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aidxpert27大分析

圖 / 在進行RAID 0架構之後,右方HD Tune Pro竟能測出3023.7MB/s的介面讀取速度。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在前幾篇文章中,都分別看到了 Intel VROC 或 Windows 10 Storage Space 的測試結果。 個人真的覺得,不論是【主機板 RAID】或【軟體 RAID】,速度增幅真的都不如理論告訴我們的那種幅度。 2.需更新主機板BIOS以支援NVME SSD RAID,但是沒提及細節版本。 到主機板 UEFI BIOS內,找「HPET」或中文是「高精密事件計時器」這個項目,選Disable(或關閉)。如果主機板內找不到這項目,很可能是已經被移除。如不確定,參考說明書或者直接跟廠商問。

amd raidxpert2

第三個「Delete LD Menu」選項是用來刪除RAID組態,而第四個「Controller Configuration」則是可以檢視RAID控制器版本及資訊,並沒有較為特殊的功能。 第二個「Delete RAID Volume」顧名思義就是將RAID組態給刪除,第三個「Reset amd raidxpert2 Disks to Non-RAID」是可以將硬碟從RAID組態中抽出,恢復成單顆硬碟使用,像是RAID 1、5就可保持原本組態正常使用,但是在RAID 0時就會造成組態不正常了。 第四個「Recovery Volume Options」是必須將RAID等級設定在備份模式才可使用,並可以選擇要顯示主要或是備份硬碟來讓使用者使用,而將另外一顆隱藏起來。 第五個「Acceleration Options」選項則是要系統有Hybrid混合式硬碟時才能作用。 amd raidxpert2 如同字面的意思,JBOD是個將多顆硬碟容量整合在一起的模式,資料寫入的方式是依序寫滿第一顆硬碟容量之後再進行第二顆硬碟的資料寫入。 嚴格來說,JBOD其實並不能算在RAID等級之中,因為並沒有任何的資料傳輸加速或是資料備援功能。

amd raidxpert2: 使用主機板晶片組的功能來做RAID磁碟陣列輕鬆玩

RAID 3之後的磁碟陣列層級都是使用同位元檢查(parity check)碼的方式,來使這個陣列擁有資料容錯的功能,RAID 5使用與RAID 0一樣的方式將資料以區塊為單位分散儲存到不同的硬碟當中,這些區塊被運算出來的檢查碼,也會分別儲存到不同的硬碟當中。 因此在RAID 5的架構下,可以擁有逼近RAID 0的資料讀取效能,但是在儲存上,因為必須要運算出檢查碼並儲存的原因,效能就僅比單顆硬碟來得好一些而已。 RAID 5必須要使用三顆以上的硬碟來建構,而可以使用的容量,因為必須挪出空間來儲存檢查碼的關係,所以為(N-1)顆硬碟容量,且可以允許一顆硬碟發生資料存取錯誤或是硬碟損毀的狀況,因此RAID 5可以說是在效能、容量及資料備援上都相當完整的一個模式,也是許多企業用戶會去選擇使用的。 最後是「軟體式」的控制方式,最常見的軟體就是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中的「磁碟管理」來進行架設,只要將兩個以上的磁碟機轉換到「動態磁碟」就可以使用。

使用主機板晶片提供的功能來玩RAID,對於使用者來說實在是一種零成本的入門方式。 RAID 0的架設雖然可以增加資料傳輸的效能,但是有些事情還是要加以考慮,比如說像是資料損毀的機率會跟著增加,若要當作系統使用,要考慮的事情就更多了。 磁碟陣列是為傳統硬碟所設計的,針對其特性來做加強,但是固態硬碟就必須模擬成硬碟的方式來進行磁碟陣列的架構,再加上其儲存原理本來就與傳統硬碟不同(沒有實際的磁軌、磁柱),因此在組成磁碟陣列之後的適性上並不會來得那麼好。 而且再考慮到固態硬碟在AHCI(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進階主機控制器介面)模式下所擁有的一些獨特支援性及進階指令,如NCQ、TRIM等,當使用為RAID模式時,系統將無法將其視為固態硬碟而是SCSI裝置在使用。 實際架設及測試上,小編選用RAID 0的方式,分別使用兩顆傳統硬碟及固態硬碟來進行效能上的測試,RAID 0的模式最能夠看出磁碟陣列控制晶片的效能差異。

