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南鯤鯓代天府「開基李大王」更是每年會披著金袍來到行館,就為了延續一條百年香路,這間行館就是「代天巡府福安館」。 南鯤鯓代天府佔地近6萬坪,殿宇雄偉壯麗,古蹟本體為一座九開間三進兩廂的建築,由三川殿、正殿及後殿組成,正面角度貌似三座廟宇的組合,正中央是代天府,左右分置城隍衙、中軍府。 除了古蹟本體,整座廟尚包含民國60年代之後陸續修建的頭門拜亭、萬善走廊、香客大樓、凌霄寶殿、大鯤園與牌樓等。 這故事傳到民間,民眾同情他們,有舉子吟詩一首:「回祿如何也忌才,春風散作禮闈災。碧桃難向天邊種,丹桂翻從火裏開;豪氣滿場爭吐焰,壯心一夜盡成灰。曲江勝事今何在?白骨稜稜漫作堆。」民間許多廟宇奉他們為王爺,稱「春闈殉身孝廉,敕封進士、代天巡狩」。 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 富美宮《王爺信仰探源》:民間相傳,宋朝皇帝夜裏召見張天師,打算測試他的法術,於是命令進士三百六十人躲在地窖,演奏樂器。
大灣南巡宮主祀由南鯤鯓代天府分靈而來的吳府千歲,後增祀李、池、朱、范府千歲及萬善爺。 台灣五府千歲信仰普遍,五位王爺也各有信徒支持,每到五府千歲聖誕生日,麻豆代天府將湧進大批信徒前往祝壽,該準備哪些供品是五王爺喜歡吃的,看以下整理的供品清單一目瞭然。 南鯤鯓廟1年有4個主要進香期,分別是(農曆):4月中下旬、6月中旬、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 上述第1、第2和第4進香期為3個主要進香期,廟方稱之為「大日」,正殿會暫時封閉,調整廟內擺設和人力配置,以維持進出香作業的順暢。 第2次建廟是在清嘉慶22年(公元1817年),在此有「五王大戰囡仔公」的傳說。 民間傳說南鯤鯓沉埋後,五王便找尋新的風水寶地,以建新廟。
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 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 21組民俗藝陣傳承展演
李公恭儉忠謹,池公沈毅剛直掃蕩妖氛,捍災御患,護國佑民,宜乎歷朝褒祀,四海尊崇。 鄭成功入台,尊明朝“正朔”,在民族大義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就當時滿清入主中原的大環境説,有些政治忌諱民間不得不迴避,如宗教信仰方面,把延平郡王,以“代天巡狩”祀之,以“王爺廟”“代天府”名之即明證也。 五府千歲在世時有功於國家,有德於百姓,升化之後又庇佑先民,由大陸來到台灣。 經過三百多年來人民的辛勤開發與王爺公的庇護,已經使原本荒蕪的土地成為後來的蓬萊仙島。 自五府千歲稱神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他的神威靈感,深入每一個人的心靈。
想不到出港不到一佪時辰,王船竟然又逆流返航,而且停靠在原來的地方。 漁民驚訝不已,並認為五王打算長駐在這裡,所以再次恭迎上岸,安奉在草廟中祭拜。 王船逆流返航的神蹟遠近轟動,朝聖謁拜的人絡繹不絕,居民的生活也因為漁獲豐富,而日漸改善。 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 根據南鯤鯓代天府官方的記載,在西元1820年時就有過五府千歲北巡諸羅(現今嘉義)的歷史,所以嘉義地區才會有這間福安館。
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 活動位置圖
2.每年4次香期,全臺各地的乩童、多樣豐富的陣頭隨香而來,絡繹於途、人山人海,展現臺灣王爺信仰文化之藝能特色。 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 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2目:「人民歲時重要風俗、信仰、節慶等儀式,顯示藝能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馬鳴山鎮安宮 位於褒忠鄉馬鳴村已經有三百餘年歷史,香火鼎盛,主祀五府王爺。
當過兵的朋友都知道留守的主官責任有多重大,而朱王爺就負起了這個重責大任,如果是內行人,都知道求籤詩找朱府王爺所得到的籤詩又快又準,這也顯示了朱府王爺的決斷力以及謀略力非常高。 某次得知玉帝指派瘟神要到人間散播瘟疫,池王爺為了救天下百姓,設法將瘟神帶在身邊的瘟疫藥全吞進肚中,因而毒發身亡。 同時池府王爺也是討海人的守護神,據說討海人只要能請到池王金身在船上供奉,當天必定滿載而歸。 池王的脾氣和嫉惡如仇的性格也十分出名,想看更多請點這裡。 不僅僅是漢人祭祀池王,台灣也可以看到平埔族祭祀的池府王爺。
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 王爺千歲信仰
