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化寺7大好處

六榕寺前任方丈云峰法师,享年83岁,广东雷州人,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广东省人大常委。 承化寺,蒙古语称“察罕格根库热”,即“白活佛庙”之意,位于巴音沟牧场月牙台村。 筑有:大夏尔苏满(楼房5间、平房10间);萨克松苏满(平房5间);却进苏满(平房7间);赞根衙门(平房30间,寺院总管办事机构);札萨克衙门(平房27间,察罕格根诵经和居住处所)。 清廷念其功绩,特于该地建承化寺,以守卫边境。

  • 软弱的清廷只好对活佛罚俸一年,随后又将其调离阿尔泰乌梁海地区。
  • 公元537年(梁大同三年),沙门昙裕法师从扶南(柬埔寨)请得佛陀舍利回广州,得到梁武帝诏许后,于宝庄严寺大殿前修建舍利塔。
  • 南泉山是江西名山,是江右佛教大道场之一,被明太祖赐为“天下第一禅林”。
  • 光绪二年(1876年),沙俄侵略者波塔宁等非法侵入承化寺,被棍噶扎勒参活佛缴械并驱逐出寺。
  • 塔、殿、堂、楼、阁、廊、舍等建筑总面积4350平方米。
  • 寺成后,由绥来县、库尔喀喇乌苏厅每年按季拨发寺僧食粮,直至民国时期亦然。

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继咸同年间修建殿宇之后,重修千佛塔并已竣工,并撰《重修六榕寺佛塔记》。 公元1411年(明永乐九年),净慧寺重修,寺僧将苏东坡遗墨“六榕”二字,刻造一木匾悬挂于寺门之上,自此,净慧寺又称六榕寺,舍利塔称六榕塔。 此后经明正统、嘉靖、万历、天启及清乾隆年间均有重修(六榕塔自清初重修之后,该塔“檐壁榱题,红绿白黄,互相辉映,旭升日落,观美如花”故又称为“花塔”)。 公元988(北宋端拱元年)重修该寺,并以曹溪六祖真身为原型铸铜像供奉,寺于端拱二年重修竣工,遂改名为“净慧寺”。 当时寺内有古榕六棵,民间已有“六榕寺”之称,但当时只是“俗称而已、非寺名也”。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春,王勃离开家乡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南赴交趾(今越南)探父(其父王福畴任交趾令已多年),于十一月到达广州。

六化寺: 六化寺

周三免费,藏殿的转轮藏和万佛阁的佛像值得一看。 智化殿前有东西配殿,东为大智殿,西为藏殿,形制相同,黑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 智化殿后有一黑琉璃瓦庑殿顶重楼,上层为万佛阁,下层为如来殿。 万佛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上下层墙壁上遍饰佛龛,原置小佛像9000余尊,故上檐榜书万佛阁,但现佛像缺损很多。 如来殿因殿内供如来而得名,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昂单翘五踩斗栱,殿三面为砖壁,南面为隔扇门窗,东北、西北角有楼可上楼。

皇庆元年(1312年)三月初二日加封为“惠庆禅师”。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十三日加封为“至善宏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惠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 从承化寺到阿勒泰就两百多年时间,在当地今天的阿勒泰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承化寺的故事了。 从1933年被战火烧毁后,承化寺至今连一块明显的遗址标志牌也没有,几乎无处可寻,确实叫人心寒。 历史发展是从昨天开始的,它对明天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一个普通寺院发展为一个现代化城市,这在全国也应该是绝无仅有的,这需要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灵魂。 六、到解放后,政务院于1953年批复承化县改名为阿泰县,1954年2月新疆省政府通知,按发音改称阿勒泰县。

寺内有“三不”制度,不攀龙附凤;二不外出应酬佛事;三不私自募捐化缘。 王振凭借独特的地位将明代的宫廷音乐带出宫院高墙,送进自己的私庙。 由于智化寺具有太监寺院共同的封闭性,艺僧们按照十分严格的“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传受,不与外界接触,明代进寺院的音乐就相对完整地延续下来了。 流传至今虽历经五百年,因为它仍然保存相对完整的明代迹风,堪称“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在智化殿后,是中轴线上最大的建筑,殿内供奉如来本尊像,因此得名如来殿;殿为上下两层,四面墙壁上除有门窗地方饰满佛龛,龛内置小漆金佛造像,相传有九千余尊,因此又得名万佛阁。 由于智化寺特殊的历史背景,其彩绘和雕塑艺术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宗教色彩(如转轮藏),又带有浓重的世俗社会气息。

