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10大優點

選委會實際的常務工作為每學期的選舉,即5月的會長、學生代表選舉和12月的學生代表選舉,其中5月的選舉與研究生協會、部份學院或系所學生會委辦的選舉合併辦理,工作包含選舉公告發布、受理登記、選舉公報製作、選票印製、當天投開票工作等。 除了常態性每年兩次的選舉之外,補選(如第29屆)、罷免、公民投票等亦由選委會負責,這些事項也都受到學代會的選舉罷免監察委員會監督。 1983年,在「醫訊事件」和「法言事件」後,「改革派」學生推出吳叡人參選代聯會主席,欲搶攻代聯會席次,最後在兩名「黨員」分裂下由吳叡人以未過半的票數當選代聯會主席,成為第一個「改革派」主席。 吳叡人擔任代聯會主席期間,不斷以體制內途徑宣揚「學生主權」,但遭校方置之不理,於是,吳叡人在隔年1984年4月主動辭去代聯會主席,5月至教育部遞交「高等教育改革」請願書。 在這之間,校園內各團體對普選的立場產生變化,過往不支持普選的「大陸社(大陸問題研究社)」、「覺民學會」也漸漸倒戈。

1969年活大落成後學生社團活動空間增加,刊物發行也愈發蓬勃。 在此時,60學年度的代聯會主席王復蘇在學生代表大會主導通過將「學生代表聯合會」改為「學生聯合會」,意圖落實學生自治的普選,然而卻在通過後遭校方否決而失敗。 1970年代,代聯會逐漸面臨制度問題,以班為單位的班級代表大會常態流會,其中馬英九正是在此期間曾任代聯會秘書長。 雖然面對制度問題曾有改革的討論,但並未完成,如此情況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初。 國立嘉義大學擁有四個校區七個學院,其中農學院、理工學院及生命科學院位於蘭潭校區,人文藝術學院及師範學院位於民雄校區,管理學院及獸醫學院位於新民校區,產學營運及推廣處位於林森校區。

  • 國立嘉義大學圖書館成立於1921年,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現在蘭潭總館於2006年6月11日落成啟用,為一地面五層地下一層綜合圖書館與電算中心之建築,總樓板面積24,926平方公尺,設有1,000閱覽座位,預計容納圖書100萬冊。
  • 此外,怡蓁也曾和系上蒙古外籍生有不少文化交流,並且接待來自巴西的足球隊,帶著異國朋友們了解台灣。
  • 羅凱薇說:「如果真的熱愛某一件事情,再看到它還是會心動」,並真誠感謝所有指導過她的老師。
  • 獸醫學院在新民校區設有系所,行政單位 在新民校區也設有辦公室。
  • 從過去到現在無論是對內的學生自治權利爭取,或是對外社會改革的推動,臺大學生會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被告選舉委員會及其主委左宜恩則主張駁回原告之訴,承認的確有選務員代為簽名的情事,但並非有作票意圖,主張扣除影印導致無效的選票後僅67票有問題,不足以推翻選舉結果的90票之差。 隔天9月8日,高嘉瑜偕同臺北市議員段宜康等人召開記者會,段宜康表示,雖然這次事件只是單純的校園選舉,但許多學生會的重要幹部,甚至是已經畢業,並活躍政治圈的前學生會會長卻動作頻頻,為避免政治力介入校園、事件可能被淡化呈不了了之局,才召開記者會讓全民監督。 臺北市議員江蓋世則認為,選務人員代選舉人簽名如9年前「花蓮作票事件」的翻版,身為台灣最高學府的台灣大學,發生這樣的作票舞弊事件,不但讓人深感遺憾,也是對現下選風敗壞的一種警訊。 下級行政庭判決選舉無效後,被告選舉委員會(主委左宜恩)向學生法庭上級行政庭提起上訴。 上訴人選委會提出選務員代簽並未具體違法、原判決並未交代為何影響選舉結果等主張。 上級行政庭受理後,由審判長許恒達、學生法官劉定綱、郭威廷於2001年11月2日宣布裁判:「確認九十年度國立台灣大學學生會長選舉無效」,其中指出選務員代簽已明確違反選罷法的四項原則,並認為票數差距可經查詢得知,原審判決並無違法,上訴駁回,並為終局判決。

