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爐主的黃明發表示,若舊土地公能再回家,重演「一妻二夫共處一室」,屆時再請示土地婆決定誰該留下、誰該「流浪」。 下厝福德祠建廟緣由,是民眾在林中發現一尊貌如土地公的石頭,就搭棚供奉,後集資改建小廟。 廟址位於大園區內海里下厝近大園工業區與老街溪畔,在曾任村長的林文鐘家對面。
求籤時辰也與土地公的神示有關,有的籤在早上求時是吉籤,晚間來求卻是凶籤。 本祠位於台南市開山路,正面可眺望延平郡王祠(開山王廟)之濃蔭,廟前為開山路與大埔街之交接口。 附近雖交通便利,道路兩側均為商店,但因鄰近古蹟名勝與文教區,又有開山路 兩旁高大之金龜樹,反增添幾分雅致。 廟方會舉行土地公祝壽和福宴活動,由信徒自由認購。 外燴業者的招標,須準備廚師證照影本和菜單,以聖筊者多寡中選。
一日,地主林川田想為此廟的土地公搭配土地婆,就用下厝竹林子一帶的溪石,委由石匠雕刻成土地婆像。 對於林川田的動機,廟委林文鍾解釋林地主本身就有妻妾,所以也想為土地公娶妻。 林文鐘說原因是土地公有求必應而且出牌相當靈驗,遂被賭徒帶走。 當時下厝地區有很長時期過得不安寧,村民歸咎與土地婆失去丈夫有關。
三和福德祠: 六合福德祠
廟的歷史已無人知,到一九七九年的八月廿三日,該廟正式開光時,找到一位知道該廟歷史的老街坊,當時已八十二歲了。 該廟原是沙咀村的古廟,此廟於光緒庚子年曾重修一次,成為尖沙咀發展中唯一被保留的廟宇。 義僕:土地公原為某上大夫家僕,有一次背上大夫之幼女往見其父,途中遇大雪,僕脫衣給幼女保暖,因而冷死。 傳說義死後,空中突然出現「南天門大仙福德神」八字,時人乃建廟奉祀,並尊為「福德神」。 境內信眾十分喜愛本祠環境,因此每逢傍晚茶餘飯後,居民或相邀對奕,或三五成群閒聊,為車水馬龍的市街,增添幾分閑適與安和。
- 求籤時辰也與土地公的神示有關,有的籤在早上求時是吉籤,晚間來求卻是凶籤。
- 該廟原是沙咀村的古廟,此廟於光緒庚子年曾重修一次,成為尖沙咀發展中唯一被保留的廟宇。
- 與何德里福德祠、何厝庄福夀宮、何厝六巷的何厝里福德祠、何明里福德祠、何南里福德祠等為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回程的經過的廟宇之一。
- 臺中市南區的長春公園有座長春里和長榮里居民一起供奉的土地祠,原有土地公、土地婆各一尊,後翻修時多了一尊土地公,經擲筊後,三尊排再一起。
- 附近雖交通便利,道路兩側均為商店,但因鄰近古蹟名勝與文教區,又有開山路 兩旁高大之金龜樹,反增添幾分雅致。
- 可是,當何厝庄福德祠廟地被劃為臺中市第四期市地重劃區的抵費地時,居民卻不諳法令及行政程序,未及時購地、取得用地。
廟宇遂得以保住的廟方則計畫先租後,日後再集結眾人之力籌募向市府標購土地。 何厝庄福德祠是何厝庄的何厝里、何明里、何南里、何成里、何安里、何仁里、何德里、何福里、何源里等九個里的信仰中心,為該地最老的土地祠。 與何德里福德祠、何厝庄福夀宮、何厝六巷的何厝里福德祠、何明里福德祠、何南里福德祠等為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回程的經過的廟宇之一。 民國91年(2002),信徒合力另覓新址於原址對街臺南地方法院院長宿舍左旁巷內;是年10月動土興建。 於民國93年(2004)2月完工;4月,迎回福德正神鎮殿金身安座,今貌。
三和福德祠: 鹿港福德祠
豐原消防分隊救護志工劉利仁讀到該年9月《聯合報》報導後,便號召朋友、義消,一起整修此廟,命名為「六合福德祠」。 該年11月1日,此座位在豐原消防分隊旁的土地祠動工修建。 同年12月30日安座,由台中縣消防局第一大隊長楊純凱率眾燒香祈福,當晚成立「六合福德祠聯誼會」的組織。 臺中市南區的長春公園有座長春里和長榮里居民一起供奉的土地祠,原有土地公、土地婆各一尊,後翻修時多了一尊土地公,經擲筊後,三尊排再一起。 「一妻二夫」相反版的有魷魚公廟、「一女不事二夫」版的有豐年宮。 信徒擲筊請示土地婆,讓新土地公回來,繼續保佑地方平安。
