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則是頒給了名響中外及兩岸四地的詩人余光中先生。 應用英語與應用日語兩系就現有人力結合商管學院企管系與餐旅系組成觀光旅遊與商務溝通專業外語產業研發專業社群。 在觀光產業方面,構思與產業界結合開發觀光英語村、外語導遊人員培訓班、餐廳或旅館之英日語文應用軟體開發、親子旅遊套裝行程之開發設計等。 :【轉知】國家圖書館 函–主旨:謹訂於107年5月18日(週五)假南臺科技大學舉行「2018年第十屆校際傑出博碩士論文授權發表暨競賽」,敬邀貴校師生蒞臨觀摩,請查照。 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的「實驗音樂即興課」從2008開辦以來,已歷經14個年頭,並以「2路公車即興樂團」作為對外課程展演的團隊名稱,希望藉由聯絡校內外的2路公車,開啟音樂自由探險的精神。 人社英專的教職員們個個皆是熱情且專業,他們集結了多年的企業合作和教學經驗,充分有資格來領導學生走穩未來的每一步。
花教大社會發展學系與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合併更名為「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並舉辦第一屆中山—東華學術發表會。 同年,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二期大樓(現人社三館)開工。 本學院是本校最年輕的學院,成立於1997年,目前設有中國語文學系、社會暨政策科學系、應用外語系、藝術與設計系四個系和藝術中心。 自2013年起,以四系之師資共同支持成立「文化產業與文化政策博士學位學程」。
- 張執中,2009,「統治下的治理—談中國大陸的問責『風暴』」,發表於「經濟社會發展與民主政治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26日,杭州,浙江省委黨校。
- 張執中,2007,「中國人大制度與民主規劃」,發表於「中國問題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1月5日,台中,靜宜大學。
- 期待校園社區化,社區校園化,引領師生在鄰近社區行動,以鄰近社區高中校園為授課及服務學習的場域,希冀達成東吳人文社會學院「人文再造、社會永續」為「城市校園」之終極目標。
- 同年,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二期大樓(現人社三館)開工。
- 劉季綸、楊仁和,2011,「私密地分享數位內容至自己與他人的社交圈:社交網路中數位內容保護之存取控制方法」,資訊安全通訊,第17期第1卷,第73至84頁。
- 1987年7月,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改制為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院,當時設有語文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系。
張執中、賴榮偉,2006,「中國大陸城市基層治理與權力重構:以社區居委會黨組織為例」,發表於「全球化與行政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5月22日,桃園,開南大學。 張執中,2009,「統治下的治理—談中國大陸的問責『風暴』」,發表於「經濟社會發展與民主政治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26日,杭州,浙江省委黨校。 張執中、楊博揚,2015,「中共反腐與政治動員—以周永康案為例」,發表於「2015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東西方文明衝突下的政經多樣性與政經發展」研討會,10月3日,台北,文化大學。 張執中,2018,「習近平時期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威權韌性之觀察」,發表於「第5屆建構公民社會:創新與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19日,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張執中、楊博揚,2018,「中共中央與省級紀檢菁英結構與流動—14屆至19屆的觀察」,發表於第十四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12月22日,台北,政治大學。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2017年,與日本廣島大學(Hiroshima University)社會科學研究院簽署雙聯碩士學位計畫。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人文與社會學院
