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被體制認可的裝置藝術形式,同時對傳統藝術觀及變動社會中的光怪陸離進行顛覆。」比之鄰近社會條件類似的韓國、日本裝置藝術家單有歷史批評,主體性的討論不足,台灣藝術家顯得前進許多。 總體而論,捷運是一個「載體」,承載了人類的藝術、文化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記憶與人的交流。 高雄捷運不再只是一個交通運輸系統,它還引導民眾親近藝術,提升生活品質,完成旅行的夢想;換言之,高雄捷運最大的特色還在於「捷運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公眾化」,每一車站內都設有公共藝術品,搭乘捷運欣賞藝術勢必成為未來一項新興的休閒活動,最後也將成為南台灣的新人文地標。
宜蘭除了童玩節與雪隧拉抬了當地旅遊外,宜蘭火車站前的幾米廣場,更是最近熱門的觀光景點。 融合了許多幾米在其繪本裡的人物與場景,讓搭乘火車出了站的人,各個充滿驚喜,甚至開車來玩的,也會特地找個停車位,下來拍照。 其實我認為,這邊厲害的不只是妖怪,而是其創造的周邊商品與餐飲。
台灣裝置藝術: A區: 城市●華爾滋 Urban Waltz
「公共藝術」的設置,讓每一座站體,成為城市美術館中的一個展示間,以藝術彰顯著在地故事,也使整個城市成為一座得以動力連結的大型美術館。 本文將以前述的定義為基準,從「公共藝術」在公共場域的藝術實踐切入,探論台灣在「公共藝術」命題上及發展上的一些問題。 2005年,僅餘的五間國立師範學院:臺北師院、臺北市立師院、新竹師院、臺中師院及花蓮師院,皆改名為教育大學;同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這是臺灣第一個非師範體系大學所成立的藝術教育研究所。
自然,裝置藝術本身也在變化,例如,當代裝置藝術不再是對傳統的博物館展覽的一種反叛,相反,已經成為博物館的寵兒。 最初以反對博物館永久收藏為其宗旨的“環境藝術”(也就是裝置藝術),也被“招安”,進入博物館的永久收藏藏品名單。 在深入了解作品維護事宜之前,我還很天真的認定裝置或互動藝術和畫廊或美術館借展一樣,會投保,再由保險公司支付作品毀損費用。 台灣裝置藝術 實際上,藝術節、燈節這類型政府發下來的案子,合約簽訂時就會有保固與維修條款,修復費用都包括在作品創作費中,展期內也會要求限期復原。 近年來,地方主導的藝術節蓬勃發展,其態勢不下於前幾年台灣各大文創園區雨後春筍般的特展。 這類型的地方藝術節多取法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與瀨戶內海藝術祭,日本的藝術祭起源是沒落小鎮希望藉由大型活動來活絡當地,促進觀光的同時也能夠重新改善基礎設施,凝聚在地人民情感並吸引外移的居民回流。
拉阿魯哇族近年來透過復振貝神祭(miatungusu),創作樂舞等多元媒介推廣珍貴藝術文化。 該族在藝術表現上,以揉皮技術揉製皮衣、皮帽、皮褲等男子服裝,加以貝殼、鈕扣或繡邊裝飾織為主要特色,其衣背上綴有四條四色線條,由左至右分別是黃、綠、白、藍,象徵家族及族群向心力。 太魯閣族的紡織技藝精巧細膩,擁有豐富的色彩與多樣的圖騰線條。 菱形是太魯閣族具代表性的圖騰,經常呈現在其編織上,菱形就像祖靈的眼睛,庇佑著代代子孫。 此外,木琴是太魯閣族獨特的樂器,以Re、Mi、Sol、La四個音,彈奏出美妙而豐富的太魯閣族音樂,並且配合歌謠發展出不同形式的舞蹈。 賽夏族傳統藝術創作,多以苧麻紡織、刳削木工、竹工製造、製葫及製革工藝、結網和織帶、籐竹編器等為主,在色彩呈現上,黑、白、紅為其傳統色彩,交錯變化而成的苧麻紡織品,以及矮靈祭(paSta’ay)中呈現的各氏族臀鈴、肩旗等祭儀物品,更是該族具特色的藝術表現。