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那些1.5TB~4TB大容量硬碟,廠商某程度上將它視為擴充容量的升級部品,以做為專門儲存資料的第2或n顆硬碟裝置。 更有硬碟廠商指出,其實大容量機種在台灣的銷售量一般般,所以常有較晚引進、近貨量等因應動作出現。 應用較多的反而是在外接硬碟產品線上,這正好成為主流硬碟容量並不高的佐證。
很老梗的說,不外乎是音樂、照片與影片,其中又以影片吃掉最多空間。 至於最後這種類型,是大家相當熟悉的環保節能機種,選擇有Hitachi Deskstar 5K3000、Seagate Barracuda Green,和WD Caviar Green。 共通特點為主軸馬達轉速比較低,能降低運轉溫度與耗電量,適合做大量資料儲存倉庫,不建議拿來當系統開機碟使用。 現今主流規格電腦的硬碟容量,也就只有500GB而已。 這是市場分析研究組織,統計電腦系統與硬碟機廠商出貨量得來的結果,相信出乎各位預料吧!
1t硬碟: 使用 Facebook 留言
在以低價、文書處理、上網機、一般遊戲機,以及影片觀賞等用途訴求前提下,硬要換裝固態硬碟,或是將硬碟容量提升至2TB~3TB,除非具有相當明確的用途需求,否則只是多花錢而已。 其實主流規格7200RPM轉速,約500GB~1TB容量的傳統硬碟,即可滿足這些用途對容量與效能的要求。 這樣的數據,是來自iSuppli之類產業數據統計分析研究報告。 由於多數使用者需求不高,所以品牌電腦、筆電廠商,出貨配備的「系統開機碟」普遍不超過1TB。
1 TB 等於 1,000 GB 或 1,000,000 MB。 SATA 6Gb/s對傳統硬碟有什麼效能影響,答案似乎是「沒有」,唯一能看出效益的地方,就只有Port Multiplier外接儲存應用。 然而在SATA-IO組織尚未發佈eSATA 6Gb/s規範前提下,大可直接無視硬碟的SATA介面版本差異,至少筆者是這麼認為。 有個好方法就是遵循 規則:3 份檔案分開存放在 2 個媒體,並存放 1 份檔案副本在雲端。 這張表無法判斷2TB是主流或不是,只能說市場對於1T以下的硬碟還有需求罷了。 ▲Port Multiplier是SATA規範裡的選配功能,主要應用在外接儲存設備,搭配連接埠倍增器使用,能夠讓1個磁碟控制器連接多個儲存裝置,而且只需要1條eSATA訊號線,就能連接主機與裝置端。
1t硬碟: 主流容量比你想的小
與一般智慧型手機相比,1 TB 儲存空間等同約 16 支 64 GB 的 iPhones 或 Samsung Galaxy 裝置。 1 TB 也差不多是 4 部 256 GB 的 Windows 或 MacBook 筆電,不過系統軟體已占用了一部分儲存空間。 除此之外,獨立外接硬碟常以 1 TB 儲存空間為基準,更大的外接硬碟可達 32 TB。 其實應該是說現在已經把硬碟當作DVD或BD在用了,除了存放系統、應用程式,便是儲存資料檔案及備份了。 傳統硬碟機儲存容量對玩家來說,總有股致命吸引力。 看著容量數字從500GB、……1TB、……2TB一路走過來,許多人都相當期待,不時想要入手幾顆來玩玩。
- 也許高速固態硬碟的效能讓你熱血沸騰,巴不得口袋像無底洞般深不可測,可以無痛祭出小朋友大軍帶回家。
- 很老梗的說,不外乎是音樂、照片與影片,其中又以影片吃掉最多空間。
- 更何況這些裝置與電腦的連接方式,似乎每年都不一樣。
- 唯一稍微不同的地方,只有緩衝快取記憶體到磁碟控制器之間,這段突發傳輸速度而已。
- 正因為在硬碟廠總出貨量數據裡,OEM占有比重高於零售,所以才有「主流容量」這樣的說法。
- 部分廠商另外以最佳化韌體、提供64MB之類大容量緩衝快取記憶體,再加上長達5年保固的組合,推出每單位儲存成本最高,效能也最好的高效能機種。
- 看著容量數字從500GB、……1TB、……2TB一路走過來,許多人都相當期待,不時想要入手幾顆來玩玩。
如果可以,為硬碟提供相對規格的傳輸介面,就不用擔心傳輸效率會卡卡。 筆者將合適族群分為2個部分,一是想組裝新電腦的使用者,二是系統效能尚屬滿意,但已屆3~4年以上的主機。 電腦零組件向來不保值,前項使用者購買夠用容量即可,不需要預想保留太多未來需求空間。
再者,現在還有MOD、網樂通等類型網路影音串流應用,即開即點播放而且用不著硬碟。 這不正好是個更便利又實惠的選擇,似乎沒必要一再添購大容量硬碟。 Blu-ray藍光影片不用多說的,25GB起跳又以50GB最常見,1TB硬碟了不起就只能放入約20部。 不過這樣追求極致的玩家占少數,一般人還是以下載壓縮過的內容為主,無論原始影片是DVD或Blu-ray,1~10GB不等容量的檔案相當常見,1TB硬碟理論上能塞入近百支影片。 音樂來源受限於主流唱片技術停滯在CD-Audio規格(SACD什麼的推不起來),一張CD轉成映像檔最多不過就740MB左右,等於是1分鐘占用1MB磁碟空間。
不過大家擁有最多的,其實是了不起10MB容量的MP3、WMA等壓縮格式檔案。 至於照片方面,目前主流的千萬畫素數位單眼,單張RAW容量也不過就30MB左右,如果是JPEG格式那一般並不超過15MB。 雖然這些硬碟都具備1TB容量,但定位不同,效能表現與耗電量也不一樣。 當碟片數量越少,在硬碟高速運轉時,內部機械組件損耗率也越小;也因為單碟資料密度高,意味著磁頭移動讀取資料的距離縮短,讀寫效率更快,傳輸效能也越好,所以碟片數量越少的硬碟,耗電量也更少。 硬碟碟片數量越少,代表著每一片碟片的儲存密度越高。
