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府殿不可不看攻略

高都東嶽殿亦有在替信徒解惑,公事日為每個月的初二、十七,晚上10點開始(因為大家要上班,所以開壇時間是有稍晚一點); 若有緊急事件,在稟報嶽帝爺得三聖筊後(需有廟方人員在場鑑筊)亦可臨時開壇。 嶽府殿 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七日,高都東嶽殿都會回南聖宮以及台南東嶽殿謁祖,且由於之前乩身同時也是吳三王乩身,故亦會經南鯤鯓代天府參拜。 有趣的是,在高都東嶽殿回南聖宮後,都會順便迎接南聖宮的開基嶽帝一同前去台南東嶽殿謁祖進香過爐,再回高都東嶽殿作客15天,15天後再由廟方專車送回南聖宮。 東嶽殿廟宇雖然不大,但在細節之處,仍有許多精彩的地方,都藏了匠師的巧心。 在三川殿的石鼓兩旁,石雕分別是鳥獸與花草的圖樣。 廟宇裝飾藝術的目的,是用這些裝飾求一個熱鬧和吉利。

《續修臺灣縣志.卷五寺觀》中又記載乾隆43年(西元1778年)鄉人鳩眾重修;以及,廟內懸掛「帝出乎震」匾額上記載清嘉慶14年(西元1809年)重修,該次重修在三川門左右兩側增建鐘鼓樓。 清代臺南東嶽殿建築為三落帶護龍與鐘鼓樓的格局。 日治時期,臺南府城隍廟經常有紅頭法師執行打城法事,戰後法事轉到東嶽殿舉行。 起初並不熱絡,1960年代開始盛行,除農曆7月(開鬼門)公休之外,幾乎日日舉行,有時同一天即有二、三十場法事,成為學者觀察、研究臺灣民間信仰儀式的場所。 近年來,打城法事較不盛行,但大部分日子仍可在東嶽殿見到數場法事同時舉行。 正殿主祀東嶽大帝,陪祀顏府元帥、林府三元帥、文判官、武判官,左龕奉祀五福大帝,右龕奉祀境主尊神,龕下祭祀虎爺,兩側安奉太歲燈與光明燈,左廂殿奉祀譚府千歲、洪中軍、黑府元帥、印將軍、劍將軍、五營兵將,右廂殿奉祀福德正神;廟前左側祭祀馬將軍、王馬。

地嶽殿一樓主神奉祀東嶽大帝、前有中壇元帥、玄天上帝、保生大帝等神,兩側配祀有福德正神、註生娘娘、月老星君、范謝將軍、牛頭馬面、日夜遊神,壇下還有虎爺。 二樓奉祀地藏王菩薩、李府大神、十殿閻王、斷緣仙師與將爺們。 嶽府殿 三樓為玉皇上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來這裡拜拜的話,要從三樓往一樓的順序拜唷。

因為在漢以前的神話中,東嶽大帝就是掌管幽冥的第一大神。 而保庇NOW在翻閱了《萬曆續道藏》收錄的〈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範誥呪妙經〉中得知,道教地獄的兵將是由一位「嶽府顯應太保攝魂朱將軍都副統兵大元帥」來統領,也可簡稱為「嶽府太尉朱將軍都副統兵元帥」(不過這簡稱沒有短到哪裡去)。 臺南東嶽殿坐落於臺南市中西區,附近自清代以來便是臺南民間工藝的集散地,諸如金香舖、糊紙店、粧佛店等比鄰,遊覽東嶽廟與附近店家可對臺灣民間信仰與工藝有所認識。 收於《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灣民間信仰研究論文集》。

嶽府殿: 建築與文物

運用物件創造諧音是最常見的作法之一。 嶽府殿 東嶽殿中門兩側的木雕窗櫺,各有兩位武將騎著麒麟,旁邊伴隨著兩個小童,四人手上分別拿了旗、球、戟、磬,旗為識別旗、球為玉器、戟為兵器、磬則是樂器,這四樣物品的諧音剛好就是「祈求吉慶」。 提醒您,我們非宮廟代表,我們只是一個希望能建立廟宇數位生態的小團隊,如果您願意以小額方式支持(比如說贊助一杯咖啡,讓工程師熬夜有精神一點)。 您可以考慮作出一點點贊助鼓勵,不需手續費,轉帳操作也相當容易。 “太保”本為官名,’古代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之一,為輔弼國君之官。

