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遲緩8大分析

發展遲緩除了先天因素外,後天的環境因素也同樣不容忽視,如學前的教育、社會狀況、家庭狀況等。 所有小朋友在出生後,不論是在公營還是私營醫療機構跟進,除了注射疫苗外,都會定期為小朋友作出生長及發展的評估。 只要儘早發現發展遲緩,積極讓孩子接受早療,要跟上腳步並非不可能。 後天環境因素:嬰幼兒時期曾染病、中毒 (環境中的毒素,如鉛或水銀)、腦炎或腦部創傷等,很可能導致中樞神經感染、腦性麻痺,進而導致發展遲緩。

  • 物理治療中的儀器治療,主要是以「聲」、「光」、「水」、「電」、「冷」、「熱」和「力」,來達到非侵入性的治療,不僅能在受傷後的急性期舒緩疼痛及消腫,也能在亞急性期或是慢性期提供人體較佳的環境,增加復原速度。
  • 若發展只差一兩個月,通常並無大礙,但如果差距過大,例如一歲還不會爬、兩歲還走不好,常常跌倒、三歲還不會說有意義的語言時,父母就要多留意。
  • 一項在2020年發表的臨床數位影像中發現:在新型磁振造影中,發育遲緩兒童在腦結構與運作上確實與一般兒童有顯著差異,包含大腦的左右兩側連結、胼胝體、前額白質、枕葉白質等部位的運作都顯著較低。
  • 日前,台灣的一名媽媽就在 Facebook 群組「媽咪拜-育兒甘苦取暖團」分享個人感受,指她的大兒子已知在語言方面學習比較緩慢,所以校方老師都建議做個評估,繼而進行「早療」(早期療育)課程。

本院引進進口高解析度肌肉骨骼超音波影像機器,除了檢查病灶更提高各種侵入性注射治療的精準度與效果,包括關節抽水、關節玻尿酸注射、增生治療、激痛點注射、腱鞘囊腫抽吸、板機指注射等治療。 臺中市-請領身心障礙證明申請書表 兒童發展遲緩 欲申請身心障礙證明者,可前往區公所領取身心障礙鑑定表,再至醫院進行鑑定,審查通過後至公所領取證明。 三、通報來源以醫療機構10,493人(占39.8%)為最多,其次為社福機構5,270人(占20.0%),再次為幼教機構5,034人(占19.1%)。 二、若觀察個案年齡,以「2-未滿3歲」6,383人(占24.2%)為最多,「4-未滿5歲」5,107人(占19.4%)次之,「3-未滿4歲」 4,881人(占18.5%)再次之。

兒童發展遲緩: 語言治療

除此之外,爸媽也常是早療課程裡的關鍵協力,是醫師或治療師等專業工作者的另一種「知識庫」。 舉凡孩子的生活習慣、對某些卡通人物的喜好、通常表現出來的溝通方式等,都能很大程度地協助這些醫師及治療師。 孩子到2歲即可進入幼兒園,然而身心障礙(含發展遲緩)兒童等各縣市政府提供『入幼鑑定安置』作為進入幼兒園的選項。 雖然兒童發展遲緩的成因多數未明,但是醫學界仍想要藉由研究發展遲緩患童的腦內結構,進行疾病判斷與進一步治療的發展。 良好的居住環境和衛生條件有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反之則帶來不利影響。

當孩子被鑑定有發展遲緩現象時,雖然父母可由醫療單位、復健中心及特教系統得到幫忙,但父母仍是孩子最重要、最密切的「老師」,宜更有耐心、愛心地陪著他從遊戲中學習,幫助他發揮隱藏著的潛力,尤其不要與其他小孩作比較。 另外,佈置一個接納他、照顧他、關愛他及可幫助他成長的家,是十分重要的。 有一些孩子屬發展遲緩的高危險群,包括出生時體重過低兒、早產兒、新生兒窒息、抽筋、高黃膽症、先天性感染症、嬰幼兒細菌性腦膜炎、嬰幼兒顱內出血等,其他因素包括染色體異常、有明顯先天性畸型、受虐兒、有智障家族史、嚴重缺乏環境刺激者等。 不過,有三分之二的發展遲緩兒童,卻非來自此高危險群的小孩或家庭——這也強調了發展能力之全面篩檢對兒童的重要性。 當然,孩子發展的好壞,並不能以一個數據如IQ或DQ代表,最好是分別評估孩子的粗、精細動作、解決問題能力、接受性及表達性語言,以及社會性生活自理能力等發展狀況,如此不僅可瞭解孩子之各項發展狀況,也可進一步掌握孩子發展上的弱點與潛力,分別擬出激發潛能或介入療育的方向。 評估結果顯示小華確實在大小動作及感覺統合都有疑似發展遲緩的狀況,在與家長晤談時發現,由於疫情的關係,過去兩年孩子幾乎可以用「足不出戶」來形容。