2019年12月,適逢臺大學生會選舉罷免執行委員會欲舉辦學生代表選舉,16日臺大學生會卻於臺大正門召開記者會,直指臺大校方拒絕提供學生選舉名冊。 時任會長凃峻清表示,大學法保障學生會的權利,名冊僅包含姓名、學院、學號等應屬個人資料之合理使用,也指出4年前以來實施電子投票形式經常在投票期間癱瘓,嚴重者導致選舉無效,因此學生代表大會已經修法明定應採紙本投票。 現時臺大學生會的常設部門共有秘書處、財務部、學權部、學術部、文化部、公關部等6個部、處,其中秘書處、財務部、學權部、學術部等4部、處規範於《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自治規程(學生憲章)》,文化部、公關部等2部僅在《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行政部門組織法》中列出。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四六事件過後,1949年臺大校方對學生自治組織的組成訂下更明確的規範,首先成立「一年級學生代表會」,隨後改組各學院的學生自治會為各學院「學生代表會」,接著於1949年12月成立「各學院學生代表會聯合會」,為代聯會及學生會最早的前身。 「各學院學生代表會聯合會」由六個學院的學生代表會和一年級學生代表會各推派代表3人共21人組成,間接選舉正副主席和各部門正副總幹事,其行政組織稱為幹事會,雖可以自行決定事項,但決議須呈訓導處核准方能施行。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學生社團及自治組織

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併入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為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 2007年,增設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及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經濟學研究所與管理經濟學系所合一為管理經濟學系暨經濟學碩士班。 企業管理學系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系所合一為企業管理系學士班暨管理科學碩士班、管理科學博士班。 1996年3月11日,經教育部核准立案,南華管理學院正式成立,設有哲學研究所、資訊管理學系、傳播管理學系。 怡蓁認為在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只要願意溝通交流,沒有什麼能難倒你。」在必修的政治、經濟、法律等課程奠定好基礎後,可以從四選二的專業必選修學程中朝自己有興趣的方向去發展,包含國際事務、大陸事務、公共事務及企業實務等。

節目組工作以「臺大電影節」、「光合作用」、「藝言難盡」等文藝活動為主。 在2020年9月以前,自治規程中共有8個常設部門編制,即秘書部、學術部、新聞部、財務部、福利部、文化部、活動部、公關部。 除了常設部門、政策部門和選舉罷免執行委員會外,《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行政部門組織法》中也規範,各部可以視分工需要設置工作小組,會長也可以視跨部整合需要設置專案小組,是相對彈性的部分。 行政部門中,秘書處的首長為秘書長,其餘各常設部門及政策部門的首長為部長,選舉罷免執行委員會則由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若干名委員組成。 副會長、秘書長、部長及選舉罷免執行委員的產生,須由會長提名、經學生代表大會行使同意權任命,但副秘書長、副部長、各部工作小組組長、跨部專案小組組長則不需要通過學生代表大會,分別由該部首長或會長任命即可。 1990年5月,在第2屆學生會卸任前夕方才複決通過臺大學生會的根本大法《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自治規程(學生憲章)》,確立了三權分立架構,然而,許多會內的組織規範依舊要到後續才陸續制定。

最早成立於2011年6月(第23屆),起因為司法院大法官釋字684號保障了大學生申訴救濟的管道,後陸續數屆有設置。 勞動小組關注校內勞動權益的爭取,包含檢視校內派遣人員(保全、清潔人員)和工讀生的勞動條件是否合法。 同時亦蒐集勞權相關資訊提供給學生參考,以及舉辦講座進行勞動權益的知識普及。 在新民校區學生社團方面,網球社、羽球社、休閒登山社、中華花藝社、有氧運動社、福智社、樂活自行車社、太極拳社、桌球社、明心讀書會、身心一點靈-原始點分享社團等11個社團。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學權部的法定職掌為包含公共設施、學生宿舍、餐廳膳食、校園安全、課程教學等校園公共議題及其他學生權利的處理。 學權部與校方行政單位溝通、折衝,扮演監督與施壓校方的角色,在手段、策略之制定上,有可能於特定狀況與校方發生衝突以符合學生權利的宗旨。 嘉大目前設有師範、人文藝術、管理、農、理工、生命科學、獸醫等7個學院,39個學系和44個研究所,依據學位授予法及校方相關章程修業期滿且成績及格者,授予各領域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1965年3月升格改制為「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為五年制專科學校,設有農藝、園藝、森林、農產加工、畜牧獸醫、農業工程等六科,招收國中畢業生,在校修業五年。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管理學院

1977年8月五年制森林利用組、農田水利組恢復招生,並增設二年制夜間部森林利用科(修業年限三年)。 1980年8月,農業工程科兩組易名為農業機械工程科和農田水利工程科。 2009年,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併入美學與視覺藝術學系為碩士班。 旅遊事業經營學系與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整併為旅遊事業管理學系暨碩士班。 怡蓁曾擔任系學會的活動長及會長,從實作中學習領導團隊,用不同角度思考活動的細節與意義,最後也在社團評鑑中獲獎,和所有幹部同享一起努力後得到的榮耀。 除了系上活動以外,怡蓁也曾參加大陸青年營隊,不僅了解大陸情勢,也學習和跨年齡層的組員們合作完成報告。

