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證法師不可不看詳解

2017年1月27日,農曆丙申年除夕,福智比丘僧團住持交接,如證和尚將肩負十六年的住持職務交付如淨和尚,此係實踐日常老和尚於1999年6月11日正式宣布的「住持輪任制度」。 為迎接這一歷史時刻的來臨,如證和尚特地從2016年12月1日起,親至各學分支苑說明輪任制度的緣起及勝利。 2017年10月27日,福智僧團釋出一份由鳳山寺前住持如證法師、如俊法師、如起法師、如群法師、及福智文教基金會盧克宙總幹事共同說明日常法師圓寂過程的影片。 1988年,日常法師返回臺灣募集款項重新標點、校正《菩提道次第廣論》;該版本為法尊法師翻譯《廣論》以來首次新版,總共發行3000冊。 之後,他應廣化法師邀請受聘為南普陀佛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並於該學院正式開講《廣論》。 1972年,日常法師於美國佛教會駐臺譯經院,講解佛教經論,並受紐約美國佛教會邀請隨仁俊長老赴美東弘法,駐錫大覺寺;同年冬天,印順法師前往美國紐約療養,日常法師曾短暫擔任他的侍者。

如證法師

後際即究竟即如來也,位雖有三,無不以止觀二心,以辨極果。 萬德洪名,即是果,世豈有無因之果,所謂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果不二,始終一如,觀不離止,止不離觀。 般舟三昧,即是常行三昧,九十日為期,始終不坐不臥,亦名佛立三昧。 若三昧功夫修成時,佛則立現在前。

如證法師: 為什麼你的善行,會感動別人?

倘生疑惑,即不得入,故云疑亦復如是。 汝若常懷疑惑,蓋覆真性,諸如斯輩,則為閻羅死王之所指揮,受獄卒差吏所繫縛! 又如猛獅子之搏麋鹿,欲求其解脫,無有是處。 吾人自無始至於今日,疑惑之根深厚,欲求勿疑,實為甚難。 但在世雖有疑,常當隨喜善法,切不可以因疑惑之因緣,而喪失般若之妙法,譬如於歧道,十字街前,岔路甚多,究竟以誰為是,以誰為非,務須自具擇法之力,惟以利好者行之,謂自要於己有好處者,則無庸疑惑,即勇猛精進前行可也。

隨所受味,即知如於夢幻中得味,若得順情美味,不起貪著,違情惡味,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味,不起分別意想,是名修止。 應作是念:今所受味,實不可得。 內外六味,性無分別,因內舌根和合,則舌識生,次生意識,強取味相,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 反觀緣味之識,不見相貌,當知受味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如證法師 隨所聞聲,即知聲如響相,若聞順情之聲,不起愛心;違情之聲,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聲,不起分別心,是名修止。 應作是念:隨所聞聲,空無所有,但從根塵和合,生於耳識,次意識生,強起分別,因此即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故名聞聲。

如證法師

文字如舟筏,觀照如駕駛,實相如彼岸,此約觀以明極果也。 涅槃經廣辯百句解脫,以釋大涅槃者,涅槃則止義。 涅槃經中,如來性品第四十二迦葉菩薩,殷勤啟請,求世尊重為廣說大涅槃之義,世尊為之廣辯,共有百句,各各不同,悉皆顯大涅槃,解脫真義,但文字太繁,不能盡述,茲略錄一二,以供夫閱者之參考。 譬如以月喻面,不得求其眉目;雪山況象,不可覓其尾牙,故大涅槃解脫,實不足以百句為辯也。 如證法師 涅槃所以約止明果者,因其涅名不生,槃名不滅,不生不滅,即是止,止即定義,故涅槃以止而明極果也。

如證法師: 如證法師:建立根本道場,共創殊勝共業

今既以止觀為正行,則其餘諸法悉皆為助行矣,但以專一不雜為美,切不可三舊兩新,是為至要。 第二種名著中根衣,如迦葉尊者,乃世尊之弟子,此云飲光,其光能遮蔽一切之光,故號飲光,其家頗富,出家後,即行頭陀,謂行苦行也。 梵語頭陀此云抖擻,謂抖擻塵勞煩惱也。 行頭陀之法,共有十二,大概不出衣食住三種。 謂食有五種:第一乞食,謂乞求他人之食而食,不自烹煮,行之能折伏我慢,為學佛人應做之事,所以謂之乞士。

  • 故觀者,乃斷惑證真之正要,最初入手,非伏煩惱不可,煩惱伏,則斷之易也。
  • 言九想者,(1)觀胖脹想,如前面有可愛之男女美色,假觀此人即已命終,心想死屍,於頃刻間,見其胖脹,如皮囊盛風,異於本相,是為胖脹想。
  • 我總在想,一生當中能夠有個小小的僧團。
  • 這時,日常老法師走過來問我:「東西都收拾好了沒?」我說:「收拾好了。」那時好像是有一樣東西我沒洗乾淨,又被老法師講了一下。
  • 我今既已修禪,復為五欲所障蔽,此為大賊,急當遠之。
  • 1996年,梵因法師接任住持,再來是淨明法師、淨遠法師。