嶽府殿

不過,如今稱「壇」者多為信眾自設的神壇。 「府」為舊時達官貴人的住所,如王府、相爺府,台灣稱府者以千歲王爺廟最普遍,像是台南著名的南鯤鯓代天府、麻豆代天府。 而「殿」在以前就是皇帝辦公室的概念,帝王級別的神才能稱殿,又比宮又高一階,例如玄天上帝的北極殿、東嶽大帝的東嶽殿,玉皇上帝的凌雲寶霄、天公殿等等。 嶽府殿 都知道「廟」是最常見的稱呼,無論有甚麼神的都能稱廟,從天公廟到有應公廟,信眾通常都稱為某廟,例如位於台南的台灣首廟天壇,地方居民都習慣稱天公廟。

嶽府殿: 恭祝 地藏王菩薩 聖誕千秋!

臺灣登記的有新竹市東寧宮、苗栗市東嶽府、苗栗縣銅鑼鄉五福廟(祀五嶽大帝)、臺南市灣裡二天府、臺南市東嶽殿、宜蘭市東嶽廟。 台南東嶽殿的歷史很早,在南明永曆二十七年(1673)由第二代延平王鄭經所建,是台灣最早祭祀東嶽大帝的廟宇,名列府城的「七寺八廟」。 古代帝王有登上泰山封禪的慣例,因此有看法認為鄭經建立此廟,是用以提升東寧國的地位。 高雄地嶽殿位在高雄河川街,前有河川市場,廟內主神東嶽大帝於日昭和十五年(民國二十九年)先是由信眾從台南迎奉至自家住宅,後於民國三十四年建立神壇並命名為「地嶽殿」,合祀地藏王菩薩與李府大神,到了民國四十二年才購買今日廟地開始建廟。

嶽府殿

上述只是民俗間的一些淺見,畢竟重信仰歷史很難完全區別出差異來,加上儒釋道佛等等的錯綜混雜,許多原意也並非字面看到的那樣,還是能實際走訪信仰廟宇來了解較為實際一些。 「宮」通常和廟會同時稱呼,也是以前皇室住所,王爺妃后等級神祉可以稱為宮,例如拜媽祖婆的天后宮、朝天宮,供奉關聖帝君的桃園威天宮等等,中壇元帥的太子宮,而非皇級修練成王爺級別,以宮來命名有顯尊貴、莊嚴的感覺。 牛頭神本源自印度,叫做“阿旁”,負責在地府拷打罪人。 有趣的是,西方國家的地府小鬼也是一副頭生牛角的牛頭模樣,可能有相同的源頭,然而當這一信仰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卻根據自己的喜好,用做對聯的方式,創造了“馬面”這一神道與牛頭配對。 但空穴來風,未必無由,做為封建社會最常見的畜力,人們對牛馬這樣的動物傾注了太多的情感。

嶽府殿: 來自地府的老大!神明斜槓心理諮商 東嶽大帝萬事通

:做為官二代,這幾位爺有時候比他們的老爸還出名,比如東嶽炳靈公。 在《封神演義》中,就是騎玉麒麟的年輕武將黃天化。 其實按原本的神話,炳靈公不是泰山神的大太子,而是老三。

在失利的情況下,八仙合力抬起了泰山,剛好填平了整個東海。 《西遊記》中,孫悟空遭受銀角大王的移山攻擊。 左肩須彌山,右肩峨眉山,他還跑得飛快,但泰山當頭一壓他就動彈不得了,還七竅噴血。

嶽府殿: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重修後,整體格局恢復三進,但廟門依然緊臨馬路。 該廟古時部分僅存過去的正、後二殿及左護龍,此外還留有清康熙時的神像及乾隆、嘉慶時的石作、木雕。 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起建五朝祈安清醮建醮。 民國九十年(2001年)鄰近之「元會境火王爺神明會」聖爐因成員凋零而入祀該廟。

