檨仔腳福德祠詳解

通常收丁錢或募捐以一次演戲所需,夠用即可,有些土地公廟因固定每丁每口收多少錢,且所屬居民較多的,每有盈餘,據聞位於舊火車站邊的新街土地公廟盈餘頗豐,主事者謂是節省用度的原故,無論收丁錢或募捐通常是頭家爐主的責任,無頭家爐主之土地公廟有些有專人管理,多半是義務。 此外,本文所處理的是具有公眾性與社區性的土地公廟,私人設立的土地公廟並不在討論之列。 檨仔腳福德祠 雖然絕大多數的土地公廟屬於前者,私人奉祀土地公多設於廳堂,但也有設廟的,草屯鎮內部私設的土地公廟,已知者有三:﹝一﹞中正里敦和路旁臨北投新圳田間的一個小祠,內寫「福神」,聞係日據時代下庄聞人李昌期所私設,﹝二﹞土城里二坪仔中群公司﹝製鞋廠﹞所設的土地廟,﹝三﹞雙冬里一心農路的紙廠所設之土地公廟。 這些私設的土地公廟形制與一般公眾性的土地公廟無異,所不同者在於其沒有社區性的祭祀組織與活動。

微涼的南方冬季適合走進颯爽山林泡個天然好湯,深入深山秘境桃花源,以天然溫泉洗滌疲憊,忘卻都市的塵囂紛擾,和親密的另一半及姊妹淘,共享獨一無二的浪漫度假時光。 檨仔腳福德祠 「北極殿」本位「大庄山頂」郭家祖祠的前方,數十年前因神明指示遷至現址,為一公厝型小型廟。 主祀玄天上帝,副祀觀音菩薩、濟公活佛,廣澤尊王,配祀三太子與福德正神。

新社會成立期以各種同鄉、同業、同姓及志願團體所奉祀之寺廟神為主﹝增田一九三九、一九六七﹞。 此外,土地公廟一個更明顯的聚落性的活動是「吃福」,即是居民一起饗宴。 檨仔腳福德祠 已知有「吃福」之土地公廟有七股福德正神廟、土城里頂城土地公廟、紅瓦厝廣福宮、屯園仔土地公廟、東埔土地公廟、南埔街仔土地公廟,或是全體居民共食﹝七股﹞,或是自由參加﹝南埔街仔、紅瓦厝﹞,或是另組土地公會或吃福會﹝頂城、東埔﹞,此一共食之俗頗饒興味。 有些土地公廟有演戲,也在域內募捐,但並無頭家爐主,而是由專人「發落」,他或是熱心者,或是地方的「頭人」,或是沒事做的單身漢,但總是大家可以信得過的人。 有些土地公廟沒有頭家爐主,而由居民輪流燒香看管,其公有性更為明顯,屯園仔土地公廟為一例。

檨仔腳福德祠

陳姓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四十一都蚵厝寮,遷台後定居大林蒲(今高雄市小港區),而後二房遷居檨仔腳,其中七戶陳姓族人又於日治時期遷往「山豬窟」(今大樹區和山里),繁衍至今成為和山里重要姓氏。 面積2.6平方公里,為具有檨仔腳、大庄與大庄山特色的聚落。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就位在進入寶來村的路旁,去到寶來村泡溫泉之前,不妨來這裡停下腳步,真實的走入到寶來當地人的生活空間當中,或許沒有漂亮的裝潢、舒適的冷氣,但是坐在這裡喝一杯咖啡,聽在地人驕傲的分享她們站起來的故事點滴,雖然現在寶來沒有辦法通到台東,但是她卻可以通到心中一塊叫做不屈的角落。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為高雄市寶來人文協會經營的社區據點,秉持「與大地和諧共處」的理念,以「生活」、「生態」、「生產」為發展方向,推動災後重建、福利照顧、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為目標之社區工坊,主要製作陶藝品、植物染、窯烤麵包等產業。 往返南橫的交通要衝有間麵包坊,麵包出爐時的陣陣香氣,從自家搭建的柴燒土窯中飄散而出,一旁工作人員在現場擀著自然發酵的蓬鬆麵團,把六龜特產的芒果乾、龍眼乾等滿滿揉捲入麵包裡,剛出爐的麵包鬆軟有彈性,每咬一口都嚐得到蘊藏在地農產的香甜氣息。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是「寶來人文協會」經營的社區據點,協助八八風災受創嚴重的寶來居民生活重建。 充滿原木氣息的空間,由居民們一磚一瓦共同打造,並在專家協助下打造「土窯胖」、「寶來陶」、「日作染」等品牌,傳達「工藝即生活」的理念,除品嚐剛出爐的窯烤麵包搭配咖啡之外,也可以報名陶藝、植物染、窯烤披薩等生活手作體驗課程,接地氣的在地體驗,為旅程留下美好回憶。 位於新莊街上,祀奉土地公、土地婆,並配祀二位文武判官。

