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詳細介紹

念佛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佛說法四十九年最最精華的部份,也是妙法中的妙法,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因為發心念佛,心念純善,當被十方諸佛之所護念,且被彌陀之光所照。 專心念佛,自力與佛力交相輝映,善根增長,業障自此漸漸消除。 因果報應這麼可怕,那麼要用什麼方法來改變已經犯錯、造業、作惡的事實呢? 因為我們開始懂得因果,畏懼因果,拒絕不好的果報現前,所以我們懺悔。

  • 你會偷懶,他們也會,你會想要看最新的電影想要買最新的手機,他們也會。
  • 而且往往被騙了還不知道,還對著對方說:「謝謝!謝謝!」可是問題真的解決了嗎?
  • 譬如說當你明心了,其實他還是不會出現的,因爲明心的人,他還是在欲界的境界當中生活,仍然在天魔的掌控範圍之中,所以他並不耽心你。
  • 見惑有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這許多的品數‧就比做一根竹子的節數。
  • 這就是問題的核心,如果你能連心都沒了,就真找不到「我」了。

放在心上心就被染污,心就動了,心就不平等;不放在心上,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平等的。 若執著壞的,永遠停留住,不能進步。 例如自己做錯事,心裡感到很難過,心不能暢開,一直執著這事,就無法安心辦道。 一切皆是幻化不實的,過了就算,若執著即生煩惱。 現說儒、道、釋三教,佛教修定慧,儒教是修禮義忠孝,道教雖然也有道,但沒有佛理存在,不得解脫,最後仍要歸淨土才能了生死。

修行: 菩提彼岸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們就不需要修行了。 他們和你一樣有各種社會關係,和你一樣渴望得到讚譽和你一樣不喜歡被批評。 他們也有山一樣巨大的煩惱有待擺平。 就因為心態偏離了正軌,所以許多走修的人是越修問題越多,越修生活越差,越修越痛苦,就像是綁了個枷鎖在自己的身上一樣。

在这个展现知识的第一阶段,有一种对灵性现实的更深确信,这是世俗人不可能通过正常认识所达到的。 然而,即使这种确信也不是不可动摇的。 它仅仅赋予轻微与摇移的神圣知识程度。 行者才刚刚开始灵性旅程,还必须面临很多考验。 在第一个阶段,求道者逐渐脱离与物质行动领域的纠葛,并向能量领域上升。 修行其實就是要開啟本有的智慧,以智慧破除人類的貪、嗔、癡、慢、疑五毒(無明),並以智慧來處事跟作人。

修行: 修行的剧情简介

不要以為已經這麼辛苦了,這也嫌,那也嫌沒一樣對的,乾脆回去好了,走好了,但又不知到那裡,又不能嫁人,這樣反而更痛苦,好比活在活地獄。 所以出家的好處你們還看不出來,還不知道,這些業障如果不消,就都要擠在臨終時出現。 外表上看出家人好像吃三餐,做些事。 出家就是要除這些貪、瞋、癡及消我們的業障。 出家再去讀佛學院,畢業出來,增加我慢心,想當住持,殊不知用什麼統理大眾,不會有人受感化,沒有人待得住。 出家當切確苦行,多念佛,福慧雙修。

修行

修行若能改變因果的話,因果定律便不存在;但是,如果修行不能改變因果的話,沒有一個人能成佛,那修行又有何用呢? 但無形中,又有一股力量一直要我去面對,身邊也有許多師兄師姐,就像佛菩薩似地陪著我,提醒我要如何定下心來處理。 修行 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原來修行是如此血淋淋,要去面對最醜陋的自己,而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將這些惡習一一滅度,這樣真正的光明自我才會出來。 修行 在4月份的某天下午,接到一通來自日本的越洋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一位中年婦女的聲音説她本人姓張,預計下個月要回台灣,希望藉著這次機會來道場拜訪。 張小姐告訴我們,在日本除了她之外,還有一群同樣有興趣學靈修的同學們。

修行: 修行一定要出家嗎?