每个周六北京佛教音乐团在广化寺都有演奏活动。 每年农历的腊八,广化寺都要熬粥免费发放给到寺的市民,这一传统从建寺起延续至今。 山门三间,灰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正中为白石雕花拱券门,门上悬“敕赐广化寺”金字匾。 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庑殿顶,殿内供弥勒佛坐像及四大天王像。 大雄宝殿建于高大石台基之上,殿前有平台与天王殿相通,平台两侧有明清石碑四座。

智化寺初期住持皆由禅僧担任,以后乐僧地位提高,也可担任住持。 黑色琉璃瓦屋顶,正好与“智化”寺名相对应,前者以风降恶魔,后者以智度化众生。 这尊观音铜像与大雄宝殿的三尊大佛像都铸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

公元917年,南海王刘龚称帝,国号大越,定都广州,次年改国号汉(史称南汉),年号乾亨,升广州为兴王府。 时广、韶都督李燧,邀集朝散大夫广州太守史某、明威将军行番禺知府折冲都尉李公等,专门到寺拜竭宝轮和尚,共商募修舍利塔事宜。 经过精心组织施工,舍利塔修葺一新,再现巍峨雄姿。 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历经一百余年的风雨侵蚀,寺塔梁柱已出现破损。 某日,舍利塔祥光涌现,震惊羊城百姓,信众蜂拥来观。 六榕寺,与光孝、华林、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

六化寺: 六化寺

同年底,该团即赴西德、法国、瑞士等国演出。 该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等。 寺内主要建筑物的屋瓦用黑色琉漓脊兽铺砌,虽经历代多次修葺,梁架、斗拱、彩画等仍保持明代早期特徵。 经橱、佛像及转轮藏上的雕刻,道劲古朴,艺术高超。 1961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
  • 寺庙创始人察罕格根因有功于阿尔泰边防事务,清廷封之为呼图克图,为新疆三位活佛之一。
  • 手持宝剑代表智慧的锋利,驾师子代表智慧的威猛。
  • 后沙俄又派侵略军寻衅,他义正词严当面揭露了侵略者的罪行。
  • 乾隆七年(1742),王振塑像被诏令毁去,并将为其歌功颂德的碑文磨去,寺由盛而衰,至光绪年间,寺内建筑已破败不堪。

“文革”中,广化寺佛像遭到破坏,宗教活动也被迫停止,但《大藏经》及佛教文物都被封存,没有受到损坏。 广化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1982年北京市佛教协会恢复活动后,在凌海成等人积极推动下,一些老乐僧被请回庙里。 当时共找到八名,分别是明声、秀全、增远、兆禅、绪增、福广、学礼、本兴。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为一对,常侍在释迦如来的左右,主司智慧。 文殊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如来的五种智慧。 手持宝剑代表智慧的锋利,驾师子代表智慧的威猛。 玉山法师注重修持,率领僧众遵守佛制寺规,实行禅净双重。

同时,棍噶扎勒参抓住机遇屯垦戍边,率领蒙古族、汉族、满族各族农民整修河道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数百亩,积极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城镇建设,壮大自己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承化寺成为北疆地区又一个经济和政治中心,棍噶扎勒参成了阿尔泰乌梁海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二、千佛寺建成后,1875年(光绪元年)光绪帝赐名为“承化寺”,即得到了中央的关注。

六化寺: 六化寺

承化寺所处的地方叫成岩镇,但却几乎不被人提起,因为承化寺的名气太大了,它一直是镇上乃至整个阿尔泰乌梁海地区宗教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从而埋没了成岩镇名字的存在。 1913年设承化寺县佐,1921年置承化县,解放以后先后改为阿泰县、阿勒泰县,阿勒泰市。 阿勒泰实为阿尔泰,它的蒙古语和突厥语为Altay,既是山名又是地名,为了区分开来,汉语将地名写作“阿勒泰”而已。 寺庙创始人察罕格根因有功于阿尔泰边防事务,清廷封之为呼图克图,为新疆三位活佛之一。 迁至巴音沟时,由兵勇修筑寺院,并从塔城额鲁特添拨50户民以供军需。 寺成后,由绥来县、库尔喀喇乌苏厅每年按季拨发寺僧食粮,直至民国时期亦然。

六化寺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原供佛像已毁于“文革”期间,现供密宗大日如来佛像系从别处移至。 藏经楼二层,灰瓦硬山顶,下为般若殿,上为藏经阁,两侧有合角楼及配殿。 西路相对保留较好,西一路和西二路均有二进院落存留。 中路是全寺主体建筑所在,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东路是由戒坛、斋堂、学戒堂等建筑组成的院落;西路的主要建筑有大悲坛、祖堂、法堂、方丈院等。 智化寺坐北朝南,排列布局具有明代特点,在建筑风格上,虽经多次翻修,仍保存着宋代向明清过渡的明显特征,也是北京城内现存最大的明代建筑之一,是研究明代建筑的重要实例。 寺中原有房数百间,占地2公顷多,原有中路5进院落,及东跨院后庙和西跨院方丈院。

