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長老教會介紹

天主教允許中國信徒祭祖、祭孔,是歷經幾世紀的禮儀之爭與政權間的張力下,入境隨俗的一種生存策略,這與來到台灣的傳教士們因進入「邊陲視角」,開始對殖民主義有所反省、推動信仰的本土化,形成鮮明對照。 台灣的基督教發展,始於19世紀後半葉,1859年,西班牙籍的天主教道明會郭德剛和洪保祿神父抵台傳教,隨後於清光緒年間被劃入廈門教區,後因中日戰爭等因素,台灣於1913年終於成為獨立教區。 緊接著道明會腳步的,是蘇格蘭長老教會的巴克禮牧師,和加拿大長老教會的馬偕牧師,兩人先後來台一南一北,以醫療與教育雙管齊下展開宣教工作,成立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台灣長老教會 Taiwan, PCT)。 1970年代之後,長老教會基於入世的倫理觀而在台灣民主化過程扮演重要角色。 長老教會的政治關懷,以呼籲政府保障人權、實行民主為主要訴求,直到1990年代開始,才正式宣稱主張台灣獨立。 除了教會組織常以正式宣言、聲明來表達立場之外,在過去三十幾年的時間裡,大部分的長老教會信徒也逐漸成為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的忠實支持者,近十年長老教會更常被認為是台獨立場最堅定的團體之一。

台灣長老教會

總會尚包含隸屬總會常置委員會下的事工委員會與數個組織機構。 依據2016年的教勢統計,目前全台共有1277間教會(包含950間堂會、243間支會),信徒總人數高達25萬8千餘人,主日聚會人數約12萬餘人。 台灣長老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有『南部教會』與『北部教會』之區別,分別由英國長老教會與加拿大教會派遣宣教師,但均屬於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系統,1951年合併,但至今仍有北部大會(虛級化)。 1977年8月16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籲請政府「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此為當時台灣地區首度以團體形式公開發出台灣獨立聲音,之後,引發親國民黨政府的教職人員反對通過接納〈人權宣言〉為總會文件,並於當年北部大會議場中熱烈爭辯。

台灣長老教會: 教會訊息

初抵台灣的長老教會的外國牧師們,受到本地人的排斥,被丟石頭、潑大便,備受侮辱;初抵台灣的國民黨則受到熱烈歡迎。 在台灣近現代史上有兩個影響台灣很深的團體,他們原先都是外來的,一個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另一個叫做中國國民黨。 1913年大正9年),羅馬教廷始將台灣與澎湖(即日屬台灣)脫離廈門代牧區,獨立設置台灣監牧區,教務仍由道明會神父所主持,教座則設置於高雄。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台灣天主教會轉為日本籍神職人員負責。 長老教會在台灣的政治民主化的立場上,有一定鮮明的色彩,或至少,熟稔台灣歷史的人都有此一印象,這也是為什麼在這次的事件中,大多數的台灣人都能直接將此事件連結為政治仇恨殺人事件。 茂林部落教育資源僅有茂林國小,作為前教育工作者,詹忠義憂心於族語傳承困難,「孩子離開部落後,都只會講華語。」他認為政府的族語教育政策方向雖然正確,但方法不對,看不到效果。

  • 」清楚異象的引導下,忠孝路教會經歷了耶和華滿滿的祝福:教會逐漸脫胎換骨,在穩定中更新、轉型、成長;主日聚會與奉獻均有明顯的成長。
  • 下午嬰兒父母統籌排球賽程,讓全部落一起分組打球,最後有獎品分給大家。
  • 其會徽主要由長老宗的共同標誌「燃燒的荊棘」,加上會名的臺灣話白話字組合而成。
  • 一生功行隆崇,對於弘法利生、政策宣導、僧才培育、國際交流、公益慈善、賑災助等志業之推展不遺餘力,更秉持佛陀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弘願,誓志弘傳戒法,因此讚頌會場透過「菩提 道影」影片回顧老和尚重大事蹟,俾使大眾緬懷長老畢生 弘法利濟廣布善緣之巨偉事蹟,繼而師法並發揚光大。
  • 它的歷史根源可以上溯至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生來台在南部及1872年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牧師在北部所開展的宣教工作。
  • [來源請求]臺灣衛理會主要是在1949年國民黨撤退來台後由原在中國的衛理公會傳入,1953年在台北正式建立台北衛理堂,1963年招開首屆臨時年議會,建立南北兩教區。

