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類餐廳供應的菜餚多為家常菜,也有部分是食材較好、可供宴席的菜餚,此類餐廳日後逐漸壯大為今日台菜餐廳的主要類型之一,但因第一種類型餐廳的消失,也讓大多數人遺忘了台灣曾有的酒樓宴席菜。 然而,與今日眾多電視烹飪或美食節目主持人不同,傅培梅的崛起與種種成就有其特殊的時空背景與政治條件,她所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著名食譜作者、烹飪家,更適切的說法或許是:一名中華廚藝的教育者與宣傳者。 在傅培梅影響力最大的1960、1970年代,正是國民黨政府與對岸共產黨政權互爭中國正統地位,並在國際上積極爭取盟友之時,中國傳統文化對居於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而言,具有重要的象徵性意義。 傅培梅在各國僑界教授中國各省菜餚,扮演中華烹飪藝術教育者的角色,其重要性正在彰顯台灣就是中國正統文化之所在,這點在1969年傅培梅最早出版的《傅培梅食譜》中可明顯看出。
「在台灣的中國菜飲食」也逐漸成為建構歷史記憶、身份與抒發思念的方式。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在此類型的台菜餐館中,目前仍營業者以「青葉」年代最久,自1964年營業至今。 青葉甫在中山北路六條通開業時即在招牌上標示,其供應的是「台灣料理、清粥小菜」,主要開業者沈雲英女士曾在1970年的訪談中表示,最初是有不少華僑抱怨吃太多全席大菜,想換清淡的口味,她因此決定以稀飯、小菜為主,提供人們在宴客菜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而對於什麼叫「台灣菜」,經常也是參考客人的意見,加入不少新作法。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當時受歡迎的菜色包括醬油煎魚、滷肉、三杯雞、蔭豉蚵等,這些也是同時期餐廳中較受歡迎的台菜。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青葉不僅是餐廳,之後也成立食品公司,著名歌仔戲演員楊麗花便是青葉的股東,經常作為青葉食品廣告的主角。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歷史與經濟因素造就了今天的日本時尚,但同樣不能忽視的,是那些和石津謙介一樣將美式風格與概念引進日本的人物。 這些人往往不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服裝設計師,而是企業家、雜誌編輯、插畫家、音樂工作者。 在資訊、技術知識與貨源等方面都面對艱鉅挑戰的時代,這些開路先驅發揮想像,在「複製品」上精益求精,成為重視品質、重新詮釋細節而自成一派的大師。
部分標榜台菜的餐廳空間大、可舉辦宴席,同時有唱歌、魔術、電子琴等表演節目。 此種餐廳與日治時期的大型酒樓類似,均為能夠宴客兼舉辦娛樂活動的場所,不過娛樂活動從日治時期的藝妲表演、吟詩,轉變為歌舞或雜技演出,部分餐廳的演唱歌曲仍保有台語或日語歌曲演唱的節目。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台灣四面環海,但新鮮魚蝦海產並不如今日所想像的如此盛行。 這是因為漁業設備、冷藏冷凍設備與交通建設等尚未發達,在炎熱氣候下,易腐的水產不容易經由長程運輸送到距離沿海較遠之處,因此僅沿海地區或河溪岸邊等地才較容易吃到水產,也因如此,較好的魚類往往不是日常食物,而成為宴席上的珍饈。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Mr.書桌】
換言之,「台菜」在戰後隨著多個中華菜系進入台灣與興盛,被納為中華菜系系譜上的一支,本地地方菜改以「台菜」之姿,在1960年代重新站上新的飲食版圖,也有了新的消費群、競爭者、定位與相關論述。 從另一角度可討論的是「菜餚類型」的概念,每一種類型儘管各自有其特色,但在界定這些類型時,重要的是其邊界(boundary),也就是與其他種菜餚類型的區分。 例如,湘菜、川菜、泰國菜均以辣著稱,但三種菜餚的「辣」又有所不同,這些不同不僅構成彼此間的界線,也正凸顯三種菜餚類型的特色所在。 因此,如本書首章即敘明,在討論「台灣菜」的意義時,要討論的不僅是「哪些菜餚、烹調方式為台灣菜的特色」,更重要的是這個菜餚類型是在何種社會條件下被界定而出。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政治體制與統治者的改變,明顯影響到對台灣地位的認知,也連帶影響台灣地方文化所被認定的所屬體系與文化特徵。
