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artculture7大伏位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成立於 1753 年,展覽面積廣達 9 萬 2000 平方公尺、800 多萬件收藏品,最著名館藏包括源自古希臘、羅馬時代的珍稀古物雕像、埃及木乃伊與石棺及來自世界各國的珍貴文物、藝術品和工藝品,是世界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全球網路巨擎 Google 在 2011 年時曾經與全球各地的博物館合作,推出原名為「 Google Art Project」的服務,主要運用 Google googleartculture 街景技術來拍攝博物館內實景,並以超高像素拍攝館內各項名畫、藝術創作,讓身處在全世界各地的朋友,能隨時隨地的上線參觀。 然而這項服務在 2016 年時進化成為「Google 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更加結合網站、應用程式App、YouTube 等影音平台等多元方式呈現,大家除了可透過網頁瀏覽,甚至可下載Google 藝術與文化app版本。

googleartculture

讀者應該都知道 Google 除了發展搜尋引擎與網路服務,近年也致力於推動藝術與文化相關工作,Google Art Project計畫將全世界博物館與眾多藝術品帶入網路世界,讓我們透過瀏覽器即可線上欣賞數萬件作品。 如果你喜愛這些偉大藝術家作品,還能安裝 Google Chrome 擴充功能,直接把它們收錄到自己的瀏覽器。 最近也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將資源典藏數位化,例如之前就曾介紹過「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開放近 50 年出版物供使用者免費下載」,現在要找資料變得簡單許多。 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利用縮放功能來詳細檢視這些藝術品,或在數以百計的博物館、美術館內透過 360 度全景導覽遊歷其中,當然 Google Arts & Culture 也極具教育功能,提供這些藝術家、作品或者世界遺產的相關背景資料,有些已經中文化,有些則只提供英文或當地語言版本。 「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又稱倫敦國家畫廊、倫敦國立美術館、倫敦國家藝廊,位在英國倫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廣場北側的美術館,建築規劃為東、南、西、北四個側翼,接年代序展出,成立於 1824 年。 倫敦國立美術館館內收集的作品從 1260 googleartculture 年~1900 年之間為主,多達2,300件的繪畫作品,鎮館之寶是早期文藝復興達文西的《岩間聖母》、《聖母子與聖安妮、施洗者聖約翰》炭筆素描、全盛時期有義大利及日耳曼的繪畫等價值連城的作品。

googleartculture: Google 藝術與文化

「巴西聖保羅藝術博物館」在巴西當地簡稱為「MASP」,是由 Pietro Maria googleartculture Bardi 和妻子 Lina Bo Bardi 所成立,主要的經費來自於巴西、聖保羅州人民和媒體的捐獻。 MASP 的外觀建築獨特,由數根紅色柱子及一大型黑色方塊組合而成,而底下則是一片大型空地,供學生、街頭藝人在此舉行活動或是表演。 巴西聖保羅藝術博物館的是巴西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亦是聖保羅雙年展的重要場地,內部收藏了大量畫作、二次世界大戰後雕刻家作品,也會不定期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合作,展出全球著名的館藏。 根據程式說明,共收錄超過 850 個博物館、檔案館及世界各組織的藝術品、文物等內容,這些機構與 Google Culture Institute 合作,將它們的館藏及故事數位化,使用者透過手機或電腦便能輕鬆瀏覽。

  • 簡單來說,透過 Zoom Views 讓你可以放大、觀察這些藝術收藏品的細節,尤其有些展覽品可能每天都有非常多的參觀人潮,藉由最新科技,Google 讓你能夠更仔細、清楚地瀏覽你有興趣的作品,透過現今的拍攝後製技術,可放大的比例超乎你的想像。
  • 其中令我感興趣的是 Arts & Culture 收錄了「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資訊,依照被關注的程度、英文字母或時間來進行排序,關於這項功能,能在 App 首頁下方「歷史」內找到,點選各項目或人物,會開啟更多資訊頁面,當然也會有詳細介紹,包括線上展覽,以及相關人物、地點或收藏等等。
  • 如今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也與 Google Arts & Culture 合作,進行網上展覽,提供虛擬實境觀賞大師名作,如:《向日葵》、《自畫像》、《在亞爾的臥室》、《麥田群鴉》等,每幅作品皆配有詳細說明,進行線上導覽,便能一一了解印象大師的生命歷程。
  • Arts & Culture 利用類似於 Google 街景方式,帶你參觀世界各大博物館,你可以直接在裡面 360 度環繞旋轉,或者移動到其他角落,讓你有一種身歷其境的感覺。
  • 如果你想找找某件藝術品,但又不確定它的名稱或作者等資訊,或許可從顏色或年份查找(當然要從顏色找可能需要花點時間….)。
  • 倫敦國立美術館館內收集的作品從 1260 年~1900 年之間為主,多達2,300件的繪畫作品,鎮館之寶是早期文藝復興達文西的《岩間聖母》、《聖母子與聖安妮、施洗者聖約翰》炭筆素描、全盛時期有義大利及日耳曼的繪畫等價值連城的作品。