眼見色,阿彌陀佛;耳聞聲,阿彌陀佛;鼻嗅香,阿彌陀佛;口嘗味,阿彌陀佛,全是阿彌陀佛。 記住,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生煩惱;不放在心上,也就是見色聞聲、嗅香嘗味,都要記住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妙用。 就在這裡修,這種妙用它幫助你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證得無上菩提,這叫真修行。

乃至鍋碗壞了,也要修鍋補碗;鞋襪壞了,也要修鞋補襪;人的行為有了偏差、過失的時候,更需要修行。 星雲大師答:佛教講「說時似悟,對境生迷」。 修行 有時候自己想要這樣、想要那樣,但是境界一來,就無法自主。

修行: 修行的短评

與老師教的相違背,那就是錯誤的,你沒修。 修行 一入佛門,佛教你修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我們做到沒有? 做到叫修行,沒有做到,那不是修行。 言語,佛教導我們不妄語、不兩舌,我們有沒有做到? 意業,不貪、不瞋、不痴,得真幹,真幹才叫修行。 寺院庵堂大眾在一塊薰修定的一些規矩,那叫禮儀,那叫秩序。

對大乘修行者而言,大乘的思想是否符合,取決於心中是否具備菩提心。 一個心懷嗔恨的人不可能生起菩提心。 所以,要想生起菩提心,必須斬斷嗔恨。

”仔細想想這句話,你會毛骨聳然。 你越是想藏起來的東西越是會被公諸於眾,你所有醜惡的東西都暴露無遺——就像是在萬人大會上被扒光了那樣。 過去的那些大阿羅漢、大祖師們,他們只要想到過去在三惡道的經歷,就會恐懼得暈厥過去。 就我個人而言,雖然沒有達到暈厥過去的程度,但每次僅只想想畜生道的苦就會渾身冒冷汗。 經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現在很多人搞錯了,每天要念經,念給佛菩薩聽,佛菩薩就高興,哪有這種道理! 念經是自己學習,你真幹,佛菩薩歡喜;你念給他聽,他會生氣,他講的,要你念給他聽?

修行: 修行基本阶段

若得定以後,心能夠動,這不叫念頭,叫慧,是很清楚的觀照。 四念處就是身、受、心、法四種觀想。 身,就是我們的身體;受,是我們的身體對外界種種接觸刺激的感受;心是對於受所產生的反應、執著;法是身、受、心所產生的一切。 就個人來說,身受心本身就是法,身受心之外沒有法。

一個生命的出生是由一條靈所形成的,靈是不會滅的。 靈在人身體裡,就像人住在房子裡,身體會死,靈不會死,靈離開了身體,就叫做人死了。 真正死掉的是身體,靈是不會死的,靈離開身體,就像人不住在房子裡。

修行: 電影導演

今年很榮幸再度受邀擔任2022年「心靈環保親子班」附設家長班的討論主持,與海妮師姐共同承擔這個任務。 修行 因為我沒有教養孩子的實務經驗,所以每次主持討論都稍有心虛。 其實煩惱魔就是一念無明的四種住地煩惱,也就是見一處住地煩惱無明,欲界愛住地煩惱無明,色界愛住地煩惱無明,無色界愛住地煩惱無明。

會聽的人,聽一、二條就知道,不是每一樣都講,以前法師講經都留些讓你們自己去悟,不是每樣都講,又不是在講故事。 以前會畫圖的人,畫出的太陽能曬穀子,能把鳥畫成活的,真的會飛,這是以前的人是修出來的,現在的人,不可能把鳥畫活了,現在的人,都是依賴科學、化學。 處事要謹慎小心,凡事皆有因果,能吃的東西給扔掉,放壞了,皆逃不了因果,因果絲毫不爽,誰也替不了。 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 被七情五欲所迷,整天就是為財色名食睡,煩惱也就而至,業也就這樣造出來了。

修行: 社會與公眾

但如果樹根爛了,那這棵樹就算暫時擁有挺拔、粗大的樹幹,有茂盛的樹葉也只是表面的,沒有什麼用處了,因為它的“根本”壞了。 只有學佛才能保護自己的心,不要受外面的干擾。 佛經中有個公案說:往昔有父子二人,共同擁有一個如意寶。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如實了知這些魔的內容,就可以排除障難而降伏魔業,這樣修行才會順利進步。 所以,我們今天的節目剛好遇到這個題目,因此我們先來說明一下:在佛法當中魔的種類,以及如何降伏魔業。 道教修道人與佛教是不同的,佛教修行是為了生死;道教則修長生不老,即使百千歲仍不究竟,不能了生死。 修行 道教中有些很精進,他們也有一個羅漢體,但羅漢體仍不究竟,我們佛教羅漢要斷見、思二惑,道教的羅漢體仍有一些沒有死,已經活了好幾百歲在山中。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柯文思

柯文思

Eric 於國立臺灣大學的中文系畢業,擅長寫不同臺灣的風土人情,並深入了解不同範疇領域。