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為了提倡臺灣民間外臺戲曲,推動「外臺戲曲演員功底強化計畫」,集結全臺優秀戲曲團隊並首度與各縣市政府的文化節慶合作,一同將臺灣最獨特的外臺戲文化呈現給眾人。 首屆成果展演將以「水月劇場」為名於 2023 月津港燈節隆重登場! 1 月 15 日將由秀琴歌劇團進行一場開幕演出,隨後在 2 月 8 日至 12 日連續五天,邀請了春美歌劇團、明華園黃字、日字、星字戲劇團等知名戲曲團隊帶來 11 場野臺好戲,在燈火中以傳統文化歡慶兔年新春。 擅長機械動力的藝術家葉柏青在赤兔製造所設計出《1/2鏡月》,以及連成巷常設的作品《月之流域-星河》也再度帶領觀覽者邁入浩瀚星河。 其中,從平面的《草衣》到立體裝置的《水色》,楊明迭都嘗試將可能轉瞬間消失的自然現象與個人情感共同交融,化為封存記憶片段的畫面或物件,闡述了柔軟與堅硬、消融與顯現之間的感官共鳴,進而衍生出一連串人們如何追尋諸多流逝事物的可能想像。
台灣裝置藝術: 城市甘泉 Urban Oasis
1980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立音樂學研究所並設置有音樂教育組,乃台灣第一個音樂教育碩士。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亦在1993年各自成立美術學系;次年,高師大再成立了音樂學系。 而2002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成立了美術教育博士班,乃臺灣第一個藝術教育的博士學位。 台灣裝置藝術 來自臺灣的林子堯,從學生時代就深深迷上馬賽克藝術,他認為馬賽克超越繪畫、設計,在作品還沒有完成之前,永遠不會知道將呈現出什麼樣驚人的效果! 在這次的作品「潮‧南」中,林子堯將台灣文化中的藍白拖製作成一種新時尚,將鞋子創作在沙灘上,邀請觀者一起脫去繁重的鞋,解放雙腳來感受南迴與大海的魅力! 當你面向一望無際大海的同時,也能感受你的足跡與當地文化的交匯。
「我在這裡沒有遇到靈魂,但是我有我的故事要說。」林羿綺以這段難人尋味的句子開啟《運行針:曼谷》這件在泰國駐村時完成的影像作品,透過採集當地鬼魅與都市傳說等親身經歷的敘事,交疊串聯城市的影像畫面,如同正在運行的針來回穿梭,逐漸拓展並打破敘事裡的空間,重新尋找彼此的鏈結。 吳宜樺《裡外急轉彎的D場景 》作品彷彿是一場災難後的現場,日常熟悉的機車等物件如化石般被水泥凍結,部分物件被繪製上如電影特效的綠幕顏料,影射當代數位文化裡大量氾濫的合成影像景觀如何穿透我們的日常感官,呈現人工智慧時代下被風化的消費文化景觀與當代人存有經驗的極端虛構性。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防疫期間,當代館首度推出「藝術宅在家線上導覽」服務,即日起只要上傳至FB或IG,並加上「#穿孔城市」、「#城市百景計畫」,便有機會獲得展覽免費票券,詳細活動資訊請參考MOCA 官網或FB粉絲頁。 這些活動參與者從5歲幼童到80歲阿嬤、從路人到文化工作者、從社團到校園、從高捷公司的臨時約聘人員到董事長,也從地方鄉鎮市長到中央部會首長,大家都有動口到動手的不同程度參與,相同的是在藝術氛圍中感受到的創作驅動力。 由杜象藝術公司依著「行動美術館」的概念,將原本高雄縣內的八個車站分別以所在地的三個行政區橋頭、鳳山和大寮作為發想,進行公共藝術設置。
台灣裝置藝術: 美學筆記:認識「裝置藝術 Installation Art」!
