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坑老街8大優勢

這裡是封閉只能給遊客步行或自行車通行的步道,龍潭是大漢溪上游地帶,而三坑這裡則是匯集三條小水流進入大漢溪,因此沿著三坑鐵馬道和大漢溪往下游前進,可以一路騎至大溪橋、大溪老街,最終抵達月眉自行車步道。 可以參考桃園觀光導覽網的大溪月眉至龍潭三坑水岸觀光綠廊地圖。 話說大約十幾年前,筆者就來過龍潭的這座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印象中當時大約是 2014 年左右,還記得當時感覺這裡人煙稀少,風景優美但設施年久失修,心中難免覺得有點可惜,終於桃園市政府在今年(2020)的… 住在桃園市龍潭區的朋友推薦筆者這家位於龍潭大池對面的極•黃燜雞米飯龍潭店,朋友是吃過後覺得口味相當到位而且在龍潭算是相當特別的餐廳,所以推薦我們來吃吃看,這次點了招牌的黃悶雞米飯及乾鍋魷魚煲… 從龍潭往石門水庫的台三乙公路(中正路三坑段)約5.5公里附近,左轉永福路,通往三坑老街。

「伯公廟」就是土地公廟,因客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所以稱為「伯公廟」。 「開庄伯公廟」是三坑最早的土地公廟,如今已經蓋了新廟,舊的伯公廟還存在,就位於新廟的後方,約只有一坪大小,以紅磚砌成,相當的古樸。 伯公廟旁有一棵老樹,樹旁有一條小徑,可通往小丘後方的「石門大圳」。 「青錢第」約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歷史超過百年,政府曾有意將其列為三級古蹟,但因屋主反對而作罷。 下次來三坑子能否還能看見「青錢第」,「青錢第」能否維持古樸的模樣,還是個未知數,其中還有變數存在。

走在橋上或是站在橋下,紅橋跨越大漢溪,周邊是寧靜樸質的客家庄,這裡環境清幽很清新,適合早晨或午後來此漫步。 逛完三坑老街可以順勢到三坑自然生態公園走走,假日的生態公園遊客滿多的。 上圖這些照片是平日的下午去的,平日沒什麼人就顯得幽靜舒暢。 我其實對老街期待值不高,因為台灣老街賣的東西都很像而且也不便宜,整個都商業化了起來。 但這裡真的不一樣,雖然小但純樸又實在,人情味十足,比起老街更像早期的廟會,平日比較沒人,但假日時就像廟會一樣熱鬧滾滾。 另外,本網站也提供周邊景點自動偵測服務,我們建議您允許本網站取得您的位置資訊,以開啟及使用此智慧化服務。

整條三坑老街從入口的黑白洗到街底的永福宮,雖然不是很長的一條街,卻在在展現出百年歷史老街的模樣,是遊客們到龍潭三坑地區必逛的老街景點,如果有多的時間,建議可以從永福宮旁的小路順道去參觀青錢第老宅及開庄伯公廟,享受世外桃源的輕鬆感受。 三坑老街主要以客家人為主,整條老街具有濃厚的客家風情,無論是當地居民講的客家話、老街內熱賣的客家菜包、客家酸菜、草仔粿、牛汶水、桔醬 … 等傳統客家美食,都顯現出在地客家人的文化,老街的建築亦保有步廊式建築風格,走在三坑老街內,想吃些客家美食有著非常多樣化的選擇。 當時會注意到三坑老街是吃完披薩的回程發現這裡竟然有個老街可以逛,但因為時間來不及就列入下次待訪名單。 這附近因為連接周遭景點所以有自行車可以租借,只是我們這次帶著兩老及兩小,決定還是走比較輕鬆的路線,逛逛老街就好。

三坑老街: 三坑老街附近景點

紅橋兩岸,應連繫昔日的古道,如今的橋頭兩岸,一邊接往私人的土地,一邊則還有一小段古道遺跡,為鵝卵石鋪成的石階路。 往上走幾公尺路,就發現右側有一老樹,樹旁有一古墓,墓碑字跡無法辨識,墓碑開頭有個「敕」字,墓主是官宦人家,這應是一座清代的古墓。 繼續往上走,來到一處停車場,又有小路往上走,接著變為水泥小巷,穿越水泥樓房,出口接台三乙公路。