其中从迪化、奇台、绥来、塔城迁来的晋、津、湘籍商人60余户,从伊犁、喀什等地迁来的维吾尔族商人20余户,此后有10余户俄商也借《中俄通商条约》来此免税经营。 商业的繁荣出现了城镇雏形,随取名成岩镇,又称喇嘛库伦,意思就是喇嘛城。 非常时期,清有关部门将转移至阿勒泰的索伦营和塔城额鲁特营交给棍噶扎勒参管理,并把今天阿勒泰地区大片的草场划拨出来供他们放牧。

六化寺

面南朝北,是智化寺的正殿,相当于一般寺院的大雄宝殿。 殿内正中和两山以前供有汉白玉石须弥座,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两边供奉十八罗汉坐像,均为木质漆金,惜现已无存。 1972年三世佛移往西山大觉寺,亦陈列大雄宝殿内,该殿悬乾隆御笔匾额“无去来处”,细细想来,这或是历史的巧合,或是乾隆皇帝的灵感,亦或是佛法的无形无际,令人回味无穷。 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

后沙俄又派侵略军寻衅,他义正词严当面揭露了侵略者的罪行。 但是,沙俄驻北京公使却照会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反诬喇嘛百姓屡次欺侮俄国官员,制造了所谓的“承化寺外交事件”,并以拖延归还伊犁来要挟,要求严惩棍噶扎勒参活佛。 软弱的清廷只好对活佛罚俸一年,随后又将其调离阿尔泰乌梁海地区。 1952年9月,虚云法师来京驻锡广化寺,当时在京的佛教界人士李济深、叶恭绰、陈铭枢、巨赞及佛教徒纷纷前来参礼这位佛学大师、禅宗高僧,平静的广化寺一时称盛。 “文革”前,广化寺仍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开放,基本保持了古刹旧观。

适逢宝庄严寺开设法会,因受寺僧托请,写下三千余字碑记《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 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 2010年10月24日,在普庵祖师光明殿前盛大举行“江西宜春慈化禅寺第二届佛教音乐会暨普庵祖师诞辰896年纪念法会”。

地藏菩萨受释尊嘱托,在释迦佛圆寂之后到弥勒菩萨成佛之间的时代,度化六道众生的菩萨。 关于地藏菩萨的名义,《地藏十轮经》卷一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地藏。 地藏菩萨的形象,为内秘菩萨行,外现沙门形,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或坐或立于莲花上。 1908年,张之洞将个人藏书存放寺中,奏请成立京师图书馆。 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次年开馆接待读者。

大雄宝殿的左侧是友谊佛堂,这里供奉着1985年由泰国教育部赠送的释迦牟尼铜像一尊,该佛像高2.6米,重1吨。 庭园正中,是一个色彩艳丽、蔚为壮观的花塔。 花塔是六榕寺院中的舍利塔,是寺中最令人瞩目的建筑。

1921年(民国十年),市政府在六榕寺东开辟花塔街(今六榕路),又割寺东建造净慧公园,寺院面积再度缩小。 公元1375年(明洪武八年),寺僧愈坚和尚等重修于元末明初期间被损塔殿,并在塔东辟建觉皇殿(此后六百年都以此殿为大殿,但该殿于“文革”时期被毁)。 公元1100年(北宋元符三年),大文豪苏东坡由海南贬所北归,路经广州到该寺游玩时,应寺僧道琮之请为寺题字,他见寺内六株榕树绿荫如盖,盘根错节,气势不凡,即欣然书下“六榕”二字。 南汉历代君主虔信佛教,宝庄严寺易名长寿寺,作为刘氏宗室女修道之所,塔仍称舍利塔,每于上元、中秋佳节登塔燃烛悬灯(号曰“赛月灯”)以兆丰年。

六化寺

1939年,广化寺创办了广化佛学院,招收学僧数十人,聘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海岑、溥儒等佛教学者任教。 后又创办了广化小学,免费招生,为贫苦困难的学生提供书籍和学习工具,直到1952年由北京市教育局接办。 明清时期,广化寺“殿堂廊庑,规模宏大”,为京都有影响的佛刹。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大雄宝殿丹墀下发掘了两通断残石碑,一通是明弘治十年(1497年)立的《敕赐广化寺记》碑,仅存上面几句引文依稀可见,为研究广化寺的创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另一通《正宗记》,明成化二年(1466年)建立,万历二十六年(1598)重修,刻有“广化寺开山第一代住持灵济号大舟”至第五代住持圆环及其弟子一百多人的道号法名。 1938年,在当时寓居广化寺的溥心畲居士的捐助下,玉山方丈主持重修了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也称后楼)以及东西配殿、配楼。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