  • 然而,校方在此時卻以事前審稿制度壓制校內刊物,甚至將大新社停社,引發臺大50個社團聯合發布「臺灣大學各刊物爭取校園言論自由」聲明。
  • 旅遊事業經營學系與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整併為旅遊事業管理學系暨碩士班。
  • 在這之間,校園內各團體對普選的立場產生變化,過往不支持普選的「大陸社(大陸問題研究社)」、「覺民學會」也漸漸倒戈。
  • 對怡蓁來說,「經驗的累積與消化是成長必經的過程。」在北京婚禮策劃公司實習期間,她體驗到和台灣不同的婚禮形式,也在幫助別人完成終身大事的過程中,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 在此時,60學年度的代聯會主席王復蘇在學生代表大會主導通過將「學生代表聯合會」改為「學生聯合會」,意圖落實學生自治的普選,然而卻在通過後遭校方否決而失敗。
  • 1993年8月森林科分為森林資源管理科與林產工業科,畜牧科改為畜產科。

陳志柔於1987年當選代聯會主席後當即展開普選工作,學生代表大會中對此有不同意見,部份人認為應繼續採取類似代聯會的「大會-委員會制」,另一部份則主張應該仿效「總統制」,最後由總統制勝出。 隨後,陳志柔為首的代聯會耗費大半學期在訓育委員會與校方爭取,表達堅決舉辦選舉的意志,也為了改組提前在學生代表大會設置正副議長,終獲校方承認,順利選出第一屆學生會會長,當選者即為陳志柔在代聯會的學術部部長羅文嘉 。 林森校區位在嘉義市東區,1957年臺灣省立嘉義師範學校(嘉義師範學院前身)在該校區創校。 目前該校區設有產學營運及推廣處、師資學分班、國立空中大學嘉義學習指導中心。 目前設於林森校區的行政單位設有輔導大樓、創新育成中心、產學營運及推廣處;教學場館則有空大嘉義實習指導中心等。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學術單位

招生分為不分組、外交與國際事務組、公共事務與管理組,有寬廣的職涯選擇,畢業後可進入企業、人資或國貿領域,也能投入政府或國營事業考試,具有民間企業需要的基本能力,又能投身公職為民服務。 臺大學生會之前身為「學生代表聯合會」(代聯會),學生會會長一職的前身即為代聯會主席。 代聯會於1949年的38學年度成立,起初代聯會主席任期僅一學期,1962年代聯會主席任期改為一學年,故自51學年度起至76學年度的末代代聯會主席,其任期均為一學年。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選舉無效:第14屆學生會原會長當選人為章田筠,另一位候選人高嘉瑜向學生法庭提出選舉無效之訴,經下級行政庭及上級行政庭兩次判決確定選舉無效,故章田筠並非臺大學生會第14屆會長。 然而由於章田筠在2001年8月1日就任至11月2日終局判決選舉無效之間仍行使學生會長職務,故依然在此列出。 最早成立於2012年10月(第25屆),初名「外務部」,第32屆時改為「國際事務部」,皆為政策部門、職掌類似。

組成,2015年8月正式招生開課,為「學校型態教育實驗條例」通過後全國第一所公立教育實驗小學,成立後將委由國立嘉義大學經營。 南華大學學生社團「道家太極拳劍社」於12月4日參加111年「第18屆全國港都盃國武術錦標賽」,創下4金3銀之佳績。 2012年,增設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就業實務養成學士班。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學校沿革

「希望成為影響別人的人」是怡蓁期許自己做到的事,剛開始她只是為了嘗試不同領域的課程,而選擇了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在求學過程中,因為系上老師的協助,讓她有機會接觸許多類型的活動,因此累積了許多活動經驗。 寒暑假時,因緣際會下有機會到北京實習以及參訪,也利用學校的資源到日本移地教學,有了不同的國際觀。 這些不同層面上的經歷,她決定繼續念系上的 4+1 學程,就讀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的歐洲研究所。 她希望能有更多更豐富的經歷和經驗,帶給自己和別人更多一起成長的機會。 學生法院始於1990年複決通過《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自治規程(學生憲章)》中確立的三權分立架構,1992年又制定《司法部門組織暨學生法庭設置及程序綱要》,定名為「學生法庭」,成為最一開始的組織法令。

