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的著作《孽子》中,主角阿青因其同性戀身份而被逐出家門的事,即使到現在仍不是稀奇事。 《愛在暹羅》中Mew問Tong:「如果我們深愛着一個人,我們能承受必須分離的那一天嗎?」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出櫃」,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接受世俗的目光,更不是每個人都有戀愛大過天的勇氣。 因此當有同性戀者因社會壓力、家庭壓力而被逼分離,請不要覺得奇怪,因為大家都有份拆散他們。
多數評論者擁抱了這個遺憾,認為「不圓滿的結局讓男主角間的愛昇華到更深刻的層次」,將片中親情、友情、同/異性戀愛情劇情軸線交互檢視,得出暖心結論,並對電影最後一幕──繆坐在床上苦甜參半地痛哭──賦予詩意的解讀。 到了1990年代,受到好萊塢大片引進與電視媒體崛起的影響,泰國本土電影界進入衰退低谷,產量銳減,更遑論多元性別角色的題材有機會面市。 直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泰國崛起一股「電影新浪潮」,新興的選題與拍攝手法重振萎靡已久電影產業,也讓多元性別角色有了發揮空間。 不可諱言地,紅透半邊天的《愛在暹羅》確實對於泰國LGBT+影視再現產生一定的影響。 但《愛在暹羅》並不是第一部泰國涉及同志題材,也非第一部對本地LGBT+別具正向意義的電影作品。
愛在暹羅: 「泰國牛排之父」揭乾式熟成牛排魅力 黑熊探店大呼過癮
Mew和Tong是一對小夥伴,一場悲劇卻使二人不得不分開:Tong的姐姐阿紅在一次野外旅行中不幸失蹤,Tong的父母迅速決定離開這個傷心地。 「每個人不都應該有嗎?」Pchy即興露出微笑,機智的臨場反應,看出這個努力的泰國演員,已經不是當年愛在暹羅裡面,對於「寂寞」及「愛」充滿疑惑的青春少年。 劇場上,當觀眾問及Pchy的真實生活裡,有棟(電影裡Mario飾演的相戀對象)嗎?
此外,更前往越南、菲律賓、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進行宣傳,只是粉絲對他的印象仍停留在『愛在暹羅』,時間久了反而造成困擾。 早期泰國電影中的LGBT+角色多半被安排為丑角或反派。 例如1974年的《食妻者คนกินเมีย》就將男同志刻劃為精神病患者。 就算LGBT+角色在電影中有較多戲份,那通常也都悲劇導向──1985年經典的《最後一曲》(เพลงสุดท้าย)敘述一個跨性別歌舞劇明星因單戀而在臺上舉槍自盡的故事。 Kathoey是泰國多元性別文化中淵遠流長、最具知名度的性別角色。 在過去,Kathoey多用來指稱男性同性性行為者、雌雄同體,以及男扮女裝者等等,並伴隨著歧視口吻。
舉例而言,從繆喜歡音樂、下課時間不和同學踢球、在食堂被孤立的場景中,可以知道國小時期的繆過得並不好。 繆在廁所遭到同儕霸凌時,被調侃道「這不是那個很會彈鋼琴的繆嘛!ติ๋ม ๆ」。 泰文的「ติ๋ม」用來形容男性缺乏男子氣概,反映了國小階段的繆因其陰柔氣質而成為霸凌對象。
愛在暹羅: 泰國美食外交!APEC峰會吃什麼? 星級主廚操刀 晚宴菜單普吉島龍蝦吸睛
儘管當今泰國社會對多元性別氣質表現採開放態度,Kathoey一詞仍會在陰柔氣質鄙視鏈中默默成為被汙名或自嘲的位置,與臺灣男同志圈「拒C厭娘」現象甚為相似。 2007年《愛在暹邏》裡「繆被稱Kathoey;棟被問Gay」的論述安排,恰好隱隱帶出這段始自1960年代泰國現代LGBT+概念演變史。 泰國電影『愛在暹羅』(Love of Siam,或譯暹羅之戀)上映屆滿10年,演員Pchy跟Mario Maurer也因為這部電影,經歷完全不同的人生體驗。