他說,希望茂林語聖經如同新譯本、現代中文譯本等聖經版本,貼近現代語言。 後來魏頂上因成績優秀保送至師範學校念書,畢業後便回到部落教書,一教就是40年。 他剛開始教書時,政府仍在推行國語政策,常有國語指導員到學校巡堂。 他說,當時不知哪來的靈感,彷彿上帝給他智慧,讓他看見若單純只用華語教書,幾十年後族語就會消失,因此他很早就盡可能用雙語教學。 當時他不會羅馬拼音,就想辦法用注音符號拼音,教學生基本的族語字詞。

台灣長老教會: 電視產業的沒落,不是過度競爭,是「沒有競爭」:是政治問題,也是人性

82歲的魏頂上是退休國小老師,儘管已屆高齡,他仍聲如洪鐘。 平時他除了忙著直播族語教學,還幫忙政府編寫族語認證及文化歷史相關教材,經常為了審查教材南北奔波。 他也曾跟著政府代表團到各個國家,與當地原住民進行語言及文化的交流。 台灣長老教會 他是武麗珍、劉蓮花及詹忠義三位長老的老師,也是許多族語老師的老師。 在無數宣教師的熱心事奉及本地傳道人與信徒的積極參與下,長老教會通過醫療、傳道、教育、社會服務等方式,一步步在全台灣各地立下教會的根基,並藉著小會、中會/族群區會、總會的設立,逐漸走向組織化、自主化的階段。

  • 各教會報佳音的時段是最特別最溫馨的時刻,凌晨3點開始挨家挨戶傳報佳音,一排排長龍的火光,真是美極了。
  • 當我們全國正在慶祝與紀念宣教150週年之際,感謝上帝,有許多機構/教會/牧者/兄弟姊妹樂意以奉獻方式參與150週年各…
  • 他說,希望茂林語聖經如同新譯本、現代中文譯本等聖經版本,貼近現代語言。
  • 今日台灣的天主教會,共分成七個教區、一個宗座署理區、主教十七位,其中包括單國璽樞機的這些主教,均由教宗所敕封。
  • 1月22日主日適逢正月初一,舉行新春稱謝聯合禮拜;1月29日舉行第十四屆長執改選,當主日也是聯合禮拜。

1865年6月16日: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馬雅各醫生來台在南部(臺南市中西區)成立第一間教會(看西街教會)及第一間醫院(新樓醫院)。 11月26日為九合一選舉及「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公投的投票日;雖是已是11月,南台灣仍然天氣晴朗、豔陽高照。 位在協和里的高雄中會茄萣教會作為高雄市茄萣區第0150投開票所,特別提供空調讓選務人員能不受炎熱之苦、專心服務。 茄萣教會牧師游文傑受訪表示,營造美好環境和參與公共制度是教會持續推動的,也期待透過服事與見證,有助於台灣選舉文化更新。 蘇振財更直言,有些教會以社團法人組織來領導教會,「這是一個不定時炸彈!」他表示,成立社團法人是方便開奉獻所得且避稅,對於財務的進出有所依循,但財務的使用決定權卻多由牧師決定,這不是長久之計。 他建議成立財團法人,財務進出都需由多人組成的董事會來決策,才不會在財務管理上產生太大的爭議。

台灣長老教會: 主日直播/ Live broadcast more

因此,翻開長老教會歷史,都是充滿了為信仰真理和自由而奮鬥的史實「荊棘焚而不毀」乃成了全球長老教會共同的精神象徵。 魏頂上目前正繼續翻譯馬太福音,並希望用茂林語修訂之前的魯凱語《聖詩》。 身為族語老師,他期盼年輕人考族語認證不只是為了升學,還要真的會說、會用。 他表示,語言代表的是文化與身分認同,曾經見證不同時代語言政策變遷的他呼籲:「要在自己的家裡與部落練習我們的語言。」他認為一個人要會講三種語言:出生地的語言、國家的語言及世界的語言,千萬別學會了國家及世界的語言,能與更多人溝通後,卻忘了真正可以代表自己身分的族語。 在南部創辦長榮大學、長榮中學、長榮女中,在北部辦淡江中學、真理大學、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馬偕醫學院及聖經學院。