「祠」多指祭祀祖先、先人明賢的地方,如祖祠、孔廟內的崇聖祠等。 稱祠基本上不一定要神明,大多是已逝去的祖先、忠魂都可奉祀,許多規模較小的廟也會以此為名,如福德祠。 「壇」的意思是用土石木材修築成拜天祭祀的高台,為古時帝王拜天祭地的地方,如台南首廟天壇位於以前府城的最高點,是鄭氏王朝官員築台祭祀上天用的地方,咸豐年間才在此建廟。

民國一零五年(2016)高雄市政府將吉勝堂八家將登入為高雄市無形文化資產。 吉勝堂八家將屬木師一脈,堪稱高雄、鼓山地區最早的一支八家將。 在吉字輩家將中,吉勝堂與西港吉善堂、三五甲鎮山宮吉興堂為兄弟館,至今依然保持深厚情誼。 吉勝堂也曾開枝散葉出許多子堂,如高雄鹽埕區溫王廟、高雄鼓山區文武城隍廟、王武宮、文山宮吉安堂、民族社區、後勁吉勝堂、台東關山吉勝堂的家將都是。 那時因經費問題,只先完成初期工程,到了民國六十二年才建至今日樣貌。

嶽府殿: 台南旅遊網

註:石萬壽〈臺灣府城的城防〉認為大西門南北由三協境與七合境防守,但謝奇峰《臺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指出舊籍並未明載大西門南北段對應的境名、七合境實指普濟殿的七角頭、三協境是二戰後與四聯境一同出現,且不包括風神廟。 正殿神龕左、右後各開一磚拱門通往中殿。 中殿前有天井兩側有過水廊,中殿則作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較為明亮,前後用4柱,點金柱棟架架內採二通三瓜疊斗式,全部進深共9架,殿前山牆左右各開一門,神龕左右後各開一門。 後殿為混凝土建築,空間高敞,兩側山牆有壁畫及十殿閻王石雕。

7超渡念懺8牽亡相會屬於「牽亡」性質,讓亡魂上尪姨之身來與親友相會。 9送亡送神將亡魂及神兵送走後,整場法事便宣告結束。 到了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又拓寬廟前之建國路(今民權路一段)為15公尺,使得拜殿遭到拆除,廟門移到正殿處,全廟僅餘兩進。

後世也用作對武士豪傑、綠林好漢的美稱,如《說唐》中鎮守登州淨海大元帥靠山王楊林收有十三個武藝高強的好漢為義子,號稱“十三太保”,《水滸傳》中有個“神行太保”戴宗。 「巖」為依山而築的寺廟,有時寫作「岩」。 例如嘉義有名的半天巖,通常都在山區較為常見,還有著名的艋舺清水巖、三峽長福巖都是和清水祖師有關的信仰重鎮。 「寺」為一般常見的佛寺稱呼,例如主祀觀音佛祖的艋舺龍山寺、主祀西方三聖的法鼓山農禪寺等。 「庵」原指結草而成的房屋,現今常見就台南市西來庵、地藏庵等。

在東嶽殿的中殿兩側,有一對臺南地區僅有的神像,他們是「催魂將軍」與「攝魂將軍」,為東嶽大帝的部下。 由於東嶽大帝主管死後審判,兩位將軍的職責,就是拘提陽壽已盡,卻不肯離去人間的幽魂,過奈河橋來到東嶽大帝前。 以東嶽大帝的名義,調請天兵天將進入枉死城,將困在其中的先人魂魄帶出。 再請法師作法,恭請藥王為亡魂療傷,並為亡魂念懺超渡。 很多人會對東嶽廟有誤解,認為這裡是陰廟,但這裡是香火鼎盛的正廟,東嶽大帝雖然掌管幽冥之事,但絕對是權柄極大的正道大神,若將此處認為是陰廟那誤會就真的大了。 嶽府殿 舉凡卡到陰、冤親債主討債、幫助往生先人,都可以在這裡請東嶽大帝作主。

