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慾6大分析

前面说明的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是最为广泛而完整的说法,因为函盖了五官所接触到的所有境界;但是五欲,另外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指财、色、名、食、睡等这五种粗重的贪欲。 所谓财欲,就是指贪爱世间的资财,甚至为了追求财物,杀、盗、淫、妄等等的大恶事都做得出来;或者是悭吝而不肯布施,因此而下堕到三恶道中受苦,这就是财欲。 所谓色欲主要是指对男女色的年轻俊俏、美貌身材,或是娇媚韵味等等的贪爱。 第三种是名欲,是指对世间名声以及面子的贪爱,也就是喜欢自己的名声广传,或是想要名垂千古,这是一种属于喜欢沽名钓誉的欲望。 第四种是食欲,就是指贪爱饮食色、香、味的欲望,像有些人希望吃到各地方名贵的食物,例如鱼翅、鲍鱼、鹅肝酱、鱼子酱等等;另外还有些人是天上地下的所有珍禽异兽无所不吃,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造作了无数的杀业。

為了要防止五欲的危害,所以 佛陀就會教導弟子們,應該要向內收攝自己的六根,不要隨意向外攀緣五欲境界。 在《法句譬喻經》當中,佛陀就說了一個偈語,來提醒大家應該要「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法句經》卷1)關於藏六如龜,在佛世時,有這麼一個典故:是說有一位比丘,他獨自一人在樹林中靜坐修行,希望能夠在道業上有所實證。 不過這位比丘,心中的欲望卻很浮動,總是隨著色、聲、香、味、觸等等的境界而起伏不定,像是每天托缽所得到的飲食的好壞,還是天氣的變化,都會讓他的心情受到影響,有時歡喜、有時憂愁,始終沒有辦法安定下來。 這位比丘就像這樣子修行了十二年,始終都沒有辦法得道,他心裡就開始想說:「為什麼我用功了這麼多年,依然還是一個凡夫呢?」有一天,佛陀感應到這位比丘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了,於是就變化成一位沙門,來到這位比丘所居住的樹林,和他一起修道。 根据商务印书馆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七情:人的七种感情,一般指喜、怒、哀、惧、爱、恶(wu)、欲。

七情六慾: 七情六慾 词语解释

在佛法裡面,六情其實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只是六情是比較早期的翻譯用詞,後來就都翻譯成為六根了,例如在《大智度論》中有說:「六情、六塵和合,故生六識。」(《大智度論》卷68)這裡很明顯的是在說六根和六塵相觸而出生了六識,所以可見得在這裡的六情指的就是六根。 這五塵境界,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因為有情眾生的如來藏心中,含藏有許許多多的貪、瞋、無明等等的煩惱種子;也因為過去曾經把這些境界不同的韻味,熏習到如來藏心中去了,所以當這些色、聲、香、味、觸等影像出現的時候,相應的貪、瞋心行就又重新出現了。 有句諺語說「色不迷人,人自迷。」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大智度论》认为六欲是指色慾、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慾”。 (6)情欲,即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

七情六慾

对比两者所记载的内容不难发现,七情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最明显的不过是“喜、怒、哀、乐”四种情愫。 当然“忧、惧、爱、憎、欲”也是人每天都会有的心理反应,只是人们一贯喜欢说“喜、怒、哀、乐”罢了。 七情按《禮記》的觀點指喜、怒、哀、懼、愛、惡、欲,按儒家的説法是喜、怒、哀、懼、愛、惡、欲,按佛教的説法則是喜、怒、憂、懼、愛、憎、欲,而醫家的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 東漢哲人高誘的理論是:「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其中「死」不是一種欲,而「不死」才是人們的一種強烈的欲望。 這種欲望也就是人們說的求生欲。 佛教的“七情”竟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把欲也放在七情之末。

七情六慾: 七情六慾成語典故

七情六欲总称人的情感和欲望。 在佛教典籍《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六慾則指性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和人相欲,把“六慾”定位於俗人對異性天生的六種欲望,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情欲”。 而一般世間所說的六欲,則是把前面所說的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再加上意識相應的意境法塵的欲望,來合稱為六欲。 這也是因為後代的眾生,隨著時代的演變,不再像佛世正法時期那麼專注於內攝修定;反而是心性浮動,很喜愛思考,想像各種法塵境界的差別相,在修行的時候,同樣也經常貪著於定境法塵等的意識境界,但是這樣卻離本心越來越遠,煩惱反而越來越多。 所以在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外,再加上對法塵的欲望,這也是有道理的。

七情六慾

为了要防止五欲的危害,所以佛陀就会教导弟子们,应该要向内收摄自己的六根,不要随意向外攀缘五欲境界。 在《法句譬喻经》当中,佛陀就说了一个偈语,来提醒大家应该要【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法句经》卷一)关于藏六如龟,在佛世时,有这么一个典故:是说有一位比丘,他独自一人在树林中静坐修行,希望能够在道业上有所实证。 不过这位比丘,心中的欲望却很浮动,总是随着色、声、香、味、触等等的境界而起伏不定,像是每天托钵所得到的饮食的好坏,还是天气的变化,都会让他的心情受到影响,有时欢喜、有时忧愁,始终没有办法安定下来。 这位比丘就像这样子修行了十二年,始终都没有办法得道,他心里就开始想说:“为什么我用功了这么多年,依然还是一个凡夫呢?