在民雄校區學生社團方面,學術性的有信望愛社、喜信社、原住民文化研究社、六色性別研究社、兒童哲學思考社、民雄福智青年社等6個社團。 音樂性的有吉他社、漱音國樂社、民雄管樂社、弦樂社、嵐韻合唱社、箏樂社、熱門音樂社等7個社團。 服務性的有慈光社、課業輔導社、春暉社、慈青社、動物保護社、特教志工隊、數位學習志工隊、英語志工服務社、崇德青年社等9個社團。 藝術性的有書法社、 帆布鞋詩社、攝影社、動漫社、水彩社等5個社團。 體育性的有籃球裁判研習社、羽球社、武術社、橄欖球社等4個社團。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行政庭分為下級行政庭及上級行政庭,前者由學生法官3人合議,後者由學生法官3人以上合議,均置審判長1名,必須由律師或司法官考試及格者擔任,如果有多人符合資格或無人符合資格,則由其中最資深者擔任。 紀律委員會有委員7人,其中副議長為當然委員兼紀律委員會主席,另由大會推選6人。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紀律委員會審議學代的懲戒案及處理出缺席的公告等事項,有權提請大會同意停止特定學代出席大會或委員會的權利。 1981年起,王增齊、李文忠、劉一德、楊金嚴與賴勁麟組成的「五人小組」以大論社為根據地展開張貼海報的行動。 師範院校及設有師培相關學系之大學亦可能有師資培育中心,僅擇一列入。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本系積極推動國際事務之教學與研究,除定期舉辦國際文化講座、外交時事論壇和國際學術研討會外,亦出版有「國際及公共事務」學術期刊,並與海內外學術團體進行聯繫與交流,冀以促進國人對國際事務之認識與關注。

學生自治組織依照一般性、全校性來區分,一般性自治組織為各系所系學會,全校性自治組織則為國立嘉義大學學生會。 學生社團種類多元,包含學術性、學藝性、服務性、康樂性、聯誼性、藝術性及體育性等類別共約110個社團。 【記者 吳瑞興/嘉義縣 報導】南華大學學生社團「道家太極拳劍社」於日前(12月4日)參加111年「第18屆全國港都盃國武術錦標賽」,創下4金3銀之佳績。 財務金融學系三年級羅凱薇同學一舉奪得「太極劍青年女子組」及「八法五步太極拳青年女子組」兩項第一名,並獲得「37式太極拳青年女子組」及「42式太極拳女子組」兩項的第二名佳績。 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二年級王紫薰同學榮獲「八法五步太極拳青年女子組」第二名。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該社團指導老師林奇憲為了鼓勵學生參賽,也親自下場參賽,並奪下雙金,分別是「42式太極拳男子組」第一名及「太極劍松年組男子組」第一名,此競賽該社團共奪得4金2銀之佳績,為學校爭取榮譽。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本系畢業生因具備處理涉外事務專長,加上英語程度不錯,因此相當多畢業生外派至海外台商之儲備幹部等工作,皆擔任基層主管以上職務,待遇頗優,起薪約為國內薪資1.6倍。 本課程透過實際訓練與操作,讓同學了解互動及溝通的重要性,使其未來在工作環境中能具備一定程度的溝通與團隊合作能力。 問題導向:透過問題或情境誘發學生思考,並建立學習目標,學生進行自我導向式研讀,增進新知或修正舊有的知識內容。 課堂講授:由教授指定閱讀教科書及補充素材,透過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課程內容、敘述事實、解釋概念和闡明事物之規律。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大學問

