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偈的『般若經』,是三品中的上品,『大智度論』是稱之為『光讚』的。 ……三部般若,是在二部──『大品』、『小品』以外,更多了一部十萬偈本。 本經第九會「金剛能斷分」的異譯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成為禪宗傳心的法本;天台宗以《大品般若經》為觀法,《大智度論》為指南。
其地清淨光澤細軟,生諸有情利益安樂。 時,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獄、傍生、鬼界及餘無暇險惡趣坑,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此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踊躍同詣佛所,以殷淨心頂禮佛足。 從此展轉周遍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以佛神力六種變動。
佛說《心經》的緣起,是在靈鷲山中部,為諸菩薩聲聞弟子所圍繞, 大般若多經 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蜜多、專注思惟觀修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般若經》的重點精髓, 「般若波羅蜜多」的意思為,由文字聞修而親證般若智慧,超越生死輪迴,到達不生不滅的解脫境界。 身為菩薩行正見、正思惟等八正道,沒了貪嗔癡三毒所引發(集)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苦(苦),就不用為了消滅(滅)這些苦去學佛求解脫滅苦之道(道)。 不花時間只求消滅自身痛苦的知識,也不會心存冀望自我有任何所得(拋棄我執)。 當心裡沒有私心在替自己圖謀任何所得之故,自然可以成就利他度人為眾生而覺悟之菩薩果位。
三十九、《难闻功德品》,这时帝释心念般若殊胜难闻,舍利子也说闻已信解不信解由于夙因,佛为帝释宣说一切智智皆从般若生故,菩萨应学般若。 大般若多經 大般若多經 于五蕴乃至诸佛无上菩提等法不住不习、亦非住非不住、非习非不习、所住习诸法不可得等。 舍利子也说闻是般若信受修行,当是善根成熟,不久当受菩提记,如行旷野已近王都等,佛加以赞可。 并为说菩萨的四摄,及离我法等见着修行般若、速得圆满等。
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般若经》。 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 600卷,包括般若系16种经典(即十六会)。 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 一般认为最早出现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在贵霜王朝时广为流行。 爾時,世尊在師子座,光明殊特威德巍巍,映蔽三千大千世界并餘十方殑伽沙等諸佛國土,蘇迷盧山、輪圍山等及餘一切龍神天宮乃至淨居皆悉不現;如秋滿月暉映眾星,如夏日輪光奪諸色,如四大寶妙高山王掩蔽諸山喪其光彩。
大般若多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世界珍貴遺產國寶級善本古籍)(大)
第九会旧有姚秦鸠摩罗什译一卷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北魏菩提流支译一卷本(同经)、陈真谛译一卷本(同经)、隋笈多译一卷本《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四种,而重译为一卷。 又前代未有译本而由奘初译出的有十会,即初会四百卷、第三会五十九卷、第五会十卷、第十会一卷、第十一至十六会二十二卷,合共初译达四百九十二卷。 爾時,世尊不起于座,熙怡微笑,從其面門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佛土,并餘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 時,此三千大千佛土一切有情,尋佛光明普見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聲聞、菩薩眾會圍繞,及餘一切有情無情品類差別。
另有竺法护译成《光赞般若波罗蜜经》10卷;朱士行西行求得二万颂大品般若梵本,由无罗叉等译成《放光般若波罗蜜经》20卷(相当于此经的第二会)。 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六年(404)重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二万颂,弘始十年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八千颂和《金刚般若经》等。 菩提流支于北魏永平二年(509)译出《金刚般若经》1卷(相当此经的第九会)。
大般若多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第五百七十二卷 (寬謙法師講經版)
這裏雖沒有明確的標示,但兩種意義都有;而在此所謂觀自在菩薩,是泛指一切自觀自在,觀察自在的大菩薩。 唐貞觀十九年(645)玄奘返長安設立譯經院,二十年中譯經論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五十五卷。 晚年譯出《大般若經》六百卷,集合三種梵文本,將般若部集大成經典呈現於世人面前。 他被譽為漢傳佛教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 玄奘出生於隋朝仁壽二年(602),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南境)人。 十三歲入洛陽淨土寺出家,依兄習經。