各大美術館常設展示的「空間裝置」藏品早就成為普遍的現實,其中有關於「Dia Foundation」在紐約州Beacon地區的新館典藏,更充分顯現此類作品的「美學」能量。 同時,讓我更感興趣的是「Dia」的新進年輕館長,正在積極開發這些「曾經為反藝術作品商品化而存在的」現地/限地裝置藝術,如何在這個時代能被運用和轉入潛在市場,為美術館籌募營運資金。 在這個過程,一所「當代與其歷史」的藝術機構如何能不「產物」化而違反藝術家企圖,同時又能成為可以被交換和擁有的「藝術」? 現代的「公共藝術」,強調為特定地點量身訂作的特質,「量身訂作」的定義,約可略分為三個主要面向:1)針對不同的空間屬性創造作品,以達成作品和空間高度的對話與互動;2)呈現空間所在區域的社區特質,深入居民共同情感的核心;3)強調社區民眾的參與及認同。 因此「公共藝術」的價值,不但在於作品內在觀念的呈顯,藝術家對地區歷史、地理、風俗、意識形態等文化脈絡的援引、消化能力,以及作品與空間、環境、觀眾的互動關係,都是「公共藝術」在創作領域中可以自成體系的重要原因。
願台灣文化可以成為世界體能豐富的一位球員,畢竟400年的台灣史就是近代世界史的縮影,國家隊的形成應該從學術基礎做起。 如何做出一件裝置藝術能符合市民需求、完整化市民生命經驗之文化詮釋藝術品,這些都依至平時「田野調查」之落實、民眾文化的深入了解。 也許不同於歐洲人,中華民族對於「學術」的系統不擅長,以至於僅能跟隨西方建置之思想和方法論的腳步再前進,而無法對於人類史趨勢獨領風騷。 台灣的經濟取向、國際依附論述和文化國族認同論述,也許因為重視多元民主自由下難以統整,且對於政策實踐之方法論等學術理論也過於疏離鬆散,而文化認同主體意識始終是國家前進根本,經濟實力和國際情勢變化不允許台灣再繼續裹足不前了。 這些無非是平時學術基礎的實踐、要深入文化現象需要時間去書寫論述和解釋,過程中找到「前瞻性願景」的假設。
〈群魔亂舞〉包含政治批判、宗教觀察、享樂主義與俗艷風;〈物質狂歡〉羅列裝置藝術中的多元媒材與模擬、虛擬式場景的應用;〈幻影天堂〉討論攝影、電視機、投影機、光能、動影等技術,如何被使用到裝置藝術中;〈迷離異境〉為「互動式」作品,意圖透過親和力的互動方式,拉近藝術與大眾的距離;〈肉身覺醒〉則為「行為藝術」型態的作品。 一九六九年出生的姚瑞中,有著該年紀台灣「學運世代」共有的社會責任感,身為裝置藝術家、策展人、藝評人,他身上背負這片土地所賦予的十字架:「放眼本土,胸懷國際」,落實到現實中,就是以堅強的意志力,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寫出四十六萬字的《台灣裝置藝術》一書。 蒐羅三百多張圖片,紀錄一九九一至二○○一年的十一年間,台灣本土藝術家發表過的三百多件作品。
台灣裝置藝術: 傳統表演藝術列表
不過他的作品在國外比在國內受歡迎的多了,這說來有些吊詭,但大概也是我們太習慣生活中每天發生的怪事,陳界仁的作品反倒提醒我們這點。 其實陳界仁也不算是社會運動的狂熱份子,不過假如你是極度厭倦社會亂象的人,那他的作品應該會激起你神經活絡的樣子。 延續上篇台灣現代經典藝術家,這次要介紹的當代藝術家分別是:林壽宇、謝德慶、陳界仁、席時斌以及徐瑞憲。 他們與上篇現代藝術家最大的差別,除了在於多元媒材的使用之外,現代藝術過去強調與古典主義的對抗,而當代藝術則多元的處理當今全球化爆炸性的議題,更深入的以創作者角度詮釋社會樣貌。 自從台南市長黃偉哲上任後積極推動文化藝術的城市觀光和行銷,而要從文化行政到「文化治理」的路上還缺乏甚麼呢? 黃市長理想中的文化立市(文化古都)與台南市民心中的理想城市也需還是有落差!