楊亨利、劉季綸,2007,「協助溝通與合作的需求表達方法論之芻議」,第九屆全國資訊管理博士生學術交流研討會,高雄市(優等論文獎)。 劉季綸、羅亦斯、吳彥宏、蔡皓珊、周家緯、吳姿瑩、郝苡彤,2012,「以臺北捷運及興趣本體論為基礎的旅遊景點推薦系統之芻議」,第五屆資訊教育與科技應用研討會,臺中市,2012年3月(佳作論文獎)。 莊雅茹、張銀益、吳照輝、劉季綸、林淑瓊,2001,「輔仁大學管理學院『計算機概論』課程虛擬教室系統之建置與可用性研究」,輔仁學誌 – 法/管學院之部,第32期,頁79-96。 「中山—東華」中文研究生聯合論文發表會,為中山中文與東華中文共同合辦,每年東華中山兩校互訪與學術交流的重大盛事,期望強化兩校學術研究風氣與校際交流,首屆在2011年舉辦於國立中山大學。 2022年,「華語文教學暨書法國際碩士班(TCSLC)」成立,為專收國際生的全英語授課華語文教學國際碩士班。 2015年,中國語文學系停招語文科教學碩士學位班,並成立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同年10月29日,人社三館新建工程因多次延宕及頻繁更換廠商,相關預算遭到立法院凍結。 同年,管理學院自人社二館遷至管理學院大樓,人社二館完全移交與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使用。 1987年7月,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改制為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院,當時設有語文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系。 初等教育學系設有輔導組,為教學心理與輔導學系之前身。 其中「期刊影響係數(IF)」平均積分統計結果,神經科學與行為學IF平均積分全國排名第2,臨床醫學學門IF平均積分全國排名第2,精神病學與心理學門IF平均積分全國排名第3。
2018年,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班、中國語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班整合為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班;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中國語文學系民間文學碩士班整合為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人社三館落成啟用,於同年6月,共同教育委員會及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部分系所陸續進駐。 ),簡稱東華人社院,成立於1995年,為國立東華大學創校學院暨八大學院之一,是世界著名文學大師王靖獻(楊牧),暨創辦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後,返國創辦的臺灣第一座人文社會科學院。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台灣科技大學
人社院米建國指出,為了完成上述理念與規劃,人社院將成立一個「計畫歸屬學習中心」(Project-based Learning Center)。 這個中心將結合現有一切教學與研究的資源,涵括所有的老師與學生,一起在「學習」的前提下,鼓勵創新研究實踐計畫,推動師生共同學習與共同成長,培養複雜問題解決能力,從事跨域、跨界與跨國的合作交流、成就優質、卓越與永續的教育目標。 看見 文科生的逆襲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包括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學系、政治系、音樂學系,以及師資培育中心。 各系所畢業校友,人才輩出,往往擔任職場與社會組織要務,成就斐然。 2005年,母體學校改名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成立人文社會學院,下轄中國語文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心理與輔導學系、鄉土文化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所、英語教學學系。 社會科教育學系史地組與鄉土文化研究所整併為鄉土文化學系暨碩士班。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以「人文再造,社會永續」為目標,追求一個以人為本的永續文明。 歡迎每位卓越的年輕學子進入東吳人社院,探索自我的價值,在一個結合人文、藝術與社會的優質教育環境中,學習培養人的一生中所需要的技藝、能力與人格特質,不止掙一個工作,更要爭一個人生。 當你步出校園、進入社會的霎那,你並不是因為從某個系畢業而獲得某個工作,你是因為你身上具備的某種氣質、某些能力與某個能力,而讓你有開創生涯與經營人生的無限機會。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張執中,2007,「從四級黨委換屆探討中共黨內民主規劃」,發表於「中共『十七大』政治精英甄補與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4月15日,台北,政治大學。 張執中、謝政新,2010,「課責或究責? ─對中國大陸黨政幹部問責制的實證分析」,發表於2010中國研究年會,12月18日,台北,政治大學。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張執中、曾娟娟,2011,「正視現實vs.建立互信:兩岸CBMs的台灣視角」,發表於第七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7月28日,長春,吉林大學。 張執中、王瑞婷,2011,「菁英循環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專業化研究」,發表於2011中國研究年會,10月3日,台北,政治大學。 張執中、王瑞婷,2012,「中共菁英退場與流動: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為例」,發表於中共「十八大」精英甄補與政治繼承:變遷、政策與挑戰國際研討會,4月21日,台北,政治大學。 張執中、王瑞婷,2012,「不只二線:中國大陸精英退場與流動的路徑分析」,發表於2012年第七屆全球化與行政治理學術研討會,4月27日,桃園,開南大學。