兒童發展遲緩: 兒童早期療育怎麼做?

只需一張椅子及一個墊子就能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動作與動作之間不會維持一個姿勢太久,因此也不用怕自己無法久坐、久站! 讓身體更功能性地活動起來,增加本體感覺與喚醒身體的連結,展現力與美的結合。 語言發展遲緩在幼兒時期是常見的,事實上,語言上的發展遲緩是最常見的類型,語言發展遲緩指的是口語表達能力以及理解他人言語能力的延遲發展。 兒童發展遲緩 臺中市-發展遲緩兒童療育費及交通費補助申請書表 設籍臺中市,已進行通報且符合條件者,可申請療育費及交通費補助,合計每人最高補助4,000元/月,低收入戶5,000元/月。

兒童發展遲緩

畢竟,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活動,如走路上學、抄筆記、跟同學玩樂等,都建立在這些里程碑的基礎之上。 因此,如果能先建立正確的嬰幼兒發展觀念,針對孩子較弱的技巧對症下藥,把握早療 3 歲前的黃金期,多數人都能在 6 歲以前順利達到發展的目標。 本方案以小豆苗玩具車巡迴服務、親子童樂包、親子童樂課作為服務內容設計,提供新北偏鄉七區(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瑞芳、貢寮、平溪)的幼稚園、社區據點進行服務。 既然同齡互動玩耍對孩子社交及語言發展有很大的作用,期望疫情慢慢減退的時候,當主題公園車水馬龍,餐廳門庭如巿,公共交通人來人往,還望孩子的遊樂設施能早日重開,全面復課指日可待。 本港在2019年有大概4,500個兒童被診斷為輕度至重度的發展遲緩。

兒童發展遲緩: 兒童發育 注意日常營養及運動

亦有研究顯示:早期療育所投入的每一塊錢,將抵免孩子日後的三天特教成本。 所以,無論是從孩子的療育功效、家庭及社會的經濟成本、甚至人民的素質來看,早期療育是非常重要的。 曾聽說過,弟妹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在疫情下更充分體現當中的意義。 兒童發展遲緩 然而香港許多家庭都只有獨生兒女,有的縱然有兄弟姊妹,若歲數未非相約,也未必能有同儕的互動。

兒童發展遲緩

伊甸基金會日前針對有0至6歲育兒經驗的照顧者進行「兒童發展知多少」問卷調查,發現包含父母、親友及祖父母等非職業照顧者中,有近6成(59.9%)的占比在發展遲緩狀況出現時,選擇以「再觀察」或「等等看,應該沒事吧?」的保守心態面對。 兒童發展遲緩 另外,調查也指出,超過4成(42.6%)父母因工作緣故,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4小時,種種結果顯示「大雞晚啼」的傳統保守心態仍揮之不去外,育兒的「質」與「量」也還有許多進步空間。 王太太婚後數年才得一女琪琪(匿稱),孩子體弱多病,讓父母更是疼愛有加。 琪琪的姑姑發現:琪琪的行為很怪異,一歲六個月了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甚至連爬都爬不好,奶奶說:這是大隻雞慢啼,長大了就會變好。