可是,當何厝庄福德祠廟地被劃為臺中市第四期市地重劃區的抵費地時,居民卻不諳法令及行政程序,未及時購地、取得用地。 仁厚境福德祠的土地公與六合境另外兩間土地公廟的土地公據說為親兄弟,其中仁厚境福德祠是排行老大的「大伯公」,二伯公是油行尾福德爺廟的土地公,而三伯公是大埔福德祠的土地公。 福德,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土地公公,而最多人敬拜的也是他了。
除了伯公外,尚有陪祀之註生娘娘及延平郡王五營將,下桌則有虎爺。 臺灣桃園市大園區內海里主神土地公地圖下厝福德祠,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大園區內海里的土地祠,以土地婆配二位土地公而知名。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东南院大门对面建有一座“福德祠”照壁,是土地祠与照壁合二为一的形制,仿木结构出檐。 该壁檐前正面饰有上下两层有万字头砖雕花边,其下正中悬有砖制匾额“福德祠”。
農曆二月初二、八月十五、十一月十九這三天,爐主會將新土地公請回祠內,讓期待的村民看到三尊土地公婆暫時重聚,成為地方趣談。 農曆二月初二下午,信徒以擲筊選出下一任爐主,再把新土地公迎新爐主家中供奉。 三尊神像集合時,會吸引大批信徒們前往觀看,也成為幼稚園課外教學的教材,如大園小豆芽幼稚園、觀音森林幼稚園都曾前往參觀。 甚至想享齊人之福的外地民眾前來膜拜,林文鐘感到十分好笑。 民國65年(1976年),信徒樂捐重建廟舍,坐南朝北。 同年開始,每逢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誕辰,信眾皆會舉辦建醮慶生活動,延續迄今。
壁两侧有砖雕对联,上联“位中央而赞化育”;下联“配三才以大生成”。 匾额下方的仿木额枋中间雕二狮戏绣球,有“喜从天降”之意;两端有戟、磬图,取“吉庆有余”之意。 壁心为砖雕龟背纹,由四个六边形组成方孔铜钱的纹样,上下连续组成几何图案;下方中央有供奉土地神的一小方洞,洞外有浮雕仿木结构出檐门楼。
三和福德祠: 廟宇及文化單位介紹
創建於清嘉慶2年(1797),日明治34年(1901)2月,郭廷會等街眾修。 有其人的伯公廟,神誕另計;無其人的土地廟,則以二月初二為土地誕。 當局開發紅磡時,街坊為保留這間廟,曾盡過不少力。 廟今貌是光緒十二年(1886年)由總理施玉魁、士紳辜春林等百餘人發起重修,歷數年完成,在神龕上保有木匾為記。 戰後初期民間普遍生活困乏,此祠曾疏於管理,導致房舍被佔用,直到1960年代政府頒布廟宇管理施行規定,希望各廟宇皆設管理人負責。 本祠境內民風淳厚,不少人世居當地,從事製作麵線,因之大埔街昔稱麵線街,居民自幼穿梭於廟前,人、神之間關係極為親暱,因此大埔街居民均暱稱本祠主神福德正神為『伯公』,儼然就是當地居民的大家長。
六合福德祠聯誼會成立近一年,已捐出近新台幣100萬元善款幫助急難家庭,時有相關捐助生活救助費的個案報導,也捐贈救護車。 另外,也有捐助喪葬費或協助安葬,如協助處理有四位兒子自殺的林姓母親後事並將骨灰放置至聚星觀,以及其他個案。 廟方理事長張進吉表示,六合福德祠信徒多以當土地公、土地婆代言人自許。 為了更有效運用信徒善款,聯誼會向台中市政府申請立案,於2011年6月30日成立慈善會。 2006年9月6日,豐原消防分隊員、救護志工和居民為土地公和土地婆換新衣,並打掃土地公廟,下月在廟前安排布袋戲表演。