Arts & Culture googleartculture 利用類似於 Google 街景方式,帶你參觀世界各大博物館,你可以直接在裡面 360 度環繞旋轉,或者移動到其他角落,讓你有一種身歷其境的感覺。

googleartculture: Google Arts & Culture 線上看遍世界博物館、美術館(可直接點擊進入虛擬實境藝廊連結)

位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的「梵谷博物館」,是全世界所有的梵谷迷絕不會錯過的朝聖景點之一! 梵谷美術館內收藏著全球最受歡迎的藝術家梵谷的作品,同時該館藏內的梵谷作品數量,亦是世界上最多的,豐沛館藏包括 500 幅繪畫作品、超過750封書信等等。 如今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也與 Google googleartculture Arts & Culture 合作,進行網上展覽,提供虛擬實境觀賞大師名作,如:《向日葵》、《自畫像》、《在亞爾的臥室》、《麥田群鴉》等,每幅作品皆配有詳細說明,進行線上導覽,便能一一了解印象大師的生命歷程。

目前,各項工作已出版32,000點以上,參與博物館46間,這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泰特美術館,白宮,格里菲斯大學,伊斯蘭藝術博物館,香港藝術博物館。 其中令我感興趣的是 Arts & Culture 收錄了「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資訊,依照被關注的程度、英文字母或時間來進行排序,關於這項功能,能在 App 首頁下方「歷史」內找到,點選各項目或人物,會開啟更多資訊頁面,當然也會有詳細介紹,包括線上展覽,以及相關人物、地點或收藏等等。 最後再介紹 Arts & Culture 中的一項功能,從顏色或年份來篩選出人物或藝術品。 如果你想找找某件藝術品,但又不確定它的名稱或作者等資訊,或許可從顏色或年份查找(當然要從顏色找可能需要花點時間….)。 除了可以放大來仔細觀看作品的每個部分,還有非常詳細的背景說明,特別的是當點選右下角的「黃色小人」圖示,會帶你到收藏該作品的博物館(美術館)來讓你觀賞。 如果你想對於藝術家或某些作品有更多瞭解,Arts & Culture 提供相當詳細介紹,例如我在這裡找到日本江戶時代非常重要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其中這幅《神奈川沖浪裏》就是非常知名的畫作,相信大家都曾經看過。

googleartculture: 國立現代美術館首爾館(韓國首爾MMCA)

比較特別的是博物館環景,可透過類似於 Google 街景功能,來查看全世界各大博物館或美術館,讓你有一種親臨實境的感覺。 本篇文章要帶來讓人雀躍的消息,Google googleartculture 近期推出全新 googleartculture Arts & Culture 應用程式,將整個線上美術館帶進了手機時代,現在只要下載、安裝這款應用,即可在手機或平板電腦瀏覽龐大且資源豐富的「Google 數位美術館」,細細欣賞來自全世界的館藏。 「佩加蒙博物館」地處於德國柏林博物館島,興建於 1910 年~1930 年,佩加蒙博物館是柏林佔地最壯闊的博物館,幅地包括古典收藏、中亞與西亞藝術、中東博物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甚至收藏了複製了原有尺寸的紀念性建築物,像是:小亞細亞帕加馬祭壇、米利都市場大門、巴比倫的伊什塔爾城門。 特殊的收藏品種類和規模,讓德國柏林博物館島—佩加蒙博物館成為遊客造訪柏林時不能錯過的文化地標,同時也擁有全球博物館的指標地位。 簡單來說,透過 Zoom Views 讓你可以放大、觀察這些藝術收藏品的細節,尤其有些展覽品可能每天都有非常多的參觀人潮,藉由最新科技,Google 讓你能夠更仔細、清楚地瀏覽你有興趣的作品,透過現今的拍攝後製技術,可放大的比例超乎你的想像。 Google Arts & Culture(前名Google Art Project)於2011年2月1日推出,Google與世界各地博物館合作,利用Google街景技術拍攝博物館內部實景,並且以超高解析像拍攝館內歷史名畫,並可供用戶觀看。

  • 讀者應該都知道 Google 除了發展搜尋引擎與網路服務,近年也致力於推動藝術與文化相關工作,Google Art Project計畫將全世界博物館與眾多藝術品帶入網路世界,讓我們透過瀏覽器即可線上欣賞數萬件作品。
  •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成立於 1753 年,展覽面積廣達 9 萬 2000 平方公尺、800 多萬件收藏品,最著名館藏包括源自古希臘、羅馬時代的珍稀古物雕像、埃及木乃伊與石棺及來自世界各國的珍貴文物、藝術品和工藝品,是世界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博物館。
  • 然而這項服務在 2016 年時進化成為「Google 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 Culture)」,更加結合網站、應用程式App、YouTube 等影音平台等多元方式呈現,大家除了可透過網頁瀏覽,甚至可下載Google 藝術與文化app版本。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