- 1962年10月10日台灣第一家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開播,傅培梅在「幸福家庭」節目的烹飪單元擔綱,展開39年之久的電視主廚生涯,是台灣目前歷時最久的烹飪節目主持人。
- 原住民運動的興起可溯自1980年代的兩次「還我土地運動」,1992年原民運動提出憲法的「原住民族條款」,主張正名、自治、保障土地權、設立專責機構等要求,主要希望能夠將法案中的「山胞」等詞修改為「原住民」、將被迫使用的漢名改回原本的原住民名字,及振興原住民語等。
- 另外,隨著環境與食安議題在全球受到關注,環境正義、都市農業、氣候變遷,及食物的道德議題等,是另一重要的新興主題。
- 只是有一項意料之外的障礙──此時來回機票每人要價六十五萬日圓,約等同一部新車的價格。
- 藉由當時的新媒體─電視─及食譜的傳播,無論是本地台灣人或來自不同中國省分的觀眾,均有機會採借其中的菜色於家中餐桌上,更迅速地達成中國多省菜系的傳播、融合與在地化,藉由家庭餐桌上的多元融合,對台灣日常飲食產生深遠影響。
- 儘管無法調查究竟有多少家庭的餐桌上曾經出現了傅培梅所傳授的菜餚,她的影響仍不可忽視。
而在 1980 年代後,隨著第一種類型台菜餐廳的消失,清粥小菜台菜館因為符合大多數台灣人的生活經驗,逐漸被認為是「台菜」的主流。 第二種型態的台菜餐廳在 1960 年代誕生,是當代常見「台菜餐廳」的源起。 宵夜與午、晚餐的差別之處不僅在營業時間及菜色,消費者亦有所差異。 不同於午、晚餐為一般用餐時段,宵夜時段的消費者為半夜仍在外未歸者,除了在深夜仍須工作者如需輪班的各種工作者、計程車司機、部分媒體從業人員等外,更多的是在夜總會、舞廳等深夜營業場所工作的男女與應酬的生意人。 整體來說,這些宵夜時段的消費者在當時輿論中常被視為社會地位較低的階層。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大師圖書聯經出版】「臺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台灣菜」的定義與展演,涉及多層面的政治與文化議題,同時每個人自身也有相異的經驗與認知。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如何將鑲嵌在歷史中的個人們,與整體的大歷史脈絡與社會變遷進行對話,並進而產生意義,使「台灣菜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再僅停留在個人經驗式的答案,是這本書希望達到的目的。 AB – 本文回溯日治至戰後初期「臺灣菜」概念的起源及其文化展演,說明此概念出現於日治時期,且「臺灣料理」一詞早於「臺灣菜」出現。 雖然著名酒樓供應之臺灣料理事實上包含中國各地風味,但日人、酒樓經營者刻意將之凸顯為一文化分類,以與日本料理、西洋料理乃至支那(中國)料理有所區隔。
就像帝國與料理裡提到的,當時民眾的食物基本上就和世界其他角落的窮人們吃的差不了多少。 比起料理方式,大家更在乎的還是燃料怎樣使用最為節省,因此粥、湯仍是菜餚的主流。 此種對原住民菜描述的兩大特性:充滿族群刻板印象、刻意強調菜餚與族群性的連結,用意在強化族群的差異與特性,以使族群的界線更為清楚,而這兩大特性在客家菜近二十年的發展中,其實也有十分類似的表現。 橫跨歐亞大陸、融合數十民族的飲食特色,透過食物、茶酒的稜鏡,對俄羅斯十二個世紀以來飲食文化的探索,帶領讀者一窺俄羅斯此一北方大國的飲食風貌,呈現了俄羅斯飲食歷史的複雜、古怪與趣味。 韓國從二十世紀初被日本殖民,歷經二十世紀中葉最慘烈的內戰,然後國家分裂。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美食祕境
如經濟日報記者宋梅冬在一篇〈如何開設中餐廳〉的分析報導中談到兼營宵夜場的利弊,就認為「宵夜食客良莠不齊,酒後易生事端」,且「宵夜毛利雖然較高,但呆帳比例也很高」。 此種餐館設備簡單,亦無表演,但仍可作為朋友小酌、小型宴客的場所。 雖曰是「小型宴客」,但在1960年代,絕大多數台灣家庭均是自行烹煮三餐,除了工作所需的應酬之外,一般人僅有壽宴及婚喪喜慶時機才會外食,因此即使這些餐廳未必有華美的裝潢,「在外請客吃飯」已充分顯示出主人的慎重,也在能力範圍內準備合宜的可口菜餚。 而在沒有宴席的時候,這些餐館也可以提供簡單的家常飯菜,即為日後人們所熟悉的「清粥小菜」餐館。
