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了要知道出家的意思,不要被別人提著團團轉,自己要有主,該聽的聽,不必要的不用多聽,打哈哈就好了。 「所以說叫你出家,社會上的學問,不論是科學、哲學、醫藥學,都是形相上的學問,是治標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脫。」老和尚說。 台南 ××寺悟 ×法師,年八十二歲,出家未久,偕同一位在家護法,一個月前由台南出發,參訪台灣各地的寺廟,於昨日來到土城,掛單承天寺。
如果說你到那時候,到此為止擋住了,不跟無明、觸相應的這個受。 你認得了所以生愛是因為無明,現在你認得了,不再生起無明的話,這個愛就不生起。 原來這個都是業感緣起—空,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如得法師開示 所以下面你正確認識了以後,這個不再無明相應。
如得法師開示: 功德山寬如法師和僧團弟子們 10/9台中舉行遍灑三千與開示法會
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 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淨土。 如得法師開示 ● 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
祂深深了解,眾生如果一定要做到這種境界、這種程度、這種標準,那恐怕眾生就沒希望了。 因此祂將要求降到最低,只要你願意念佛,祂就來救你,所以本願念佛很特別、很超越、很殊勝。 如得法師開示 無論對象、無論時間、無論地點,只要你相信念佛、好好念佛,你肯定就能到極樂世界,這是阿彌陀佛慈悲最圓滿的體現。
如得法師開示: 老師的發願
若能跳得過,則好修行;跳不過則無法安心辦道。 故有病苦時,也當勉強自己,多禮佛業障才會消。 不管是為了利他,還是自利,沒有任何一件事會比「找到一位好老師,長期而認真地跟他學」更重要。 這是多生多世的生命裡,唯一最值得追求的事。 超薦法會是一個可報答累世父母恩惠的殊勝法會。 福智僧團如淨和尚從日常老和尚的教誨談起,結合全球疫情、災難饑荒等現況,誠邀大眾誦般若經,為親友用功迴向,為世界祈福。
- ★生爲女身能出家,得遇大善知識,又有安定的道場,應該感到萬幸才對。
- 不要因為癡迷執著,而讓世人驚恐慌亂,造成社會不寧。
- 福智僧團秉日常老和尚教誨舉辦「誦經超薦祈福法會」,為生者祈福,為亡者超拔。
- 第二次大學聯考如得法師成績突飛猛進,總分進步300分,如願進入理想的學系。
例如自己做錯事,心裏就感到很難過,心不能開,一直執著這事,就無法安心辦道。 一切皆是幻化不實的,過了就算了,若執著即生煩惱。 ★修行要掃除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看到別人的缺點,不要起分別心,應先觀察自己,人皆有佛性。
如得法師開示: EO 幸福人生研討班
不要看別人對不對,要自己多反省,看自己有沒有做好。 修是要修自己,依法不依人,要恭敬三寶。 只要是眾生都會有錯,但他哪一天懺悔了,就能改過做好。
也由此因緣,讓自己決心踏上僧侶的生命旅程。 如得法師開示 ★父母生了我們,我們才有知;父母未生我們之前,我們在哪裡? 現在來出家,就是要找條出生死的路,不要再來輪迴。 所以說如果要了生死,就淡泊諸欲望,學戒才不會亂做、才有規矩,認真做、不放逸。 我們談苦行,苦行是我們的祖師、普賢、觀音、文殊、地藏這些大菩薩的行願,今天就照這些大菩薩的行願來修行。
如得法師開示: 法師開示
我們晚上睡覺就像死去一樣,什麼都不知道了;結果第二天起來,馬上又開始執著,看這個東西是我的 ……又開始了。 在開示了苦諦之後,就發起了希求解脫的心,所以在宣說苦諦之後,就應該直接說滅諦,這樣不是更能快速地證滅了嗎? 回答是:佛說的次第,並沒有任何的過失。 在了知苦諦的內容之後,雖然生起了欲滅眾苦、希求解脫的心,但是對於生苦的原因,並不能充分明瞭。
透由老師的法語,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心,擺在該放的地方。 由於我們的心能夠一直放在正確的地方,我們的生命就會不斷不斷地成長,這就是提升我們心靈最好的方法。 福智僧團副住持如得法師,導讀《希望‧新生2【心之勇士】》,除了第二冊的整體介紹外,也回顧了第一冊《希望‧新生【四季法語】》的法語內容,並分享讀者們的學習故事。 要把自己融入這個場景中,如果現在燒熱地獄中,我受得了嗎?