兒童發展遲緩: 衛生福利e寶箱

家長以及老師亦可觀察孩子是否能使用肢體語言溝通,肢體語言愈豐富,他的語言發展便愈好。 日常營養及運動對兒童發育十分重要,父母應要讓子女養成定期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包括每天運動約45至60分鐘、多吃蔬果、每天喝一杯牛奶以補充鈣質等。 父母亦可以定時記錄子女身高及體重,定期與醫生商討他們的發育進度,以便及早應對發育期間遇到的問題,令小朋友能夠健康、愉快地成長。 男性女性性早熟睪丸在9歲時開始增大胸部在7歲前持續發展、10歲前有月經發育緩慢14歲後仍無發育迹象12歲半後仍無發育迹象盧醫生提醒,父母應要留意小孩的發育進度,如有疑問就應及早向醫生查詢,讓醫生提供專業建議,並商討檢查及治療方案。 養和醫院兒科專科醫生盧忠啟醫生指,如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生長緩慢,會成為「小於胎齡兒」(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簡稱SGA),即嬰兒出生時體重或身長比胎齡相同者的平均體重或身長低兩個標準差,長遠或會引致發育遲緩。 除了影響成年時的身高外,患者在約五、六十歲時有較大機會患上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

此外,父母疏於照顧、虐待等外界因素亦是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之一。 如果觀察到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可以先進行學齡前兒童發展檢核,若發展檢核表上有星號題或是兩題以上題目未通過時,就會建議至醫院接受專業團隊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 語言治療師的專長在於溝通技巧的發展,他們對兒童的評估包括口腔的感覺及運動發展,語意的瞭解能力、詞彙的運用、聽取遵從指令的能力、瞭解和運用語言文法的程度、以及社交溝通的能力。 根據整個完整有系統的評估結果,語言治療師可以確知兒童的語言發展程度,依照發展順序給予兒童合宜的教導練習,由簡單的一字一詞直到較複雜具文法結構的句型。 另外,語言治療師也會針對兒童的發音困難給予特殊的遊戲或訓練來協助其發音,使兒童在語言上的發展得到全面性的進步。 如果還是擔心的話,也可以先去設有孩童早療的復健科就診,讓醫師進一步的判斷評估孩子狀況。

兒童發展遲緩: 親子影音

所以詳細瞭解兒童發育遲緩的種種表現才會顯得那麼的重要,那麼下面就來仔細說說這個問題。 我們常聽到的「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retardation),泛指嬰幼兒或兒童在知覺、運動、認知、語言或社交等方面,出現異常緩慢成熟的狀況。 4歲的奇奇是家族中唯一的孩子,從小備受寵愛,餐餐都是由大人餵飯,他常常用指手畫腳代替語言溝通,阿嬤總是說:「晚一點會講話沒關係,大隻雞晚啼嘛!」。 直到奇奇上了幼兒園,老師發現他的動作緩慢,總是班上最後一個吃完午餐,走路經常跌倒,對任何運動都不擅長,各方面反應明顯較差,於是建議爸媽帶到醫院接受評估,此時家人才知道奇奇確實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樣。 不過根據伊甸基金會的「兒童發展知多少」調查,肢體與動作發展,是最容易被家長們所忽略的項目,超過一半的父母選擇以再觀察的保守心態面對,遠超語言及認知類別的34.7%,以及自理能力與社會性的35.6%。

這些關於孩子語言發展的疑問,是各大親子論壇的熱門議題,因為語言功能難以量化的特性,使得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父母,很難自行判斷孩子的語言發展到底有沒有太慢﹔就算有經驗的父母,覺得比起其他小孩的確有比較慢,也因為不確定孩子能不能自己追上進度,而對需不需要就醫猶豫不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治醫師羅筠指出,每個孩子的動作發展歷程大致相同,從脖子變硬、翻身、扶著坐、自己坐、爬、扶著站、扶著走到自己走,但發展時間未必相同,父母不必緊張。 遺傳/先天因素:導致兒童發展遲緩的主要因素是遺傳或是先天因素、生理因素,如染色體病變、遺傳問題、先天性異常、先天內分泌或代謝異常、肌肉神經病變等等。 此外,母親在懷孕及生產過程中若是有難產或是早產情況,亦會導致嬰兒腦部損傷,影響後續發展。 若孕婦在懷孕過程中服用不當藥物、飲用過量酒精,都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 兒童的正常發展,會隨著成長而變化,同樣的,發展遲緩的現象也非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時間,表現特徵也有所不同。

兒童發展遲緩: 發展遲緩的診斷方式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兒童發展遲緩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