對都市居民來說,雖經濟能力不一定允許到大酒樓用餐,但相對而言仍有較多機會購買店鋪中販售的食物來搭配,也可到較廉價的飲食店購買餐食。 例如,新竹文人黃旺成在擔任公學校教師的時候,月薪每月十七圓左右,但從他的日記可以看出,不僅常與同事到酒樓小酌,也經常叫外賣到家裡享用。 他在日記中提到的菜色如:冬菜肉、鴨仔湯、鴨仔麵線、頭髓炊粉、雞麵等。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中太 RJE電湯匙 長電湯匙 500W 台灣認證 煮水 CO25
東京市政府尤其在意這座城市的耀眼明珠──銀座,因為他們知道觀光客會湧向銀座的高級百貨公司和時髦餐廳。 銀座的社區領袖已將所有可能會透露出戰後貧窮景象的蛛絲馬跡全數抹盡,甚至還將木質垃圾桶改換成具有現代感的塑膠材質。 一九六四年夏天,東京正準備迎接成千上萬名為奧運而來的外國賓客。 這個主辦國希望呈現出一座從二次大戰廢墟中重生的未來城市,當中有四通八達的公路、現代主義風格的體育場館區,以及高雅的西式餐廳。 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 此時街上已不復見老式電車,取而代之的是流線型的單軌列車,將旅客從羽田機場快速送進市區。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國防部上(12)月底宣布軍售台灣「火山機動布雷系統」,目前已經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1個月後正式生效。
-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國防部上(12)月底宣布軍售台灣「火山機動布雷系統」,目前已經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1個月後正式生效。
- ……如今我們卻無法清楚描繪屬於他們的臉譜,這除了說明文化侵略的可怕外,更讓人對原住民的未來感到憂心。
- 而人們對國族菜的界定,一方面反映了群體對自身的認知與希望向外人展示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認同衝突時基於便利性而產生的象徵。
- 有著品牌塑造大師美譽的他,不止步於創造年輕人喜歡的時尚,而是更進階地思考如何讓全日本人接受美式時尚。
- 入圍巴美列捷福(Baillie Gifford Prize)非虛構寫作獎、《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好書 這次,芭芭拉.
從介紹的菜名來看,儘管其中有部分是以原住民語言的稱法來指稱該菜餚,如「朗應」、「包厚窩撈」等,但也使用了布農粿、布農年糕、山地粿、小米珍珠丸子等漢人飲食文化中的概念來命名,反映出漢人仍為本書預想的主要讀者,故藉由這些稱法來讓讀者較容易理解菜餚的型態。 而從1990年代至今,三十年間飲食研究領域有了非常豐富、多元的長足發展,包括博物館學、科技與社會、飲食哲學、飲食倫理觀點的導入等,都已累積相當成果。 除了以個別國家為主題的飲食研究外,以亞洲區域飲食視角、移民研究,或從文化遺產視角進行的研究都有顯著成長。 另外,隨著環境與食安議題在全球受到關注,環境正義、都市農業、氣候變遷,及食物的道德議題等,是另一重要的新興主題。 餐飲業的發展與社會變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清粥小菜餐館的興起也有其原因。 在夜生活愈益絢麗之際,也有許多酒店供應清粥小菜作為宵夜,同時間還有歌唱表演,有的餐廳在晚餐之後甚至有十二點以後的「宵夜」與凌晨的「小宵夜」時段,可見當時伴隨台灣貿易與經濟成長的,還有通宵達旦的都市夜生活。
這也說明了,菜餚類型的「命名」,正是一個基於「區辨」的需要而有的行為,當區辨的需要不存在,菜餚的「類型」便不再有意義。 在殖民時期結束、大批中國多省軍民來到台灣後,「台灣料理」一詞已失去存在的脈絡,「台灣風味的地方菜餚」之概念,隨著政治情勢的變遷,其意義重新被轉化,被納為中華菜系下的一支。 如謝世忠的研究指出,在原住民相關展覽中,原住民經常被呈現為:一群住在遙遠山區的快樂原始人,住在用茅草或石塊搭建的屋舍內,打獵或捕魚為生,年輕女孩對遊客十分殷勤,年長女性均有刺青,每天都在跳舞與喝酒。 然而,這些介紹文字顯然是脫離現實的,無論是展示或食譜,對原住民文化的介紹極為簡化,遑論對各不同族或部落的差異多所著墨,更完全沒有提到當代原住民的現實生活情況,可以說這些對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描述與族群特性,僅是一種將原住民過於浪漫化、脫離真實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