草屯鎮內分佈著一些客家聚落,規模都不大,如中原里龍仔頂,土城里紅瓦厝,北勢里屯園仔、茄苳腳、下崁底、高崙仔、雙冬里肉豆寮、粗坑,及平林里崁腳。 劉枝萬對臺灣寺廟的發展,也有相同的看法,亦分為三期,﹝一﹞是拓墾初期的無廟時期,僅奉香火於田寮或居屋;﹝二﹞是庄社構成期,此時庄社基礎初奠,以土地祠之普設為其特徵。 ﹝三﹞是庄社發展時期,此時街肆形成,景氣鼎盛,富財者鳩資興建宏敞寺廟,以文昌祠、齋堂、職業神寺廟與職業團體組織神明會及鄉土神﹝即祖籍神﹞之隆盛為其特徵﹝劉一九六三:一○一~一○二﹞。 劉枝萬最近再把臺灣寺廟的發展再詳細分成七個階段,每一個階段亦都與不同的聚落發展時期有關,分別是:1. 增田福太郎在討論臺灣寺廟建立的歷史時,曾分三個時期來討論,一是前部落期,二是部落構成期,三是新社會成立期。 部落構成期是建立土地公廟的時期,一般廟祠則以民眾奉祀的祠堂,由拾得的香火或神像而建立的祠堂,個人所攜帶的神像所設之祠堂為部落民信仰的中心。

「檨仔腳」意為台語的「芒果樹下」(「檨」讀作「奢」),這座文化共享空間由寶來居民胼手胝足改造舊倉庫,取材溪石、漂流木、稻殼、稻草等自然原料,運用傳統工法砌造而成。 在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木桌椅上的陶製杯盤、竹編夾泥牆上的植物染布、土窯裡出爐的麵包,每樣都是寶來社區婦女和青年「與大地和諧共處」的最佳展現。 除了上述具體可見之證據外,根據筆者訪問的土地公廟之沿革及發展之歷史,可發現除了石頭土地公廟之外大部分的土地公廟都是屢經改變形貌,甚至廟祠地點、座向,亦屢經改變。 每一次改變廟貌都要再次集結聚落內的人群,出資出力,隨著聚落的發展,土地公廟越蓋越高,也越蓋越牢固,雖然限於神格以及土地公信仰的聚落性,土地公廟的規模不可能太大。

