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的NAS在設定上,主要都為Mirror(RAID1)居多,雖說本身具備鏡像的功能,但平時還是要養成習慣,定期抽空確認NAS狀態是否還健康,也定期將存放在NAS的重要資料另外保存到一台外接硬碟上。 幾十年前,IBM一開始研發製造最主要的產品是大型電腦(Mainframe),而Mainframe是採『Client / Server 架構』,所以其實 Server的歷史非常悠久。 雖然後來PC功能愈來愈強大,但企業還是需要依賴Server,才可架構『多人多工』的環境。 其實選 NAS 跟挑男女朋友一樣,沒有一體通用的解答,但是只要分析自己的需求,每個消費者就能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根據小編親身經歷,這邊提供幾個小關鍵。 ▲旅行或是出門在外的時候最怕遇到瘋狂拍照把手機塞爆的窘境,只要透過網路將照片同步到 NAS ,就能釋放手機的儲存空間。
- NAS 與電腦一樣,也配備記憶體用來儲存短期資料,方便使用者快速存取,而目前常見的 NAS 多為 2GB 以上的配置,當系統正在執行的程式越多,需要的記憶體就越多,而具擴充能力的 NAS 也會附有記憶體插槽,可供使用者額外購買記憶體模組來升級。
- 近幾年無論是大家的生活或是工作,都已經邁向「數位化」的趨勢,每個人每天使用的數位裝置非常多,因此從中產出需要保存的檔案量也相當可觀,如何妥善儲存與管理這些「數位資產」也會是大家所關注的課題。
- 評估任一項產品的持有成本不能只從購買價著手,你還得將後續的維護、折舊、損壞及相關配套條件等因素一併考量。
- ▲旅行或是出門在外的時候最怕遇到瘋狂拍照把手機塞爆的窘境,只要透過網路將照片同步到 NAS ,就能釋放手機的儲存空間。
- 但NAS還是有一個共通致命的缺點,就是『資安問題』的風險,相信大家對於「為什麼勒索病毒會一直發生?」的問題仍然抱持疑問,即便現在有些NAS機種有推出針對勒索病毒有效防護的功能,但勒索病毒的問題並不可能根絕,在未來的NAS使用上都需要特別留意。
當你開始用 NAS 之後,對硬碟容量及盤位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 就如同當你用慣了 128GB 容量的 iPhone,就回不去 16GB 的世界。 』,所以無論今天硬碟品質多好,仍然有可能會發生故障,例如常見的『硬碟壞軌』的問題,所以我們建議各位在NAS的使用上,更該注意的是定期維護,不能等到問題發生、NAS讀不到了,才去看NAS發生什麼問題。
nas 壽命: 迷思 6:NAS 市面上百百種,直接衝到頂規,從此就高枕無憂?
意味著市場主流的硬碟容量會不符合你的需要,你需要加價買更大的空間,買更多的硬碟組 RAID,而且還要買 NAS 專用硬碟。 換句話說,使用 NAS 後,你的硬碟都必需購買遠遠大於市場主流的容量及規格,而且還不能只買一顆,這意味當下你買到的硬碟都是相對昂貴、最不具 CP 值的產品! 因為相同的容量在三五年成為市場的主流後,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
如果你的人品夠好,硬體總能不出問題,你就不會有其它費用的支出嗎? 其實不然,最常見的情況是當硬碟容量滿了之後,你不會因此就停用 NAS。 相反,你會為了延續 NAS 的價值,再去買更大的新硬碟! 並將原本舊硬碟的資料複製到新硬碟中,慢慢地你會發現,4TB 不夠了、8TB 不夠了,接著兩槽位不夠用、四槽位也不夠用了。
nas 壽命: 藍光光碟不死!新一代藍光 1TB 容量只要3美元,目標是在 7 年內突破 10TB
此外如果現有資料量較少或是確定未來幾年不會有額外儲存需求,在選擇容量上可以考慮 1 Bay 或 2 Bay 的產品為主,計畫建 RAID 提高資料安全性的人,選購時則需要留意 NAS bay 數是否符合長期需求。 一般人可能覺得 NAS 就是個可以連接到網路的行動硬碟,好像沒有必要特別買一台 NAS 。 其實儲存檔案只是 NAS 的基本功能,只要搭配豐富的軟體套件,NAS 甚至還能變成私有的 Spotify 、個人的追劇神器或是家庭雲端相簿。 除了前面提到,NAS 本身有 RAID 提供資料保護,更需要搭配「備份 份原則」打造滴水不漏的備份機制,也就是「至少備份三份資料」,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的備份媒介」以及「其中之一採異地備份」這三個重點,而上述的需求,可以透過 NAS 完善的應用工具來達成。
而目前市面上常見的 NAS 普遍都具備友善的圖像化作業系統,也可隨需安裝多種應用程式,讓使用者可以打造一個可以全盤掌控、功能客製化的私人雲端主機。 NAS 的硬碟不具備任何 CP 值,因為你是拿現在白花花的錢,超前購買未來注定要貶值的硬碟容量。 而且只要你一直使用 NAS,這個問題就會無限循環。 而公有雲則反過來,你有更多的機會,在未來用相同的費用買到更大的容量。 想想當年 Gmail 剛推出的時候免費的容量是多少? 每種儲存方式當然都有彼此的優劣,至於價格是否合理,當然還是端看消費者的使用需求而定,如果你的資料不超過 15GB 的話,那麼使用 Google 雲端硬碟的免費空間就綽綽有餘,但是隨著資料的增加,就要仔細算算。