今行人,能常常安住真如法性身中,則為十方一切諸佛,稱歎授記。 授謂聖言說與,記謂果與心期,即是如來為諸菩薩聲聞弟子,授記作佛。 如法華經中:「汝阿逸多,當來作佛,號曰彌勒。」等是也。

掉乃是坐立不安,心口不能專一,六根不能收攝一處,終日隨情放蕩,縱意嬉戲,故名為掉。 悔者,懊悔,亦即悔恨之謂,如人悔已所作之事。 須知悔固然是好,但將此悔,放在心中,朝夕憂惱,因此蓋覆真心,所以成蓋,故須棄之。

如證法師: 世界日報發表聲明向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道歉

貪即貪欲,瞋謂瞋恚,愚即愚癡,此三各有所屬,惟等分一種,則遍收前貪瞋癡三種煩惱,一時一念之中,即具有貪瞋癡,或貪而復瞋,或瞋而復癡。 或三毒對峙齊起,故名為等分煩惱。 八萬四千,亦以貪瞋癡等分為根本,故云:亦得收攝八萬四千,諸塵勞門。

黃俊傑黃教授,還有台大的教授,各位同學,還有來聽演講的大家好,我的學思歷程這個講座邀請的都是名人,這次邀請我來,我接到這個電話的時候,有一點惶恐,那個時候有考慮說可能不要來比較好,為什麼呢? 當知下一行半文,正明執著之失。 若行者,修從假入空觀,見無為而謂入正位以為究竟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 言三菩提心者,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此翻無上真等正覺。 不分而分有三種菩提,對治三種根性而言:一真性菩提,真名不偽,性名不改,不偽不改,名為真性。 以此真性為道,故名真性菩提,此即如來所證佛果菩提。

如證法師: 如證法師:背書的殊勝與方法(二)

此論偈中有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此四句偈,義理幽深玄妙,如來三藏一十二部,無不於此四句中,收攝殆盡。 因緣所生法,即指一切浮塵諸幻化相而言。 能所八法所成之根身器界,皆如幻化,以色香味塵,幻成地水火風四大;地水火風四大,幻成一切根身器界;即是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耳。 我說即是空者,即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之義,謂一切諸法,如空中花,生無來處,剎那即滅,滅無去處,謂於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故云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者,即幻妄稱相之義,依於世諦,說有十界依正,種種差別不同,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故以假名稱之。

經云:破壞浮囊,發撤橋樑,妄失正念,即此義也。 蓋因病故,毀諸戒體如破浮囊,破禪定如撤橋樑,起邪倒心,愛惜膿血臭身,破壞清淨法身,名妄失正念,以是因緣,須對治病魔,當知法不孤起,仗緣乃生。 今病魔由何而起,不無因緣,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不順有病,或飲食不節故病,或時於禪定中,不能善巧調適身心息三事故病,或時守心失慎,鬼神得便故病,或魔所為,或業報發起種種病患。 夫坐禪下文,正明一切病患,惟心所生,在善用與不善用之區別耳。

故於修止觀中,正念昭彰,一念不生,如金剛王寶劍,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我這裡無佛無眾生,不特魔念須放下,即佛念亦須放下,以其魔多變佛形而來擾亂故也。 是知但修止觀,恐於定中,易為魔鬼擾亂,以其全仗自力,故最好於止觀中一心念佛。 念佛即止觀,則可免一切魔事,以念佛仗他力,修止觀全仗自力,為禪宗之斬佛斬魔,悉仗自力,其用功難,不易離魔事,念佛既仗彌陀願力攝持,且正念佛時,有四十里路之光明,魔王即不得便。 若單修禪,則枯木堂前岔路多,未若淨土宗之穩當。

由於你發自於內心隨喜這個善業,種下我們成佛的因,對教法最大的弘揚,都是給你們最大的利益,希望大家能夠珍惜。 所以,建立教法不只是這一生的事情,建立教法是因為你的發心跟你的用心,種下的因,未來無量劫得到的利益,生生世世,佛法會因為這一群人的福報而建立起來的。 不少人閒閒沒事就會去買張刮刮樂試手氣,替自己賺進一點年終獎金,然而有名網友就砸下7.2萬元,去彩券行買了36張面額2千元的刮刮樂,最後也分享結果,並透露這個序號的刮刮樂,中獎機率似乎很高,因為他每張都有中。 故云: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義。

2017年7月24日,福智僧團發表聲明,對指控及流言做出澄清,表示不論是僧團或真如老師,都嚴守三乘律儀。 1989年,華藏講堂正式成立「《廣論》研討班」。 日常法師發行《廣論教學錄音帶》50卷,最後增至160卷。 1973年,日常法師隨侍印順法師,短暫回到臺灣,隨後再度回到美國,並於此後居留紐約十年;其間除在大覺寺弘法外,也常到附近各佛學社團演講。 感恩您的分享,祈請您能多多跟我們敘述,您跟師父在一起的小故事,讓我們未見過師父的人,感受一下師父的慈悲與關愛。 學習廣論的目的是淨化,安定自己的心;而如何在忙碌的過程中,也能夠如法地調伏自己的心。