檨仔腳福德祠: 廟宇分類:道教

有關草屯鎮土地公廟之祭祀圈,將分以下幾點討論:1.祭祀費用,2.頭家爐主的資格,3.活動,4.建造與修護。 ﹝二﹞如許嘉明所言,祭祀圈有角落、莊、鄉鎮,甚至超鄉鎮等大小層級的不同,但祭祀圈不只有擴大的情形,也有縮小的例子,其原因為何? ﹝三﹞祭祀圈模式的內容到底只包括寺廟神之祭祀,還是也應包括無廟之神的祭祀? 里是古代社的最小單位,其規模甚小,史記所謂的二十五家為里,現在行政劃分最小的的單位鄰都比它大,與現在的里更不能相提並論。 不過現今臺灣的土地公廟卻延續古代里社之社祭的性質,即在人群聚居的最小單位中,便有一土地公廟,供居民奉祀。 這個最小單位的名稱,臺灣話有時說庄,有時說角落;日本話說部落,英文有時說hamlet,有時說settlement,聚落地理學所說的聚落,除了鄉村的村落之外,還包括街鎮,甚至是都市。

檨仔腳福德祠

故上述四項雖是祭祀圈很好的指標,顯然已有兩項不適用於土地公。 許嘉明之所以採用這四項為祭祀圈的指標,乃因其認為祭祀圈的具體研究對象是村廟﹝許一九七八:六二﹞,而忽略在臺灣遍存規模較村廟為小的聚落廟,以土地公為祭祀對象。 由於土地公神格與神性的限制,巡境與請神的活動較不可見,因此本文主要以許嘉明之第一項與第二項指標,也就是共同負擔建廟與修廟的費用以及祭祀費用的人,和有資格當頭家爐主的人所居住的範圍來決定土地公廟的祭祀圈。

檨仔腳福德祠: 文化共享空間

台南縣歸仁鄉大埔福德祠 位置:台南縣歸仁鄉西埔村西埔二街43號建廟沿革:本祠雍正元年創設在埔頂1132號;民國58年遷建現址。 對聯:(1)福境以安民威靈赫奕敷恩大 德居得厚土黎庶…

水源對農村社會非常重要,土地公廟的座向反映出「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心理。 大部分的土地公廟其最初建立的年代都不清楚,居民每回答,他小時候就有了,或是他阿公的時候就有了等等。 最近一二十年來土地公廟接二連三的重修改建﹝參見圖三所示之例﹞,形貌較大也較牢固。 土地公廟為聚落居民所共有,其興建與修護,自是居民合力共成。

李玄伯說古代的社常以樹為代表,周代用樹做社神,這種現象到秦漢仍舊存在。 李玄伯曾調查幾個臺灣的土地公廟,他說臺灣的土地廟與古代的社有若干相同之處,尤其南投縣很多土地公廟,旁邊有大樹,更顯出樹與社無法分開的遺跡。 至於商家店內設有土地公神案,在臺灣是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土地公傳統上多由農人祭祀,因其為土地之神,能保佑五穀豐登。

自然建築的實踐在於尋求營造人類居住環境的另一種可能,從而實踐簡單自然的生活。 我們以友善大地理念與自然循環概念營造了「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在這個共享空間中,我們師法老祖宗的建築智慧,並以創意發揮自然材料特性,營造出與大地和諧共處的空間。 由此碑文可知當時是日本殖民時期(1936年),正在推行皇民化運動,廣為設立神社改信日本神道教,然而這裡的主事者雖然表面上奉承了上意,實際上這座廟還是福德祠又是文教中心,此時離1895年已經有41個年頭了。 檨仔腳福德祠 兩間廟宇皆面向和平街,除了有界定和平街地理空間之意,更是因為早期和平街商業及農業繁盛,民眾安居樂業,希望藉由福德祠鎮守財氣之功能。 此地以吳家為主,吳家祖先原籍漳州府平和縣後隙仔,乾隆中葉左右入墾檨仔林,嘉慶、道光年間為吳家最盛時期。

廣澤尊王原奉於大樹腳保安宮,同治年間各角頭信徒參拜方便,提議分靈奉祀,「大樹腳」保安宮奉祀大聖公,「檨仔腳」奉祀二聖公,「溪埔」保安宮奉祀三聖公。 當時,「檨仔腳」尚未建廟,只有簡陋的公厝,原位在舊大樹區戶政事務所處,又遷至大樹國小附近,最後遷至現址,建立「鳳山寺」。 民國67年(1978年)因廟多毀損,地方人士倡議重建,民國77年(1988年)竣工。 寺廟一樓主祀廣澤尊王,陪祀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另外三樓另奉祀玉皇大帝。 陳姓:為於吳姓族人的南方,實踐街與中山南路二巷叉口附近為陳姓族人的土地與居住之地,屬於檨仔腳第23鄰。