nas 壽命: NAS 透過網路為儲存加值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路由器與電腦的網路卡大部份只支援到 1GbE,若 NAS 加裝更高規格的網路介面卡,在區網交換器與使用者端的電腦,也需要同步升級,才能發揮最大效益,但通常會是以大型影音內容為主要傳輸、分享的用戶,才會需要更高的網速。 以 Synology DS920+ 為例,規格上標示的 Intel Celeron J4125 四核心處理器算是 NAS 中效能相當不錯的款式,也能滿足多人同時使用與多個應用程式運行需求。 另外,CPU 架構也會影響軟體的支援性,不同的使用情境也適合不同的 CPU,一般來說單純資料儲存、備份檔案的入門機種多採用 ARM 架構 CPU,而具備更進階的快照還原或虛擬機等功能的進階機種則採用 x86 CPU 架構比較多,以 Synology 為例,近年熱銷機種多為 Intel Celeron 或是 AMD Ryzen R1000 系列等級以上的 CPU。 若是希望知道硬碟組成不同容量、數量的硬碟建構 RAID 架構後的實際可用數量,也可以透過 Synology 的線上工具「RAID 計算器」來查詢一下。
從長遠的眼光來看,要認真經營一項服務的穩定,NAS 從來都不會是最好的選擇! 專用的主機或是 VPS 才是更加穩定的環境。 這讓 NAS 的套件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從網路儲存設備延伸出去的附加服務,而非主要功能。 在伺服器的領域有一個守則,如果你希望系統穩定,安裝的功能就要越單純,例如只提供 nas 壽命 Mail Server 的機器一定比同時提供 WEB、Mail、FTP等多樣服務的機器要更容易維護。 強大的伺服器都如此了,何況是硬體效能有限的 NAS!
這些因簡化而產生的技術債 NAS 廠商都不會告訴你,它們只會告訴你使用 NAS 的套件可以快速建構 Mail Server。 不管是哪種儲存介面,都是屬於消耗品,並且會有突發故障的時候,為了降低不必要的風險與額外支出,建議多備份才能預防不必要的突發狀況。 設定好 Secure SignIn 之後,就能在不輸入密碼的情況下,以設定的方式(例如手機裝置驗證)來登入 NAS 系統。
所以消費者在決定要購買雲端服務或 NAS 的時候,不妨反問自己的需求有多少,再簡單試算一下使用 4~5 年的費用何者划算,就可以將錢花在刀口上。 駭客與惡意程式總是藏在暗處伺機而動,NAS 品牌是否備有專業的資安團隊也會是確保 NAS 足夠安全可靠的關鍵;以 Synology 為例,就編制了專屬的「產品事件安全小組(SIRT)」,可以在接收零時差攻擊回報的 8 小時內完成初步判斷,並在一日內解決漏洞,在短期之內就會有更新程式可供使用者下載,防堵駭客利用系統漏洞或弱點入侵 NAS。 Synology Photos 的主介面可透過資料夾或時間軸的方式快速瀏覽照片,也能使用相簿分類功能查找。 「預算」多少會是最終決定我們可買哪些機種的主要因素,但筆者會建議大家不要因為「預算先決」而錯估了實際的需求,有可能會讓你買到不是最符合需求的選擇。 偏向專業工作、多人使用需求的環境,可以考慮規格與效能都更好的 Plus 系列,像是 DS920+ 就兼具大容量與擴充性。
但是小編還是要再三提醒,NAS 只是所有儲存、備份方案的其中一項,而不應該是唯一一項,我們還是要將風險分散開來最有保障。 由於現在 NAS 都採用抽取式硬碟安裝方式,只要將 NAS 的抽取匣取出、裝上硬碟,再插回 nas 壽命 NAS,就大功告成可以插電使用了,整個安裝過程甚至不需要用到螺絲起子,你說簡單不簡單。 Synology Photos 的手機端應用程式可遠端存取 NAS 上的照片,也能開啟自動備份功能,將手機上新增拍攝的影像自動備份至 NAS 之中。 Synology 的 DSM 系統內建了選擇性多元的「套件中心」,就像是 APP Store 或是 Google Play 一般,可以依照用戶需求不同選擇下載安裝。 Synology 的 DS220j 屬於 J 系列的一員,非常適合初次入門 NAS 的使用者,也能符合個人使用的基本需求。
但生活總是殘酷,例如,你在 NAS 可以持續投資多少費用在升級上。 投資在儲存的費用與儲存的資料間最終會有個上限。 拿近期 Google Photos 無限容量要終止的新聞為例,之所以會讓大家哀號,追其原因,不就在於當大家習慣毫無節制地上傳照片,錯誤的以為儲存照片的成本很低。 所以當 Google 站出來說 Hey~No 時,這個已經養成的習慣就會讓你需要花更多的錢去填補。
nas 壽命: 迷思 2:從組裝、安裝到實際操作好難上手?