壁下有须弥式基座,用砖叠砌而成,只在束腰部位有雕刻花草图案,其余素面。 澎湖福德祠據《澎湖廳志》中引據扶乩人員的口述,福德祠始建於乾隆56年(1791年),是文獻紀錄中馬公市最早的土地公祠,但開基年份僅可作為參考,未可盡信。 2018年,時任市長的林佳龍在主持西屯區地花博座談會上,將保持此廟完整,說是維護何厝、何福、何安里里民宗教信仰權益。
同年6月29日,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局長曾國鈞表示,臺中4期重劃區抵費地共有20多公頃,經多次標售之後,這次只剩下西屯、總面積417.87平方公尺的中義段333地號土地尚未標出。 該地號標售出去後,地方在2016年底成立自救會,群起向市議員陳淑華陳情以拯救何厝庄福德祠,短短幾日內就多達1500人連署。 對這類問題,廟方即使想購租土地來合法登記、立案,仍依然會卡在地目認定,像之前立委盧秀燕就幫曾幫北屯四民里集福祠購買廟地。 臺灣臺中市豐原區朴子里豐工路10號主神土地公地圖六合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豐原區朴子里的土地祠,原先是永豐餘紙廠廢棄的廟宇,後來受當地人祭祀,並組織慈善團體。 農曆八月十五日(福德正神成道)建立时间1931年(民國20年)創建大港福德祠,是臺灣高雄市三民區次分區大港的廟宇,主奉福德正神。 昭和十一年(1936)因道路拓寬改遷移,神像暫奉雙慈宮。
大埔福德祠的土地公與六合境另外兩間土地公廟的土地公據說為親兄弟,其中大埔福德祠是排行老三的「三伯公」,大伯公是仁厚境福德祠的土地公,而二伯公是油行尾福德爺廟的土地公。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筒楼院府门对面建有一座砖雕照壁。 “福德祠”亦称“土地祠”,在院中用作供奉土地神的地方。 民间认为土地神可赐人以福,教人以德,尊称“福德正神”,寄托人们袪邪避灾,祈福求安的美好愿望。 民國九十三年(公元二零零四年)又拆除先前所建的廟宇建築,於民國九十四年(公元二零零五年)新建完工現在的福德祠廟宇建築,童年農曆十月初一舉行重新入廟安座大典。 民國七十二年(公元1983年)因土地重劃,須拆除土地伯公廟,當時又由信眾黃興招,黃德文,劉仙賜,李英興等人發起重建,眾善信出錢出力完成興建大港福德祠新廟,同年十月初八日入廟安座。
廟內有三尊伯公;拜亭內或坐或站的信徒,自然的形成本祠特有的庶民風味。 大埔福德祠連拜亭佔地僅有20餘坪,雖然面積不廣,但拜亭極為乾淨,廟前通風良好,十分清涼。 加以香火鼎盛,前來朝拜之信徒絡繹不絕,終年廟內香煙裊裊。
昭和三年(1928年),本設於福德善後祠對角的財神廟被拆除(即今日臺灣銀行澎湖分行所在),信眾將財神移祀於福德祠,澎湖福德祠自始兼任馬公市區的財神廟。 民國三十六年(1947),阿里港仕紳鄭善大、莊大樹、鄭石勇、陳火炭、溫玉春、蔡春趁、吳萬生、吳水來、王助等發起建廟,廟地為溫黃旨、蔡春趁、吳萬生所捐,第一任會長為鄭善大,現任管理人是陳金樑。 民國九十年(2003)二月二十六日進行擴建,民國九十四年又再度重修而成今日景貌。 《臺中市公園綠地園道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原先規定土地公廟與百姓公廟若配合公共設施遷建,里內又無適當的私有土地可供遷建者,可於公園重建,後來修正後增列里內無土地公廟且無土地設置者也可申請。 像新廟何仁里福德宮就依此法在西屯的甘肅公園內建立。
三甲福德祠早期只是一塊石碑,舊址位於現在福德祠廟前虎邊石獅子的後方,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右衝莊境主元帥爺公擇地宏建,始成稱號三甲福德祠,祠內主祀土地伯公。 三甲福德祠歷經風雨損壞多次整修,至民國六十三年召開第一次信徒代表大會。 陳淑華則是邀請地政局長張治祥、廟方前主委何茂進、現任主委鍾福立及多位里長,對廟地得標人花半年時間協調,讓得標人願意解除高達新台幣兩千萬的購地合約。 於是地政局接受請託,沒有透過預算審查程序,用重劃基金裡超支併決算的方式,拿重劃基金買回土地,再以當期土地申報地價總額5%為租金額,出租給廟方,於2017年4月報審計處。