台北市區內有不少林蔭大道,西門町中華路上綠蔭以黃連木、大王椰子等喬木為主。 北市公園處表示,近日因天氣漸冷,黃連木葉片轉變…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搭乘樂桃航空MM926航班前往沖繩,推廣悠遊卡及疫後觀光,柯文哲說,「其實是悠遊卡拿我去當廣告」,要讓…

07|三坑老街中的阿香菜包是幾內最著名的美食,也是在三坑老街內開業多年的老店,甚至許多重機騎士都會特別騎車繞過來三坑老街吃上一個菜包,再繼續旅程。 荷兰街路面大洞出现半尺高低差,危害公路使用者安全,尤其是摩托车骑士。 板底街与豆腐街的三岔路口一片凹凸不平,让车子想闪也闪不了。 同时,鸡场街文化坊路段也有多处肉眼可见的“膏药布”,老街坊直言铺路材料素质不佳,很快会凹陷,同时也不美观。 老街坊近日不断向《古城》社区报投诉,荷兰街、鸡场街、甘榜乌汝、古务路、豆腐街、水仙门等老街区,许多坑洞分布在转弯处及交通灯前,公路使用者经过时必须不断闪避,或是闪避不及而撞上坑洞。 台中市環保局在文山資源回收環境教育園區開辦「環保農園」,讓市民免費承租5個月,實現在都市耕作願望,即日起至12月16日下…

三坑老街: 三坑老街傳統豆花

復古的大平紅橋是人氣拍照打卡點,距離不遠的生態步道也適合散步,還可以租借自行車享受田園自然美景。 桃園龍潭的三坑老街過去曾號稱「龍潭第一街」,後來隨著城市發展的轉移,第一街的榮景已經不在,但仍然駐守在此的居民,用本來的樣貌繼續生活,並且重新堆砌起了第一街的風華,成為許多人到桃園大溪、龍潭旅遊時會延伸過去的桃園景點,也是台灣好行停靠的一個站。 假日更有許多桃園人會特別前來此騎乘腳踏車,沿著田園景致及桃園大圳一圈,感受城市裡消逝的風光。 桃園市龍潭區最近開了一間名叫手信霧隱城的新景點,這間滿滿日系商品及裝潢佈置的景點,讓你感受到一秒到日本的感覺,超好拍也超好逛,非常適合喜愛日本文化的民眾們,我們也來這裡參觀,買了許多伴手禮及享用了日本… 說到龍潭,大家應該知道是有名的傳統客家庄,這裡有一條『龍潭第一街』之稱的『三坑老街』,只有三百公尺長,店家大概十幾家、攤販大概也有二十攤左右,賣的都是傳統客家美食居多,還有在地農民所種的農特產,如果想支持在地小農的話,來這裡可以買到第一手價格。

招牌是客家粄條,對於很喜歡傳統口味的小吃粉來說,這一家還可以。 老闆娘有交代先不要攪拌,先吃上面的麻糬,以免冷掉後口感變太硬,帶點溫熱微冰的麻糬是最Q的,所以要趕緊吃喔。 客家菜包跟一般菜包不一樣,包子皮是粿做的,裡面包的是蘿蔔絲或者菜脯,就是很傳統的口味,但皮薄餡多,鹹香美味。

三坑老街不像台灣其他地區的觀光老街,大量攤販與店家,店舖全由在地居民經營。 街口那間專門販賣包子的阿香菜包,包著老街熱騰騰的客家氣味,菜包、米苔目、草仔粿、居民共同從味道中傳遞出濃厚的客家風情。 三坑老街入口處稱之「黑白洗」,一條清澈的小水溝是在地婆婆媽媽洗滌衣物的場所,也是她們串連感情的所在。 桃園市龍潭區的大平紅橋在日治時期是大平村非常重要的聯外橋樑,距今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了,這條大平紅橋其實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屬於荒廢狀態,近幾年隨著社群網路的發展,大平紅橋憑藉著悠久的歷史及優美的造型,…

