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免疫治療應用於不同的癌症治療當中,肺癌也不例外,並且多數用於晚期肺癌治療。 近年亦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免疫治療在肺癌治療上有明顯成效,而且可以透過增強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對癌細胞作出攻擊,不過仍有一定副作用。 由於不少癌症病人在會見醫生時都會緊張,有機會忘記本來想查詢醫生的事情,因此在會見醫生之前,病人可以花些許時間,初步了解有關肺癌治療的各種資訊,包括各種治療方法、治療所需時間、治療成效、有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等等。 病人可以將腦海中的疑問寫下來,在求診時諮詢醫生的專業意見。 不過對於小細胞肺癌的患者來說,今年是療法大突破的一年。 2019年在西班牙巴塞隆那舉辦的「世界肺癌大會」上,公佈了一項第三期臨床研究,高惡性的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藥物治療後,可延長3個月的存活期。
小細胞肺癌是進展快、生存期短的惡性腫瘤,迫切需要新的治療手段。 小細胞肺癌成功 多數情況下,患者沒機會接受手術,腫瘤標本很難獲得,可供研究的樣本很少。 黃俊耀醫師進一步說明,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能破壞PD-L1與PD-1的鍵結,讓T淋巴球「甦醒」得以辨認出癌細胞,大量的免疫細胞開始增生、聚集並攻擊癌細胞。
小細胞肺癌成功: 罹患「肺癌第四期」怎麼辦?醫師:減少不適、抑制腫瘤!
論文口試壓力破表 準博士潰瘍性結腸炎發作險切「腸」 醫師:治療不單控制症狀 黏膜修復才能降低癌化風險 壓力大,不只爆肝,還會爆腸?! 一名準博士生先前因為寫論文、準備論文口試,在圖書館昏倒、褲子還沾滿血,緊急就醫才知道是潰瘍性結腸炎發作,整條大腸幾乎都是潰瘍出血,還有一堆息肉,檢查的管子幾乎都快穿不過去。 所幸緊急使用類固醇加上後續生物製劑接力治療後,病情穩定控制,順利出院。
- 但有不少的病人會持續心神不寧、患得患失,整天在想到底治得好治不好,害怕治療的副作用,或是擔心會造成家人的負擔,壓力大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也可能會出現失眠、焦慮不安、情緒低落或是失去希望等症狀,需要專業的協助。
- 另外,在同一腫瘤中同時對CK和EMA呈陽性免疫組織化學反應。
- 作為一種頑固性惡性腫瘤,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 2 年生存率低於 5% ,是預後非常差的惡性腫瘤之一。
- 本網站所載内容只是基於研究和知識的共享,以及作為參考用途,並不是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
- 若有親朋好友擔心此問題,可以提供這一份資料給他們閱讀,讓他們也有正確的觀念。
凡是不吸煙的肺腺癌病人,我們就要問是否有因子突變。 小細胞肺癌成功 癌細胞有很多不同的因子突變,有一兩種因子突變因為重要性很大,整個癌細胞生長都是靠一種因子突變而不斷生長,如果可以截停它,便能使癌細胞縮小,或使腫瘤完全停止生長。 肺癌是癌症的第2號殺手,本地醫生除了改善傳統的電療、化療和外科手術外,幾經研究還發現另一種治療方法,就是標靶藥。 治療肺癌的最理想方法是手術切除,存活率高低則視乎癌症的期數。
小細胞肺癌成功: 癌症希望頻道
但是,肺癌的治療並不是最新的就是最好,一定要考慮到個人情況。 小細胞肺癌成功 無論接受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當病人願意積極面對治療時,最重要的是必須讓自己的體力維持在良好的狀態,要有充足的營養與適度的運動,才能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在藥物產生抗藥性治療失敗後,可以抽血進行基因檢測T790M突變,若有T790M可以考慮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 Osimertinib,但是需要仔細考慮自費藥物費用的負擔。 小細胞肺癌成功 臨床上,特定的藥物對某些人有效,有的無效,但有些人可能只是對藥物不起反應、沒有效果,但對最後少數的病人而言,服藥不但無助,反而有害。 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量身訂作治療,並且使用藥物能夠有效而沒有副作用,一直是醫學界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
一般接受免疫治療前會先檢測PD-L1的表現量,但在小細胞肺癌治療上,生物標記表現量並非治療效果的決定條件,在狀況允許下使用化學治療搭配免疫治療,會是現階段較好的治療模式。 一般接受免疫治療前會先檢測PD-L1的表現量,但在小細胞肺癌治療上,生物標記表現量並非治療效果的決定條 小細胞肺癌成功 件,在狀況允許下使用化學治療搭配免疫治療,會是現階段較好的治療模式。 肺癌在十大癌症居死亡率第一名,不同類型肺癌徵兆和預後皆有不同。 義大癌治療醫院內科副院長黃明賢教授指出,肺腺癌是國人最常見的肺癌類型,多好發於支氣管末梢、肺泡附近,該處沒有咳嗽的神經,因此不一定會有咳嗽症狀。 至於小細胞肺癌則常長於肺部中心、靠近大支氣管處,不但細胞較小且容易轉移,出現咳嗽的比例較高,與抽菸相關性非常密切。