  • 「催魂將軍」頭上有兩角,手執「戒棍」法器、「攝魂將軍」為獨角,舉「瓜槌」法器,都是精靈人形,雖然神像體積不大,但面貌猙獰威嚇,顯示了兩位將軍的威嚴。
  • 東嶽大帝是泰山的擬人神,自唐代以來封誥天齊王、威雄將軍、仁聖天齊王、天齊大生仁聖帝。
  • 稱祠基本上不一定要神明,大多是已逝去的祖先、忠魂都可奉祀,許多規模較小的廟也會以此為名,如福德祠。
  • 都知道「廟」是最常見的稱呼,無論有甚麼神的都能稱廟,從天公廟到有應公廟,信眾通常都稱為某廟,例如位於台南的台灣首廟天壇,地方居民都習慣稱天公廟。
  • 民國八十四年(1995年)起建五朝祈安清醮建醮。

除了主祀神外,東嶽殿裡還有各種與生死相關的神祉,如地藏王、十殿閻羅王、城隍爺,以及牛頭、馬面、七爺、八爺、速報司、功德司等部將,光是神像就讓人看得目不暇給。 而在這些科儀中,有一個名為「打城」,是專門為家中往生先人開辦。 所謂「打城」,就是「攻打枉死城」,雖然說是攻打,但並非真的請神明帶兵將到枉死城作戰,枉死城是東嶽大帝的轄區,自己打自己要作什麼? 所以「打城」應該這樣解釋:請東嶽大帝作主,將困在枉死城中的家人魂魄帶出,再讓這些亡魂接受超渡,最終離苦得樂。 東嶽大帝主管冥界之事,一開始是從自然信仰而來,遠古時期的人們認為,人往生後是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而這個世界位於泰山。 天庭有玉皇上帝治理,人間有皇帝統治,冥界自然也有元首管理,這位冥界主宰就是東嶽大帝。

為高雄市地區最早組訓之八家將團 ,亦是高雄延續最長的家將團,為高雄地區唯一登錄為傳統表演藝術之家將團。 臺灣奉祀東嶽大帝的廟宇,以府城八協境嶽帝廟(今臺南東嶽殿)為臺灣首廟。 據傳明鄭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臺,所屬官兵多以臺灣為瘴癘之地,佩帶神明香灰袋以護身,自然權掌人間生死的嶽帝爺,亦是官兵祈求的主要神明,於明鄭永曆二十七年(1673年)建廟。 然而,這麼多的兵將由哪位神明來統領呢?

東嶽殿今有三進,第一進「前殿」為原本正殿,第二進「中殿」為原後殿,第三進則為新建的混凝土結構「後殿」,以及「偏殿」。 尚未因市區改正而遭部分拆毀前,東嶽殿原有三進,包含鐘鼓樓、三川門、天井及左右過水廊、正殿(前方可能有四垂亭拜殿),後天井及過水廊和後殿。 面對岳帝廟街(現府前路一段90巷),前臨橫向岳帝廟前街(現民權路)。

  • 所以「打城」應該這樣解釋:請東嶽大帝作主,將困在枉死城中的家人魂魄帶出,再讓這些亡魂接受超渡,最終離苦得樂。
  • 吉勝堂八家將成員有刑具爺、文武差、范謝大神、甘柳大神、以及方、孫、何、楊四位大神。
  • 有可能這位已經不屬於東嶽十太保了。
  • 根據傳說,人死了之後,首先會被送到城隍爺前初審,再送到東嶽大帝前複審,就像是冥府的司法部長一樣。
  • 有趣的是,在高都東嶽殿回南聖宮後,都會順便迎接南聖宮的開基嶽帝一同前去台南東嶽殿謁祖進香過爐,再回高都東嶽殿作客15天,15天後再由廟方專車送回南聖宮。

中殿:主祀地藏王菩薩,陪祀著朱匡老爺(痘瘡之神,相傳是駐臺清兵所祭奉之神像)、護國尊王、福德正神、月下老人、十殿閻君、文武判官、催魂攝魄兩位將軍、范謝將軍。 主殿:主祀東嶽仁聖大帝,並陪祀壽神彭祖仙翁、夭神甘羅公子、天醫真人、七爺八爺、牛頭馬面、功德司爺、速報司爺。 《北遊記》中就記載了一位,叫做“朱彥夫”,其是崑崙山頂天生的一個妖精。 他是一個巨人,用胎元做成了一個妖袋,能收人入內化為膿水,後來被火德星進了袋子將其燒壞,才被收伏,也成了一員天將。

嶽府殿: 鼓山地嶽殿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