由於學生法庭宣告選舉無效,同日學生代表大會宣布依《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自治規程》由學代會議長徐志明暫行代理學生會長一職。 最後,2001年11月21日的重行投票中,高嘉瑜勝出,正式當選臺大學生會第14屆會長。 為1990年5月自治規程通過時的創會七部之一,2020年9月自治規程修正後從規程中刪除,改列於行政部門組織法仍為常設部門。 文化部的法定職掌為本地文化保存、振興與推廣以及增進臺大學生文化藝術發展。 節目組:最早為學生會文化部歷史悠久的活動「活大電影節」、「臺大電影節」等,由於文化部陸續關注文化資產、本土語言等議題,2021年9月(第34屆)始改組為節目組。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1954年8月1日,被選為示範農校,易名「臺灣省立嘉義示範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成立蘭潭分部,1962年7月,增設農業土木科。 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南華大學學生會為南華大學全校最高學生自治組織,以南華大學全校學生為當然會員。 南華大學學生會組織架構由會員代表會(學代會)、理事會及監察會所組成,採理監事制。 南華大學學生會為校內一級自治組織,為校內學生自治組織最高代表,其餘例如社聯會、畢聯會、生協會及系學會等,非由全校學生選舉產生,不屬於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 2002年,增設應用經濟學系、會計資訊系、旅遊管理研究所、視覺藝術學系、幼兒教育學系進修學士班、電子商務學系進修學士班、自然醫學研究所、財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管理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除正副議長之外,學代會設有秘書處、研究處等單位,並設有財務活動委員會、教務委員會、學務委員會、總務委員會、法制委員會及紀律委員會、校務委員會、選舉罷免監察委員會等各種委員會。 此外,臺大學生會曾連續數年以不同形式的電子投票作為投票方式,例如平板電腦電子圈選等,卻連年因流量無法負荷等因素發生問題。 因此2019年第31屆學代會第二會期通過了刪除電子投票的二讀案,同年10月第32屆學代會第一會期三讀通過,確立了目前紙本驗證、紙本圈票等「紙本投票」形式為唯一的投票方式。 為1990年5月(第2屆)自治規程通過時的創會七部之一,2020年9月(第33屆)自治規程修正後刪除,從常設部門轉為政策部門。 活動部原先的法定職掌為提升康樂活動品質、鼓勵豐富休閒文化。 新聞部原先的法定職掌為維護表意自由、促進資訊流通傳播、保障知的權利。

學術部的法定職掌為包含性別平等、勞動權益、本地語言文化、資訊系統造成侵害學生權利等校園長期議題追蹤、研究與推廣以及其他校園弱勢族群權益。 性別工作坊:最早成立於2013年的第26屆,曾於2017年3月(第29屆)改組為政策部門「性別部」,但於第30屆恢復學術部內性別工作坊的編制。 性別工作坊關注校內性別友善廁所、性別友善宿舍設置的議題,舉辦校內「小同遊」以及有關性別平等的各項事務,也從體制內倡議並影響校方的決策。 臺大學生會的行政部門為「會長」及「行政部門」,由每年五月舉行改選的學生會會長領導、兩名副會長襄贊,可分類為常設部門、政策部門及獨立行使職權的選舉罷免執行委員會。 雖然1988年成功選出第一屆學生會會長,成立「學生會」,卻依然沒有相應的規範可以適用,既有法規都仍是代聯會的架構,新的法規卻來不及制定。 直到第二屆會長范雲任內,才終於在1990年3月經由學代會通過《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自治規程》草案,並在5月31日全校複決通過。

1919年4月,「臺灣總督府嘉義農林學校」於山仔頂(嘉義公園旁、今「嘉義高商」現址)創校,為臺灣第一所農林學校,以「培養農業及林業人才」為宗旨。 1921年,隨著行政區劃為臺南州嘉義市(又稱嘉義街,今嘉義市)易名「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 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11月易名「臺灣省立嘉義農業職業學校」,明訂修業年限高、初級為三年,1947年增設森林科,1948年增設園藝科,1951年7月,易名「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1952年8月,在蘭潭校區增設畜牧獸醫科。

當時就讀中國文學系的羅雲鴻,便被選舉為38學年度第一學期的「各學院學生代表會聯合會」主席,即第一任主席 。 臺大學生會多年來在臺大乃至臺灣的民主運動現場積極行動,在臺灣政治民主轉型的過程中,如野百合學運、野草莓學運、太陽花學運,扮演重要角色。 再到推動校園性別平等、支持同性婚姻平權,以及關注學生勞動權益,其目的是增進民主、公義、友善的校園人文精神與普世價值的紮根。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及後,第三屆會長林奕華任內臺大學生會的法制才逐漸步上正軌。 與此同時,學生代表大會也在第三屆做出變革,將學生代表的選制從各系選出改為各學院選出,每250人增加1席學代,並增設研究生選區,也實施期中選舉,使學代每學期改選半數,任期交錯,學代會正副議長也從一年一任改為一學期一任。 雖然自治規程已經制定,學代會也做了改革,臺大學生會整體法規的完善工作到1990年代依舊未有停歇。 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簡稱臺大學生會,為國立臺灣大學(臺大)學生自治之最高架構,更是臺大登記0001號社團。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行政單位

文化資產組:由於臺大校內或校外管理諸多舊宿舍等歷史建築或文化資產,文化資產逐漸成為臺大學生會關注的議題,包含臺靜農故居等許多建築均為文化資產組關注的對象。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 高教小組關注高等教育體制的現況,討論包含雙語教育、大學社會責任、未來大學、研究生勞動權益等各項高教議題對學生體制的影響、改革方案等。 為1990年5月自治規程通過時的創會七部之一,初名「福利部」,2020年9月自治規程修正後改名學權部。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