大正七年時(西元1918年) 日本人借道路拓寬的理由,迫使安海街土地公遷廟,但主事者均無經驗,也沒有去找廟地,故而將神像送人或寄宿他廟,安海街土地公公就來寄宿在朝興宮囉。 等庄民募資建廟,並前往朝天宮分靈、雕刻神尊,朝興壇改名為「朝興宮」,廟址遷至原公十一停車場(今台南美術館前身)出口處附近。 無論從祭祀圈的現況,或其擴大,縮小的過程,皆可看出聚落之上,有一個聚落層次,由數個聚落結合而成,此一聚落群,即稱為村落,但聚落群也可能沒有結合成功,而各自分散。 如果我們不從祭祀圈來看,就無從明瞭聚落群之結合與分裂。

檨仔腳福德祠

﹝三﹞是小廟,高可過人,有些雖然門斗較低,要低頭才能入廟,但土地公的神位設已在高高的神案上,前有供桌,可放祭品,祭拜比較方便,除上述的石頭廟與小祠,其他的土地公廟形制上都屬小廟。 由以上所述,石頭廟與小祠的分佈範圍,除草屯舊街福德正神廟以外,大都屬於東南部山區及山麓地帶﹝指雙冬、坪頂、南埔﹞以及東北部烏溪沿岸地帶﹝指土城、北勢﹞。 這些以石頭廟或小祠為土地公廟的聚落,不是開發較晚,就是聚落很小,人口較少,其祭祀圈自然也較小。 其中雞柔崎土地公廟最為簡便,沒有四壁,只用四根塑膠管立在石頭與水泥舖設的平臺上,上面再蓋一塊塑膠片。 紅瓦厝廣福宮最特殊,是一墓形土地公廟,為客家形制,該地即為一客家聚落。

這裡先要說明一下本文所說的土地公「廟」,有些廟造形極小,只是幾塊石頭圍成,中間供奉者一個香爐,這樣的小廟恐怕超乎某些讀者的想像,不過在奉祀的主體之外,有些覆蓋的東西,不論是石頭或是塑膠片或是屋宇,都名之曰廟,至於拜亭、金爐,供桌都是附加的建物,可有可無。 事實上,土地公的蹤跡並不僅見於田間,在其他地方也可發現到,如墓旁、宗祠內、廳堂內、商店內與其他神明的廟宇內。 今涵蓋舊知高莊及山仔腳兩莊,因此文山里舊地名有兩個名字。 其一叫做「知高」,也叫作「豬哥庄仔」,相傳約為文山里忠勇路寶山社區一帶。 清朝雍正年間,有人以牽豬哥(當豬種的公豬)為業並住在這裡,而後更名為「知高」,是後來將豬哥的音雅化。 不過,也有一說「知高」的地名由來,是在日據時代,日本政府見此地居半山腰,與日本的知高頗為相似,因而為其名;其二叫做「山仔腳」,為文山里南邊部份之舊地名,位於大肚台地山麓地帶而得名,沿水道成為南北狹長的帶狀聚落。

  • 許嘉明之所以採用這四項為祭祀圈的指標,乃因其認為祭祀圈的具體研究對象是村廟﹝許一九七八:六二﹞,而忽略在臺灣遍存規模較村廟為小的聚落廟,以土地公為祭祀對象。
  • 據考該祠曾修茸四次,依序為光緒八年(1882年)、民國四十一年、民國六十五年、民國八十三年。
  • 之後國民政府來台,因實施土地放領,被迫遷移至下溪仔,遷移不久後石頭公卻慘遭遺失。
  •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以擲茭方式選出一位爐主、副爐主及四位頭家,在未來一年內,負責掌理祭神事務。