三坑老街

大平紅橋是當地著名的古蹟,曾入選文建會票選台灣百大歷史建物的第六十五名。 大平紅橋,建於日據時代大正十二年(1923年),橋頭有一棵老樹,老樹附近的山壁前豎立著一座建橋紀念碑,由三塊花崗石所組合,兩旁為細長石柱,中間為方形石面,碑文已漫滅,字跡則已難以辨識。 我從網路資料得知,沿著石門大圳的水渠道,今年剛興建完一條「三坑鐵馬道」,成為當地新興的景點。 雖然曾在網路上瀏覽過「三坑鐵馬道」的照片,到了現場仍然感到驚奇。

黃美華說,以豆腐等「深坑4寶」食材,結合優質台灣食材的石斑魚、干貝、牛肚、軟殼蟹、養生紅藜,打造13道驚艷料理及2份深坑特色伴手禮;讓民眾在深坑老街懷舊的風情,封街辦桌享受在地好味道。 三坑老街永福宮前廣場旁的 59 號咖啡老房子裡面還有一台兩層樓高的百年歷史古董級木製碾米機,對於喜歡品嚐平價高檔咖啡及欣賞古老建築的遊客們來說,在 59 號冰咖啡啡店品嚐一杯好咖啡,與老闆聊聊咖啡知識、老屋會是走一趟三坑老街額外的收獲。 大平紅橋復古的紅磚拱橋也是熱門的 IG 打卡點,即使假日來訪,遊客也不會太多。

不過隨著大圳的竣工,大漢溪水位驟降,三坑子的商業功能也逐漸式微。 三坑子老街就位於桃園市龍潭區,範圍大致上是以永福宮為聚落的核心,向外至黑白洗,老街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饒富古味,吸引許多遊客駐足。 三坑子老街保留了客家的傳統特色,另外也是「大尾鱸鰻」、「愛讓我們在一起」等片拍攝地,值得一遊。 三坑子的起源可推溯在康熙年間陸細番對於龍潭的開發,直到清乾隆年間,西元1744年才有漢民移居在此。 該地為一河階地形,其上有三條河流分別注入大漢溪,於台地面上形成三處坑谷,即為三坑子地名之起源。

黑白洗是早期居民為了開墾方便而掘了一個三坑圳,後來居民為了方便日常生活洗滌用途,就在三坑圳旁挖一個小水坑。 跑了好幾次終於吃到,全台跑遍都不太容易能買到的客家特色美食--牛汶水。 有信仰的地方就會發展出聚落,永福宮就是三坑老街的信仰中心。 裡面一開始是祀奉三山國王,後來改以三官大帝(堯、舜、禹)為主,三山國王為配祀,另外裡面也有配祀開漳聖王。 龙潭是桃园著名的客家聚落,在这里也有一条以“龙潭第一街”著称的百年老街——三坑老街,也因村中有三条水渠而得名。 三坑老街是龙潭是桃园著名的客家聚落,在这里也有一条以“龙潭第一街”著称的百年老街——三坑老街,也因村中有三条水渠而得名。

沿著中正路三坑段(台三乙) 往石門水庫的方向,約在公路七公里指標處,過「石門二號橋」,左轉石門路。 轉入石門路後,再左轉入石門路55巷,循著「紅橋」的指標,約兩、三分鐘,就抵達大平紅橋所在的河岸旁。 精彩圖文連結請看:『桃園。龍潭』 三坑老街 阿琴小吃|傳統客家料理 鹹湯圓、板條、滷味還有隱藏版炸物。

我沿著台三乙公路再走回大平村,進入大平聚落的巷弄閒蕩。 大平聚落雖然不如三坑老街出名,但也很有特色,曲折的巷道內,新舊房屋雜陳,紅磚古厝隨處可見,充滿舊歲月的氣氛。 有的小巷,既狹窄又彎曲,無法通行汽車,這種巷道格局,是客家庄的特色之一,據說是早期為了防禦盜匪而故意這麼設計道路,利於居民防禦盜匪長驅直入聚落劫掠。 「三坑鐵馬道」相當寬敞,像是供汽車行駛的馬路,而車道相當平緩,我在鐵馬道上漫步一公里,如履平地,而沿者石門大圳而走,兩側林蔭怡然,依植物生態特性,又闢有「蝴蝶花廊」及「賞桐花徑」景觀區,使這條自行專用車道即可騎車悠遊,同時也適合散步或健行。