除了開設就業學程外,學院及各系所亦舉辦多場就業講座,邀請業界專家講授業界實務課程及經驗分享,讓學生除了學習到課本上的專業知識外,還可以將專業知識導入實務工作中,對於學生未來進入職場工作有相當大的助益,亦增加學生就業競爭力。 分別為中國文學系、台灣文學系、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法律學系、生態人文學系、大眾傳播學系、師資培育中心與教育研究所。 張執中,2005,「中國大陸城市基層民主的選舉制度分析:以 W 市社區居委會為例 」,發表於 2005 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多元社會、和解政治 共識民主」學術研討會,10月15日,台北,中央研究院。 張執中、馬浩然,2005,「中國大陸中介組織的合法化困境:以 W 市商會為例 」,發表於整合全球化與在地化:21世紀政治學研究的新趨勢學術研討會,12月24日,台中,東海大學。 張執中,2006,「中國大陸違憲審查的發展與侷限」,發表於中國大陸憲政與法制學術研討會,1月6日,台北,政治大學中山所。
第七任院長則是洪泉湖教授(2013.08~2016.07)。 歷任院長的辛勤耕耘,積極推動院務,發展本院特色,並因應全球化、國際化之趨勢,擴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拓展本院在國內外知名度。 :【轉知】朝陽科技大學 函–主旨:本校為鼓勵學術研究,提升人文社會領域之學術水準,特發行「朝陽人文社會學刊」,以提供研究著作發表機會,請轉知所屬教師、研究同仁與研究生踴躍賜稿。 因應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以「在地連結」與「人才培育」為核心,引導大專校院達成以人為本,從在地需求出發,結合人文關懷,善盡社會責任之目標。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身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分子,積極整合所屬院內各學系規劃提出「人文再造、社會永續」─大士林區國教與高教學習歷程一貫之人才培育計畫。 ● 高瑞新,2012,「休閒體驗、顧客參與及休閒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海域遊憩產業為例」,收錄於 2012 第七屆中華商管科技學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光碟中,論文編號:H00001。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國際人類學者應邀訪問慈濟
與數位設計學院合設「國際新聞傳播學分學程」,提供兩院學生外語與資訊傳播知能,開拓國際新聞產業就業基礎。 充分運用大三菁英出國計畫以及雙語教學推動中心、應英系協助校提升海外組碩士生、英揚計畫學生之外語能力,擴大學生出國之成功機率。 協助學生通過語文能力證照考試:學生於入學後即公布畢業前需達到外文能力檢定之分數標準,激勵學生充實英語能力,獲取外文能力檢定之證照。 本院語言中心開設「英文加強班」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研究所另開設英、日語課程供研究生修讀,另開設「托福加強班」為即將出國留學的學生加強英文能力。 :【轉知】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函–主旨:請貴校影像、傳播、人文及社會相關系所協助公告本校辦理「2018『不教你/妳拍片』紀錄片夏令營」活動,並鼓勵所屬師生報名參加,請查照。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簡稱慈濟大學、慈大,是一所位於臺灣花蓮的佛教大學,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捐助設立。 慈濟大學是台灣少數低師生比(不計算兼任、專任教授人數:學生人數=1:5)的大學。 我們與全球一流大學合作為學生和教職員提供國際合作研究、海外交流、聯校學生培訓和雙學位課程的機會,使教學不再受限於地域限制並與世界接軌。 配合教學卓越計畫、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及高教深耕計畫舉辦師生赴產業界參訪及企業實習,以隨時了解產業界最新資訊。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國際交流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提供兩個本科課程:理學士(環球中國研究)及理學士(定量社會數據分析),同學可以直接報讀相關課程。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致力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道德觀和分析能力,讓學生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抱有著二十一世紀世界的公民意識並可持續發展。 本學院的課程是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最大的跨學科課程,涵蓋超過15個學科,包括音樂、寫作和電影領域的創意藝術課程。 基此,本院組織規模雖不大,但從學士班、碩士班、碩職班至博士班,學制相當完整;而本院師生相處融洽,組織文化良好,學生學習意願高,學習潛能甚大,故往往能為社會培養出各界菁英人才。