經中說菩薩為到達彼岸,必須修六種行(或十種行),亦即六波羅蜜(或十波羅蜜)。 其中般若波羅蜜(智慧波羅蜜),為「諸佛之母」,是其他五波羅蜜的根本,居於最重要的地位。 此經主旨在闡明萬事萬物都出於「因緣和合」,故其「自性本空」,因而後世也稱「空經」。 第五百七十二卷是佛陀與曼殊室利菩薩、善思菩薩、最勝天王、有賢德天子、珊覩史多天王的問答和討論,以修行者的願力、德性和修行法門為主題。 佛陀對弟子宣說菩薩事蹟和功德,也開放互相討論。 全經文特別提出佛教名相予以註釋,並白話翻譯全文。
經云:在所有布施中以法布施最為殊勝,具有無量功德。 「種善因得善果」這是自然界不變的法則,只要你發心去種,所有的祈福與許願,不僅皆能各滿其願,他日自有無量善報來臨。 开始编辑条目“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你也可以使用创建條目向导,或者向其他编者请求这个条目。 维基百科目前还没有与上述标题相同的条目。 请先在维基百科上查找“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是否已有名称相近或不同文字写法的条目。 菩提伽耶的第一場禪七,一場場精彩絕倫的生死探問, 洪啟嵩禪師首本禪七完整修行開示。
大般若多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百七十二卷【寬謙法師講經版】
老禪師介紹佛法,從不依文釋字;相同的,他在「大般若經要解」中的介紹方式,也不以名相的翻譯解釋為重點,而是以般若法義的把握為方向。 即使面對經文中所提出的名相,也務期瞭解它與行者之間的關係,把握了生脫死的道理,藉由這些名相的認識而走向圓滿的理想境界。 因此,隨著老禪師的循循善誘,「大般若經要解」將以概念的方式而呈現《大般若經》的菁華,希望以最清晰而簡易的方式,將般若法要介紹給每位期望行於菩提道上的學佛行者。
- 善現領解,因説菩薩般若名大波羅蜜等。
- 又為善現説般若無能聞見者,也無所聞見。
- 二十六、《学般若品》,又为帝释说菩萨知诸法但是假名而不离法性,如是学般若时不于色等学、不于空学、不见若生若灭等而学般若,以无所学无所成办为方便等。
- 到此佛所頂禮雙足,繞百千匝却住一面。
- 第六会至第九会,撮取大部般若之精要,说无所得空的法门义理。
-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中觀派創始人龍樹曾註疏解釋《大品般若經》,而成《大智度論》,來闡釋該經所表達的性空實相的義理。
-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世是時間,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
觀自在菩薩,用自覺觀察,藉甚深般若波羅蜜的行證,所發露的智能解脫心態,照見了五蘊皆空──一塵不立。 「陀羅尼品第十三」為曼殊室利菩薩及寂靜慧菩薩共同討論,菩薩得到如是眾法不入陀羅尼門,則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致使大地諸山皆振動,天上下起了花雨。 佛陀也說了過去寶月佛的時候,有一位寶功德菩薩,擁有大辯才,這位菩薩也就是現在的寂靜慧菩薩。 「顯德品第十一」為佛陀答覆曼殊室利菩薩,過去久遠劫前多聞如來答覆精進力菩薩,也就是現在在座的最勝天王的提問來回答,並說明何謂護持正法,以及如何調伏心等問題。 「般若」,意譯為慧、智慧、明,是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波羅蜜多」,又作波羅蜜,意譯為彼岸、度無極、度、事究竟,即自生死迷界的此岸而至涅槃解脫的彼岸;「般若波羅蜜多」,意譯為「智慧到彼岸」。
大般若多經: 大乘正宗分第三
時,蓮花勝及諸眷屬見此事已,歡喜踊躍歎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時,釋迦牟尼佛受此蓮花,還散西北方諸佛世界。 是時,寶勝及諸眷屬見此事已,歡喜踊躍歎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時,釋迦牟尼佛受此蓮花,還散西南方諸佛世界。 時,日光明及諸眷屬見此事已,歡喜踊躍歎未曾有,各隨善根供具多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佛菩薩已,退坐一面。 時,釋迦牟尼佛受此蓮花,還散東南方諸佛世界。
漢傳佛教方面,三論宗的主要典籍《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皆繼承般若經旨意。 經過多位佛經翻譯家的傳寫講述後,般若學逐漸開始流行,《大品》、《小品》、《金剛般若》、《大智度論》、《中論》、《百論》等使般若學發展到一個高峰,使之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主要論題,並影響到隋唐有關宗派。 中觀派創始人龍樹曾註疏解釋《大品般若經》,而成《大智度論》,來闡釋該經所表達的性空實相的義理。 藏傳佛教傳說《現觀莊嚴論》是瑜伽行唯識學派鼻祖彌勒菩薩根據般若經的義理撰成,來闡釋般若經的實踐行證之道。 陳那菩薩則根據本經第四會撰成《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圓集要義論》,總數該經的主旨。
在天台宗判教中,《般若經》雖三乘共學,但二乘取證,為熟蘇味相。 此般若中,不說三藏教,帶通教、別教,正說圓教。 三十七、《説般若相品》,時三千大千世界諸天由佛的神力各見千佛宣説般若,各見請説的上首善現,問難的上首帝釋。 佛又為善現説彌勒等當來諸佛宣説般若的行相,當證當説諸法畢竟淨等。 時諸天散華,佛又為解説般若轉法輪義。