- 至此,臺灣各師範院校中的藝術師資培育學系已全數調整為非師資培育學系,但各校轉型後的音樂學系,及部分不具備師範院校背景的一般大學的音樂學系,在大學部或研究所階段設有學籍分組或教學分組的音樂教學組、演奏教學組等,延續了音樂師資培養的功能。
- 就考驗當局者文化詮釋力和政策實踐能力了,其中又如何落實「文化公民權」以至於使民眾心中的台南市,不只是台南市長心中的台南市更是每個人心中的台南市,也許公眾能參與討論便是解藥。
- 如此,讓每個篇章既可以獨立也能夠相互關聯,而這對於時間分割細碎的現代閱讀者來說,不但更方便和實際,也有助於讀者對台灣裝置藝術的多樣風情和多向關照,迅速地的看出一個具體的輪廓。
- 近年來,「以廢創新」的故事正不斷在國際精品時尚界發生,主因來自全球環保意識抬頭,各種國際環保公約、全球宣誓,陸續祭出各項條款牽制著全球產業發展,進而促使低碳、低污染、低廢棄、3R(Recycle、Reuse、Reduce)等關鍵字,成為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時,也必須通盤考量的營運目標。
中國最早詩文總籍《詩經》即是中華民族祖宗智慧,中華民族藝術與政治密不可分,正是儒家禮樂教化。 生在經濟鼎盛之年,台灣音樂和創作最高峰的年代,每年都有時代性的音樂台灣許多知名歌手出身的年代,大家都有朗朗上口的一首歌,而中華民族之文學一直與音樂是合身的。 然而產業西進,甚至中國文藝產業興起後許多歌手和創作者都西進中國,屬於民族的創作越來越少,共同記憶歸屬消失。
今年,陳松志取得了美國ISCP駐村的機會,我不知道他能勝過其他這麼多位優秀創作者的「現場審查」原因是甚麼? 從形式的角度來看,公共藝術在公共場域必需是明顯的、特出的,在紛雜的戶外環境讓其藝術創意成功\的被民眾感知。 一般大眾並不預期在開放的戶外空間看到藝術品,公共藝術在高樓建築、街道傢俱、廣告看板環伺的戶外環境中,若想引起觀眾的注意,有效傳達創作的觀念,進而導引觀眾與作品互動,公共藝術就必需比在美術館、畫廊等單純的室內空間所展示的作品更具「觀念傳達」或「視覺審美」的說服力。 從「設置」的層面思考公共藝術,無疑是目前台灣大眾對「公共藝術」的理解,也是絕大部分藝術家創作執行的方向。 九○年代台灣的「公共藝術」浪潮,塑造了雕塑品進入都會開放空間的高峰;而「裝置藝術」以其與地點、空間高度對話互動的創作特質,與「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執行需求相互合拍,成為「藝術下鄉」的前鋒、各類藝術節活動不可或缺的嬌客。 台灣裝置藝術 「裝置藝術」擅於「場地」與「時間」的運用,配合「現成物」的裝置,經營出具觀念價值的藝術作品。
70-80年代之間有鄉土文學論戰催促著民主化之本土意識和主體性。 而1972年文資法也正式設立掀開文資保存之序幕,在此之前國民政府由於內外政經上的危機沒有太多關注人文溫度的部分。 台灣在日治時期的「殖民式」文資保存,再經國民政府「再殖民式」的文資保存,文化資產僅是政治目的下的筆桿,並無太大的主體溫存。 台灣裝置藝術 藝術家邱尚為以南迴地區青壯年人口外流為發想,製作大型金屬裝置,作品中呈現兩張對視凝望的臉是取自「呼喚」、「相約」之意,代表家鄉對在外子女親情的思念與呼喚;也融入大鳥部落的傳說、地域、產業及海洋文化等在地意象。
台灣星巴克首間社區共榮門市(Community Store)於1月5日在花蓮台泥DAKA園區內的花蓮和平門市正式開幕。 台灣裝置藝術 為響應此全球計畫,門市內過半數夥伴為花蓮原住民族,咖啡圍裙更縫上部落圖騰織布,並邀請泰雅族、魯凱族藝術家在店內創作多項藝術裝置,同時提撥一定比例門市營收予深耕在地的慈善基金會,投入當地急難救助基金。 台東縣政府提升南迴能見度,辦理南迴藝術季活動,並設置14件裝置藝術品與民眾互動,廣受好評,作品也成熱門打卡景點。
