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曰:菩薩行善道,為一切眾生,此是實義」;菩薩行種種的善法,事實上他是為了眾生,不是為了利益自己,這才是真實的意義。 所以即使說要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是為了利益眾生,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並不是說,我是為了比二乘人更高,要來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不是這種比高下的心。 「餘處說自利,亦利益眾生,是為凡夫人作是說,然後能行菩薩道。」《大智度論》講得很明白,他說別的地方講自利又利益眾生,這是為了凡夫而作這樣善巧方便的誘導。 因為一個人開始的時候,如果努力了半天,一點都沒有收穫,一般人不容易作得到。 厚觀法師 所以一開始說自利可以利人,何樂而不為?
- 龍樹菩薩他能夠會通兩者,這是大小共貫,認為三乘的聖者,大家有共通的地方,就是體會無我、無我所而得解脫。
- 第二法印是「諸法無我」,世間諸法沒有「獨存性」,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假合。
- 它不是說不要律儀,它在律儀戒之上,要求得更往前走。
- ……大乘入世佛教的開展,「空」為最根本的原理,「悲」是最根本的動機。
- 複次,愚痴實相即是智慧;若分別著此智慧即是愚痴;如是愚痴智慧,有何別異?
- 三昧唯能攝持亂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觀諸法實相;般若波羅蜜,能遍觀諸法分別實相,無事不達,無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為母。
所以,以為如來說有我見等,即是取相執著,根本沒有理解如來「無我」教的深義。 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 以此礙故,求天眼,得是天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 是天眼見和合因緣生假名之物,不見實相,所謂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如前,中、後亦爾。
厚觀法師: 聞思修的「修」與通常所說「修行」的「修」是否同義?
在大乘(大眾部等同)學初立二身說,法身即本身、真身,悲智圓滿,如智不二,心色無礙。 遍法界的毘盧遮那佛,為大機眾生現身說法。 但此法身是無為所顯的,相即無相,不可思議! 複次,聲聞、辟支佛慧眼,雖見諸法實相,因緣少故慧眼亦少,不能遍照法性。 諸佛慧眼,照諸法實性,盡其邊底,以是故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 譬如劫盡火燒三千世界,明無不照。
在這個班裡,就有五位出家眾,因為不須要完全在學校裡讀書,可利用寒暑假集中課程上課,對出家人取得學位比較方便。 在北大、人大、南京大學也都有日本、韓國、斯里蘭卡等多位國外的出家人在求學。 一、課程應朝向培養大思想家的理念規劃。 現行僧教育學程規劃太短,充其量只是師資的培養。 優秀的學生,讀了三、五年,就去教書、任執事、當住持,很少再有時間進修。 面對中國佛教的新時代,應該有培養時代佛教大思想家的心態,以十年、二十年的長遠眼光,以教育學生成為思想家的心態去規劃。
厚觀法師: 佛學研習
一旦問題意識產生的時候,所遇到的一切都會和你想研究的有關,每個地方都會出現想要的答案,這樣的研究就會覺得很有趣了。 印順導師指出,不論研究或修學,有三個過程:得要、深入、旁通。 首先是要能夠「得要」,也就是建立架構,把握佛法的核心,瞭解佛教史的演變,如對大乘三系、八宗等整體的掌握。 厚觀法師 接著是「深入」,有了骨架,還須要血肉的填補,對於個人有興趣的部分再繼續深入。 最後還要「旁通」,如果只是深入而不求旁通,可能會陷入偏狹的一邊,所以深入之外還要能觸類旁通。
(2)推求一一法的實性不可得,「其實皆空」,空是如如不異(並不是一)的,是一切法的實性,這也名為如。 這是以一一(有為)法為本來如此的:現在是這樣,(未生時)未來也是這樣,(已滅)過去也還是這樣。 所以說:「三世實有,法性恒住」。 空,龍樹以無自性來解明,固然是繼承「中本般若」以來,漸著重傾向於虛妄無實的空義33,也有針對當時部派佛教的「對治」意義。
複次,如般若後品中說:若無般若波羅蜜,餘五事不名波羅蜜;雖普修眾行,亦不能滿具諸願。 如種種畫彩,若無膠者,亦不中用。 眾生從無始世界中來,雖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受世間果報已而復還盡。
厚觀法師: 厚觀法師說故事
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都無所得。 佛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門果,不空剃頭、染袈裟。 若無信,是人不能入我法海中,如枯樹不生華實,不得沙門果,雖剃頭、染衣、讀種種經、能難能答,於佛法中,空無所得。