此書全明止觀下手工夫,為天台宗初心人修證入道最為切要之法門。 如證法師 此總題八字,於七種立題之中,屬單法立題。 修習止觀是法,坐禪法要亦是法,是為單法立題。 止觀法門,為十方諸佛,歷代諸祖,修習坐禪之法要,可謂包括一切。 無畏護法菩提心:一切妖孽惡魔施以破壞佛法,導致破戒殘害眾生讓其痛苦時,我將持以正見,不懼魔之惡力而挺身保護佛法,維護眾生慧命。

如證法師: 「諮詢」黑道 警署:報備須具體 不能籠統帶過

當知萬法唯心,離心之外,別覓一法了不可得。 一切諸法,無不唯心所現,因心成體,心外無法,此心即法界性,圓具萬法,所謂一切法趣此心,是趣不過。 然此心無方隅,無分劑,無形相,無疆畔,當體了不可得,雖了不可得,而諸相歷然。 所謂虛空本非群相,而不拒諸相發揮,所以森羅萬象,無不炳現於其前,雖物物頭頭,萬別千差,而其心湛湛然,寂寂然,了無所有,唯是直心正念,是則不止而止,名為善修妙止。 每見初心人,修學止法,暫時未能將心安住,遂壓捺抑制之,勉強令其止住,強之愈急,逼拶過勞,往往眾患叢生,癲狂者有之,心病者有之,是皆不善於修止故耳! 所以初用功人,勿心急,勿過執。

如證法師

卻法有二,(1)者修止卻之,謂凡見外來一切違順諸魔境界,悉知其虛誑不實,心中不生憂怖,亦不生取捨,但息心寂然,魔自消滅矣! 如智者大師,修觀於天台華頂,魔王變化其親戚眷屬,乃至親愛父母,皆來其前,大師知為魔境,師唯深念實相,安心空寂,了達一切,皆是幻化,本無所見,未幾魔即退滅,此全以止之功夫,卻諸魔羅。 (2)者修觀,若用止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誰為能見,誰為所見,不見有所之相,內外覓求,了不可得,彼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滅謝。 若能如是,則邪不干正,斯時正照昭彰,縱有魔等來惱亂,正可藉此魔事,而作不思議觀。 即此魔境,當體具十界百法,一切法趣魔,是趣不過。

古有一道者,每於水邊林下做工夫,雖久而未獲益,一夜見一烏龜,自水中出,時當夜深人靜,月明星稀,有一野干,往取食之。 嚙其頭,即縮其頭,嚙其腳,即縮其腳,彼野干咬之疲勞,而於烏龜絲毫勿損,野干於是他往。 即喻我修行人也,首尾四肢者,即我人之內六根也。 因為我等眾生,從無量劫來,六根常攀攬六塵,不肯收攝一處,故累生累劫,冤受輪迴,枉遭生死,故為野干所搏食,若能學得烏龜法,則生死不了而自了矣! 道人乃云:「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處且縮頭。」為修行者,當於此為龜鏡。 上來約大乘作法事懺,亦具有理懺,如第十明觀罪性無生。

如證法師: 世界淨宗

前來二種,為上中二根之食,此為第三住清淨蘭若,自不作食,惟受檀越送食,檀謂檀那,越謂超越,梵語檀那,此云布施,謂若行布施,則超越貧窮之海,受檀越供養,此為下品食。 四者於僧中潔淨食,謂於叢林稠人廣眾之中,肅供齋法,謂之潔淨之食,以此一缽之飯,供養十方三寶,乃至施大鵬之鳥,曠野鬼神,然後進食此飯,已屬供養所遺,非己所有,如是則無我相矣,故稱之為淨食,此為下下品食。 住於叢林之下,所謂十指不黏水,百事不操心,筷來伸手,飯來開口,有此等食緣具足,名衣食具足。 下徵起,倘若無此等食緣,則心不能安隱,則不能修道,於道業有所妨礙,所謂身安則道隆,故衣食具足最為重要耳。 如證法師 人生世間,皆有生活,所謂衣食住也。 如證法師 故此三種,為人生之需要,若無衣食,則生活問題,不能解決,學佛之人對於此二,超然物外,衣食不成問題,無所希求,是故較之為衣為食終日忙而不休者,高出萬萬。

九想即九種假想,假設之想,非是實有。 一切眾生,皆以愛欲而正其性命,貪著世間五欲,耽戀沈迷,輪迴生死,無有出期,是故佛令修此九種不淨觀法,使其想念純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貪欲除滅。 言九想者,(1)觀胖脹想,如前面有可愛之男女美色,假觀此人即已命終,心想死屍,於頃刻間,見其胖脹,如皮囊盛風,異於本相,是為胖脹想。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