小細胞肺癌成功: 健康網》當肺癌轉移時 有四種狀況需化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暨癌症中心內科涂智彥主任說,針對黃先生第4B期肺腺癌,採取化學治療合併免疫檢查點PD-1抑制劑;而腦轉移病兆經過跨科討論,請神經外科醫師使用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治療。 美國前總統卡特就是免疫療法最知名的例子,他原本罹患黑色素癌,後來轉移至腦部,使用免疫藥物後,腦部腫瘤竟然消失,免疫療法是藉由喚醒免疫系統,所以一旦有效會持續很久。 這就是免疫療法與化療、標靶藥物最大的不同之處,免疫藥物因為與免疫力相關,所以充滿令人驚喜的希望。
在治療的第二個星期到第三個星期,會開始感覺時有異物感,之後此感覺會逐漸轉為疼痛及吞嚥困難,此時我們建議以止痛藥來舒緩症狀,確保營養及水份的攝取不受影響,必要時會建議暫時放置鼻胃管。 相同的症狀不一定用同樣的治法,每個人的身體狀態、心理狀態都不同,所以同樣的症狀、同樣的療法,效果卻不盡相同。 單一腦、肺部、腎上腺轉移之病人,可考慮施行手術切除腦、肺部、腎上腺轉移病灶及/或腦部、肺部放射線治療。 如果疾病持續進展,則建議採第二線化學藥物治療、標靶藥物治療或緩和支持性治療。
小細胞肺癌成功: 抽菸50年驗出小細胞肺癌! 化療加免疫突破治療難關
阿帕替尼在具有可耐受毒性的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顯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腫瘤活性。 由於余先生到來求診時的病情已屬晚期,醫生先給他進行消炎平喘的對症處理,同時進行胸水引流,引流乾淨後又在胸腔注入中成藥,再聯合中藥、針灸、熱療、排毒、維生素、静脈三氧等綠色療法綜合治療。 肺癌即使復發於同一側肺部,一樣可以想成是癌細胞隨著血液或淋巴液轉移,也就是「遠端轉移」。 齊陽式飲食療法的原理,在於提升我們身體本來就有的免疫力,並將其發揮到最大極限,藉以擊退癌症! 因此,必須增加肩負免疫機能的白血球,還要確保其活力充沛。 ALK突變的標靶藥,和很多靶向藥物一樣,很多患者會在一年後産生抗藥性。
現代人對現今醫療的期許不僅是救活生命,而是要活得更有品質與尊嚴,有一句話說:「醫學為生命增添歲月, 復健為歲月增添生命」,如何讓病人不僅是延長壽命,復健科更期望能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讓生命存在的更有意義及價值。 臨床研究顯示,嗎啡用在醫療上,其成癮性是微乎其微。 許多人認為接受緩和醫療就是「甚麼都不做」、「等死」。 緩和醫療的重要原則是:積極處理病人的各種身、心、靈問題; 協助病人和家屬調適;用更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因疾病所帶來的變化、甚至死亡,以達到生死兩相安。 在藥物產生抗藥性治療失敗後,常使用的第二線化學治療或健保給付二線標靶藥物,安立適或立克癌 。
小細胞肺癌成功: 診斷期別: 侷限期
當應用在肺癌檢查時,病人需要在將輻射糖劑(FDG)注射至血管中,由於癌細胞比正常細胞吸收較多FDG,因此透過掃描影像便可以找出癌細胞的位置。 小細胞肺癌成功 相比電腦掃描,正電子電腦掃描對於偵測早期癌細胞病變、評估癌細胞擴散程度等等,有較準確的結果。 吸煙是目前已知導致肺癌的主因之一,癌症基金會統計數據顯示,有90%的肺癌個案都與吸煙有關,有吸煙習慣的人患上肺癌的機會比非吸煙人士高出20倍,平均每10名吸煙人士中,就有1人患上肺癌。 大約8成肺癌死亡個案都是因吸煙所致,而這情況在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更甚。 肺癌位列香港十大常見癌症第二位,更長据頭號癌症殺手。 最新的癌症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新增的肺癌新症數目超過5500宗,比10年前增加大約28%,死亡個案更超過4000宗。
大致上,能夠做手術的都是第1或2期的個案,零期的癌症稱爲「原位癌」,意思是它仍然停留在有關位置,完全没有擴散至淋巴或血管,所以只需進行局部治療便可以,即是通過氣管鏡進行,可以是局部冰凍治療,或是局部地甪光線能量殺死癌細胞。 現在我們採用的是個體化治療,所謂個體化治療,不再只是看病是否患上肺癌,而是在肺癌情況之下有没有因子突變。 如果有因子突變,我們可以選擇標靶治療,口服的標靶治療藥,對有因子突變的病人相當有效。 到現在還不清楚,但發現如果是非吸煙者患上腺癌的差不多有五成機會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 肺腺癌與其他癌症一樣,早期没有病徵,因為肺部相當大,很多時候感覺不到腫瘤的存在,直至腫瘤擴大至侵佔了附近的器官,例如肺膜、氣管,病人才出現病徵,所以早期的肺腺癌經常不輕易察覺。 被診斷為肺癌或是疑似肺癌時,都對病人身心造成極大衝擊,這時該怎麼辦 ﹖假如對於診斷有所疑問,尋求另外一位醫師的第二意見,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