台灣長老教會

1945年,台灣進入戰後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日籍神職人員被全部遣返,台灣天主教會的教務改由華籍神父主導,但監牧再由道明會會士擔任。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之後,由於中共新建立的共產黨政權為無神論治國,有不少本國及外國籍的天主教徒及神職人員離開中國大陸,其中的大部分來到台灣。 除了在台灣服務的修會增加外,台灣本地與大陸華人來台的神職人員也逐漸取代外國籍神職人員,成為台灣天主教會發展的主力。

台灣長老教會: 台灣黑政治圖鑑/為國家機器鋤奸,黑白兩道跨的竹聯幫精神領袖陳啟禮

[來源請求]門諾會於1948年出現於台灣原住民的醫療救援項目中。 1949年10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政府敗退到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無神論政策使許多中國大陸的教會撤退到台灣,形成今日教派林立,這些新進教派流入使官話和合本聖經成為主流,打擊早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語言本土化政策。 新進教派主要在人口密集處與學校吸收成員,偏遠地區幾乎沒有設立據點,但有時會用一種稱為短宣的形式實施零星的鄉村傳教活動,通常效果不佳。 1950年的美援政策讓一些教會從事發麵粉的社會工作,因此被譏為麵粉教,此時盛行將麵粉袋加工成內褲使用,至今仍然可以找到印有中美合作的加工內褲。 藉基督之名,對原住民展開濫殺,原住民口少了近一半,多數躲到深山裡避難。 而「鄭成功屠殺原住民」之事,其實是因為原住民襲擊並殺害了鄭成功的部將林圯及其部隊,因此鄭成功才展開反擊。

但是這種文化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衛理公會、臺灣聖公會等教派並不盛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百卅餘年來在台灣表現,就是這種精神的寫照。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在1865年6月16日,由英國籍宣教師馬雅各醫師(Dr.James L.Maxwell)在台南市開設醫院從事醫療傳道開始。 這也是台灣第一次接觸到西方醫學,並驚奇於西方醫學與傳統中醫的不同。 1872年3月7日,加拿大籍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牧師(George Leslie Mackey)開始在台北淡水傳教,奠定台灣北部宣教的基業。 後來陸續有多位宣教師和醫師來協助馬雅各醫師,使得醫療傳道的工作在台灣南部地區得以順利推展開來。

部分信徒亦發表〈一群長老教會信徒對「罷昌聲明」之回應〉,表達對少數牧者擅自以牧職發表聲明的憤怒、震驚、憂傷、不解。 然而,這些澄清並未引起廣泛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亦始終緘默,並未對「支持罷免黃國昌」提出反駁。 不同於基督教在中國漫長的發展,始終必須仰賴政權的態度,透過與官方的往來和合作,甚至透過與東印度公司來拓展宣教路線,天主教與長老教會在台灣並沒有與中央政權打交道的需求,傳教士深入民間、落腳偏鄉和原住民部落,落地生長的信仰。

台灣長老教會: 教會消息

【編按】高雄市茂林區,右鄰台東縣延平鄉,南接屏東縣三地門鄉,為魯凱族聚居地。 近年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Ngudradrekai(魯凱)中會於茂林區推動茂林語、萬山語及多納語的聖經翻譯,並有台灣聖經公會的翻譯顧問從旁協助。 本主日禮拜後假二樓副堂舉辦成人主日學,課程內容為下週的讀經進度(創世記8-13章)。 聖經乃是在漫長歲月中透過口傳、書寫與編輯的過程才成書,因此,聖經讀者需要「解文以還道」,即在讀經前對當時的時空背景與字義有所認識(包括對經文中JEDPR不同觀點的注意與對照),以便更容易明白上帝要透過經文給我們的亮光。

台灣長老教會

長老教會從此在一般社會大眾的了解中,就是街頭運動的常客,台灣獨立的忠實支持者。 雖然教會也涉入不少弱勢關懷、環保等議題的社會運動,但是予人最深刻印象的仍然是「很會喊台獨」。 這意味著教會的政治關懷開始流於口號化、空洞化、僵化,缺乏開展力,更無法擴大影響力。