相傳里港土地公受過道光皇帝親賜官帽官服,和一般村落土地公廟宇地位不同。 臺灣臺中市西屯區何厝里甘州街52號主神土地公地圖何厝庄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屯區何厝里的土地祠,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廟地卻被列為臺中市第四期市地重劃區抵費地,導致曾面臨拆除危機。 信眾以擲筊三杯,依其杯意來挑選籤詩,如二正一負就是「陽陽陰」,就要挑選「陽陽陰」的籤詩,如碰到立筊,也有屬於立筊的籤詩。
詹益生曾表示說自己從小就知道後院附近有座土地公廟,但從沒機會可參拜。 朴子里的永豐餘紙廠搬遷8年多後,2004年有鄰居對詹益生一家人稱有神明託夢,說自家附近有座土地公廟很久沒人照顧。 眾人就從詹家後院走小徑、越溪、爬坡,找到該座被老榕樹環抱、年久失修的廟宇,土地公、婆神像也受損。
鹿港民俗文物館文物組長莊研育表示,東土地公廟是鹿港景福宮(今鹿港景靈宮),西土地公廟則在1934年市區改正時拆除而祭祀在鹿港威靈廟內,南土地公廟為鹿港福德宮、中土地公奉祀於鹿港潤澤宮內。 詹益生首次見到此廟後,認為去世的父親被「派」到此廟,和土地神一起守護地方,所以常來參拜。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期間,六合福德祠對面為第八選區的江啟臣總部,江啟臣常來祭拜。
因在沿海地帶失修多年,1995年發起發起募款重建活動。 耗資近新台幣五百萬元重新整修,1996年1月9日舉行安座。 大埔福德祠正龕有三尊土地公神像,據說是立廟之初已有。 三尊神像眼神有差異,居中神像平視,龍邊神像近觀,虎邊神像遠眺,似乎代表該廟土地攻能近觀、遠眺,明察秋毫境內大小事。
- 對這類問題,廟方即使想購租土地來合法登記、立案,仍依然會卡在地目認定,像之前立委盧秀燕就幫曾幫北屯四民里集福祠購買廟地。
- 當時福德祠之規制,土地公置於殿內神龕中央,神龕兩側楹聯的上聯曰:「福載壽筵親厚德」、下聯曰:「正褒邪黜仰明神」,左右各置財神爺與土地婆。
- 外燴業者的招標,須準備廚師證照影本和菜單,以聖筊者多寡中選。
- 除了伯公外,尚有陪祀之註生娘娘及延平郡王五營將,下桌則有虎爺。
- 任爐主的黃明發表示,若舊土地公能再回家,重演「一妻二夫共處一室」,屆時再請示土地婆決定誰該留下、誰該「流浪」。
廟方只好訂製了一尊1尺3吋高的土地公來配對約8吋高的土地婆像,慶祝再嫁時轟動桃園地區,不少人專程前來一睹。 新來的土地公坐主位,送回的舊土地公居於下堂右側,「一妻二夫」的情況遭受地方人士和耆老非議。 於是村民經過擲筊,新土地公被送離廟宇,放在爐主家。
當時福德祠之規制,土地公置於殿內神龕中央,神龕兩側楹聯的上聯曰:「福載壽筵親厚德」、下聯曰:「正褒邪黜仰明神」,左右各置財神爺與土地婆。 像在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得道升天日時,會與南方的鹿港福德宮推出多項應景活動,頗有相互較勁的意味。 自2003年起,鹿港福德祠會在大年初五舉辦迎財神爺、福德正神、財神及虎爺出巡,遶行鹿港市區街道、鹿港彰濱工業區。 鄉村的交界處、門樓、橋頭、井旁,很多都供奉了土地的神地。 規模較大的設有石壇,壇上的神位置有代表土地公的石塊。 祠中多設兩尊泥像,一為土地公公,一為土地婆婆;或稱為「社公」、「社母」。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