其中3.5吋以500GB和1TB為主流,2.5吋主流已漸漸轉向750GB。 正因為在硬碟廠總出貨量數據裡,OEM占有比重高於零售,所以才有「主流容量」這樣的說法。 唯一稍微不同的地方,只有緩衝快取記憶體到磁碟控制器之間,這段突發傳輸速度而已。 SATA 6Gb/s速率較SATA 3Gb/s快66%,可以達到287.9MB/s,超越SATA 3Gb/s的250MB/s~270MB/s實際傳輸頻寬上限。 雖然如此,實際使用中是否能體會到效能差異,就有待商榷了。
這成為筆者設定小容量硬碟,做為系統開機碟題材的動機。 即使您手機的儲存空間不足,也不必隨身攜帶第二部裝置。 當您的 Apple 或 Microsoft 電腦儲存空間不足時,笨重的可攜式硬碟很脆弱,而小型的隨身碟又很容易不見。 更何況這些裝置與電腦的連接方式,似乎每年都不一樣。
部分廠商另外以最佳化韌體、提供64MB之類大容量緩衝快取記憶體,再加上長達5年保固的組合,推出每單位儲存成本最高,效能也最好的高效能機種。 代表性產品有Seagate Barracuda XT、WD Caviar Black,是不計較價格追求略好效能,甚至用來裝配個人磁碟陣列的使用者首選。 也許高速固態硬碟的效能讓你熱血沸騰,巴不得口袋像無底洞般深不可測,可以無痛祭出小朋友大軍帶回家。 或者是大容量硬碟抓東西好方便,忍不住想再補進幾顆,好壯大資料儲存空間。 相信答案不是絕對,還是有許多人快樂使用著小容量傳統硬碟。
目前市面上四家廠商推出的1TB硬碟,機構設計各有差異。 其運作架構分為Command-based switching和FIS–based Switching這2種類型,前者為頻寬獨佔運作模式,系統同時間內只能對1顆進行資料存取。 後者運作特性和USB集線器相似,採頻寬分享機制,系統能同時對所有硬碟存取資料。 Dropbox 備有方案,可依照您的需求,增加 1 TB (含) 以上的個人、家庭與工作團隊儲存空間。 當討論到資料儲存空間時,系統經常以 TB 為單位,但日常檔案多以 GB 或 MB 計。
除非您有特殊的轉接頭,否則以前的外接式 USB 3.0 硬碟無法連接到新的電腦上,因為新電腦只有 USB-C 連接埠。 因為沒有限制投票的硬碟尺寸,這是不公平的,硬碟尺寸可以決定硬碟大小及價格。 筆電通常是用2.5吋硬碟,而桌上型電腦通常使用3.5吋,使用硬碟大小是有很多考量的,但,兩者價格差異十分大,2.5吋750G的硬碟大約與3.5吋2T的硬碟一樣貴。
至於老電腦,磁碟I/O是電腦系統最大的效能瓶頸,花點些錢換顆新硬碟,能為你帶來更流暢的操作體驗。 單臺3.5吋1TB容量硬碟正式上市,是資料儲存領域2007年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各家硬碟大廠,如Hitachi、Seagate、WD與三星,紛紛正式發表1TB大容量硬碟。
- 更有硬碟廠商指出,其實大容量機種在台灣的銷售量一般般,所以常有較晚引進、近貨量等因應動作出現。
- 與一般智慧型手機相比,1 TB 儲存空間等同約 16 支 64 GB 的 iPhones 或 Samsung Galaxy 裝置。
- 雖然這些硬碟都具備1TB容量,但定位不同,效能表現與耗電量也不一樣。
- 1 TB 也差不多是 4 部 256 GB 的 Windows 或 MacBook 筆電,不過系統軟體已占用了一部分儲存空間。
- 這是市場分析研究組織,統計電腦系統與硬碟機廠商出貨量得來的結果,相信出乎各位預料吧!
可想而知,1TB硬碟對於數位內容產業、視訊監控領域、3D美工設計等產業,儲存高畫質影像檔案、電腦輔助設計(CAD)等大型圖形檔案、關鍵商務記錄、電子郵件、資料庫,以及檔案伺服器等資料,都相當有幫助。 雖然市面上的1TB硬碟,皆採用垂直寫入技術,但各家廠商產品的硬碟架構設計亦有所差異。 這些因素會對硬碟的耐用度、耗電量、傳輸速度等產生影響。
繞了一大圈可以發現,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大容量硬碟,因為真的沒什麼東西好裝的。 特別是小於1TB這類容量,部分玩家似乎很不以為然,認為是已經快消失在地球上的產品。 但是實際拿來安裝作業系統、應用軟體了不起吃掉100GB,還有大把剩餘容量可以用來塞各式資料檔案。 基於這點就不難想通,為什麼所謂的主流硬碟容量還是在500GB~1TB之間,和大家所認為的2TB、3TB飛來飛去,好像很普及的印象完全相反。
▲以WD Caviar Blue 500GB(WD5000AAKX),搭配PCMark 7來測試比較,SATA 6Gb/s機種在新舊介面上的效能表現差異。 除了總分外,比較各子項目數據不難發現,兩者互有高低且差距都落在5%內。 這結果可視為正常的測試誤差,也就是難以比較出傳輸介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