本宮主神池府千歲,係分靈自蚵寮保安宮,而關於其生平事蹟則眾說紛紜,其中以計奪瘟神毒藥,以身殉民的故事類型較為普遍。 或謂池府千歲係唐朝三百六十進士之一,雲遊天下時,巧遇瘟神下凡,得知瘟神奉玉旨攜帶丹藥以散佈瘟疫,遂計奪瘟藥自服,頓時臉色釐黑、髮鬢直豎、兩眼突出而亡,瘟神速稟玉帝,帝嘉其善行,敕封為『代天巡 狩』。 ,「囝仔公」首當其衝被洪水沖垮,後來只好遷徙到代天府東北處暫住。
吳府千歲,諱名孝寬,江蘇省吳縣人,俗稱三王、吳王爺、吳府王爺、吳府三王,生於隋唐之際,聖誕於九月十五日。 其擅長地理風水,又會觀察星象,民間俗語「三王好地理」,為南鯤鯓五府千歲體系中排行第三的王爺,大灣南巡宮主祀吳府千歲,為南鯤鯓代天府分靈。 遶境進香是宗教儀式中十分重要的一環,進香是神明「會香」與「充電」的一環,更內含著中華文化的價值觀,再從遶境進香再衍生出的陣頭文化,祝賀神明聖壽、賀誕,一些陣頭如宋江陣更具有維持香陣的秩序功能,以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進香期為例,每年進香期前來進香與香客人潮就多達近千萬。 透過《走讀南鯤鯓》,走進南鯤鯓代天府所蘊藏著超過350年的歷史,了解廟宇建築中那些細節之處,宗教文化與建築美學在南鯤鯓代天府一覽無遺。 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 廟宇創建於明朝,前身為「保寧宮」,後因遭破壞而遷至他處,改稱「保安宮」,直到民國45年,地方紳士和信徒們捐獻蓋廟,又遷回原址,經過幾番修復,保留傳統泉州建築樣貌,及增設更多娛樂建設。
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 北門嶼教會
自此之後,神靈顯赫,香火鼎盛,前來參拜的弟子們不計其數,也形成南鯤鯓代天府奇特的寺廟文化。 在潮汕的部分地區,亦有類似「送王船」的送瘟神習俗,一般在農曆正月或是二月初二舉行。 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 送瘟神有兩種方法,一種與「遊天河」接近,叫做「送香船」;一種與「遊地河」接近,叫做「送竹龍」。 香船和竹龍形式相似,都是由竹子和紙製作成,香船最後會被火化焚燒,而竹龍會被放去河中用石頭等重物壓住直至沉沒。
這時,五王起駕,畫了七張「犁頭符」,然後命人購買犁頭七個、大鑼二面,前往祭溪。 隔年,廟方奉五王指示,發動善信二萬餘人築堤護廟,不出數月,堤防築成,稱之為「五王堤」。 五王堤完成後,南鯤鯓已沒有後顧之憂,「囝仔公」於是遷回原地重建小廟,廟稱「萬善堂」,神稱「萬善爺」,並雕造金身和鎮殿金身各一尊。
1996年8月25日行醫滿50年的王金河醫師,卸牌退休,留下診所,也留下台灣烏腳病醫療的歷史見證。 館內目前所藏即都是與烏腳病醫療有關的器材、心情、以及故事;其中有許多以防腐劑泡存的烏腳病患者殘肢,見證受難者的苦難歲月。 南鯤鯓代天府廟體為內政部核定之國家二級古蹟,屬省政府管轄;省虛級化之後,成為國定古蹟,屬內政部管轄。 是「新南瀛八景八勝三園」之一、也是台61線、台84線、臺17線臺南段重要旅遊景點。
- 李連權次長稱許南鯤鯓代天府推動宗教藝文活動不遺餘力,也對即將興建的藝文美術館提出期許,將籌組諮詢委員,廣邀國內藝文精英擔任委員,在台南市府和雲管處的合作下,南鯤鯓代天府將成為國內外重要宗教藝文盛地。
- 五府千歲進香期是全臺規模最大、進香團最多的王爺祭典,保存完整的進香儀式和各式陣頭活動,充分展現宗教文化的藝能特色。
- 此外,當時哈瑪星一帶居民並以『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青山寺』觀音菩薩、『蚵寮保安宮』池府千歲及南山紫竹林觀音菩薩等神佛為信仰依歸,每逢清水祖師佛辰(農曆正月廿二日)必返鄉迎請眾神駕臨今鼓山魚市場內,設立臨時神壇安座,以供境內有緣善信膜拜祈安,並演戲酬神滿俾求合境平安、四時綏靖。
- 本名李大亮,在五府千歲中排行第一,信徒又稱其為「李大王」,其專長為擇日。
- 本名朱叔裕,在五府千歲中排行第四,五位王爺中只有四王爺不會出巡,因為祂有更重要的任務,就是留守廟中,替廣大信眾出籤詩,這也顯示出朱府王爺有著非常高的決策力與謀略力。
- 同時王爺也欽點福安館就是好的駐駕地點,所以才開始每年舉辦徒步進香活動,邀請開基李大王一同與吳府三王遶境。
- 目前在臺灣最常見的三個不同姓氏王爺合祀,五個不同姓氏王爺合祀等等,合祀在一起的則稱三府千歲、五府千歲,有時又稱為三王府、五王府等。
- 瘟神帶著池夢彪的靈魂參見玉帝,玉帝感念他愛民救民的精神,敕封他為代天巡狩池府千歲,六月十八日為聖誕千秋。
據劉枝萬教授的研究,千歲信仰的由來,可追溯到唐朝或更早秦漢年代。 王爺(千歲)共有三百六十多位,共一百三十二姓之多,大部份多與瘟神有關,即:王爺(千歲)乃管理、傳播瘟疫的神明。 相傳玉皇上帝知聞李大亮之事,就敕封祂為代天巡狩,駐守人間,擁坐王船,巡狩四方,以驅疫除瘟,聖稱為大王李府千歲,四月二十六日為其聖誕千秋。
英靈系統:另外,王爺信仰也有其他的來源:如受人尊敬的英靈信仰:如有些廟宇供奉的三田都千歲(唐朝儒家名將雷萬春)、謝府千歲(東晉名臣謝安)、苻王爺(前秦君主苻堅)。 據劉枝萬教授的研究,王爺信仰的由來,可追朔到唐朝或更早。 最早的王爺,可達三百六十多位,大部分與瘟神有關,即:王爺乃管理、傳播瘟疫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