若沒有般若的智慧作為引導,一切修行都很可能是盲目的。 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以《般若經》為最重要,而《般若經》中,又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核心。 大般若多經 唐高宗時,天竺高僧阿地瞿多也到了長安,在大慈恩寺進行了許多密典的翻譯,其中《陀羅尼集經》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羅尼〉中有與《心經》類似的咒語。
大般若多經: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全经文辞典雅畅达,也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 喜授菩薩受花奉勅,與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及無數百千童男童女,頂禮佛足右繞奉辭,各持無量上妙供具發引而來,所經上方諸佛世界,一一佛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空過者。 到此佛所頂禮雙足,繞百千匝却住一面。
善現又為舍利子及帝釋分別執著不執著相等,佛加以印可,更説其微細相,顯示般若甚深無性無作不可得等。 善現又説般若修行甚難,如修虛空都無所有、無可施設等。 又為帝釋説護持般若人如護虛空,菩薩修行般若雖知諸法如幻而亦不執為幻等。 三十三、《謗般若品》,佛又為舍利子説信解般若的人是從十方如來的法會來生、久發菩提心、常修六度的。 大般若多經 又為善現説般若無能聞見者,也無所聞見。
大般若經分為九部十六會二百七十五分,梵本二十萬頌,其中《初會》字數約355萬字,份量佔比最廣,《第八會》《第十會》《第十三會》《第十四會》都不及1萬字。 「般若波羅蜜多」,意譯為「智慧到彼岸,此經主旨在闡明世、出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的一切法,但唯假名,依緣起相待而有,而自性畢竟空。 十二、《菩薩品》,佛又為解説菩薩的句子、及善、非善、有記、無記等,並説菩薩於如是自相空法不應執着,應以無二為方便,覺一切法。
既然當體即空,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六塵都沒有。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十八界也沒有。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大般若多經 十二因緣只是一個虛幻的過程,菩薩不觀十二因緣,無須分析,般若觀照下,當體是空。
四、《轉生品》,説安住般若的菩薩轉生處所等。 無量大苾芻眾聞已發心受記,又有無量有情發願往生十方淨土,也得受記。 三、《相應品》,又為舍利子説菩薩和一切法空相應,及和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不著一切法有、空等、也不見有諸法和空相應等,如是菩薩不見有所修般若。 一、《緣起品》,述佛在王舍城鷲峯山頂,放光照十方佛土,一切世界上首菩薩各以金色蓮花來獻,佛散花遍諸佛界,花台化佛説大般若,大眾歡喜,嘆未曾有。
時,彼世界諸惡趣等一切有情皆離苦難,從彼捨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憶宿住,歡喜踊躍各於本界同詣佛所頂禮佛足。 、兩眼、兩耳、兩鼻、口四牙、四十齒、眉間毫相,一一身分各放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 此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從此展轉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日前有人反應使用 ezRead Touch 閱讀 CBETA 電子書時,中文會變成亂碼,於是在找到原因後,已全面改版,這問題只會發生在部份硬體及程式中。 如果先前閱讀有發現亂碼的問題,可以試試現在站上的版本。 二、「妙觀察智」(通達一切諸法,善能鑒機說法之智),轉第六識之有漏為無漏時,所得到的一種智慧,觀察諸法之相,隨順機宜而為一切眾生說諸妙法、叫做妙觀察智。
大般若多經: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菩提流支於北魏永平二年(509)譯出《金剛般若經》1卷(相當此經的第九會)。 《大般若經》,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梵文:Mahā Prajñā Pāramitā Sūtra),為宣說「諸法皆空」之義的大乘佛教般若類經典的彙編。 該經為唐朝玄奘法師譯,共600卷。 包括般若係16種經典(即十六會)。 其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為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大概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
一種摩訶般若的心靈狀態與鏡子一樣,當機全現,過後無蹤。 如果用另一種說法,那就是對境無心,色即是空;分別取相,空即是色。 觀自在菩薩,就經文來說,有兩種解釋:一、是觀察自在,徹底斷惑,法界即我,觸目菩提的大菩薩。 二、是尋聲救苦的聖觀自在──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