二、實踐問題:如果在戒律上無法遵循,即使擁有很多學生,有人喜歡念佛、坐禪、學密等等,他們在修持實踐方面就無法得到處理,那麼在佛學院裡,修持的方法和修持的知見也就難以照顧。 首先歡迎「大陸佛教訪問團」蒞臨福嚴。 大家剛來台灣,生活上應該還適應吧! 我只去過大陸一趟,而惠空法師可說是大陸的常客,所以有很多地方值得互相學習、參考。 希望在座談會中,大家能好好討論。 那如果說我們房子好好地把它很密緻蓋好來,那即使下雨,也不會有穿漏。
厚觀法師: 金剛般若法會【活動取消】
聖嚴法師說他讀了那麼多的年譜,這一部年譜最讓他心服口服。 這是一部行誼的年譜,也是一部學術年譜,描述太虛大師的一生行蹤,也扼要有條理地介紹了太虛大師的思想。 太虛大師評傳》文中說這部《年譜》是印順法師所編的,從年譜當中,不但看到了太虛大師的崇高偉大,同時也看到了印順法師的治學精神。
聖嚴法師感到太虛大師長於恢宏廣博,而印順導師則優於縝密專精,兩個人的性格很不同,思想意趣當然也就不一樣。 厚觀法師 厚觀法師 要對它作探源,在《阿含經》最有關係的就是說「眾生清淨心」,其他相關的部分相對的就比較少了。 然而,只是講眾生清淨心,並沒有說如來已經成就在眾生心中,《阿含經》找不到這樣的講法。 接下來要介紹《唯識學探源》,此書主要是談原始佛教的唯識思想和部派佛教的唯識思想。 值得留意的是,佛是體悟緣起而悟道,對不對? 有關「十二緣起」,在《唯識學探源》中解釋得很詳細。
厚觀法師: 空性論 空之探究 空性 無自性空
我講的話什麼意思,就是告訴各位,我們今天得到了廣大的功德珍寶。 我們只要常常的發起利益眾生的菩提心的話,福報自然在你的身心世界中間顯現。 你努力的去起發起利益眾生的心,福報自然湧現。 我講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是經上講的。 一個阿羅漢帶著一個八歲的小沙彌出門。
據了解∶留學期間,厚觀法師每次返台都會向印順老法師請安問候;有一次,老法師將他畢生用力最多、筆記最詳的《大智度論》筆記手稿當面送給厚觀法師,顯見師徒間的相知相契。 2004年,厚觀法師與福嚴佛學院學生完成該筆記手稿的轉寫與數位化工作,並發行光碟流通,和有緣同道分享印順老法師的智慧結晶。 這樣的修行者感動了不少人,但這樣的修行法,不是一般大眾所能實行的。 所以除了「精勤的修持」之外,兼顧「契機的方便」也是很重要的。
答:由此薩埵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以增上意樂恆隨順菩提,趣向菩提,親近菩提,愛樂菩提,尊重菩提,渴仰菩提,求證欲證,不懈不息,於菩提中心無暫捨,是故名為菩提薩埵。 彼既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於求菩提意樂加行並皆止息,唯於成就覺義為勝。 一切染污不染污痴,皆永斷故,覺了一切勝義、世俗諸爾焰故,復能覺悟無量有情隨根欲性,作饒益故。 由如是等覺義勝故,名為佛陀,不名菩薩。 四者名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
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無信人亦如是。 譬如牛皮已柔,隨用可作;有信人亦如是。 複次,經中說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
厚觀法師: 佛教圖書館虛擬聯合目錄之架構
談到修行的問題,有廣義和狹義兩種修行,狹義的修行是指形式上的修行,廣義的修行是指生活上的修行。 惠空法師剛才所提到的,是比較屬於形式上的修行,就是坐禪、念佛、拜懺等等,是一種特定的宗教形式,以此來完成佛法所說修行的目的。 生活上的修行則是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中修行,即禪宗所說的「平常心」。 事實上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也就是要能在生活中保持一種修行的狀態。 像印順導師、古代玄奘大師在佛法的知見、義解認知上都達到非常高的程度,但是修行的程度就不能用坐禪多少時間,這種我們所認知的方式去衡量。
若但行般若,不行五法,則功德不具足,不美不妙。 譬如愚人不識飲食種具,聞鹽是眾味主,便純食鹽,失味致患。 行者亦如是,欲除著心故,但行般若,反墮邪見,不能增進善法。
地以堅為自性,水以濕為自性等,世俗法中是可以這樣說的。 如求堅等自性的實體,那是不可得的,也就是沒有自性──無自性了。 自性的第二類,是聖人所證的真如,或名法界、實際等。 厚觀法師 這是本來如此,可以名之為自性的。
四念處在經典中曾說是一乘道,英國普林斯頓大學一位 Gethin 教授,以三十七道品為主的博士論文,對一乘道(以南傳為主),有唯一的道路、沒有岔路、…等五種不同的解釋。 說唯一,並不是把其他可能都排除掉,從佛典看,八正道、四聖諦等也都是通往解脫之道。 導師著作中特別提到,為何《阿毘達磨》中討論自相、共相、相攝等就是在分析法與法間彼此的關係。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