amd raidxpert2: 備份還原軟體

而且視窗中文化的介面,對於使用者來說更容易操作及上手,各項功能及目前狀態更可以一目了然。 小編在這邊僅為各位讀者介紹幾個較常見的磁碟陣列模式,較少見的RAID 2因為技術較複雜、組成的效能較差,因此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人在使用,可以支援這一模式的RAID控制器也幾乎看不見了,在架構的原理上就算解釋了讀者也不一定能夠了解,因此將不再進行討論。 至於RAID 3、4的部分,因為原理與RAID 5相近,但校正碼儲存方式及整體效能不及RAID 5來得那麼好,所以已經被取代,在此篇中也不另外做介紹。 使用者可透過 UEFI 介面下的引導畫面,或是 Windows 作業環境的 AMD RAIDXpert2 軟體進行設定,但前提是必須為純 UEFI 環境和 Windows 位元作業系統,使用 CSM(Compatibility Support Module)或是其它作業系統均不支援。 傳統磁碟陣列的種類,說來說去常見的也不過是那幾種,在現在主機板有提供RAID功能的晶片上幾乎也都可以使用,但是為什麼企業用戶的陣列卡一張卻還有得要上萬元呢?

不然你會遇到無法判斷是超頻引起,還是當初硬體就有瑕疵的狀況。 另外超頻一直都不是一種保證穩定的作法,請有遇上怪現象的心理準備,多看主機板討論以及更新BIOS狀況。 3.BIOS內,如還有存在「HPET高精度事件計時器」,請將它關閉。 不過似乎有些BIOS已經拿掉這個選項(找不到),我沒辦法肯定。 因為 Samsung 970 EVO Plus NVMe SSD amd raidxpert2 有附贈專屬的驅動程式,所以在測試過程前,先安裝了驅動程式;而 WD SN750 則是使用 Windows 10 的內建驅動程式。 另外這麼多開箱文,我印象中沒有一篇是在後面說遊戲會卡頓或電腦使用不順,最多就是記憶體匹配,或超頻討論。

amd raidxpert2: 說好的免費升級來了,AMD X399 平台支援 NVMe RAID 組態

而像是主機板晶片的RAID功能以及一般市面上賣的消費型陣列卡及外接盒所提供的都是屬於「韌體式」的磁碟陣列控制方式。 韌體式的好處就是成本低,它需要一個磁碟陣列控制器來進行模式的架構,基本的RAID 0及RAID 1功能上大多都可以直接進行控制,但是在組成需要運算及檢驗校正碼的RAID 5、6等模式時就必須要借用中央處理器來進行運算了,因此對於處理器的依賴性及資源占用也會比硬體式來得高,效能上也並不會來得那麼好。 而在效能方面,在建構為RAID組態之前的傳統硬碟及固態硬碟單顆傳輸效能都比AMD SB950平台上來得較好,而組建為RAID 0之後,傳統硬碟的部分一樣可以達到幾乎倍增的效能表現,但成長幅度比AMD的平台上來得較少些。 ATTO Disk Benchmark的最快傳輸效能上,讀取可以成長1.89倍,寫入則更有1.97倍! 讀寫傳輸速度也都可以超過1000MB/s以上,至於IOPS方面,4K-64Thrd寫入更來到了96005iops,可見Intel的磁碟陣列控制驅動對於固態硬碟的支援性上是比AMD來得較為優異的,但在傳統硬碟的RAID 0架設上,AMD的效率就會來得較好一些。 Intel Z68的磁碟陣列架設也必須要先進入BIOS之中將SATA模式更改為RAID,重新開機時的執行畫面中就會出現RAID控制器的資訊,按下「Ctrl+I」就可以進入控制頁面。

amd raidxpert2

這種資料備份的原則,其背後的精神就是降低發生不預期風險,導致資料全毀的機率。 在隨機測試當中,不論是寫入(圖5)或讀取(圖4),測試結果的確都是一致的。 在看測試數據之前,先來看一下單支 NVMe SSD 的效能數據,這樣子才能評估這種效能的提升幅度,是否值得花時間建立 RAID。