如果過程中 NAS 或硬碟發生故障,這組 NAS 的折舊期會變得更短。 當然,這不是一個很精準的估算,提這點只是要告訴你:建置 NAS 的成本並非固定不變! 當SSD故障時,由於SSD本身都是靠晶片、電容、電阻…等電子元件構成,與硬碟的構造相差甚遠,所以當SSD故障時,礙於SSD的基本原理問題,也造就了SSD壞掉時,難以將資料救回的情況。 所以今天如果你的NAS只是要存取一般資料,那我們非常建議您可以使用SSD,因為資料並無絕對的重要性,或可從其他管道重新取得;但如果NAS今天要存取的是重要資料,建議還是使用傳統硬碟比較保險一點。
- 總的來說,我認為公有雲的採購成本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讓任何想要自建私有設備的想法變成一種成本上的笑話,是一種類似二十年前長途電話的費用與現在透過 Line 打視訊電話同樣地顛覆,溝通的本質未變,價格卻是天翻地覆。
- 幾十年前,IBM一開始研發製造最主要的產品是大型電腦(Mainframe),而Mainframe是採『Client / Server 架構』,所以其實 Server的歷史非常悠久。
- 一般而言,NAS 內建的 BAY 數就決定了可安裝磁碟的數量與最大儲存容量,當然也有部份機種可透過擴充儲存設備提升 NAS 的最大硬碟槽,這都會是在選購當下要特別考慮清楚的重點。
- Synology 約以兩年的速度更新自家的產品,我們以三代產品共六年來攤平,得出一年的持有成本約莫五千出頭。
智慧型儲存裝置』,具有『簡單、易用、嬌小、便宜』的優點,設計的目的是準備取代昂貴的傳統Server。
而目前市售 NAS 產品多都有提供基本的檔案儲存、備份、管理、共享等基本應用,同時也提供套件中心可隨需下載想使用的套件,像是資料備份、影音串流、防毒、監控、虛擬機環境、郵件伺服器等不同類型的應用。 基本上會想買 nas 壽命 NAS 的人,主要的用途還是對於各類型數位檔案的儲存、管理為主,不過每一個人需求存取的檔案類型與實際用方式也有所差異,像是以文書辦公室檔案儲存、檔案分享、多媒體串流播放、照片 / 影片的即時備份、或是有架設虛擬機的需求需要開發系統等,不同用途適合的 NAS 系列也不相同。 很多人購買 NAS 的理由是看上它的可擴充性,導致對容量有過於樂觀的想像,如果你有無上限的預算可供花用,這個想像是有可能被實現,至少在硬碟的容量被填飽前,我們可以假設儲存的需求被滿足。
我們以 Synology DS920+ 外加上四顆 Seagate 那嘶狼 4TB 硬碟做為計算的基準點。 DS920+公司貨目前在 PChome 的價格約在 17,999 元,那嘶狼 4TB 一顆約 3,500 元左右,也就是說,這組 NAS 組裝起來的成本價約在三萬二上下。 Synology 約以兩年的速度更新自家的產品,我們以三代產品共六年來攤平,得出一年的持有成本約莫五千出頭。
一般情況下,生產nas的廠家出於售後等各方面的考慮,通常頭2~3年的故障率是不會太高的,如果是自己DIY,因為運氣不好,一個電源故障連帶著把主機板硬碟都燒了也不是不可能,也有可能用的零件都是好的,用個10幾20年不帶壞的。 且 NAS 為了遷就低功耗犧牲了硬體的效能,像是 DS920+ 使用 Intel Celeron J4125 的 CPU,硬體的天花板就擺在那裡,難與伺服器專用的 Xeon 相匹敵。 這些問題只會在出現後不斷蠶食你的耐性,也更難被根本的解決,徒增經營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