  • 三坑老街入口處稱之「黑白洗」,一條清澈的小水溝是在地婆婆媽媽洗滌衣物的場所,也是她們串連感情的所在。
  • 在三坑老街附近也有許多很棒的景點可以建議一同規劃,像是挑擔古道、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大平紅橋,以及北水局石門大草坪,往龍潭市區方向走也能配合許多景點規劃龍潭一二日旅行提案。
  • 老街走到底,就是三坑老街聚落的核心─永福宮,建於西元1791年,目前主祀堯、禹、舜三官大帝,也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 話說大約十幾年前,筆者就來過龍潭的這座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印象中當時大約是 2014 年左右,還記得當時感覺這裡人煙稀少,風景優美但設施年久失修,心中難免覺得有點可惜,終於桃園市政府在今年(2020)的…
  • 三坑老街雖不大,但有許多知名的建築,如黑白洗、永福宮、青錢第等;也有充滿客家味的美食,菜包、粄食、牛汶水等。
  • 台中市環保局在文山資源回收環境教育園區開辦「環保農園」,讓市民免費承租5個月,實現在都市耕作願望,即日起至12月16日下…

「2022深坑多福宴」將於16日晚間在深坑老街封街辦捉,睽違2年復辦的「多福宴」,除彙集各餐廳的黑豬肉高粱香腸、白斬黃金閹雞、卜肉豆腐蝦仁捲、紅藜干貝油飯、豆腐煲拿手好、米粉鍋、狀元蹄等拿手絕活菜,還加碼「綠竹筍水餃」及梅酒為伴手禮。 深坑區長黃美華今天在記者會表示,「深坑多福宴」自2015年開辦以來,深受歡迎。 今年以「團圓迎金兔」設計本屆多福宴美食,邀請獲新北嚴選美食業者及深坑知名餐廳,一起推美食饗宴。 嘉兴项目为该更新单元片区一旧改,拆除用地面积50485㎡,开发建设用地面积32986.5㎡,计容积率建筑面积257464㎡,配建公共配套设施:社区管理用房,社区警务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室,110KV变电站。 项目规划以商墟为主导,文化为内核,品质生活为载体,结合现代都市生活,将老墟镇升华为新型主体商住综合体,以其完备的功能配套,卓越的形象,国际化的设计理念,打造深圳东部引领城市迈进的新标杆。 小巷中,有的舊屋已頹壞,有的正在改建,這樣的聚落老街風貌,隨著時間,舊屋、新屋的比例將不斷消長,總有一天舊屋終會完全消逝。

为此,龙岗区要求在对片区进行高标准更新开发建设的同时,保留有文化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可以开发建设成三至四层的商业一条街以保存龙岗商业老街原来的历史风貌。 國片電影「大尾鱸鰻」及民視偶像劇「愛讓我們在一起」均有在三坑老街拍攝取景,也讓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老街躍上了大螢幕。 三坑老街還保留著許多舊有建築的模樣,狹窄彎曲的街巷格局是客家庄的特色之一,刻意做成彎路,好讓盜匪知難而退。 三坑子是道地的客家村,老街保有舊有的步廊式建築風格,饒富古味,特色小店販賣著客家特產:菜包、草仔粿、牛汶水、桔醬等。

做為一條自行車道,「三坑鐵馬道」擁有相當好的條件,若與台北坪林鄉金瓜寮溪的自行車道與「三坑鐵馬道」相比較,後者的條件優越許多。 石門大圳與石門水庫同時動工的水利工程,始建於民國四十五年(1956年),石門水庫完工於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為當時東南亞最大的水利工程。 石門大圳則於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開始通水,可灌溉農地二萬餘公頃,對於桃園台地農業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 永福宮位於老街底,建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三坑子最早的廟宇,也是三坑子居民的信仰中心。 廟宇外觀古樸典雅,三川脊雕飾精巧,二條飛龍各在廟脊左右飛騰,垂脊末端的牌頭則有福祿壽三仙及騎馬的武官造型人物。 「坑」在客家話中是指小溪澗或水渠,昔日因為有「蔗蔀坑」、「火劫尾坑」、「鴨母坑」、三條水渠流經本地,所以地名稱為「三坑子」。