amd raidxpert2: 電腦

為什麼又要拿 Windows 10 Storage Space (儲存空間)來跟 AMD NVMe RAID 做比較呢? 因為這兩套【非硬體 RAID】都是免費的,一個是【主機板 RAID 】,另一個是【軟體 RAID 】。 1.由於Ryzen提供了RyzenMaster這個軟體超頻程式,而最初版本的RyzenMaster要求開啟HPET(如果使用者允許,會自動對作業系統下指令),才能執行完整功能。 其它限制或是釋疑部分則需要於 Windows 安裝之前載入驅動程式,Windows 10 僅支援 1703 版本之後,能夠任意使用各種廠牌的 NVMe SSD,RAID 1/10 組態模式支援熱拔插等。 其實 Windows 10 Storage Space 的安裝與設定,真的比 NVMe RAID 來的簡單,完全不需要考慮驅動程式、開機 amd raidxpert2 BIOS 設定….。 因為本身就有習慣性地將資料做備份,所以比較不擔心舊硬碟突然壞掉,造成資料沒了才後悔莫及。

amd raidxpert2

首先要介紹的是企業用的「硬體式」控制方式,在工作站等級的伺服器上,一定會看到一張與中階顯示卡差不多大小甚至更大的磁碟陣列控制卡,若不是上面的SAS或是較久之前的SCSI埠,說不定還會有人會以為這是一張顯示卡。 這種硬體式的陣列卡上面除了要有基本的RAID模式控制晶片之外,還會有一顆專門負責資料運算用的處理器,以及許多快取記憶體在陣列卡上頭,用來增加資料存取的效率,有的還會設計成可插拔式的設計,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換成較大容量的記憶體。 硬體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所有的資料分散、校正碼運算及檢驗全部都是由陣列卡上頭的處理器來負責,因此可以獲得相當好且純粹的磁碟陣列效能,並且幾乎可以不佔用到系統處理器的資源,也難怪一張企業用的陣列卡要價都要這麼貴了!

amd raidxpert2: amd raidxpert2

2.Windows 底下,請務必關閉「遊戲模式」「遊戲DVR」「Win+G遊戲列」功能。 圖 / RAID 6比起RAID 5還要多運算出一組校正碼(Ap、Aq、Bp、Bq…),因此可以允許兩個硬碟發生錯誤。 RAID通过在多个磁盘上同时存储和读取数据来大幅提高存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

amd raidxpert2

所謂的「資料鏡射(mirror)」就是指RAID 1模式,兩個硬碟就像是照鏡子一樣,內部會存在著一模一樣的兩筆資料,因此在資料寫入時,必須要等待兩個硬碟都寫入完畢之後才算結束,但是在讀取時,就只要將資料被完整讀出時就結束了。 這個模式雖然擁有相當高的資料安全性,但缺點就是架構的成本也相當地高,因為使用了兩個硬碟但卻只能使用到一顆的容量而已。 而當其中一個硬碟損毀時,裝置入新的硬碟在架構重建時也會耗費將當大的時間以及CPU效能,一般的韌體式控制器大約只有200~300GB/h而已。

不過硬體式在RAID架構時,是需要耗費非常長的一段時間,總容量越大的陣列,架構時間也就越長了。 對於想要增加磁碟機資料傳輸效能的使用者來說,RAID 0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而這個模式也可以很簡單地看出陣列控制晶片的效能到底好不好。 其原理是將一筆資料分為相同大小的Stripe amd raidxpert2 Block(區塊),並將這些區塊依序分散儲存到架構下的硬碟當中,因此儲存或是讀取一筆資料時,是陣列架構下的所有硬碟機都會一起動作,原本一台硬碟機做的事情變成了多個在執行,資料傳輸效能當然就會增加。 不過RAID 0模式的資料損毀機率卻也會跟著加倍,因為只要架構下的一顆硬碟壞了,那全部資料也就都損毀了。

  • 到主機板 UEFI BIOS內,找「HPET」或中文是「高精密事件計時器」這個項目,選Disable(或關閉)。如果主機板內找不到這項目,很可能是已經被移除。如不確定,參考說明書或者直接跟廠商問。
  • 看到自己的電腦居然有兩個 M.2 插槽,可以安裝兩隻 PCIe Gen 4 或 PCIe Gen 3 NVMe SSD。
  • 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 這 60 條 PCIe 通道除了用來連結多裝顯示卡進行串聯運算之外,就是用來連接求頻寬若渴的 NVMe SSD 了。
  • 其實兩款 PCIe Gen 3 NVMe SSD 的測試數據的趨勢都一致,所以,以下的測試結果就只放上 Samsung 970 EVO Plus NVMe SSD 的測試結果給大家參考。
  • 這點在過去INTEL平台上有爭論,然而HPET是給VISTA/Win7使用的東西,因此Win8以後(其實Win7也是)的系統都不建議開,Wiki上也指出過其缺點。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