因此,台灣獨有的將「複合媒材/體」(mix media)誤作為藝術類項(Genre)稱謂的現象,甚至僅作為「複合媒材運用」此種連類項都不是的雕塑或美工設計的「材料運用」,這樣的認知當然會孕育出懷疑砂石塵土不能被美術館典藏的價值正當性。 百年來困擾台灣藝術家的「西學中用」問題,時至今日仍是青年創作者揮之不去的幽靈。 在龐雜作品的整理中,他仍看出了時代在藝術家身上所流動的血液。 如第一部份的〈群魔亂舞〉,政治批判、歷史反諷的作品形式與深度成為不可磨滅的特色。
女性的裝扮代表著青蚵嫂(採蚵婦女),而男性則是工人的象徵,把高雄早期的人民生活以輕鬆愉快的方式來表達。 80年代 台灣裝置藝術 我們提供各種情色饗宴,幫助勞苦功高的中小企業掃除生意障礙,商人既爽到又賺到 … 而台灣裝置藝術之興起,梅丁衍指出,主要自80年代起,一群群自海外歸國的藝術工作者將西方藝術概念引進國內後,才開始呈現出比較明確而長足的 … 《台灣裝置藝術》無論在藝術性與歷史意義上,都將在台灣藝術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台灣裝置藝術: 台灣新生報
2016年,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併入了國立清華大學;2017年,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兩碩士班整併,宜花東及屏東地區最後一個藝術教育研究所走入歷史。 在這個各媒材領域具不同價值觀的購藏會議委員聚集、無法辯論的辯論過程中,我認為是陳松志自己提出的「藝術」定義和邊界,超越了媒材觀(我很樂觀地認為),使他的作品有機會成為一項值得國家典藏的藝術。 在這個契約關係中,清楚釐清了幾個關鍵事實:這堆「木料」(媒材)只是藝術家創作的一部分;這件作品必須在藝術家親身參與裝置的條件下才成立;影像紀錄不是藝術作品自身,但卻是經過藝術家同意授權的取代物/代表物…。 在這契約附加條款中的字句,回答了我前述所問的何謂藝術問題,以及收藏技術與價值的問題,也同時讓「空間裝置」藝術成為國家典藏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 創作者希望在這個古老文化技藝不斷流失的當代,透過作品提醒及傳承給下一代,再次編織生活記憶,找到新的時代脈絡。
- 「巨蛋計畫」是一件互動參與型作品,日本藝術家磯崎道佳Isozaki Michiyoshi以透明的塑膠膜搭建一座圓頂巨蛋,巨蛋內裝的各種拼貼、裝飾,則將透過工作坊的舉辦,邀請民眾一同參與製作。
- ※ 本服務提供之商品價格 、漲跌紀錄等資訊皆為自動化程式蒐集,可能因各種不可預期之狀況而影響正確性或完整性, 僅供使用者參考之用,本服務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 升逸主要生產熱壓板,過去主要以椰子等植物性纖維為原料,研發製造各式板材運用於不同空間,在午洋的邀請下也開始為廢棄衣物找出新用途。
- 陳昱良考量到當地是風頭水尾的環境,為了讓裝置藝術能永遠保留下來,製作材質是以不鏽鋼條及鋼網作為骨架、水泥砂漿做塑形,表層以亮釉磁磚、陶片及傳統抿石子工法為主,並嵌入陶盤壺蓋點綴造形增加趣味,再搭配鏡面玻璃材質構成外觀主體,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視覺感受。
- 展出作品《直角》不走大鳴大放路線,當你以為走進空無一物的展間,透過開關門,會接收到不同的光和聲音效果,用內斂而沉靜的方式,帶著觀者一同感受「私密」與「敞開」之間的微妙拉扯。
- 來自臺灣的林子堯,從學生時代就深深迷上馬賽克藝術,他認為馬賽克超越繪畫、設計,在作品還沒有完成之前,永遠不會知道將呈現出什麼樣驚人的效果!
