心製作,劉孟竹主持,林益如主述,內容包括傅培梅主持各烹飪節目的片段以及訪問傅培梅的大女兒程安琪、傅培梅的媳婦林慧懿、傅培梅的助手張淑雲、飯店老闆、飯店廚師等。
  • 傅培梅在食譜中稱,她出版中英對照食譜的目的,是讓所有海外華僑都能「重嚐祖國佳餚」。
  • 身為台灣人,沒有人不認識這一位台灣版的「茱莉亞‧喬德(Julia Child)」─傅培梅女士,每天打開電視,就彷若聞到陣陣媽媽的好廚藝。
  • (程安琪提供)傅培梅曾經說過,自己學燒菜其實因為不服輸,為了雪恥不會燒菜,她開始拜師學藝,「那她是北方姑娘嘛,一開始為了學做江浙料理,很多南方食材像是雪裡紅、百頁或者是一些魚類,她都不認得,結果南門市場裡的攤家老闆們就成了她最好的老師。」程安琪說。
  • 台湾从煤球、瓦斯烧到电磁炉的时代变迁,第一个烹饪电视节目的制播,主妇必备的培梅食谱编撰过程,本土调理包、冷冻食品的创新研制等历史轨迹,皆在书中清楚披露。
  • 「我們一直在尋找生態保護與老屋改造當中的連結。」打造綠光計劃街區的范特喜微創文化創辦人鍾俊彥表示,生態系團隊成為當中的轉譯者,為老屋改造注入新技術與林木循環的新議題。
  • 量體收完之後,還需要掌握各種木材以400度、600度、800度不同溫度燒製的炭,它的功能性到哪裡,去發展後端的料材應用。

馬來西亞一名20歲的醫學系學生,因家庭經濟狀況不佳,每個月只有台幣700元的生活費,為了籌昂貴的學費,他每晚都只能到速食店啃食別人餐點的剩骨,讓人十分… 1、《台视二十年》编辑委员会 编,《台视二十年:1962年至1982年》,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4月28日出版。 傅培梅與其夫程紹慶育有三名子女:長女程安琪與次女程美琪、老么程顯灝;下有7名內外兒孫。 2004年1月,《時報周刊》報導,傅培梅晚年生活潦倒,財產都已變賣或抵押資助兒子及女婿的生意,不過生意都失敗;但2004年1月18日,傅培梅表示「完全不是那碼事」,否認不實傳言。

1931年出生在大連的傅培梅,因為家境不錯,平時鮮少下廚,婚後的她,曾經是一個連餃子都包不好的新嫁娘。 為了讓家人對她廚藝另眼相看,傅培梅到處拜師學藝,就這樣「無心插柳柳成蔭」,造就了一位名聞遐邇的烹飪大師。 1960、1970年代,只要接近下午四點,許多婆婆媽媽一定準時打開電視,收看5分鐘的迷你節目「傅培梅時間」,看看今天教什麼菜,當天晚上就「依樣畫葫蘆」地端上桌。 傅培梅(1931年-2004年9月16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是台湾的知名厨师、烹饪节目制作人及主持人。 資料文獻《台視二十年》編輯委員會 編,《台視二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七十一年》,台灣電視公司1982年4月28日出版。 傅培梅(1931年-2004年9月16日),是台灣的知名廚師、烹飪節目製作人及主持人。

傅培梅: 內容—

也許是年輕時太過勞累,身體有提早衰老的現象,她的手不但不能提物,而且會一直不停地發抖,醫生說,這是類似帕金森症,也就是老人退化的一種症狀。 扶著外籍幫佣的肩膀,她必須亦步亦趨地跟著走,說起話來上氣不接下氣,一度對記者的到訪再三婉拒。 傅培梅 「我希望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給觀眾,我現在老了、病了,不要再訪問我了。」傅培梅的聲音氣若游絲,曾為家喻戶曉電視名人的她,還是很重視自己在大眾心裏的印象。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拍板普發6000元現金,但恐要農曆年後才領的到,對此,國民黨立委費鴻泰呼籲,「還稅於民」要速辦,不要再政治算計、政治操作,請柯總召、蘇院長不要一直拖著不啟動;費鴻泰強調,「超徵稅收」已決定還稅於民;其實,法制完備跟發送程序,沒有這麼難的。 傅培梅 “中菜烹饪入门”教学分为三集:第一集介绍各类主食及肉类、家禽类、海鲜类、蔬菜和各种干货的发泡法与菜肴制作的准备流程。

這是全台第一個由老屋改造的生物炭實驗場域,舉凡炭磚、炭盆栽、炭塗料、炭榻榻米……,甚至牆上的藝術品,都是由木炭與竹炭構築而成。 傅培梅 1991年,政府宣布禁伐天然林,在台灣林業與周邊產業委靡30年後的今天,木炭之子陳偉誠集結台灣30家廠商與職人組成跨域生態系,提出零廢棄的林業生活解決方案,要讓台灣林木以循環經濟之姿,回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隨著名聲越來越響亮,傅培梅在推展中國美食之餘,也不忘為拓展國民外交。 每當有外國媒體採訪她,或是她到歐美國家大秀廚藝時,她總不忘告訴世界各地的朋友:「中華美食在臺灣」,為臺灣在國際間爭取發聲的方式,因而有「美食大使」的美譽。 此外,出过40多套、畅销至少几十万册以上食谱的傅培梅,在2001年出书,记载她40年厨艺生涯的文字书“五味八珍的岁月”。 台湾从煤球、瓦斯烧到电磁炉的时代变迁,第一个烹饪电视节目的制播,主妇必备的培梅食谱编撰过程,本土调理包、冷冻食品的创新研制等历史轨迹,皆在书中清楚披露。