三坑老街

沿著田園小路騎著腳踏車,春天有櫻花盛開、五月有桐花開,七月則是可見野薑花,不同季節來騎乘,都有不同的視覺感受。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早出席新社國際花毯節開幕活動,媒體問及,台北市長柯文哲飛往沖繩交流行程,市長是否有相關規畫? 新北深坑區公所結合商圈發展協會,以在地特色豆腐、黑豬肉香腸、竹筍、包種茶結合石斑魚、干貝、牛肚、軟殼蟹、養生紅藜等食材,16日將在深坑老街封街辦桌「深坑多福宴」。

搭乘台鐵至中壢車站,轉乘桃園客運(中壢-石門水庫)至「三坑站」下車,沿指標步行即可抵達三坑老街;或於桃園客運中壢總站搭乘台灣好行501,至「三坑老街」下車。 【桃園】八德 摩洛哥正宗料理屋|大湳市場周邊美食推薦 桃園第一家正宗摩洛哥料理在八德! 不管是假日或是平日,來到三坑老街總是平平靜靜,從街頭走到街尾,短短的街道兩旁的建築物沒有經過太多修築,也會發現,這裡的店家平日大多都不開業、假日的打烊時間也很早,原因是店家選擇了「用新生活鋪陳過去的生活」。 居民平日大多在附近的工廠上班,唯有假日有空的時候才會在老街內開店,不僅維護了生活的基本收入,也延續了老街的文化脈絡,就像是這裡的時間,還是繼續走著。 建於清乾隆至咸豐年間,屬清代傳統步廊式的街屋,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土埆牆,屋身構造為承重牆構造硬山擱檁, 屬於台灣北部形成較早且保留較完整之傳統客家聚落, 2003年登錄為桃園市定歷史建築。

三坑老街

「三坑鐵馬道」沿著大圳而行,路程頗長,我只走一小段而已,然後從另一邊的棧道小徑繞回三坑老街。 永福宮的右側,可通往附近「青錢第」古厝(70公尺)及「開庄伯公廟」(230公尺),距離都不遠。 「青錢第」為傳統三合院古厝,背倚蓊鬱的小丘,座落於一片田園中,顯得相當幽雅。 三合院右廂為雙護龍,左為單護龍,古厝的風貌相當完整。 永福宮裡有老人在泡茶聊天,廟前的廣場則有兒童在玩耍。

從此,三坑子成為一個寂寥的小村落,彷彿是被歲月凍結的睡美人,百年前的老街模樣遺留至今。 近年來,三坑老街漸漸受到懷舊遊客的青睞,假日時候,常可看見遠道而來的遊客來到三坑老街遊覽。 最後,走累了可以到大平社區吃美食,橄欖樹手作料理與村子裡 The Village 都是不錯的餐廳選擇。 【桃園】南崁 大小魯肉飯|超人氣大小魯肉飯搬家後新址 在地人推薦必吃雞排飯,雞排超大又好吃,根本是雞排蓋(住)飯 。

走進三坑老街,便可以看到「黑白洗」,這是以前婦人洗滌衣服的地方。 狹窄又彎曲的三坑老街,汽車難以通行,這種街巷格局是客家庄的特色之一,刻意做成彎路,好讓盜匪知難而退。 短短的老街,保有舊有的步廊式建築風格,特色小店販賣著客家特產:菜包、草仔粿、牛汶水、桔醬等。 老街走到底,就是三坑老街聚落的核心─永福宮,建於西元1791年,目前主祀堯、禹、舜三官大帝,也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另外,大溪月眉至龍潭三坑水岸觀光綠廊以大溪石門大圳與龍潭三坑老街為端點,可一次體驗埤圳風光、農野景致以及人文老街的多重樣貌。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