昭和3年(1928)原本位於台灣銀行現址的財神廟被拆,又把財神爺移到福德祠,和土地公同龕共享香火。 今北投居民在門壁上刻「嘉慶留聖跡」,史家均謂嘉慶君並未來過台灣,但台民言之鑿鑿,必有示意。 慶安宮右側另建有一福德祠,因傳嘉慶君曾過訪,故該祠的土地公可戴相爺帽。 北投朝陽宮媽祖由原來的四姓共祀道成為聚落性祭祀,當然與北投街市之衰頹有密切的關係,也與其行政、商業中心的地位在日據時期由草屯街取代有莫大的關係;而地方防衛之需要性的消失亦有重大的影響。 清朝同治三年,因北勢南之役,飭設四大姓局,局設北投,以解散賊援。

檨仔腳福德祠

此與街肆形成的過程中逐漸包容鄰近聚落有關,也因此造成下街福德祠之祭祀圈包含南勢仔福德祠祭祀圈之現象。 草屯居民大都是漳州籍,泉籍有跡可尋者,此其一,特誌之。 土地公廟是神格很低的神,也由於其常駐一方,故無所謂巡境一事;而且它是陰神,一般人遷新居或婚嫁時,通常請別的神到家理來坐鎮幾天,鮮少請土地公來。

後有巡查史劉璧嗣在檨仔林西側建府邸,府邸左廂設有董霖堂,供奉董公真仙與甘霖大帝,亦奉祀石母娘娘,右廂則設觀音堂。 座落於中央山脈和玉山山脈之間、海拔600~1000公尺山坡地的寶來,盛產金煌芒果、蓮霧等農產,也以溫泉、泛舟等觀光活動聞名,對外交通僅靠台20線南橫公路聯繫,整座山村彷若世外桃源。 1975 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集刊,36: 。 謝言:本文承草屯鎮各里里長及地方人士熱心提供資料,筆者甚為銘感。 此外,草屯鎮志採訪員洪英聖先生幾次陪看土地公廟,家父亦時而帶路探訪土地公廟,舍弟公餘之暇,以機車載我四處探訪,一併致謝。

也有些土地公廟是面向著河水,如下雙冬土地公廟,在雙龍隧道的上面,從廟前可俯看烏溪河水及溪旁的下雙冬部落。 居民謂此廟甚得風水之利,故「浮字」很有靈驗,大家樂玩徒常常到此給土地公燒香,將線香平置香盤上,香灰會「浮字」,識者可看出兩個阿拉伯數字。 不管溪水或圳道流經,土地公廟的座向必與水流的方向相逆﹝垂直亦可﹞,絕不能順著水流方向,否則稱為「倒落水」,頂茄荖福德正神廟曾因「倒落水」而重建改變座向。 例如敦和福德廟前有「五條汴」,是北投新圳行經下庄分水至北投的閘門處,水分五道,有南勢圳、大圳、六分圳,新街圳﹝一稱北投圳﹞及公館圳﹝一稱湖仔底溝﹞,該廟面向著「五條汴」及下庄部落。

較常見的是小廟形態的土地公廟,比起小祠,小廟沒有祭祀組織,沒有演戲的情形,已是罕見,因其聚落發展的歷史較久,人口較多,也較密集居住。 廟前演出的戲通常有兩種,一是公戲,一是私人酬謝神明的。 一年最多有演戲三次的,如北投埔土地公廟與崎仔頭福德廟。 一般以農曆八月十五日為土地公的生日,演戲或在當天或在前後一兩天,當天因是中秋節,戲金較貴,節前或節後演戲,戲金較便宜。 此外,有些是在頭牙﹝二月初二﹞,有些是在尾牙﹝十二月十六日﹞,酬神演戲。 土地公廟在十月十五日作年尾戲的亦不少,年尾戲是部落重要的共同活動,祭拜三官大帝,又稱下元,部落中如有祭拜其他神的村廟,年尾戲通常在村廟中演,再請土地公去看戲,若無其他廟宇,就在土地公廟前演。