面對所有人都很陌生的新材料「生物炭」,要找到生活中的多元應用,需要更了解材料技術與市場需求,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跨域生態系計畫」組隊找路,無疑是最佳解方。 隨著南門市場確定要在10月6日熄燈,我們熄燈前一個月一起再走一遍市場。 上市場前我們先跟程安琪約在她家,那一天她翻了多本傅培梅食譜和家族相片,談起跟媽媽一起上市場的回憶。

知道這是好東西,一心想推動生物炭,卻發現自己用力用錯方向。 「這很有趣。我發現如果把力氣放在一個沒有願景的發展上,那力氣是白花的。」陳偉誠說自己在會議上像打開了眼界,資策會顧問們認為生物炭有機會走進終端消費者的日常,打造一個人人都能參與的「零廢棄的林業生活解決方案」。 「在我們新竹木炭工廠,有一座橋,我們工廠就在橋下。我23歲大學剛畢業,常常一個人在橋上看著夕陽,我的三個姊姊都嫁人了,木炭工廠剩我爸媽這對老夫妻跟我,有什麼未來?」2008年陳偉誠返鄉創業,面對看似沒有未來的產業,他說,沒有放棄是因為從父執輩一直在做的事當中,看到趨勢與理念。

而嚐遍母親好料理的家人好友親自監督品嚐,就這樣一道道的雛形漸漸出來;傅家女婿甚至懷念地說:「好久沒吃到這味道了。」許多人從回憶中來到真實,品嘗當年的「培梅家」的好味道。 傅培梅 日本生物炭的產業發展,走得比台灣早,應用大多圍繞著農業議題。 早期生物炭在台灣也嘗試往農業方向發展,然而台灣的農業規模相對較小,生物炭的發展效能相對受限。 如今,在生物炭以生態系跨域合作發展之後,在居家生活與綠建材等領域頗有成績,更有利基點從精緻化或高質化的角度與國際合作,這一點不但能與日本在技術面互補,對外輸出也更具優勢。

計畫協助生態系建立ReWood 平台,將生物炭的商業評估訪談內容、檢測測試、領域專家訊息內容,與國內外生物炭建材應用案例,都在平台上架,讓生態系大大小小的嘗試與努力,都能留下足跡,成為廠商或研究人員應用生物炭時的指南針或借鏡。 打開了業界對生物炭的嘗試與好奇,如何將材質檢測與產品研發的能量保留下來,讓經驗能夠傳承,成果得以累積? 於是,國內第一個跨域共創的生物炭商務平台ReWood應運而生,也展現了不同的樣貌與使命。 看見產業界的好奇與需求,生態系在2021年年底,舉辦了「生物炭開發者大會」,現場湧入尋求新材料應用的各界人士,產官學研因為生物炭的可能性與減碳的使命而齊聚一堂。 廖玲珍強調:「偉誠的團隊非常有衝勁,只要有機會都願意去嘗試,也漸漸讓大家認識了木酢液。」 透過網路行銷,「木酢達人」十多年來累積20萬鐵粉,成為後來在做生物炭市場應證的重要基礎。 「我父親跟我說,你看我們是收人家不要的木材做成炭,這是一個循環,是好事情。」陳偉誠表示,父親的年代沒有所謂「循環經濟」,但一生在做的就是「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簡稱C2C)的事業。

傅培梅

而知名的烹飪教育家傅培梅(1931-2004),便是在此種政治局勢下將烹飪教學事業提升到外交的層次,她不僅是著作等身的食譜作家、第一位在電視教授烹飪的主持人,更被國家賦予發揚中華美食文化的重任,有「美食大使」之稱,這是傅培梅與1960、1970年代乃至今日的台灣其他食譜作家截然不同之處。 傅培梅第一次進攝影棚主持烹飪節目,她當天燒出一尾松鼠黃魚。 (程安琪提供)傅培梅曾經說過,自己學燒菜其實因為不服輸,為了雪恥不會燒菜,她開始拜師學藝,「那她是北方姑娘嘛,一開始為了學做江浙料理,很多南方食材像是雪裡紅、百頁或者是一些魚類,她都不認得,結果南門市場裡的攤家老闆們就成了她最好的老師。」程安琪說。

2004年10月15日上午,傅培梅家屬在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景仰廳舉行傅培梅公祭兼告別式,鄭優率領台視兩位副總經理及各部門一級主管前往致意。 ReWood 除了以線上平台推動生態系前進,也在看得見的實體場域,讓更多人體驗生物炭的魅力。 「我們一直在尋找生態保護與老屋改造當中的連結。」打造綠光計劃街區的范特喜微創文化創辦人鍾俊彥表示,生態系團隊成為當中的轉譯者,為老屋改造注入新技術與林木循環的新議題。 傅培梅 站穩微笑曲線的兩端,此時木酢達人多年累積的20萬鐵粉,成為生物炭新產品最好的驗證夥伴。 「我們有能量可以把研發出來的新品,透過網路去曝光或銷售,驗證它適不適合量產,有沒有市場。」陳偉誠表示,這樣的能量對於生態系來說形成一個保護,「至少不會有夥伴是去貸款投入一個產品後,才發現市場不買單。」從研發到市場驗證都獲得支援與保護,也是生物炭跨域生態系能快速開花結果的原因。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