但古人认为人在“怒”和“哀”这两种情绪“将至而未至”之际,也就是情绪还没到“怒”和“哀”的饱满状态时,中间还会产生“惧”,所以六种情感又被细分成了七种,这就是“七情”的由来。 另外所謂「戒」,本來就是有自我克制防備,或是禁止的意思。 因為超越常態的七情六欲,只會讓自己的身心狀態變得雜亂無序,甚至於產生病苦,或者是因此得罪了他人,而遭受到很多不好的後果,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其實最主要就是從色、聲、香、味、觸、法等這五欲六欲而來的。 因為面對種種境界的時候,心中生起了對於境界的苦樂受,或者是違逆得失的想法,因此就連帶產生了七情等的種種情緒。 其實一切有情眾生的根本,同樣都是本不生滅、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性的第八識如來藏。 除非到有一天,能夠依止三寶修學,而且明心見性之後,才能夠如實現觀到這些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的;而這一切問題的根源推究起來,就是因為凡夫的心中有無始無明以及一念無明的緣故。 而在有情眾生覺悟這個道理之前,大多不會覺得自己依因緣所生的六識心是虛妄不實的;也不會覺得自己所追求的五欲六塵境界,只是虛妄不實的影像;所以就會覺得人生在世就是要寶愛自己,能夠了別境界的六根、六情以及六識心,把握短暫的人生,盡情地享受五欲之樂,這樣才算是不虛此生而了無遺憾。 像是最近很流行講究美食,以及種種奢華的享受,就是這樣的心態,而完全沒想到像這樣追求五欲之樂,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七情六慾

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 “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人存活于世,想要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都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 所以后来就有人把这概括为“ 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共六欲。

”有一天,佛陀感应到这位比丘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了,于是就变化成一位沙门,来到这位比丘所居住的树林,和他一起修道。 佛陀这时就对比丘说:“你看世间人,还比不上这只乌龟呢! 当乌龟遇到危难的时候,还知道要收头尾四肢。 可是大部分的世间人,却完全不知道无常鬼就在身边窥视着,随时准备要夺取自己的生命,却还不断恣情地放纵自己的六根,追逐外在的五欲六尘,造作种种恶业,而使得烦恼魔、死魔等有机可乘;因此就不断地随着业力的牵引,在六道中轮转,无止尽地遭受百千万种的苦难,而没有休止的一天。 ”佛陀接着就说了这首偈语来劝告比丘,要“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 ”这位比丘听闻了世尊所开示的这个偈语之后,忽然间心开意解,他就断除了对世间五欲贪求的心念,而专注地用功修行,因此在不久之后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七情六慾”,或者是把慾字下面的心拿掉,而说为“七情六欲”。这一般是用来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但其实这并不是佛法中的用语,在传统的佛法里面,只有六情五欲的说法,而不是说七情六欲。我们就先由佛法中的六情五欲来探讨,然后再来说明七情六欲的部分。 其实不仅仅是二乘解脱道,要“收摄六根,防意如城。 ”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也同样是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 譬如《大宝积经》中,有经文说:【是菩萨能摄护身口意业及六情根,常起善业。】(《大宝积经》卷九十四)只是菩萨的智能较为深利,不但能够看穿六根以及五欲的虚妄不实,明了一切有为法都有如梦幻泡影一般;并且知道六根、六识以及六尘,都是由本心如来藏所生,与如来藏平等平等。 所以并不会像二乘人那么畏惧面对五欲六尘,也不会在五欲六尘的境界上来用心,而是在犹如梦幻的境界中行菩萨行、作梦中佛事,摄受众生同向佛道。 「七情六慾”,或者是把慾字下面的心拿掉,而说为“七情六欲”。这一般是用来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但其实这并不是佛法中的用语,在传统的佛法里面,只有六情五欲的说法,而不是说七情六欲。我们就先由佛法中的六情五欲来探讨,然后再来说明七情六欲的部分。

  • 「七情六慾」,或者是把慾字下面的心拿掉,而說為「七情六欲」。
  • 因為面對種種境界的時候,心中生起了對於境界的苦樂受,或者是違逆得失的想法,因此就連帶產生了七情等的種種情緒。
  • 而在有情众生觉悟这个道理之前,大多不会觉得自己依因缘所生的六识心是虚妄不实的;也不会觉得自己所追求的五欲六尘境界,只是虚妄不实的影像;所以就会觉得人生在世就是要宝爱自己,能够了别境界的六根、六情以及六识心,把握短暂的人生,尽情地享受五欲之乐,这样才算是不虚此生而了无遗憾。
  • 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
  • 所謂財欲,就是指貪愛世間的資財,甚至為了追求財物,殺、盜、淫、妄等等的大惡事都做得出來;或者是慳吝而不肯布施,因此而下墮到三惡道中受苦,這就是財欲。
  • 所以即使是從世間法來看這七情六欲,也還是應當要戒止的;而如果是真的想要走上福德與智慧都具足的解脫道路,那麼更是得要從克制、戒止這些欲界粗重的七情六欲開始。

所以在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外,再加上对法尘的欲望,这也是有道理的。 「七情六慾」,或者是把慾字下面的心拿掉,而說為「七情六欲」。 這一般是用來泛指人的各種感情和慾望,但其實這並不是佛法中的用語,在傳統的佛法裡面,只有六情五欲的說法,而不是說七情六欲。

七情按《礼记》的观点指喜、怒、哀、惧、爱、恶、欲,按儒家的说法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按佛教的说法则是喜、怒、忧、惧、爱、憎、欲,而医家的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六慾是指人類與生俱來的一些心理反應。 不同的學術、門派、宗教對七情和六欲的定義稍有不同。 但是所有的說法都承認七情六慾是不可避免的。

若赤白色若黄白色若黑色若赤黑色若青色若青白色若桃华色。 无智愚人见此等色没溺迷醉。 修目高眉细腰纤指相好端严。 威仪欲者有人著威仪恣态行步汪洋扬眉顿脸含笑娇盈便生爱染。 言语欲者有人但爱语声若闻巧言华说应意承旨音词清雅歌咏赞叹悦动人心。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