★四生都在不斷輪迴生死,皆因六根害了我們,六根對六塵起貪念,難得自在。 在佛七期間,看能否找出一條了生死的路? 顧肉體就不是在打佛七了,如果太愛惜這個肉體,就無法解脫。 ★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氣,故應福慧雙修。 每個人要把以前所帶的業障消除掉,其方法是:拜佛、念佛、發心做常住工作、不計較,如計較則生煩惱,即造新業;如不計較,我們的福慧就會增加出來了。
如得法師開示: 法師大課 全廣II 第99, 100講複習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具足一切功德,所以肯相信、肯接受、肯念佛的人,保證不會六道輪迴;保證不會受生受死;保證不會墮落惡道;保證一定往生西方;保證一定成就佛道。 這是佛出來擔保,不是其他凡夫眾生可以做到的。 如得法師開示 佛是不可能欺騙眾生的,既然如此,我們就可以安心念佛,安心到西方淨土,最後安心來成佛。 後來,佛陀找到了,這也是你我不會修行的人,唯一可以依靠,免受沉淪惡道之苦的辦法。
出家修行謙說「貧僧」,就是每一樣要愈簡單,才愈有修行;不是愈充足,否則貪念還存在,沒有除去,而他也說他在修行。 一個人如果你自己覺得很珍貴很心愛的東西,你常常串習,對它會有一種慳貪不捨,因為你太過在意這個東西,心裡一直惦記著這個東西,如果它離開,你應該會懊悔難過。 若你死的時候遇到這種狀況該怎麼辦? 如果那時從生到死一直串習一種不捨的心,累積了幾千年,等到忽然失去了,你會後悔,佛法上講的求不得苦,會怨喔! 所以你有什麼東西常常去做供養,不是就這樣叫你給出去,而是練習我們這顆心,等到有一天失去時,你應該會高興點。
這一下子,地方官員開始著急了,總得要趕緊想想對策,妥善安排,如果不儘速處理,恐怕事態嚴重。 這個事件所有罹難屍體也都相當順利處理,照理說,亡者有安頓,生者可調養,各自回歸正常。 偏偏事有蹊蹺,每天夜晚,停放屍體附近住家,老是聽到哭哭啼啼的聲音,不是出現一次兩次,而是好長一段時間;這些居民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司機能作到這一筆生意,可謂是喜上眉梢。
堪布娓娓道來,將左欽寺的現況及處境詳實說了一番。 鎮國寺幾位幹部聽完介紹之後,深覺茲事體大,身為三寶弟子有這個責任與義務,必須勇敢地扛起重建左欽寺的使命。 『佛教靠我,捨我其誰。』想到眾生慧命,理當責無旁貸一肩挑起,不能規避,更要勇於面對,誠心接受,這才是展現佛弟子該有的認知與態度。 從那時之後,一傳十,十傳百,當地百姓人心惶惶。 後來地方官員也聽講了,為了安撫人心,連續好幾年,擴大舉辦超度法會。 這些不祥的傳聞,仍然在坊間到處流竄,不僅無法根除,好像更加嚴重,似乎有擴大趨勢。
★佛教中最怕是非,說是非的就是是非人,是造口業,所以不要說是非,修行就是這樣修出來的。 如果不出家修行,老後即像自己的父母,帶著煩惱入輪迴中。 臺灣女眾很幸運能出家,大陸上很少出家的,念書的也不多。 ★事事都要能明理、隨順人家,才能指導人,否則自己都不能明理,怎麼指導人? 我們出家人,要以佛法、佛理來指導教化別人,否則就成俗化活動,事不能隨順人,就是無度量。
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貪圖安定順境,那樣是不會進步的。 在思惟了三界種種的苦相之後,覺察自己正墮在這無邊的苦海當中,因此希望能從這三界的苦海中脫離,也只有真正出離三界,才能畢竟除苦。 是因為煩惱造業,才生出苦果,若是這苦因不除,是不可能不生出三界的苦果來的,所以進一步就應該了解,什麼是煩惱的內容,這就是為什麼集諦必須在苦諦之後才宣說的理由。 因為這種事情以前都沒發生過,一定是新上任的侍者,所以師父就找了另一位新上任的侍者,問他你今天早上是不是洗熱水,侍者說不是我,師父就問:如得法師你今天是不是洗熱水又用很多水?
對此句有感悟心,仍有這個那個意念浮存,全是基於有個「我」,有了「我」即自私。 ★任運而行,隨緣度日,任何事皆不擔我心,所有衣食住行、是非榮辱,都冷冰冰放下,如此外緣清淨,心中智慧自開。 ★做事要有耐心,把環境擦洗乾淨,也同樣要把自己的心洗滌清淨,邊做事邊念佛,不要放逸,不讓它(意識)跑走了,才能達到身口意清淨。 ★不要太惜身,生病時不要去理它,這是一種考驗,理了它就被考倒。 遇到病痛時,更應體會出人生無常,難免生老病死苦,更應加倍努力修行。
於是他們租了一艘船,抱著雀躍、期待的心情,坐上了船,馬達發動,緩緩離開漁港碼頭。 七月六日下午三點半在同修會集合,四點半出發。 至第二天七日早上八點,由寶蓮寺常住三空法師、法空法師、仁空法師、大願法師,領導蓮友舉行二旬佛事,至十一點半功德圓滿。 ○○○居士,聽你家屬介紹,知道你對家庭有責任,對朋友講道義,作事情有信用,對妻子有仁慈,對父母有孝順,處處證明你是一位人格高尚、做人成功、值得讚嘆學習的好榜樣。
還在學生時期,內心總覺得缺了什麼,從研讀文學、選修哲學、到參加佛門的齋戒、佛七、禪七等方式去探尋。 似乎漸漸找到答案,但還是覺得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 直到值遇常師父、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才開始有篤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