台灣長老教會: 奉獻方式

直到第25屆總會通常年會,以235票贊成、49票反對及10票棄權,才通過接納《人權宣言》為總會文件。 1971年12月29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國是的聲明及建議〉一文,建議政府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 1973年3月20日,海外牧師黃彰輝、黃武東、及林宗義醫師在美國發起「台灣基督徒自決運動」。 對於在台灣的基督徒來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這個名稱,也許是最熟悉的教會名稱之一。 因為這個已137歲的教會,是現存的基督教教派中最早到台灣宣教、建立教會的;同時她不止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基督教教派,而且與台灣社會的互動也最為草根與深入。

但也有如長老教會或校園團契可能落在中間偏右位置上的;僅有少數神學研究者、長青團契、基督徒學生運動等團體,是以左派理論來審視或進行信仰反省。 這場對抗的影響也延續至今,特別是在國家與文化認同上,包括近年應對中國威脅的態度、以及如何回應習近平上任後,連部份合法的官方三自愛國教會都遭迫害的情況,也都沒有共識。 諷刺的是,後來重回普世教協的長老教會,延續70年代三大宣言和信仰告白的精神,堅持對主體性的追求,以及宗教自由不能妥協的原則,反而成了以信仰反共立場的真正繼承者。 解嚴後,台灣獨立議題仍然是禁忌,直到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諸多事件的衝撞,台灣獨立的言論才獲得自由。

同年6月2日,高雄中會發出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聲明,台南中會隨後聯名,再度引發爭議。 2鍾茂成1966年4月-1970年曾任職新營、牛挑灣、虎尾、高雄新興、柳原教會、長榮中學校牧,基督教論壇報社長。 本主日舉行聖禮典,為程品瑜、王宸汝、張淯羚三為姊妹施行洗禮,歸佇基督耶穌的大家庭;並接納蔡綉專、黃照敏姊妹成為本會陪餐會員。 從行政體制上來比較,以「代議共和」為原則的長老教會,有別於採「主教制」的羅馬天主教會,或採「會眾制」的公理宗、浸信會。 聖誕節是布農族人的大節日,是大家團聚歡樂的日子,早早於10月份就練習聖誕晚會的節目,於11月份開始佈置教堂及自己的住家,於12月1日同時點亮聖誕燈。

1952年8月7日,台灣建立聖統制,正式由原有的傳教區體制轉為教區制;而台灣的教區數目,也逐漸由原本的1個監牧區,增加至7個教區、1個宗座署理區。 1971年尼克森密訪北京,長老教會眼看台灣國際地位不穩,人心震盪,因而發表了《國是聲明》,認為台灣有一千五百萬人來自不同背景、見解不同,但台灣同為家鄉,人民有自決權利,並要求國民黨政府全面開放中央民意代表改選,國民黨內部須改革。 來台灣南部的宣教師多屬英國長老會,在北部的則多屬加拿大長老教會,因為同屬長老教會而有合併之議。 台灣長老教會 雙方差會代表與台灣本地教會代表乃決議,在1951年3月7日合併成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隨即加入普世基督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和世界歸正教會聯盟(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台灣長老教會 Churches)。

台灣長老教會: 主日學消息

長老教會並在台灣民主關鍵時刻表達重要看法,1971年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呼籲「人民自有權利決定他們自己的命運」,建議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1975年發表〈我們的呼籲〉,針對各種宗教、語言迫害,提出建言。 1977年發表《人權宣言》,呼籲「台灣的將來應由台灣住民決定」並要求政府「在國際危急之際,面對現實,採取有效措施,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用「釘根本地、認同住民,以焚而不毀的宣教精神」,建立出一個新台灣的宣教價值。 當時基督教的學生組織主要有校園團契、學園團契、長青團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長老教會青年團契),受到政策影響這些組織在公立學校不得成立社團,但實際上並沒有因此消滅而是轉為地下化經營(俗稱地下社團)。 臺灣聖公會在行政體系上雖屬美國聖公會所轄,但實為自立自養教區,設有聖約翰科技大學。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