唱片公司Sahamongkol Film International製作人楚克薩克瑞科(Chookiat Sakveerakul)原聲帶專輯於2007年11月12日在泰國發行,比電影上映提時間早了10天。 此專輯為兩碟裝,有CD和VCD,由於熱賣,在它發行了的第一個星期內很多商店都售罄了。 不論採取正面或反面評論,《愛在暹邏》始終在影迷心中佔有一席之地。 時隔15年,泰國社會歷經風風雨雨,LGBT+權利倡議者不僅走上街頭,更在2019年走進政壇,成為國會議員。 「這不是一部全都是同志角色的電影,我們並非專注在同志議題,高舉出櫃大旗。我們並不想為這部電影加上同志標籤」。
文化研究學者Brett Farmer指出:棟最終的抉擇,顯示他看重家庭關係,更甚於自身情欲。 這樣的「家庭優先」邏輯具有性傾向上的差異——比起異性戀,同性戀(或酷兒傾向)更會威脅到家庭關係。 家庭優先邏輯也與泰國社會看重階級地位與集體主義及其有關。 儘管後來繆因音樂才華成為高校紅人,但街坊鄰里仍因其性別氣質對他「另眼相看」。 全片裡,唯一脫口為繆定位性別認同的,不是繆的重要關係人,而是鄰居:「大家都知道繆是Kathoey(กะเทย)!」暗戀繆許久的女配角一聽到這句話,立刻反駁道「繆不是Kathoey,繆是男的!」。
愛在暹羅: 電影
Mew(Witwisit Hirunwongkul飾)和Tong(Mario Maurer飾)是一對小夥伴,一場悲劇卻使二人不得不分開:Tong的姐姐阿紅在一次野外旅行中不幸失蹤,Tong的父母迅速決定離開這個傷心地。 幾年後,長大了的兩人在曼谷廣場意外重逢,此時,Mew是August樂團的創作加主唱,相依為命的嬤嬤去世後,他獨自一人寂寞地生活。 Tong的家庭也難現歡樂,爸爸因為過度思念死去的女兒,整日借酒澆愁。 重逢後,時間就像是逆流回童年,兩人重拾以往的親密無間,還是無話不談的朋友。 漸漸的,一種新的情愫開始在兩人心中滋生,派對上,Mew唱出他寫的第一首情歌——為Tong而寫的情歌,二人情不自禁親吻了,不料這一幕卻被Tong的媽媽盡收眼底……Tong和Mew的交往開始受到阻撓,二人陷入痛苦之中,亦因此得以重新審視這份感情。
- 《愛在暹邏》緊緊抓住2位高中少男──棟和繆──在家庭羈絆與同儕壓力之下,探索自我性向的青澀模樣,成功擄獲泰國本地、日本、臺灣、乃至中國大量影眾,更代表泰國角逐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 有趣的是,兩位男主角在片中並未開誠布公地走向出櫃,而是抵抗、逃避或虛以委蛇地應付來自家庭與同儕關於自己性傾向的試探與詰問。
- 2019年,《愛在暹邏》在泰國重新上映,海報一改12年前的隱晦風情,直接採用棟和繆並肩而坐的畫面。
- 文化研究學者Brett Farmer指出:棟最終的抉擇,顯示他看重家庭關係,更甚於自身情欲。
《愛在暹邏》的故事圍繞在兩位從國小相識、分離,到高中又再度聚首的少男。 兩人在面對各自家庭困境中相互陪伴,愛戀情愫也從中萌生,成為推動兩位男主角自我情感探索、處理家庭與同儕關係的重要趨力。 這是《愛在暹邏》最為人樂道之處:酷兒情感及其發展張力緊扣於各式人際關係,生動刻劃男同志青少年處境。 馬力歐莫瑞爾不但靠《愛在暹邏》打開知名度,後來主演《初戀那件小事》爆紅華人娛樂圈,2013年再以《淒厲人妻》刷新泰國電影最高票房。 他在2019上半年堪稱大豐收,主演的電視劇《查龍藥師》贏得破8的高收視率,日前宣布要演出香港電影。
剛開始面對螢光幕,Pchy非常不適應,也不習慣要接觸那麼多人,以及市場對於電影的正反討論,Pchy整整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才習慣,知道很多人是因為對電影的肯定,慢慢不再排斥跟群眾接觸,也因此開啟了演藝事業以及海外巡演的機會。 憶及電影上映後的反應,Pchy笑道,「當時在學生餐廳,突然所有人都轉過頭來看我,跑過來要握手合影,當時我心想,天啊,我的私人生活結束了。」愛在暹羅上映之後,獲得市場極大迴響,尤其是亞洲地區,更讓Pchy初嚐走紅滋味,那年,他才18歲。 