地方政府可以公開接受文化活動、公共藝術建設提案、地方創生、文資保存再利用,鼓勵藝術家、藝術團體、文史工作室等公開提案之參與研討會和管道。 並建立公民參與式的回饋評分機制且給予獎勵,以落實文化公民權,並適時引導民眾捐款、贊助。 南島語族分布範圍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而台灣是南島語系國家中語言歧異度最高的,美國地景藝術家Amador創作結合台灣及紐西蘭南島文化的內涵,運用南迴的地貌與素材,以沙雕及疊石呈現圖騰的樣態,與這片土地和在地人文產生情感的連結,藉此創造出二個文化間的相互對話。
徐甄羚補充指出,每一個國際精品都有自己的品牌故事、理念,環保意識抬頭之際,品牌商便想告訴消費者:時尚不等於浪費,過季或廢棄衣物可經由回收、改質、再造,並賦予不同功能與時尚樣貌重新回到門市,因此新製成的物件還必須存在看得見的廢棄回收的痕跡,讓消費者親眼認證品牌ESG故事的真實性。 時尚感的展示空間內,舉凡衣架、層板、裝飾積木,都是國際精品追求永續,將 ESG 可視化的展現。 一步步研究出複合材料融入塑膠的有效方法後,他們再次面對一個前所未見的大難題──品牌想將改性後的材料變成一個可說的故事。
捷運紅線一路往北,從R13凹子底站至R21都會公園站,由蔚龍藝術有限公司帶領,組成十位藝術家團隊(朱宇明、可樂王、楊文霓、劉育明、郭瑞祥、林武成、戴威利、董陽孜、蘇志徹、林麗華),期望藉由公共藝術的表述,讓民眾深切地感受便利的捷運交通結合公共藝術後所產生的幸福氛圍。 鄒族具有優異揉皮技術,傳統藝術多展現於身體裝飾,常見於鹿、羊、羌等獸皮縫製的男性衣、褲、帽、鞋等,而以羽毛裝飾的皮帽則為該族最顯著特徵。 近年吸收他族工藝技術,逐步發展出極具文化特色的木雕、皮雕、竹編等藝術展現。
一九九○年代是台灣政治、社會、經濟等各個面向皆蓬勃躍進的時期,如此氛圍下,台灣當代藝術家搭上了全球化的浪潮,以西方概念為骨,本土體驗為肉,在裝置藝術類型上大鳴大放。 然而,隨著作品目不暇給、花樣百出而來的,卻是「拿來主義」(直接套用西方藝壇概念)、「看不懂」、「人人皆可為之」等各種批評之聲接踵而至。 水下藝術的「海底郵筒」裝置漁礁,今天(3日)在澎南浮潛秘境對外發表,除了具海底收信外,最重要是海底珊瑚礁與硨磲貝等海洋資源復育的水下藝術人工漁礁,成為澎湖水下的新亮點。 澎湖縣政府旅遊處表示,澎湖美麗的海底世界,千變萬化,多彩繽紛,配… 與展覽同名的作品〈目不見睫(Eye Sees No Lashes)〉是最符合主旨的創作,高2.4公尺的人偶穿著飄逸的長裙,裙子上印有藝術家本人的臉龐,長長的藍色假髮則垂墜在地和臉上的眼睫毛連在一起。
台灣裝置藝術: 自然饗宴
鄭木連對玻璃情有獨鍾,原本冰冷印象在作品中卻讓玻璃注入新的生命;作品中使用的木材多為邊料,或者洗衣板及砧板等充分利用。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處廣場,一群人端坐在教堂前的階梯上,隨著時間移動,這些人一個個倒下,甚至還被肢解了! 這是巴西藝術家Nele Azevedo的行動藝術,成千上萬的「冰人」在戶外隨時間融化、崩解,讓人了解「全球暖化」現象的嚴重性,呼籲人們珍惜… 全台三大平地森林園區之一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去年6月正式開園,提供服務,昨(14)日正好滿1週… 園方也特別設計「天日曬鹽」DIY預約活動,以玄武岩板為底,淋上特製濃滷水,搭配天日曬鹽道具組「鹽鏟」、「鹽收仔」與「鹽簍」,只要適度日照與微風吹拂下,反覆來回輕耙,即可體驗傳統日曬結晶鹽,相當有趣。 台鹽總經理陳世輝、台南市觀旅局副局長林國華、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陳煜川、七股區長顏文穗等人為七股鹽山大型裝置藝術季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