透過完整的英語課程,我們的學生可以掌握自己的優勢並加以發展,從而在畢業後能夠為自己打開各個行業的大門。 ● 高瑞新,2013,「組織信任因素結構之確認與分析研究—以警政組織為例」,收錄於「2013 第二屆知識管理創新思維研討會」論文集, 頁,論文編號:A6-005。 張執中,2015,「2014年中國大陸政治情勢總結及未來發展趨勢」,發表於「2014年中國大陸情勢總結及未來發展趨勢」研討會,1月6日,台北,文化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承襲楊牧的創院精神,以自由主義、創新思維、批判性思考為核心,設有六大研究中心,2017年以「社會科學」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1%。 2019年,「華語文教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TCSL)」成立,為全國第一個專收國際生的華語文教學博士班。 同年,財經法律研究所、法律學士學位學程、法律學士學位學程暨原住民專班,合併為「法律學系」暨原住民專班。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人文社會學報第二十一期稿約
范凱鈞、劉季綸,2013,「社群網站不同打卡媒體型態之廣告效果」,產業創新與科技管理研討會,屏東縣,2013年1月。 東華諮臨,成立於2002年,由華人心理學大師余德慧創立,前身為諮商與輔導學系,後改名為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系。 2008年,與花教大諮商心理學系合併,更為現名,為全臺灣唯一學術領域涵蓋心理科學、諮商心理學、臨床心理學之心理系所,頒授學士、碩士學位。 憑藉在學院學習的知識和經驗,畢業生可以在各個領域就業,例如商業界別,政府部鬥和社區服務;亦有部分畢業生在海外頂尖研究機構,例如康乃爾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就讀研究生。 本學程修業年限為二至七年,畢業後取得社會科學博士,但本學程不鼓勵延後取得博士學位,故特別建立輔導協助機制,鼓勵並協助博士生盡可能於四年內完成博士學位,投入文化產業市場。
● 101年度執行浯江輪渡有限公司「新建交通船可行性評估暨未來營運發展方向規劃」研究計畫案,擔任共同主持人。 ● 102年度擔任行政院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海務資料庫及輔助預警系統建置之研究」研究計畫案,擔任協同主持人。 張執中,2006,「從四級黨委換屆看中共的幹部制度改革」,歐亞研究通訊,第9卷第7期,2006年7月。 張執中,2006,「中共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之評析」,歐亞研究通訊,第9卷第10期,2006年10月。 張執中,2007,「中國頻繁礦災背後的資源爭奪」,歐亞研究通訊,第10卷第12期,2007年12月。
張執中,2005,「中國大陸政治體制與發展」,收錄於趙建民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台北:晶典文化,頁3-22。 趙建民、張執中,2006,「中國大陸『違憲審查』的制度抉擇與路徑依循」,發表於2006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憲政、民主與人權」學術研討會,9月16日,台北,政治大學。 張執中、謝政新,2009,「『問責風暴』何以產生?—中國大陸黨政幹部問責制度的政治邏輯」,發表於第四屆「全球化與行政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3月31日,桃園,開南大學。 張執中、謝政新,2009,「對中國大陸黨政幹部問責制的實證分析」,發表於2009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11月7日,三峽,台北大學。
張執中,2021,「新冠疫情對中共領導及治理體系之影響評估」,2021年中共年報,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張執中,2018,「菁英政治與習近平個人統治之鞏固」,發表於「第5次首爾—臺北戰略論壇」,12月7日,韓國首爾。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張執中,2005,,「從『依法治國』到『有限政府』?-—中國法制道路的路徑依循」,東亞研究,第36卷第2期,頁91-130。
2001年,因應原住民民族學院成立,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改隸原住民民族學院。 國際經濟研究所成立博士班、經濟學系成立博士班,大陸研究所改名「財經法律研究所」。 2006年,中國語文教育學系改名中國語文學系、英語教學學系改名英語學系。 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教學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與輔導研究所整併為諮商心理學系暨碩士班。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