網友看到《愛在暹羅》兩大男主角世紀合體,寫下電影金句:「我不能做你的男朋友,但這不代表我不愛你。」有人激動「就是這部電影!讓我成為馬力歐粉絲的」,其中也有華人粉絲留言,「只要好好活著就會有糖吃」,吸引眾多人按讚迴響。 數年後Mew在就讀的學校組了個名為August的樂團,樂團的自錄專輯在暹邏廣場一帶賣到斷貨。 Mew的唱片製作人希望他能寫首溫馨的情歌,來作為新版唱片的主打歌曲,但Mew卻從未戀愛過,不懂如何寫情歌。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電影裡說出「大家都知道繆是Kathoey」的鄰居,正是由導演所飾。 儘管沒有資料顯示自編自導自演《愛在暹邏》的導演馬雕(Chookiat Sakveerakul,「馬雕」為其泰文小名)是否在電影裡投射了自身經驗,但這樣的「別具用心」,顯示這部片在性別議題上用力甚深。 有趣的是,兩位男主角在片中並未開誠布公地走向出櫃,而是抵抗、逃避或虛以委蛇地應付來自家庭與同儕關於自己性傾向的試探與詰問。 而且,這樣的詰問不只是確認男同性戀身分,其語境更附加了泰國對於性別氣質的檢視。 高中畢業後,Pchy錄取泰國名校法政大學,就讀傳播科系,最初學生時期的單純,不到半年就因為電影上映而完全改變。 當時的泰國校園不像今天充斥著網紅或模特兒以及庸俗的消費文化,更還沒有龐大的紅衫軍及黃衫軍抗爭,沒有飛上天的高房價。
相較於在劇情一開始性別氣質就遭檢視的繆,會抽菸喝酒、踢足球的棟,在電影上半段還跟關係疏離的女友歹戲拖棚,週遭死黨也未從盈溢陽剛氣質的棟身上揣測其酷兒身分。 直到劇情後段,死黨們才從流言蜚語中,單刀直入地詰問棟的性傾向:「你只要短短地回答是或不是,你是เกย์(Gay)嗎?」陽剛氣質的棟不會被期待成Kathoey,只會被要求直接了當地承認其Gay身分。 獨白演出將分為兩部分,由Pchy再次演出愛在暹羅裡的角色繆,以及即興演出十年後的演員Pchy,讓Mew和Pchy之前產生獨白對話,更安排和現場觀眾互動提問,臨場感十足,還有觀眾提出私密問題。
他近日在見面會中演唱電影主題歌《同行》,沒想到台下有人喊「繆(Mew)」,讓現場歌迷陷入瘋狂! 原來Mario出現在觀眾席,一邊唱歌一邊走上台,兩人不但在舞台上大合唱,更在後台互摟自拍。 它出自一部深植在臺灣7年級愛泰族心中的經典青春愛情電影:《愛在暹邏》(รักแห่งสยาม)。
- 泰文的「ติ๋ม」用來形容男性缺乏男子氣概,反映了國小階段的繆因其陰柔氣質而成為霸凌對象。
- 現今有很多很多BL電影,但很多都在賣弄外表、身體,甚至不良意識。
- 《愛在暹羅》中Mew問Tong:「如果我們深愛着一個人,我們能承受必須分離的那一天嗎?」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出櫃」,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接受世俗的目光,更不是每個人都有戀愛大過天的勇氣。
- 家庭優先邏輯也與泰國社會看重階級地位與集體主義及其有關。
- 然而,這部在臺灣主打男同志青春愛情主題的電影,15年前在泰國上映時,採用的宣傳策略卻很「直」:讓兩男兩女並列於宣傳海報,沒有任何酷兒元素。
- 憶及電影上映後的反應,Pchy笑道,「當時在學生餐廳,突然所有人都轉過頭來看我,跑過來要握手合影,當時我心想,天啊,我的私人生活結束了。」愛在暹羅上映之後,獲得市場極大迴響,尤其是亞洲地區,更讓Pchy初嚐走紅滋味,那年,他才18歲。
在首版宣傳海報上,棟、繆與另兩位女配角兩兩相襯,彷若兩對男女情侶,電影預告片亦未透露任何同志色彩。 劇組似乎有意符應泰國自1980年代以來票房保證公式:異性戀青春高校浪漫愛情片。 時至今日,來自西方、更現代、高級意味的詞彙Gay,取代了1960年代初帶有「有色眼光、陰柔指涉」的Kathoey,成為泰國男同志身分認同的名號。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