以上所言土地公廟的形制,僅就供奉土地公的祠宇本身而言,事實上一個完整的土地公廟,祠宇之外,金爐或者一處固定的燒金的地方是不可少的。 除了非常原始的石頭疊成的土地公廟,大部分的土地公廟都有廟庭,無論大小如何,有沒有舖設水泥,有沒有加設拜亭,加設康樂臺﹝演戲用﹞,廟庭是祭拜活動的主要空間,廟庭夠大的話,也可供社交,休閒活動之用。 檨仔腳福德祠 大部分的土地公廟還有一個十分明顯的要素,就是與大樹或老樹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土地公廟後或廟旁常見有一棵大樹,有些大樹自成神靈,居民在樹幹旁﹝稱樹頭﹞另設小祠或香位供奉樹神。

較偏僻,聚落較小的土地公廟自然沒有什麼油香錢,不過這樣的廟宇通常也沒有演戲,故不需公共的祭祀費用,只是隨居民在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或年節時祭拜。 有些土地公廟的油香錢頗豐,例如敦和福德廟,因其旁有榕樹公,傳頗靈驗。 但獻油香錢的不限於聚落居民,尤其近一、二年來,大家樂頗為風行,玩徒們為避熟人耳目,多往別的地方的廟宇﹝主要是土地公廟和萬應公廟﹞求神「浮字」,草屯鎮有些土地公廟據聞非常靈驗,大家樂玩徒們捐獻頗豐,如下雙冬土地公廟懸有不少記捐獻款目的紅紙,亦有人捐獻洗手臺、時鐘等。 表一共列有八十六個土地公廟,除了少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聚落合祀以外,大部分是與一個聚落對應。 合祀的情形,通常是小聚落尚未有自己的土地公廟,而去參與鄰近聚落之土地公廟的祭祀,臺語有所謂「倚」音ㄨㄚ‵﹞或「份」,即是靠近,參與其祭祀有份的意思,如頂茄荖福德正神廟是由田厝仔與下角合祀,即是一例。 但是合祀的情形也未必都是小聚落無廟,例如北投里南勢仔自己有一致興巷福德祠,但又參與下街福德祠的祭祀圈,乃因其本庄的土地公廟未改建之前極破極小,又南勢仔、下街與番社內很早就在慶安宮﹝在下街福德祠旁﹞合祀媽祖。

今北投里有小地名「番社內」者,即北投社之舊址,但已無番社遺跡可循。 主祀天上聖母,是當時府城寧南坊唯一供奉媽祖廟宇,所以檨仔林媽又稱寧南媽。 始建於咸豐元年,由庄民邱朝興在磚仔橋街以其名設立朝興壇。

位於「檨仔腳」的大樹國民小學,在民國2年(1913年)奉准設立命名為大樹腳公學校,並暫借保安宮廟開學,民國4年(1915年)新建教室於現址。 其傑出校友包括:前高雄縣議員吳利成、科工館館長陳訓祥等傑出校友。 廟中藏有一只道光3年(1823年)的石製香爐,可知「武山殿」最遲在道光3年(1823年)即已建立。 檨仔腳福德祠 寺廟牆壁鑲有一咸豐7年(1857年)「重修武山廟」捐題碑記,紀載當時由內總理吳名標、蘇牌觀以及外總理方老為共同發起重修。 但清末下溪水氾濫造成廟宇崩塌,直至民國39年(1950年)才由江西募款修建,民國70年(1981年)重建為今貌。 主祀三山國王,為蘇姓先祖自廣東省潮州府攜來,副祀天上聖母、觀音菩薩與太子爺,陪祀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